如何使用故事三元素来分析圣经故事

9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wolf-xu

Post on 04-Aug-2015

128 views

Category:

Spiritual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如何使用故事三元素来分析圣经故事

如何使用故事三元素来分析圣经故事作者:Wolf Xu

每一种文体都有其个别的特性

新旧约圣经中有相当大的篇幅是以故事的文体写成,包括旧约时代的历史记载,新约时代的

福音书与使徒行传等等。相较于诗篇、箴言、或保罗书信等诗歌或散文的文体,故事文体的

一大特性就是:作者并不会将所有想传递的讯息以平铺直述的方式表达出来。既然圣经作者

们选择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神所启示的真理,这意味著许多他们所要传达的讯息都会被嵌入或

隐藏于故事的架构中。对于没有受过研经或神学训练的信徒们[尤其是初信主的弟兄姊妹]

来说,要在阅读圣经故事时辨识出这些嵌入或隐藏于故事中的讯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不彷试著使用本文所介绍的故事三元素来分析目前所读的圣经

故事。以下内容将简短地说明何谓故事三元素、如何应用于圣经故事的分析、以及它可以达

到与无法达到的功用,最后并包含了一个实际使用于小组报告的范例。

对于阅读圣经的方法,其实还可以找到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所提到的方法能够发挥效用的

地方,仅限于以上所述圣经中以故事文体记载的部分,它同时是建立于以下三个假设:

1. 整本圣经内容都是经由上帝的启示所产生的

2. 旧约聖經中的故事是被「寫」及「編輯」出來的,而不是聖經作者因為某種原因聽到

一連串的朗誦,而把聽到的故事內容一個字一個字地「複製」出來3. 圣经作者是在意识清楚、理智清晰的状况下进行写作,而不是像某些民间宗教信仰中的乩童或灵媒在意识不清的状态下传递讯息

故事三元素:叙事、描述、对白

故事三元素包括:〈1〉叙事〈2〉描述〈3〉对白。所有我们熟知的故事都是由这三个元素组合而成。而故事三元素分析法背后运作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用被写出的内容以及撰写这些

内容时所运用的技巧来推敲作者希望传递给我们的讯息。以下将个别介绍它们在一个故事中

发挥的功用并以旧约圣经士师记中参孙的故事为例来简短说明几个使用方法。

叙事 〈Narration〉 使读者了解故事整体内容

1-1. 叙事说明了故事如何由A点进行到 B点再到C点

叙事会随著故事的进展,开始一个部份接著一个部份形成一个叙事结构,就像盖房子的时候

房子的结构不断累积向上一样。述事有两种形式:情节与情境。

Page 2: 如何使用故事三元素来分析圣经故事

情 节 通常由一 个 故事中的不同 阶 段所 组 成,这些阶段从故事开头一个接著一个地诉说

故事角色或内容的发展与改变,直到最后导向故事的结局。约瑟的故事是情节的一个

好例子,故事从约瑟的异梦与彩衣、被卖为奴,逐渐发展到波堤乏对他的赏识与后来

的被陷害入狱,经过了重重波折,最后约瑟成为埃及法老王的宰相并救了自己的家人。

情境通常在述 说 故事角色 们 如何陷入一 个 困境以及如何 脱 困的 过 程,例如罗得与天使

们在所多玛的故事中,我们一开始看到天使在城门口与罗得的相遇,罗得如何接待他

们,接下来他们遭到所多玛民众的围困与威胁,之后天使们带罗得一家人逃出所多玛,

最后索多玛遭到毁灭。

1-2. 归纳出叙事结构以了解完整的故事

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圣经故事的叙事结构?因为这代表了对于故事内容有完整的了解。当你

的朋友请你告诉他们约瑟或罗得的故事时,你实际上所作的就是依照叙事的结构向他们解说

这个故事。如果你在说故事的过程中遗漏了某个重要的部分,他们听到的就会是不完整的故

事。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本文所提到的分析方法,如果你只读到不完整的故事,就有可能做

出断章取义的结论,因此了解叙事结构是分析故事的基础。

以旧约圣经士师记 13 章 – 16 章大力士参孙的故事为例,可以简单的将整个故事归纳为以

下几个阶段:

