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x2 大學道 紹各院校提供的相關課程,相...

1
製作:特輯部 大學道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 社會大眾對醫療保健和護理服務的需求已遠遠 超出公營醫療系統的負荷。為了更有效率及安全提供醫療服務 各醫療機構近 年積極更新各類新型醫療設備和儀器 醫療行業對生物醫學工程師的需求亦隨 之日漸增加。 生物醫學工程師需求殷 生物醫學工程師需求殷 公私營 公私營 要人 要人 創業一樣得 創業一樣得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 在醫療層面的應用愈來愈廣泛和普及 細小如心臟起搏器 大至手術機械人和身體檢測儀器 箇中 結構精密複雜。這些醫療科技器材的設計開發、維修及檢測 皆需要不同範疇的專家 而生物醫學工程師在當中更是扮演 重要的角色。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開辦的「工學士(生物醫學工程)」課程透過跨學科的培訓 培養 學生成為生物醫學工程專才。因應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興起 課程近年特別加入相關的科目 教導學生最新的知識。 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士課程 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士課程 跨學科培訓 重實踐應用 跨學科培訓 重實踐應用 X2 星期二 2019-10-29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專門探討 如何利用工程手段組建各式各樣醫療器材硬件 或軟件以促進人類的身體健康。這門學科涵蓋 範圍廣闊,當中包含生命科學,亦有工程學的 元素。社會人口持續高齡化,對醫療服務的需 求不斷提高,醫護積極利用先進科技提升醫療 的水平和質素,生物醫學工程因而愈來愈備受 重視。 課程注入大數據人工智能元素 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早在2012年開辦「 工 學士(生物醫學工程) 」課程,為有志投身生 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設。城大生物醫學工 程學系副系主任林曉維博士表示,該課程提供 跨學科訓練,內容分為四大範疇,包括:「 細 胞與組織工程學 」、「 生物傳感與健康信息 學 」、「 醫療機械人與人工智能 」,以及「 醫 學影像與儀器 」。學生既要學習工程學的專科 知識,亦要認識生命科學。課程更重視培養學 生將工程學與生命科學兩個範疇的知識融會貫 通,實踐應用。 副課程主任陳葦恩博士表示,課程鼓勵學生 動手製作與設計醫療器材的模型,並從中訓練 分析和解難能力。為此,學系積極爭取與醫療 機構和醫療器材公司合作,提供醫療器材研發 設計或改良的真實項目,讓學生參與其中,汲 取實戰經驗。學生在過程中可了解研發醫療器 材時,兼顧用家需要和成本效益的重要。此 外,學系鼓勵學生組隊參加國際或本地業界舉 辦的科技比賽,一展身手。歷年來,學生在不 同比賽均取得優異成績。 近年,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速,在 醫療層面的應用亦愈來愈多元化。針對這個大 趨勢,課程特別加強相關的內容。課程主任陳 定璿博士指,「 醫療機械人與人工智能 」和 「 醫學影像與儀器 」兩大範疇的科目,專門探 討怎樣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於醫療方面。 「 醫療機械人、人工智能和醫學影像等方面正 是我們的強項所在,學系匯聚相關領域的專 家,教授最前沿的知識。 」 實習交流 擴闊視野 學生除了在課堂學習,還有機會參與工作實 習及海外交流。陳定璿博士表示,學系安排學 生在本地或海外的醫院、實驗室或醫療器材公 司實習,包括醫院管理局生物醫學工程服務 部、浸會醫院醫療器材維修部、港安醫院、廠 商會檢定中心、強生集團(香港)及三和生物 科技公司等。暑期工作實習為期八至十星期, 學生可實地了解業內工作情況和行業發展前 景,規劃未來發展路向。學生如對科研感興 趣,學系亦可安排他們參與教授的科研項目。 此外,學生可獲資助到境外交流,足跡遍及 內地、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歐洲、美 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學生獲安排到當地著名 大學修讀課程,課餘在各地參觀,並與不同的 人士交流,擴闊眼界,培養國際視野。 畢業生勝任不同工作崗位 課程畢業生出路廣,他們可選擇在醫院生物 醫學工程部或醫療器材機構工作,從事醫療器 材開發及設計、檢測及維修,甚至產品推廣銷 售或採購,在不同工作崗位上皆可發揮所長。 