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3 speal report 历史成就影像 国的展览

7
特稿 SPECIAL REPORT 中国摄影家 2015 年 7 月 22 23 内奥米 · 罗森布拉姆(Naomi Rosenblum),1925 年出生于 洛杉矶,1948 年毕业于纽约布鲁克林大学,获学士学位。1978 年,于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卓越的摄影史学家, 在摄影史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她所著的《世界摄影史》(A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被誉为摄影领域的必 读经典,包罗了摄影所涉及的全部领域,时间上穿越了从镜箱 到最新电脑技术的整个轴线,地域上横跨了欧洲、美洲、非洲 以及远东地区。这本著作将摄影媒介置于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语 境中,深入研究了它的方方面面,包括摄影美学、纪实摄影、 商业摄影和摄影技术等,已经成为北美各大高校广泛使用且备 受推崇的教材,分别被翻译成法文、日文、波兰文和中文,其 中文版本于 2012 年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受到了广泛欢迎。 此外,她还撰写了享誉业界的《女性摄影师史》(A HISTORY OF WOMEN PHOTOGRAPHERS),以及大量关于阿道夫 · 布劳 恩(Adolphe Braun)、刘易斯 · 海因(Lewis Hine)、保罗 · 特兰德(Paul Strand)等摄影家及摄影各个方面的专论及著作。 1977 年(她提供的个人简介里说是 1977 年,访谈里说是 1976 年),内奥米 · 罗森布拉姆博士和她的丈夫,摄影师兼教 师沃尔特 · 罗森布拉姆(Walter Rosenblum)以及芭芭拉 · 米尔 斯坦(Barbara Millstein)联合策划了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展 出的“美国和刘易斯 · 海因——刘易斯 · 海因摄影作品回顾展”。 1980 年,他们被邀请在北京展览馆展出这个展览,这是新中 国成立后,美国的博物馆首次受中国官方邀请在中国做展览, 也是外国著名纪实摄影师在中国的第一次正式亮相,引起了广 泛关注。照片尺寸不大,但制作非常精致。这次展览对后来成 为中国知名纪实摄影师的李晓斌等人影响深远,可谓是对中国 纪实摄影的第一次重要“启蒙”。改革之初的这次展览距今已 35 年,前辈们对此次展览津津乐道,后辈们只能遥相想望, 所幸沃尔特 · 罗森布拉姆拍摄了许多当时布展的照片,得以让 35 年之后的我们通过这些历史的影像感受当时那个年代的独特 氛围,并领略罗森布拉姆夫妇认真工作的专业精神和名家风采。 由于内奥米 · 罗森布拉姆博士在摄影史论上的巨大成就, 本刊特就纪实摄影、艺术摄影以及《世界摄影史》等相关问题 对她作了专访,老太太以 90 岁高龄高效率高质量地回答了本刊 提出的各个问题,并慷慨提供了多幅沃尔特·罗森布拉姆、刘易 · 海因的摄影作品,肖像照片以及 1980 年在中国的布展照片。 访谈中,内奥米· 罗森布拉姆博士回顾了她研究摄影史论 的原因,以及将刘易斯 · 海因大型展览带到中国的过程;探讨 20 世纪上半叶在欧洲和美国发生的左翼运动与改革社会运 动和摄影的关系,认为在整个 20 世纪摄影的发展上,工人运 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对摄影是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的一 个方面;厘清了混淆中国摄影业界的“纪实摄影”或“社会纪 实摄影”的相关问题,指出“纪实摄影”和“社会纪实摄影” documentary and social documentary photography)一直是可 以互换使用的,它们作为术语在 20 世纪的美国用来描述那些 在社会变革运动中发挥作用的摄影作品。我国摄影评论常用来 评价纪实摄影的术语“人文关怀”在美国并不是一个学术术语, 相类似的“人文主义”摄影指的是描述人们与环境以及他们彼 此之间一种互动关系的作品,不包含社会变革的计划。同时, 罗森布拉姆博士还分析了艺术摄影形成的过程,认为“什么构 成艺术”的观念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并回答了有关《世界摄 影史》的相应问题。她在访谈中解答了中国摄影研究中混淆的 诸多概念和认识,对正在发展的中国摄影不无裨益。(阳丽君) 历史成就影像 专访《世界摄影史》作者内奥米·罗森布拉姆 (Naomi Rosenblum) History Made Images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Naomi Rosenblum, the Author of the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 采访/罗布 阳丽君 翻译/阳丽君 Interview by Luo Bu Yang Lijun Translate by Yang Lijun 我丈夫和我推动促成了刘易斯 · 海因的作品在中 国的展览 罗 布: 您 为 什 么 从 艺 术 史 转 向 了 摄 影 史? 