出生的预言与故事背景 / 第一次到亭拿与杀死狮子 / 二度下亭拿、娶親、謎語 /

第三次下亭拿与参孙的报复 / 非利士人兴师问罪却被参孙大大击杀 /

大利拉的背叛 / 参孙人生最后阶段

这些阶段又可以依照细节被分解成更小的部份〈本篇文章的附录中提供了一个叙事结构的范

例供读者参考〉。

1-3. 将有疑问的部份列为查询清单并寻找参考资料

士师记 13:7提到「拿细耳人」这个用语。对于大部分的读者来说,不知道拿细耳人是什么

并不会妨碍阅读接下来的大部分内容。不过如果读者对于拿细耳人这个主题查考相关资料

〈在这个例子中是民数记关于拿细耳人的条例〉,就可以知道后来士师记 14:8提到参孙由

死尸中取密出来却没有告诉父母蜜的来源,是因为拿细耳人是不应该接近死尸的。在这个记

载之前,士师记 14:5提到参孙是在葡萄园遇见被他杀死的那只狮子。这也让人怀疑参孙只

是名义上称呼自己是拿细耳人,因为拿细耳人「凡葡萄树上结的,自核至皮所做的物,都不

可吃。」而参孙刻意与父母分离独自前往葡萄园可能是为了去偷吃葡萄。

Page 3: 如何使用故事三元素来分析圣经故事

描述 〈Description〉 是作者为你留下的小提示

2-1. 描叙是故事中形容某个环境、物品、想法或行为的陈述

描述的手法可以会为读者带来真实的感受,因为当读者阅读一段描述性的文字时,往往就会

直觉地在脑中出现一幅想像的画面。而其实一段描述性的文字的源头也是视觉性的,作者试

著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在真实世界或是想像中所见到的场景或事件。当圣经作者用描述性的文

字形容一个场景或一件事时,我们可以推论他们其实就是在引导我们「看到」他们想传达给

我们的画面,不论这是他们在现实中亲眼见证,在经过仔细考察后的推论,或是因为神的启

示而领略异象。

2-2. 留意特别的描述透露出何种讯息

描述的内容其实是选择的结果,因为要用文字形容一件事时可以使用的方法并不只有一种。

当故事作者在各种可用的方法中做出选择时,就代表了这段描述的内容是最贴近他想要表达

的讯息。因此如果你在圣经故事中看到一段具体的描述时,它通常是你值得注意的地方,因

为这是圣经作者用特定的方式所传递的特定讯息。

士师记 14:6 描述参孙将狮子撕裂的事件就直接提到:「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参孙」,我们

可以由此推论参孙是因为神的灵感动他而产生勇力,因此「虽然手无器械,却将狮子撕裂,

如同撕裂山羊羔一样」。

2-3. 过滤比对上下文的描叙以厘清因果关系

除了以上的经文描述,士师记又分别在后面其它三个地方提到参孙是因为「神的灵感动」他

而展现勇力〈 13:25、14:19、以及 15:14〉。如果再比对士师记 16:20 参孙失去力量以前

的描述:「他却不知道耶和华已经离开他了」, 我们可以确定,神的灵才是参孙力量的来

源。

对白 〈Dialogue〉 告诉你说话者的个性、动机、与状态

3-1. 圣经故事中的对白包括了圣经人物彼此间的对话,他们与神的对话,以及他们对于某些

事件的评语以及独白

透过对白,我们得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态度与想法。通常你可以直接從故事人物的言談中得

到這些訊息。然而對白有它弔詭的一面,有的時候故事人物所說的話可以告訴你連他/她自

Page 4: 如何使用故事三元素来分析圣经故事

己也不自覺的事物。有個有趣的笑話就指出了這種特性:

A: 我的隔壁住著一个恶邻居,每天半夜到了 2、3点就会到我家门口乱按电铃,还在

外面大吼大叫呢!

B: 怎么会有这么恶劣的人呢?那你怎么办?

