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化與沙塵暴

20

Upload: mcvsgeo

Post on 14-Jun-2015

3.698 views

Category:

Health & Medicine


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沙漠化與沙塵暴
Page 2: 沙漠化與沙塵暴

沙漠化與沙塵暴鹹海沙漠化

北京在沙塵暴下和晴朗天氣下的對比

聯合國把 2006 年宣佈為世界沙漠和沙漠化年,並且把 6 月 5 號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定為“莫使旱地沙漠化”。

Page 3: 沙漠化與沙塵暴

沙漠化指原由植物覆蓋的土地變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災害現象。

沙漠化現象可能是自然的。作為自然現象的沙漠化是因為地球乾燥帶移動,所產生的氣候變化導致局部地區沙漠化。

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數歸咎於人為原因;人口急速增長,所居土地被過份耕種以及牧畜,導致土地枯渴不適合耕種。 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

沙漠化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1998 年,全球有 100 個國家, 9 億多人口受其影響,預計這一數字到 2025 年將會翻番。地球陸地面積的25% 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沙漠化現象,每年約有 4150 万公頃農業土地部分或全部喪失生產能力。在因人口激增而不惜以環境代價加大糧食和燃料生產以滿足需求的地區,如巴基斯坦、中國、及非洲的撒赫勒地區,沙漠化現象尤其嚴重。

Page 4: 沙漠化與沙塵暴
Page 5: 沙漠化與沙塵暴
Page 6: 沙漠化與沙塵暴
Page 7: 沙漠化與沙塵暴

沙漠化的中國

Page 8: 沙漠化與沙塵暴
Page 9: 沙漠化與沙塵暴

世界四大沙塵暴區域• 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緣,從 20 世紀 70 年代初到 80 年代中期,由於連

年旱災以及當地人過量放牧和開墾,造成草場退化,田地荒蕪,沙漠化土地蔓延,沙塵暴加劇,當地人的生活環境急劇惡化。頻繁的沙塵暴還殃及其他地區。

• 北美洲的沙漠分布於美國西部和墨西哥北部。在與沙漠接壤的荒漠干旱區,沙塵暴時有發生。甚至在大平原上爆發了歷史著名的黑風暴。

• 澳大利亞陸地面積的 75 %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中部和西部海岸地區沙塵暴最為頻繁,每年平均有 5 次。由於許多地方氣候干燥,加上耕作和放牧,土壤表層缺乏植被覆蓋,導致了土地的逐漸沙化。

• 中亞 5 國由於人口的快速增加,人為過量灌溉用水,亂砍濫伐森林,

超載放牧,草場退化,沙漠化十分嚴重。中亞地區鹽土面積廣大,達到 15萬平方公里。

Page 10: 沙漠化與沙塵暴

沙塵暴的演變:衛星雲圖捕捉到的加那利群島(圖中部)上空來自非洲西部(圖右部)的沙塵暴雲圖。

該沙塵暴將掠過大西洋,在北美登陸。

風中的塵埃

Page 11: 沙漠化與沙塵暴
Page 12: 沙漠化與沙塵暴

夏威夷觀測站的科學家們二十多年來一直在監測亞洲沙塵暴的登陸。

沙塵暴席卷了中國的東北地區

Page 13: 沙漠化與沙塵暴

10 個主要沙塵暴源頭: 1)索爾頓湖; 2)巴塔哥尼亞; 3)阿爾蒂普拉諾;4)薩赫勒地區; 5)撒哈拉沙漠; 6)納米比亞沙漠地帶; 7)印度山谷; 8)塔克拉馬干沙漠; 9)戈壁灘; 10)艾爾湖盆地

Page 14: 沙漠化與沙塵暴

維護地球生態 -拒吃髮菜

髮菜的產地在中國大陸北方內蒙古地區、寧夏、陝西及西藏,是生長在乾旱到半乾旱地區的野生「固沙植物」,具有「含水固土」的作用,與草為共生植物,能防止草原沙漠化。髮菜蒙古話叫做「嘎吉力烏蘇」,意思是「土地的頭髮」。

採挖髮菜後的草原,因缺乏保土固水的作用,會加速荒蕪,最嚴重的是草原變成沙漠。內蒙古地區草原目前已超過二點二億公畝草原遭受到嚴重破壞,其中三至四成已經成為沙漠了,這也是產生大陸「沙塵暴」的源頭。

二兩髮菜,需要挖掘十畝草地(相對於十六個足球場的面積)。

拒吃髮菜影片拒吃髮菜影片

Page 15: 沙漠化與沙塵暴
Page 16: 沙漠化與沙塵暴
Page 17: 沙漠化與沙塵暴
Page 18: 沙漠化與沙塵暴

榮獲 2004 年諾貝爾和平獎-肯亞的萬格理‧馬泰女士

1977 年她在肯亞發起植樹的綠化帶運動,啟發了人們對全球環境的保護和維繫和平間的思維

Page 19: 沙漠化與沙塵暴

「我有幸受過高等教育,尤其是到非洲以外的學校學習,眼界因而大開,才會將事業重心置於環境、婦女與發展等主題,以改善祖國人民與非洲子民的生活。」

「綠帶運動」的誕生

肯亞在一九六三年獨立,由獨立之父甘耶達( JomoKenyatta)擔任第一位總統。一九七八年,甘耶達過世,他的左右手莫依( DanielarapMoi)繼位。哪裡知道,莫依一口氣執政了二十四年。「綠帶運動」展開後,莫依政權逐漸腐化,開發森林、破壞環境的事件往往脫不了官商勾結的嫌疑,環保人士與政府的衝突就難以避免。馬賽依發動過許多阻止濫伐濫建的示威活動,因而下過獄,也遭過鐵腕警察毆打。

一九九七年,馬賽依出馬與莫依競選總統職位,結果大敗。二零零二年年底大選,莫依依法不得再參選。反對勢力「全國彩虹聯盟」贏得大選,馬賽依當選國會議員,然後出任環境部副部長,終於有機會施展抱負

Page 20: 沙漠化與沙塵暴

倡塑膠棺以減少伐木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非洲亞撒哈拉地區的人口,只佔世界的十分之一。可是 HIV帶原者,卻佔全球三分之二。估計去年死於愛滋病的人,超過兩千兩百萬人。這麼多人死於愛滋病,後果甚至包括「對環境的衝擊」。她說﹕「將樹木轉變為棺木,對生者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