对 摄 影感兴趣,是受到您先生沃尔特· 罗森布拉姆(Walter Rosenblum)的影响吗?我们知道,他是一位出色的纪实摄 影家,是刘易斯·海因(Lewis Hine)的学生。 内奥米· 罗 森 布 拉 姆(Naomi Rosenblum以下称 NR.):我在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时的艺术 史课程包括研究摄影史以及美国艺术史和现代艺术史,所以 并不存在从艺术史转向摄影史的问题。问题在于我想重点研 究艺术的哪个元素,因为摄影被认为是视觉艺术的一个元素。 我相信这样一个事实:我的丈夫沃尔特· 罗森布拉姆作为一 名摄影师在我决定把摄影作为研究方向时起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 70 年代,这个 领域刚刚开始学术研究,有大量的研究可以做。 罗布:能否谈谈您先生和他的作品?他和海因的关系? 他所受到的刘易斯·海因的影响?海因作品在 1920 年代之后 消失了一段时间,后来才又被重新整理传播,这其中发生了 什么故事? NR.沃尔特· 罗森布拉姆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摄影 生涯。大约 20 岁时,他加入了摄影联盟(Photo League), 这个组织里大多数是年轻的纽约摄影师,他们希望记录这个 城市劳动阶层的生活。所以他们在城市的街道和贫穷的社区 拍摄。摄影联盟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冲洗胶卷,展示照片,聆 听摄影讲座的中心,并且接受来自年长的更富有经验的或多 或少具有相同摄影传统的摄影师的评论。 罗布:1980 年,您和您先生将海因的展览带到了中国, 中国摄影师第一次看到了正宗纪实摄影,对后来中国纪实摄 影影响很大。能否谈谈当时是怎么将展览带到中国来的? 作品。这些作品分别在北京、济南、上海和广州展出。我和 我丈夫在中国春节之前抵达北京,和李新(Mr. Li Shin,音译) 先生,以及一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把展览作品安装在一个大 展馆(即北京展览馆——编辑)里,我们被告知那是苏联人 帮助建造的。之后,我们同李先生坐火车前往济南和上海, 并飞往广州查看展览的场地。在每一处展出场地,我都画有 详细的布展方案指明如何安排并悬挂照片。 我不相信国际共运对美国的摄影实践有直接或具 体的影响 罗布:您先生曾是摄影联盟的摄影师,这个组织与工 人运动和工会是什么关系?您认为,海因以及您先生的摄 影工作,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吗?是否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左翼思潮的兴起、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有直接关系? 甚至也受到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 NR.因为摄影联盟被普遍认为是纪实摄影的地盘, NR.刘易斯·海因大 型展览的工作是由我丈夫 和我组织的,1976 年在纽 约布鲁克林博物馆首次展 出。我丈夫和我推动促成 了这个展览。其时,美国 和中国的文化实体之间的 相互交流刚刚开始。我记 得,布鲁克林博物馆那时 已经展出了中国民间艺术 家的作品,作为酬答,希 望在中国举办一个展览, 他们选择了刘易斯·海因的 内奥米·罗森布拉姆(Naomi Rosenblum内奥米·罗森布拉姆(Naomi Rosenblum)近照和她的著作。 沃尔特·罗森布拉姆(Walter Rosenblum刘易斯·海因(Lewis Hine在那儿,社会场景的照片受 到推崇。摄影师刘易斯· 海因 在那里很受欢迎,他是美国 最早也是最出名的社会纪实 摄影师之一。那时他被艺术 历史学家伊丽莎白· 迈考斯 兰(Elizabeth McCausland和摄影师贝伦尼斯· 阿博特 Berenice Abbott)介绍给摄 影联盟。那时已是他职业生 涯的晚期,他早年拍摄了童 工,后来拍了劳动者。通过 印刷材料和照片讲座等媒介, 刘易斯·海因回顾展在北京展览馆展出 摄影:沃 尔特·罗森布拉姆© Walter Rosenblum“美国海因摄影作品展览”的字样挂在北京展览馆入口处的天鹅绒布上 摄影:沃尔特·罗森布拉姆© Walter Rosenblum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Apr-2022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特稿 SPECIAL REPORT中国摄影家 2015 年 7 月