A: 不理他,继续弹我的钢琴。

3-2. 由对白内容直接推论说话者的状态

聖經作者常將關於聖經人物的訊息隱藏在对白之中,因此我们可以从对白中推论出不少与说

话者相关的事实。士师记 16:5记载非利士人的首领们与大利拉之间的谈判内容:非利士首

领们告诉她如果可以找到对付参孙力量的方法,「我们就每人给你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大利拉背叛参孙的动机以及观察她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工于心计。

3-3. 辨识出对白中矛盾或不合逻辑的地方

矛盾或不合逻辑的陈叙可以告诉我们关于说话者非常值得注意的特点,而且帮助我们更深入

了解这个人物。在士师记 16:17 参孙告诉大利拉:「向来人没有用剃头刀剃我的头,因为我

自出母胎就归 神作拿细耳人;若剃了我的头发,我的力气就离开我」。这句话的逻辑有点

怪,如果用旁观者的角度来重述,意思可能就是:「如果剃了我的头发力量就会消失,不过

因为从来就没人剃过我的头发,所以我也不知道剃了会怎么样。」我们由此而知,参孙其实

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力量的来源,虽然他一直相信是因为头发的缘故。

注:以上所提到的叙事、描述、对白 3元素的原始概念与部分用语源自于〈史蒂芬.金谈写作 / On writing :

a memoir of the craft〉一书中的创意写作理论。

依照个人的需要调整应用时的复杂度

虽然本文的标题用到了「分析」这个用语,但其实并不是只有在需要仔细分析圣经故事时这

个方法才派得上用场。当一个读者遇到自己读过但却不很明白,或者是当一个读者必须针对

圣经中的某段故事内容对其他人作分享时,条列式的分析的确会有所帮助。

当读者需要用比较流畅的速度来阅读圣经故事时,只要将故事三元素的观念当作是一种阅读

故事的技巧就足够了。如此可以帮助读者在阅读时注意到故事的整体、作者有特别形容到的

人事物、以及圣经人物彼此的对话。

Page 5: 如何使用故事三元素来分析圣经故事

内容是进一步思考推论的根据与起点

使用故事三元素来分析圣经故事对读者的第一个立即的帮助,就是让读者先把注意力放在

「圣经说了什么」?如此可以避免读者在对故事内容还是一知半解的时候,就直接跳到「我

觉得圣经在告诉我们什么?」以此为基础,读者接下来就可以提出有根据的观点,而不是只

有天马行空的幻想。

其次,透过这个分析法,你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正在阅读的故事内容中,什么是你所了解的,

以及什么又是你所不了解的。由此为基础,就可以继续查阅参考资料或请教其它更了解圣经

的牧者或属灵长辈。

当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基督徒都曾经有过一种经验,就是感觉上帝好像特别透过某段经文来

对自己传达某些关乎个人的讯息。不过这已经是属于另一个层面的主题了,本文所探讨的纯

粹是关于了解圣经中的故事内容。

故事三元素无法告诉你的事

故事三元素分析法基本上只是一种阅读故事的技巧,用来帮助阅读圣经故事的读者辨识出可

能带有关键内容的细节。对于超越故事内容记载的部份,它所提供读者的帮助就必须依赖读

者所具备对于圣经的其它知识。

例如故事三元素无法告诉你圣经故事中的时代背景。它也不能告诉你某些不应该望文生义的

经文在现代应该如何被诠释。它甚至不能保证你可以藉此找到经文意义的延伸与应用。〈这

比较接近前面所说的「我觉得圣经在告诉我们什么?」〉

然而无论是圣经的时代背景、重新诠释不能望文生义的经文、或是由圣经经文所延伸的应用,

故事三元素分析法对于圣经故事的了解提供了一个可以更加深入研究的基础与动机。如果你

因为应用了这个方法而在阅读圣经时得到这样的基础与动机,不彷更进一步地学习有系统的

研经方法,例如归纳式查经法。恩研善导事工 Precept Ministries Taiwan 的网站上

〈http://www.precept.org.tw/〉可以找到与归纳式查经法相关的课程与教材,建议有兴趣的朋

友可以前往参考。

实际应用的范例

以下是我将故事三元素分析法实际应用在一个小组报告的过程范例,主题是关于旧约圣经士

师记中参孙的人物查经。前半段的条列式分析是准备阶段手稿的内容,当初之所以会使用比

较复杂的条列式分析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理由:我其实根本看不懂参孙的故事在说些什么!