林曉維博士表示,課程剛取得香港工程師學會 的認可,畢業生累積滿三年相關的工作經驗, 可申請成為註冊工程師。挾此專業資格可增強 就業競爭能力,有利事業發展。 課程收生要求方面,由於課程內容涵蓋工程 學和生命科學,故此對於學生數理能力較為重 視。學生報考香港中學文憑試,英文、數學、 物理、化學、生物,以及綜合科學等科目的成 績獲兩倍加分計算。「 除成績以外,我們亦期 望學生擁有好奇心,喜歡不斷學習新知識,接 觸新科技。 」 ( 右起 )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系主任孫東教授、陳葦恩博士、林曉維博士和陳定璿博士。 學系特別購置磁力共振儀器,而城大是首個讓學生 實習檢測該高端醫學儀器的香港院校。 學生動手設計實物模型,實踐所學。 海外交流活動助學生增廣見聞 工學士(生物醫學工程)課程內容全面,學生既 要學習生命科學知識,亦要涉獵工程學。 學生到醫管局屬下醫學工程服務組實習 課程資料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及聯招編號 工學士(生物醫學工程)(JS1211) 課程收生要求 .中文科及英文科達3級或以上; .數學及通識科達2級或以上; .任何一科選修科達3級或以上; .物理、化學、生物或綜合科學達3級或 以上。 查詢 電話:3442 8420 網址:www.cityu.edu.hk/bme 生物醫學工程師工作範圍廣泛,包括醫療儀 器維修及檢測、管理和監察儀器使用情況、研 發各種新型護理和醫療設備,以及為醫護人員 提供各種正確使用儀器的專業建議等,專業定 位可謂非常具體清晰。 香港醫療及保健器材行業協會常務副主席董 行兆坦言,時下很多唸生物醫學工程的畢業生 對未來工作出路的設想常常局限於醫管局和各 大公私營醫院,但其實每年政府部門如醫管局 的可供職位並不算多。「 我建議畢業生可以考 慮放膽創業、或者加入私人機構及企業從事研 發產品、醫療設備品質監控等職位。 」他認為 生物醫學工程系畢業生的出路十分多元,市場 也有很大需求,最重要是畢業生願意考慮不同 可能性,勇於嘗試。 入行門檻高 薪酬具吸引力 隨科技迅速發展,醫療設備亦持續迭代更 新,新型設備層出不窮。這些新型醫療設備不 僅有助於顯著減低手術意外率及病人的痛苦程 度,更有助提升治療效果。如何能令醫護人員 趕上科技新時代,快速學懂安全地運用各種新 型醫療設備及儀器,從而發揮設備的最佳效 用,是業界需要面對的關鍵問題。 董行兆認為,現時業界渴求生物醫療工程師 人才擔任產品專員或醫護器材銷售員,「 醫療 儀器銷售員不同於一般銷售員,他們不用靠過 人的口才推銷產品,反而要靠的是他們對醫療 設備的專業知識,能夠清晰地介紹產品給一眾 專業醫護人員,尤其醫生,確保讓他們充分理 解如何安全、正確地使用醫療設備,才是最為 重要的。 」一般人如果沒有生物醫學科技方面 的專業知識,又或者對工程器材的認知較為薄 弱的話,其實未必適合這個行業。此外,目前 科技器材銷售員的市場需求大而且薪酬水平特 別高,原因是涉及專業的醫療工程知識,有一 定門檻,在行內十分吃香。 企業支援助創業 強生(香港)總經理Amit Raheja亦鼓勵畢 業生可以多往創業方向思考, 「 年輕人有很 多創新的想法,但可能未必有成熟的商業策 略,尚未懂得如何把自己的想法或產品推出市 場,繼而為市場所接受。 」他表示,強生擁有 完善研發實驗團隊(J&J Lab),願意從各個 方面全力支持年輕人積極研發新科技及嘗試創 業。 「 工程系學生畢業後,其實應該繼續學習其 他知識。我深信工程系畢業生一定可以成為出 色的企業領袖,千萬不要一輩子想只當工程 師。 」Amit Raheja寄語畢業生,不要把大學畢 業看作終點,畢業應是人生的起點,是終生學 習過程中新的篇章。 董行兆( 右 )和Amit Raheja指,生物醫學工程畢 業生出路選擇多,除了在醫院工作,亦可選擇醫療 器材公司任職。他們任職的公司亦有聘用生物醫學 工程畢業生。 ▲醫院需要聘用生物醫學工程師協作檢測和維修醫療器材,讓前線醫護人員為病人提供高質素的診療。 ( 資料圖片 ) 2020年度大學聯招現正接受申請,學生在部署選科策略時,除了考慮興趣,亦要留意畢業後的就業出路。本輯《大學道》邀請專家和業界人 士剖析銀行及金融業、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建造業、環境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市規劃,以及法律等熱門行業的前景,並介 紹各院校提供的相關課程,相信有關資訊有助學生在大學聯招選科時參考之用。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Aug-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9-10-29 X2 大學道 紹各院校提供的相關課程,相 …學生動手設計實物模型,實踐所學。 工學士(生物醫學工程)課程內容全面,學生既