22 23

内奥米 · 罗森布拉姆(Naomi Rosenblum),1925 年出生于

洛杉矶,1948 年毕业于纽约布鲁克林大学,获学士学位。1978年,于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卓越的摄影史学家,

在摄影史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她所著的《世界摄影史》(A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被誉为摄影领域的必

读经典,包罗了摄影所涉及的全部领域,时间上穿越了从镜箱

到最新电脑技术的整个轴线,地域上横跨了欧洲、美洲、非洲

以及远东地区。这本著作将摄影媒介置于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语

境中,深入研究了它的方方面面,包括摄影美学、纪实摄影、

商业摄影和摄影技术等,已经成为北美各大高校广泛使用且备

受推崇的教材,分别被翻译成法文、日文、波兰文和中文,其

中文版本于 2012 年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受到了广泛欢迎。

此外,她还撰写了享誉业界的《女性摄影师史》(A HISTORY OF WOMEN PHOTOGRAPHERS),以及大量关于阿道夫 · 布劳

恩(Adolphe Braun)、刘易斯 · 海因(Lewis Hine)、保罗 · 斯特兰德(Paul Strand)等摄影家及摄影各个方面的专论及著作。

1977 年(她提供的个人简介里说是 1977 年,访谈里说是

1976 年),内奥米 · 罗森布拉姆博士和她的丈夫,摄影师兼教

师沃尔特 · 罗森布拉姆(Walter Rosenblum)以及芭芭拉 · 米尔

斯坦(Barbara Millstein)联合策划了在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展

出的“美国和刘易斯 · 海因——刘易斯 · 海因摄影作品回顾展”。

1980 年,他们被邀请在北京展览馆展出这个展览,这是新中

国成立后,美国的博物馆首次受中国官方邀请在中国做展览,

也是外国著名纪实摄影师在中国的第一次正式亮相,引起了广

泛关注。照片尺寸不大,但制作非常精致。这次展览对后来成

为中国知名纪实摄影师的李晓斌等人影响深远,可谓是对中国

纪实摄影的第一次重要“启蒙”。改革之初的这次展览距今已

35 年,前辈们对此次展览津津乐道,后辈们只能遥相想望,

所幸沃尔特 · 罗森布拉姆拍摄了许多当时布展的照片,得以让

35 年之后的我们通过这些历史的影像感受当时那个年代的独特

氛围,并领略罗森布拉姆夫妇认真工作的专业精神和名家风采。

由于内奥米 · 罗森布拉姆博士在摄影史论上的巨大成就,

本刊特就纪实摄影、艺术摄影以及《世界摄影史》等相关问题

对她作了专访,老太太以 90 岁高龄高效率高质量地回答了本刊

提出的各个问题,并慷慨提供了多幅沃尔特·罗森布拉姆、刘易

斯 · 海因的摄影作品,肖像照片以及 1980 年在中国的布展照片。

访谈中,内奥米·罗森布拉姆博士回顾了她研究摄影史论

的原因,以及将刘易斯 · 海因大型展览带到中国的过程;探讨

了 20 世纪上半叶在欧洲和美国发生的左翼运动与改革社会运

动和摄影的关系,认为在整个 20 世纪摄影的发展上,工人运

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对摄影是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的一

个方面;厘清了混淆中国摄影业界的“纪实摄影”或“社会纪

实摄影”的相关问题,指出“纪实摄影”和“社会纪实摄影”

(documentary and social documentary photography)一直是可

以互换使用的,它们作为术语在 20 世纪的美国用来描述那些

在社会变革运动中发挥作用的摄影作品。我国摄影评论常用来

评价纪实摄影的术语“人文关怀”在美国并不是一个学术术语,

相类似的“人文主义”摄影指的是描述人们与环境以及他们彼

此之间一种互动关系的作品,不包含社会变革的计划。同时,

罗森布拉姆博士还分析了艺术摄影形成的过程,认为“什么构

成艺术”的观念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并回答了有关《世界摄

影史》的相应问题。她在访谈中解答了中国摄影研究中混淆的

诸多概念和认识,对正在发展的中国摄影不无裨益。(阳丽君)

历史成就影像—专访《世界摄影史》作者内奥米·罗森布拉姆 (Naomi Rosenblum)

History Made Images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Naomi Rosenblum, the Author of the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 采访/罗布 阳丽君  翻译/阳丽君 Interview by Luo Bu Yang Lijun � Translate by Yang Lijun