因此读者可以透过每个条列式分析后的注解,看到故事三元素如何在整个过程中引导我问一

些相关的问题,并帮助我根据圣经的内容提出合理的推论。为了让报告比较有趣,也在其中

穿插了一些搞笑的元素,如果造成某些读者的困扰尚请见谅。以下简短说明注解符号所代表

的意义:

Page 6: 如何使用故事三元素来分析圣经故事

• 整个条列分析的部份是由叙事结构所组成

• Des:描述〈Description〉

• Dia:对话〈Dialogue 〉• 括弧 〈〉:准备过程中脑中的想法、注解和评语

• ==> :搞笑的元素

热 血高校生 参孙与 拉拉 学 姐的背叛士师记 13 章 - 16 章

叙事结构

1. 预言 / 拿细耳人〈士师记 13:5 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Dia

2. 神的灵感动他 〈士师记 13:25〉Des

3. 要求娶亭拿的非利士女子 ==> 学妹出场

3-1. 父母的反对

3-2. 愿你给我娶那女子,因我喜悦她〈士师记 14:3〉Dia

3-3. 出于耶和华,因他找机会攻击非利士人 Des

4. 与父母到亭拿提亲?

4-1. 独自前往葡萄园 / 狮子向他吼叫 之后 神的灵感动他 之后 撕裂狮子〈士师记

14:5〉Des

4-2. 没有告诉父母〈士师记 14:6〉Des

4-3. 与女子谈话,就喜悦她〈士师记 14:7可见他是非常喜欢此女子〉Des

5. 二度下亭拿、娶亲、谜语

5-1. 死狮与蜜〈士师记 14:8-9 这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告诉父母?〉

5-2. 设摆筵宴,少年人都有这个规矩〈士师记 14:10〉==> 找学弟来帮他追学妹吗?

5-3. 出谜语〈士师记 14:16-17 30X2 衣服;30个人每人只要出一套,但参孙必须出 30套〉Dia

5-4. 第七日,众人威胁参孙的妻子找出解答〈士师记 14:15〉

5-5. 妻子在面前啼哭并逼问他 / 告诉妻子答案〈士师记 14:16-17〉Dia

5-6. 猜谜比赛失败,母牛耕地的回答〈士师记 14:18〉Dia

5-7. 神的灵感动他 之后 杀了 30个人 之后 夺了衣裳给猜出谜语的人〈士师记 14:19〉

Page 7: 如何使用故事三元素来分析圣经故事

5-8. 回家,岳父把妻子改嫁给参孙的朋友 ==> 学妹被学弟追走了!!!

6. 割麦子的时候,回亭拿看妻子〈求欢?圆房?跟犹太人婚礼有关吗?〉

6-1. 岳父不准,告知其妻已归朋友〈士师记 15:2 因为朋友是非利士人,所以要向非利士人报

仇吗?〉Dia

6-2. 这回「加害于非利士人不算有罪」〈士师记 15:3 跟上回杀了 30个人比较? 英文本内容

[get even] [I will really harm them]〉Dia

6-3. 火烧非利士人收成,非利士人杀其妻与岳父〈士师记 15:4-6〉Des

6-4. 以报仇为藉口,杀非利士人〈士师记 15:8 大大的击杀/分尸?〉

7. 非利士人兴师问罪

7-1. 犹大人将参孙交给非利士人〈士师记 15:10-13〉Dia

7-2. 神的灵感动,用驴腮骨击杀一千人

7-3. 口渴,求告神〈士师记 15:18-19〉 Dia Des

7-4. 作以色列的士师 20年〈士师记 15:20〉Des

========================= 轻松一下 =========================

参孙:"拉拉学姐,我喜欢你!"

拉拉学姐:"你还太嫩了!想追我的话回去再多修练个十年再来吧!"