製作:特輯部

大學道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社會大眾對醫療保健和護理服務的需求已遠遠

超出公營醫療系統的負荷。為了更有效率及安全提供醫療服務,各醫療機構近

年積極更新各類新型醫療設備和儀器,醫療行業對生物醫學工程師的需求亦隨

之日漸增加。

生物醫學工程師需求殷生物醫學工程師需求殷公私營公私營「「要人要人」」創業一樣得創業一樣得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在醫療層面的應用愈來愈廣泛和普及,細小如心臟起搏器,大至手術機械人和身體檢測儀器,箇中

結構精密複雜。這些醫療科技器材的設計開發、維修及檢測,皆需要不同範疇的專家,而生物醫學工程師在當中更是扮演

重要的角色。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開辦的「工學士(生物醫學工程)」課程透過跨學科的培訓,培養

學生成為生物醫學工程專才。因應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興起,課程近年特別加入相關的科目,教導學生最新的知識。

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士課程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士課程跨學科培訓 重實踐應用跨學科培訓 重實踐應用

X2星期二 2019-10-29

生物醫學工程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專門探討

如何利用工程手段組建各式各樣醫療器材硬件

或軟件以促進人類的身體健康。這門學科涵蓋

範圍廣闊,當中包含生命科學,亦有工程學的

元素。社會人口持續高齡化,對醫療服務的需

求不斷提高,醫護積極利用先進科技提升醫療

的水平和質素,生物醫學工程因而愈來愈備受

重視。

課程注入大數據人工智能元素

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早在2012年開辦「 工

學士(生物醫學工程)」課程,為有志投身生

物醫學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設。城大生物醫學工

程學系副系主任林曉維博士表示,該課程提供

跨學科訓練,內容分為四大範疇,包括:「 細

胞與組織工程學 」、「 生物傳感與健康信息

學 」、「 醫療機械人與人工智能 」,以及「 醫

學影像與儀器 」。學生既要學習工程學的專科

知識,亦要認識生命科學。課程更重視培養學

生將工程學與生命科學兩個範疇的知識融會貫

通,實踐應用。

副課程主任陳葦恩博士表示,課程鼓勵學生

動手製作與設計醫療器材的模型,並從中訓練

分析和解難能力。為此,學系積極爭取與醫療

機構和醫療器材公司合作,提供醫療器材研發

設計或改良的真實項目,讓學生參與其中,汲

取實戰經驗。學生在過程中可了解研發醫療器

材時,兼顧用家需要和成本效益的重要。此

外,學系鼓勵學生組隊參加國際或本地業界舉

辦的科技比賽,一展身手。歷年來,學生在不

同比賽均取得優異成績。

近年,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速,在

醫療層面的應用亦愈來愈多元化。針對這個大

趨勢,課程特別加強相關的內容。課程主任陳

定璿博士指,「 醫療機械人與人工智能 」和

「 醫學影像與儀器 」兩大範疇的科目,專門探

討怎樣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應用於醫療方面。

「 醫療機械人、人工智能和醫學影像等方面正

是我們的強項所在,學系匯聚相關領域的專

家,教授最前沿的知識。」

實習交流 擴闊視野

學生除了在課堂學習,還有機會參與工作實

習及海外交流。陳定璿博士表示,學系安排學

生在本地或海外的醫院、實驗室或醫療器材公

司實習,包括醫院管理局生物醫學工程服務

部、浸會醫院醫療器材維修部、港安醫院、廠

商會檢定中心、強生集團(香港)及三和生物

科技公司等。暑期工作實習為期八至十星期,

學生可實地了解業內工作情況和行業發展前

景,規劃未來發展路向。學生如對科研感興

趣,學系亦可安排他們參與教授的科研項目。

此外,學生可獲資助到境外交流,足跡遍及

內地、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歐洲、美

國、加拿大和澳洲等。學生獲安排到當地著名

大學修讀課程,課餘在各地參觀,並與不同的

人士交流,擴闊眼界,培養國際視野。

畢業生勝任不同工作崗位

課程畢業生出路廣,他們可選擇在醫院生物

醫學工程部或醫療器材機構工作,從事醫療器

材開發及設計、檢測及維修,甚至產品推廣銷

售或採購,在不同工作崗位上皆可發揮所長。

林曉維博士表示,課程剛取得香港工程師學會

的認可,畢業生累積滿三年相關的工作經驗,

可申請成為註冊工程師。挾此專業資格可增強

就業競爭能力,有利事業發展。

課程收生要求方面,由於課程內容涵蓋工程

學和生命科學,故此對於學生數理能力較為重

視。學生報考香港中學文憑試,英文、數學、

物理、化學、生物,以及綜合科學等科目的成

績獲兩倍加分計算。「 除成績以外,我們亦期

望學生擁有好奇心,喜歡不斷學習新知識,接

觸新科技。」

▲(右起)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系主任孫東教授、陳葦恩博士、林曉維博士和陳定璿博士。