我丈夫和我推动促成了刘易斯 · 海因的作品在中

国的展览

罗布:您为什么从艺术史转向了摄影史?对摄

影感兴趣,是受到您先生沃尔特·罗森布拉姆(Walter

Rosenblum)的影响吗?我们知道,他是一位出色的纪实摄

影家,是刘易斯·海因(Lewis Hine)的学生。

内奥米· 罗森布拉姆(Naomi Rosenblum,以下称

NR.):我在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时的艺术

史课程包括研究摄影史以及美国艺术史和现代艺术史,所以

并不存在从艺术史转向摄影史的问题。问题在于我想重点研

究艺术的哪个元素,因为摄影被认为是视觉艺术的一个元素。

我相信这样一个事实:我的丈夫沃尔特·罗森布拉姆作为一

名摄影师在我决定把摄影作为研究方向时起了重要的作用,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 70 年代,这个

领域刚刚开始学术研究,有大量的研究可以做。

罗布:能否谈谈您先生和他的作品?他和海因的关系?

他所受到的刘易斯·海因的影响?海因作品在 1920 年代之后

消失了一段时间,后来才又被重新整理传播,这其中发生了

什么故事?

NR.:沃尔特·罗森布拉姆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摄影

生涯。大约 20 岁时,他加入了摄影联盟(Photo League),

这个组织里大多数是年轻的纽约摄影师,他们希望记录这个

城市劳动阶层的生活。所以他们在城市的街道和贫穷的社区

拍摄。摄影联盟是一个可以让他们冲洗胶卷,展示照片,聆

听摄影讲座的中心,并且接受来自年长的更富有经验的或多

或少具有相同摄影传统的摄影师的评论。

罗布:1980 年,您和您先生将海因的展览带到了中国,

中国摄影师第一次看到了正宗纪实摄影,对后来中国纪实摄

影影响很大。能否谈谈当时是怎么将展览带到中国来的?

作品。这些作品分别在北京、济南、上海和广州展出。我和

我丈夫在中国春节之前抵达北京,和李新(Mr. Li Shin,音译)

先生,以及一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把展览作品安装在一个大

展馆(即北京展览馆——编辑)里,我们被告知那是苏联人

帮助建造的。之后,我们同李先生坐火车前往济南和上海,

并飞往广州查看展览的场地。在每一处展出场地,我都画有

详细的布展方案指明如何安排并悬挂照片。

我不相信国际共运对美国的摄影实践有直接或具

体的影响

罗布:您先生曾是摄影联盟的摄影师,这个组织与工

人运动和工会是什么关系?您认为,海因以及您先生的摄

影工作,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吗?是否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左翼思潮的兴起、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有直接关系?

甚至也受到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

NR.:因为摄影联盟被普遍认为是纪实摄影的地盘,

NR.:刘易斯·海因大

型展览的工作是由我丈夫

和我组织的,1976 年在纽

约布鲁克林博物馆首次展

出。我丈夫和我推动促成

了这个展览。其时,美国

和中国的文化实体之间的

相互交流刚刚开始。我记

得,布鲁克林博物馆那时

已经展出了中国民间艺术

家的作品,作为酬答,希

望在中国举办一个展览,

他们选择了刘易斯·海因的

内奥米·罗森布拉姆(Naomi Rosenblum)

内奥米·罗森布拉姆(Naomi Rosenblum)近照和她的著作。

沃尔特·罗森布拉姆(Walter Rosenblum)

刘易斯·海因(Lewis Hine)

在那儿,社会场景的照片受

到推崇。摄影师刘易斯·海因

在那里很受欢迎,他是美国

最早也是最出名的社会纪实

摄影师之一。那时他被艺术

历史学家伊丽莎白·迈考斯

兰(Elizabeth McCausland)和摄影师贝伦尼斯·阿博特

(Berenice Abbott)介绍给摄

影联盟。那时已是他职业生

涯的晚期,他早年拍摄了童

工,后来拍了劳动者。通过

印刷材料和照片讲座等媒介,刘易斯·海因回顾展在北京展览馆展出 摄影:沃

尔特·罗森布拉姆(© Walter Rosenblum)

“美国海因摄影作品展览”的字样挂在北京展览馆入口处的天鹅绒布上 

摄影:沃尔特·罗森布拉姆(© Walter Rosenblum)

特稿 SPECIAL REPORT中国摄影家 2015 年 7 月

24 25

海因关于童工的记录在美国确实影响了政府的行动,促使政

府努力改变孩子在煤矿和工厂工作的条件。大约在 1890 年

到 1914 年的“进步时代”(Progressive Era),美国工人阶

级争取劳动权益的运动无疑受到欧洲类似运动的影响,但我

不认为在苏联建立共产主义政权的事件对美国的“进步运动”