============================================================

8. 大利拉 ==>拉拉学姐出场

8-1. 迦萨的妓女、众人终夜埋伏、拆下城门扛到山顶上〈士师记 16:1-3 用这个妓女与大利拉

比较可以看出参孙对大利拉有多松懈〉Des

8-2. 喜爱一个妇人,名叫大利拉〈士师记 16:4〉 Des

8-3. 大利拉与非利士人的协议〈士师记 16:5-7 参孙力量的秘密〉 Des Dia

8-4. 大利拉的刺探,参孙的敷衍〈士师记 16:8-15〉 Des Dia

8-5. 天天用话催逼,心里烦闷要死〈士师记 16:16 为何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人连句重话都没对

女人说过?〉Des

8-6. 套出秘密〈士师记 16:17 「若剃了头发,我的力量就会离开我」,「向来人没有用剃刀

剃我的头」〉Dia

8-7. 通报非利士人〈士师记 16:18〉Des

Page 8: 如何使用故事三元素来分析圣经故事

8-8. 使参孙枕著膝腄觉,剃除七条辨子〈士师记 16:19〉 Des

8-9. 神离开他,使不出力量〈因为参孙认为力量的来源是头发而不是神?士师记 6:20「我要

像前几次出去活动身体」〉Des Dia

9. 人生最后阶段

9-1. 失去双眼、推磨、头发又长回来了〈士师记 16:21-22 可见他的力量并不单是头发〉Des

9-2 非利士人节庆〈士师记 16:23-24〉Des

9-3. 从监里提出参孙要戏弄他〈士师记 16:25-27〉

9-4. 参孙向神求告力量 / 向非利士人报双眼之仇 / 情愿与非利士人同死〈士师记 16:28-30 终

于了解力量来源是神〉

9-5. 参孙死时所杀的人,比活著时所杀的人还多〈士师记 16:30 〉Des ==> 击杀人数→荣誉点

数→特殊装备或虚宝?古人也会喜欢玩线上游戏吧!

关于参孙:令人不解的男人,狗仔的最爱

1. 头发 :蓬蓬 头还 是辨子 头 ?

➔ 参孙的力量来源并不在于头发,他被非利士人带去后头发又长回来,但力量却

没有恢复

➔ 参孙告诉拉拉的秘密其实自相矛盾,士师记 16:17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剃了

头发力量就会消失,不过因为我没剃过,所以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 参孙的力量来源其实是神的灵感动他〈士师记 13:25,14:6,7:2〉,但参孙一直认

为是他的头发和自己的力量,16:20说他在头发被剃之后还想使力「他却不知

道耶和华已经离开他了」

➔ 参孙最后终于了解他的力量是来自神,并向神求告:「求你赐我这一次的力

量」〈英文版 NIV把「这一次」翻成「再一次」〈Once More〉〉最后终于向

非利士人报仇,杀了三千多人。

2. 关于 女人:英雄的悲 剧 是 没 有可以分享的人〈 记 者 对 郭台 铭 再婚前的形容〉

➔ 从来没有看到参孙有朋友或亲信协助他或与他一同作战。圣经里唯一一次提到

他的朋友就是他岳父把他老婆给了那个朋友〈学弟把走学妹〉

➔ 虽然他身怀勇力,也杀人不眨眼,却对学妹和拉拉学姐极度温柔。圣经里提到

他被她们的问题烦到极点,却从来没有对她们说过一句重话。

Page 9: 如何使用故事三元素来分析圣经故事

我们可以向负面教材参孙学习什么?

〈相信我,你不会希望自己青春期的孩子变成参孙再世!〉

➔ 不要因为自己拥有的能力或才干就变得骄傲自大,要记得我们的能力与才干都

是神赐与的。

➔ 力量无法取代温柔:耶稣提到十戒最大的两个原则之一是"爱人如己",爱也

是人类被造与生俱来的需要〈需要有神,需要有其他人〉。能力、才干、权势

或财富都无法取代或满足这种需要。

➔ 即使是像参孙这样有各种问题的人,神还是使用他。我们虽然都各自有自己的

问题,但是当神告诉我们他要用我们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愿意为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