▲學系特別購置磁力共振儀器,而城大是首個讓學生實習檢測該高端醫學儀器的香港院校。

▲學生動手設計實物模型,實踐所學。

▲海外交流活動助學生增廣見聞▲工學士(生物醫學工程)課程內容全面,學生既要學習生命科學知識,亦要涉獵工程學。

▲學生到醫管局屬下醫學工程服務組實習

課程資料課程資料課程名稱及聯招編號工學士(生物醫學工程)(JS1211)課程收生要求.中文科及英文科達3級或以上;.數學及通識科達2級或以上;.任何一科選修科達3級或以上;.物理、化學、生物或綜合科學達3級或以上。

查詢電話:3442 8420網址:www.cityu.edu.hk/bme

生物醫學工程師工作範圍廣泛,包括醫療儀

器維修及檢測、管理和監察儀器使用情況、研

發各種新型護理和醫療設備,以及為醫護人員

提供各種正確使用儀器的專業建議等,專業定

位可謂非常具體清晰。

香港醫療及保健器材行業協會常務副主席董

行兆坦言,時下很多唸生物醫學工程的畢業生

對未來工作出路的設想常常局限於醫管局和各

大公私營醫院,但其實每年政府部門如醫管局

的可供職位並不算多。「 我建議畢業生可以考

慮放膽創業、或者加入私人機構及企業從事研

發產品、醫療設備品質監控等職位。 」他認為

生物醫學工程系畢業生的出路十分多元,市場

也有很大需求,最重要是畢業生願意考慮不同

可能性,勇於嘗試。

入行門檻高 薪酬具吸引力

隨科技迅速發展,醫療設備亦持續迭代更

新,新型設備層出不窮。這些新型醫療設備不

僅有助於顯著減低手術意外率及病人的痛苦程

度,更有助提升治療效果。如何能令醫護人員

趕上科技新時代,快速學懂安全地運用各種新

型醫療設備及儀器,從而發揮設備的最佳效

用,是業界需要面對的關鍵問題。

董行兆認為,現時業界渴求生物醫療工程師

人才擔任產品專員或醫護器材銷售員,「 醫療

儀器銷售員不同於一般銷售員,他們不用靠過

人的口才推銷產品,反而要靠的是他們對醫療

設備的專業知識,能夠清晰地介紹產品給一眾

專業醫護人員,尤其醫生,確保讓他們充分理

解如何安全、正確地使用醫療設備,才是最為

重要的。 」一般人如果沒有生物醫學科技方面

的專業知識,又或者對工程器材的認知較為薄

弱的話,其實未必適合這個行業。此外,目前

科技器材銷售員的市場需求大而且薪酬水平特

別高,原因是涉及專業的醫療工程知識,有一

定門檻,在行內十分吃香。

企業支援助創業

強生(香港)總經理Amit Raheja亦鼓勵畢

業生可以多往創業方向思考, 「 年輕人有很

多創新的想法,但可能未必有成熟的商業策

略,尚未懂得如何把自己的想法或產品推出市

場,繼而為市場所接受。 」他表示,強生擁有

完善研發實驗團隊(J&J Lab),願意從各個

方面全力支持年輕人積極研發新科技及嘗試創

業。

「 工程系學生畢業後,其實應該繼續學習其

他知識。我深信工程系畢業生一定可以成為出

色的企業領袖,千萬不要一輩子想只當工程

師。 」Amit Raheja寄語畢業生,不要把大學畢

業看作終點,畢業應是人生的起點,是終生學

習過程中新的篇章。

▲董行兆(右)和Amit Raheja指,生物醫學工程畢業生出路選擇多,除了在醫院工作,亦可選擇醫療器材公司任職。他們任職的公司亦有聘用生物醫學工程畢業生。

▲醫院需要聘用生物醫學工程師協作檢測和維修醫療器材,讓前線醫護人員為病人提供高質素的診療。(資料圖片)

2020年度大學聯招現正接受申請,學生在部署選科策略時,除了考慮興趣,亦要留意畢業後的就業出路。本輯《大學道》邀請專家和業界人

士剖析銀行及金融業、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建造業、環境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市規劃,以及法律等熱門行業的前景,並介

紹各院校提供的相關課程,相信有關資訊有助學生在大學聯招選科時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