(Progressive Movement)有多大的直接影响。

罗布:一个重要问题:摄影是一种社会思潮的产物,

并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运行,很多摄影家的作品,是受

到社会思潮影响的。但在讨论亨利 - 卡蒂埃 ·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罗伯特 · 卡帕(Robert Capa)、大卫 ·

西摩(David Seymour)等人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讨论他们

深深受到左派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亨利承认自己就是一个

法共党员,卡帕早期也是受法共报纸委派,到西班牙拍摄,

大卫也是如此。在美国,摄影联盟、刘易斯 · 海因、沃尔特

· 罗森布拉姆都受到左派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要求摄影

接近下层的劳动人民,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处境,实际

上是将摄影作为社会改造的一种工具。可见,在 1920-1940

年代的欧美,社会主义思潮对摄影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您能否

以摄影联盟为例,谈谈国际共运、第二国际等对摄影的影响?

NR.:你的问题关注的是 20 世纪上半叶在欧洲和美国

发生的左翼运动与改革社会运动和摄影的关系。这是一个值

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种说法是社会理念和“进步运动”及

左翼政治思潮的变动,影响了那个时期的所有艺术形式;另

一种说法是,没有必要非得成为共产党员才能关心工人阶级

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我不相信国际共运对美国的摄影实践有

直接或具体的影响。相反,纵观西欧和美国的摄影师个人和

组织(如摄影联盟和 FSA),以及一些新闻媒体表现出一种

广泛的信念和社会观念,即社会问题的改善归因于不受监管

和“社会纪实摄影”,您认为“纪实摄影”和“社会纪实摄

影”是同一个概念吗?

NR.:在关于摄影的英文文献中,“纪实摄影”和

“ 社 会 纪 实 摄 影”(documentary and social documentary photography)一直是可以互换使用的。这两个术语通常指的

是描绘人及其生活和工作的情景。这些图片常常被用于努力

改变或改善这些条件,所以它们不断地出现在海报、书籍和

杂志上。这些图片常常有文字来阐释图片本身不能说清楚的

方面。

例如,刘易斯·海因的照片是为国家童工委员会在 20 世

纪初期持续若干年发起的一项运动拍摄的,该运动致力于调

整被迫工作的儿童的劳动时间。20 世纪 30 年代中后期拍摄

的农场工人的照片是为农场安全管理局(政府机构)拍摄的,

目的在于引起社会对美国受影响的农场工人问题的关注。

这些工作是在国家童工委员会和农场安全管理局的支

持和赞助下进行的,与相关文章一块儿出现在杂志、宣传手

册、小册子和海报上。摄影照片有时在乡村集市和农业会议

上展出。这方面的摄影被称为纪实摄影或社会纪实摄影。

其他实体(比如卡耐基基金会)在整个 20 世纪也赞助

了这样的摄影项目,把摄影作品与文章放在一起,以可视的

形式展现需要改善的社会问题。个体摄影师也被这类摄影所

NR.:“人文关怀”在美国不是一个学术术语,所以我

不确定你的意思所在。在法国,他们用“人文主义摄影”(la photographie humaniste)来描述那些拍摄人们生活方式的照

片,人们怎么开展他们的日常生活,怎样进行社交活动,怎

么结婚,做什么工作,以什么方式娱乐、休闲等。这些照片

不是为了改变工作或生活条件而拍摄的,而是为了展示人们

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周围环境的一种相互关系。

这类摄影在美国也很流行,但不被称为“人文主

义”(humanist)摄影。有时被称为“街头摄影”(street photography),描述人们与环境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一种互

动,但并不包含社会变革的计划,而那是纪实摄影和社会纪

实摄影的核心所在。

构成艺术观念的要素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罗布:欧洲人 19 世纪一直在批评摄影是次等艺术,但

这种情况在美国并没有发生,为什么?是因为在欧洲,摄影

对美术的影响更直接、威胁更大吗?还是美国没有相应的市

场竞争?或者美国的摄影家并没有欧洲画家那种对艺术的垄

断权力?

NR.:在 19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人不认为摄影

的资本主义。为了追求这一目标,个体摄影师集中精力拍摄

工作中的人们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或者是在动荡不安年代

挣扎的人们。事实上,在 20 世纪 20 年代,苏联是我知道的

唯一一个让摄影在短时间内根据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扮演“改

造”社会角色的国家。由罗申科(Rodchenko)和其他苏联

摄影师拍摄的图片并没有阐明苏联的社会情况,而是主要通

过非正统的看待现实的方式来庆祝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些特

别的视觉创意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摄影实践,包括大量的

广告影像。

罗布:在几本摄影史中都没有读到关于国际共运、工

人运动等对摄影的影响,似乎摄影史作者在有意回避摄影与

社会主义思潮的关系,您认为是这样吗?您觉得这种关系和

影响不应该在摄影史中呈现吗?

NR.:就我理解的摄影史而言,在整个 20 世纪摄影的

发展上,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对摄影是有一定的影响,

但并不是主要的一个方面。在美国和欧洲,有一些与此相关

的学术会议和文献,所以我比以前要知道得更多一点。总的

来说,左翼政治组织的参与者拍摄的照片往往被用作左翼杂

志和海报的插图。大体上而言,这些作品的审美性和情感力

量有限,缺少直接宣传作用之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今天有

很多摄影师关心他们自己和工人,工人的劳动和居住条件,

以及生态问题,但他们并不一定参与左翼政治组织。

在 20 世纪的美国,“纪实摄影”或“社会纪实摄

影”用来描述那些在社会变革运动中发挥作用的

摄影作品

罗布:在中国,很长时间都在争论什么是“纪实摄影”

吸引。摄影联盟主要是纽约的

一个组织,由那些觉得自己的

照片应该揭露社会问题的个体

摄影师组成,他们在联盟总部

展出作品,并且召开会议讨论

相关社会纪实影像的问题。

我应该说明,“纪实”

(documentation)这个词有非

常广泛的应用,在摄影术发明

后不久人们就开始使用“纪

实”这个词。用影像去“记录”

(document)什么东西意味着

尽可能地展现事物的真实性。

所以,早期拍摄风景和建筑结

构的摄影师们也被认为是“记

录”(documenting)现实。

在 20 世纪的美国,“纪

实摄影”或“社会纪实摄影”

用来描述那些在社会变革运动

中发挥作用的摄影作品。

罗布:那么纪实摄影的

本质是人文关怀吗?

北京展览馆的工作人员把海因的作品从木箱里取出来

1980.2.20  摄 影: 沃 尔 特· 罗 森 布 拉 姆(© Walter Rosenblum)

北京展览馆年轻的工作人员和海因的作

品 1980.2.20 摄影:沃尔特·罗森布拉

姆(© Walter Rosenblum)

内奥米·罗森布拉姆和北京展览馆的工作人员核查从木

箱里取出来的照片 1980.2.20 摄影:沃尔特·罗森布

拉姆(© Walter Rosenblum) 

内奥米·罗森布拉姆和北京展览馆的工作人员讨论海因照片的标签 1980.2.21 摄影:沃尔特·罗森布拉姆(© Walter Rosenblum)

特稿 SPECIAL REPORT中国摄影家 2015 年 7 月

26 27

开幕式之后观众观看海因的展览(左为高帆,右为袁毅平——本刊编辑) 

北京展览馆 1980.2.25 摄影:沃尔特·罗森布拉姆(© Walter Rosenblum)

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摄影主要被认为是给人们拍摄肖像和

描绘一个地方的手段,例如展示正在探索和发展的美国西部

的自然奇观。然而,有个别的摄影师试图控制拍摄主体的光

线,有意识的追求拍摄主体的形式感,以展示摄影的艺术性。

到 19 世纪末期,随着摄影越来越得到广泛的使用,越来越

多的商业使用,一些个人开始去拍摄自己的照片,这是一个

艺术运动的发展。其目的是把摄影从单纯纪录人们和事件中

分离出来,并呼吁摄影的审美趣味。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

(Alfred Stieglitz)和一些在欧洲受过艺术训练的人,发扬了

一个观点即某些照片可能会被视为艺术。施蒂格利茨和包括

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在内的一小伙人开办了一

个摄影画廊(被称为 291 画廊),并出版了一本杂志(《摄

影作品》Camera Work),强调图像的审美特性,而不是记录性。

罗布:您把艺术摄影的形成放在 1890—1920 年代,

在这个阶段摄影完成了向艺术的转化。这个过程是否是很痛

快的?因为在整个的19世纪,从波德莱尔、拉斯金到本杰明,

都是对摄影的批评,认为摄影是一种次等的艺术,局限了人

类的想象力等等。但摄影是在一种强烈的精英批评中从次等

艺术完成向艺术的飞跃的,这个过程没有人说明白。在摄影

向艺术飞跃的过程中,如果让您列出其中几个最关键的事件、

人物、展览或著作、观点,他 ( 它 ) 们应该是哪些?

NR.:试着回答你的关于艺术摄影形成的问题。摄影

这个媒介,一开始就有一些个体摄影师相信艺术想法和方

法可以应用到摄影里。我只举一个例子,在 19 世纪 60 年

代,英国摄影师茱莉亚·玛格丽特·卡梅伦(Julia Margaret Cameron)选择拍摄主体,并且使用光线和失焦等技术手段,

她认为这是符合实践的手工艺术。许多早期的法国摄影师在

转向摄影之前,都是被训练为描画风景和建筑结构的艺术家。

所以对于很多摄影师来说,摄影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艺术表达。

另一方面,许多批评人士(如波德莱尔)颇有疑虑地宣称摄

影可能是一种艺术形式。这份疑虑是由于诸多因素,有大量

的照片没有显示任何对艺术观念和手段的遵从,另一个原因

是,照片可以没完没了地完完全全地复制,不像蚀刻版画和

石版画,虽然也可以复制,但每件复制品都会有稍微的不同,

这让人感觉摄影太机械化了,而不能视为艺术的一种形式。

事实是,构成艺术观念的要素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也许照

片当时是作为商业广告或指出社会问题而拍摄的(如刘易斯 · 海因的作品或多萝西娅 · 兰格为农业安全局拍摄的作品),

但最终被认为是“艺术”。

罗布:约翰 · 萨考斯基(John Szarkowski)在他的

摄影史著作(PHOTOGRAPHY UNTIL NOW)中曾谈到,

在 1960 年代,只有两个人懂得彩色摄影的意义,这两个都

是美国人(其中一个是恩斯特·哈斯 Ernst Haas),此后,

也是美国人创立了新彩色摄影。大约 2006 年,马丁 · 帕尔

(Martin Parr)在纽约做展览,对此做了反驳,认为欧洲摄

影家对彩色意义的了解远早于美国人。您如何看待萨考斯基

1960 年代只有两个人理解彩色摄影的意义、而且这两个人

都是美国人这种说法?他是不是在有意识地建立一个摄影发

展或摄影史的美国中心论?

NR.:恐怕我不太理解你关于约翰·萨考斯基和彩色摄

影的问题。彩色摄影的形式是在 20 世纪早期法国发明的,

在那之后在欧洲和美国都发展了彩色理论和彩色材料。20世纪 30 年代,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发展和促进彩色胶片方面

尤为活跃,可能是因为广告利益驱使在广告摄影中使用彩色。

摄影史应该拥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阳丽君:1980 年,您准备写《世界摄影史》的时候,

对摄影已经研究了多长时间?

NR.:在阿布维尔出版社 (Abbeville Press) 向我提议写

一本新的摄影史的时候,我已经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一直在

看照片,并且阅读照片的历史。随后几年,《世界摄影史》

被翻译成法文、日文、波兰文和中文。

阳丽君:您开始准备写摄影史过程中,当时已经有几

本摄影史,萨考斯基,纽霍尔,您觉得他们的摄影史,分别

解决了什么问题?留下的问题是什么?您想解决的最主要的

观众等着进去观看海因的展览 北京展览馆 1980.2.25 摄影:沃尔特·罗森布拉姆(© Walter Rosenblum)

在长城上的合影 左起:沃尔特·罗森布拉姆、高小姐、内奥米·罗森布拉姆、

李先生 1980.2.22 摄影:沃尔特·罗森布拉姆(© Walter Rosenblum)

沃尔特·罗森布拉姆在海因回顾展上讲话,旁边是作翻译的高小姐 北京展览

馆 1980.2.25 摄影:内奥米·罗森布拉姆(© Naomi Rosenblum)

特稿 SPECIAL REPORT中国摄影家 2015 年 7 月

28 29

问题是什么?

NR.:正如你提到的,当我写《世界摄影史》的时候,

已经有几本用英文写的摄影史。最完整的两本,一本是赫尔

穆特·金斯海姆(Helmut Gernsheim)写的,一本是博蒙特·纽

霍尔(Beaumont Newhall)写的,都主要关注美国和西欧的

摄影师。我相信摄影的历史应该拥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视野,

包括那些除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之外的国家,这个更广

阔的视野应该是有意思的,并且能够提供一个更公平的发展

图景。同样非常重要的是,出版商阿布维尔出版社决心要

做一本有精美插图的摄影史,所以这本书按计划要包含大约

800 幅插图。即使有足够多的页码和插图,我也不能把所有

在摄影领域做出成绩的女性容纳进去,因此,1994 年,阿

布维尔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女性摄影师史》(A HISTORY OF WOMEN PHOTOGRAPHERS)。

阳丽君:在您的摄影史中,前面几章都是断代到 1890

年,为什么将 1890 年作为一个节点?是因为柯达的布朗尼

(Brownie)相机问世了吗?

NR.:小型易使相机的发展如布朗尼,使得冲印胶卷和

打印的方法简便易操作,从而使得更多的人来拍摄照片,特

别是在美国,那里有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能够负担得起相

机和胶卷冲印的费用。这个发展可以追溯到 1890 年左右。

阳丽君:在《世界摄影史》一书中,关于中国摄影的发展,

您提到了徐勇、解海龙、陈长芬很少几个人,那时候有交流

的限制,现在就方便多了,关于中国摄影,您还希望增加哪

些内容?

NR.:现在确实有很多关于中国摄影的信息,但不幸的

是我没有计划扩充我的《世界摄影史》。

有一群属于“摄影联盟”的纪实摄影家,从1936年到1951年为止在纽约搞创作。那段时期,许多知名的摄影家都支持这个联盟,联盟成员也摄制了

一批重要的作品。摄影联盟的成立虽然源于政治诉求,成员却都是很有才华而且能奉献的摄影家,他们努力工作建立价值标准,且能帮助别人。摄影

联盟中积极参与的摄影家包括:阿伦·西斯金德(Aaron Siskind),锡德·格罗斯曼(Sid Grossman),卢·斯多门(Lou Stoumen),杰克·曼宁(Jack

Manning),沃尔特·罗森布拉姆,海伦·莱维特(Helen Levitt),莫里斯·恩格尔(Morris Engel),索尔·李卜生(Sol Libsohn)和刘易斯·海因。

二次大战期间,许多成员应召服役,联盟为红十字会与军方机构摄制照片。1947年,摄影联盟估计在其学校受过训练的摄影者超过1500人。正当联盟

准备迈向最大规模的活动时,招收会员的工作却因名列“颠覆组织”的黑名单而受阻挠。虽然103名会员否认司法部总检察官汤姆·克拉克(Tom Clark)

的捕风捉影,保罗·斯特兰德和其他著名支持者也为联盟成员辩护,但他们还是无法抵抗政府的压力。时值“冷战”期间,反共的政治局势紧张,是一个

恐惧与反动的时代。到了1951年,许多会员辞职,摄影联盟解散。

海因死后,格罗斯曼与李卜生抢救了他的底片和照片,摄影联盟也保存、出版并展出海因的作品,后来沃尔特·罗森布拉姆为这批珍贵的作品在纽约

罗切斯特的乔治·伊斯门之家找到归宿。

——亚瑟·罗斯坦著,李文吉译:《纪实摄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文中第22页到第31页的图片由内奥米·罗森布拉姆提供,第32页到第35页的图片选自《世界摄影史》(中国摄影出版社,2012),由中国摄影出版社提供。

关于“摄影联盟”

信号 摄影:刘易斯·海因(Lewis Hine) 10 岁的纺纱工 北卡罗来纳棉纺厂 1908-1909 年 摄影:刘易斯·海因(Lewis Hine) 

特稿 SPECIAL REPORT中国摄影家 2015 年 7 月

30 31

小鸡糖果店 纽约下东区皮特街 1938 年 摄影:沃尔特·罗森布拉姆(© Walter Rosenblum) 台球 纽约下东区皮特街 1938 年 摄影:沃尔特·罗森布拉姆(© Walter Rosenblum)

特稿 SPECIAL REPORT中国摄影家 2015 年 7 月

32 33

端坐的女孩 约 1860 年 蛋白印相工艺手工上色 爱克发摄影历史馆,科隆,德国。 

摄影:T.Z. 沃格尔和 C. 理查德(C. Reichardt)矢车菊、罂粟花、大麦、麦芒、麦仙翁 约 1907 年 奥托克罗姆正片 大英博物馆(自然历史),伦敦,英国 摄影:亨利·欧文 

特稿 SPECIAL REPORT中国摄影家 2015 年 7 月

34 35

一千个世纪 1992 年 苹果电脑生成数字图像,喷墨打印,三块装置板中的第三块 摄影:埃斯特·帕拉达(© 埃斯特·帕拉达) 

克里斯多佛 · 伊舍伍德对话鲍勃 · 霍尔曼,圣塔莫尼卡,1983 年 3 月 14 日 98 张埃克塔克罗姆相片组成的拼贴画 约翰和梅布尔 · 瑞灵艺术

博物馆,萨拉索塔,佛罗里达州,美国 摄影:大卫 · 霍克尼 

会聚地 II 2004 年 彩色相片结合应用书法 埃德温·霍克画廊,纽约州,美国 摄影:拉拉·埃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