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4月17 日 星期一 -...

1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真的来啦!我和娃儿们决定去亲 吻欣欣然张开了眼睛的春姑娘。 星期六下午,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满载着期待,像一列幸 福号动车,从全椒实小奔驰而出。第一站停在吴敬梓故居马路 对面东南方向,两棵挂满了白喇叭和粉喇叭的树下。我问: “这 是什么花?” “桂花” “栀子花” “桃花”……我笑着告诉娃儿们: “这 是玉兰家族成员,白玉兰和粉玉兰。” 跨过以前是河湾的老襄河,吴敬梓故居正对面的东草坪 上好多人在放风筝。我引导娃儿们回忆背过的诗句来描述: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草坪上,班里的 5 位“小 天使”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她们自编自导自演了舞蹈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颇有功底的舞姿,加上一张张天 真烂漫的小脸,让我的心都融化了!特别是娃儿们最后还加 了一句台词:“祝陈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开心快乐每一 天!”这是仿佛有绸缎抚过心上的声音啊,那么绵软,那么悦 耳,逗得我满脸都是幸福的表情,陶醉在春天里。转眼间,娃 儿们四散开去,在草坪上像小马驹一样跳呀,跑呀,吃呀,喝 呀,没了踪影。等我缓过神来,就用自己独特的高八度女音 呼喊着:“集—合—啦—”顿时,小马驹们哒哒哒地又从四 面八方回到我的身边。 “开”着“幸福号动车”,我们浩浩荡荡跨过敬梓桥,沿着 河岸来到一棵垂柳旁。莺闻柳浪,而娃儿们在动情地吟诵: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 春风似剪刀。”小鸟儿不知藏在什么地方,唱着婉转的歌,和 他们争宠哩!我给他们录了视频,大家还一起寻找二月春风 留下的痕迹。 后来,我们又爬上河堤,沿着新襄河景观带往西“行驶”, 边行边阅读着岸边的儒林文化。真没想到,三年级的学生可 以一口气读完《中华千年柱》的简介,好几百字的篇幅,几乎 没有不认识的生字。我和娃儿们边走边欣赏着石雕,边走边 欣赏着两岸风景,呼吸着甜甜的空气……忽然,河堤左边,一 个巴掌大的小型娱乐场,让娃儿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欢呼 着,飞了过去,像我小时候在冬天看到雪老鸹,呱呱叫着,哗 一下落在小小的娱乐场。这里有赛龙舟、荡秋千等,很快就 被他们占领了。娃儿们尽情地玩着闹着笑着,挤走了先前在 这里游玩的小小朋友。大概因为没地方玩了,那小幼儿的哭 声引起了我的注意,但忘乎所以的弟子们是发现不了的。我 赶快亮起了语言的鞭子,像牧民吆喝着,带着他们离开场地。 我们继续沿着河堤前进。休息时,我们在文昌阁附近围 成圈,开展描写春天的词语大赛。先用开火车的方式接力 赛,再用单个记数打擂台赛。一番激烈的比赛后,娃儿们赛 出冠军姚云曦,亚军张欣怡,季军王东煦、童辛未。 最后一站,娃儿们跑步前进,寻找百年古树—棠梨。 “一、一、一二一……”我们的步伐整齐有序,我们的口令响彻 春天的原野。此时此刻,春寒还袖着手,佝偻着腰,抖抖索索 地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瞪着眼望着我们,而我们的欢声 笑语早已把新襄河两岸的空气撞得东摇西晃……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老棠梨树还在远方。我不得不让娃儿们 收住了追春的脚步,以小竹林为背景墙,留下幸福时刻的合影,用河 边的新绿蓝天的流云,为我们的照片上彩…… 我和娃儿去踏青 陈砚鸣 指尖轻轻敲打着过往,用墨香的文字,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 见。 —题记 小时候,每到黄昏,我就会一个人坐在门前的杨柳树下发 呆。头上的柳枝抽出了嫩芽,随风摇摆,偶尔还会轻轻拂过我的 脸颊。夕阳火红火红的,带着周围那一点点余光,仿佛是在尽最 后的力气在月亮到来之前把大地照亮。我思考着一些让我难以 理解的事情,常常想着想着,夜幕就降临了。其实,当时仰望天空 那会儿所想的,大多数都是今天吃的炸鱼很香,昨天的鸡腿很入 味,前天的牛肉有嚼劲。 左邻右舍的人都知道,小时候的我是个大馋猫,常常会因为 吃东西而闹出许许多多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直到现在,想起这 些,脸颊还是会忍不住红起来,而嘴角,则会偷偷地扬起。 记得有一天,姥姥不在家。我的嘴巴又馋了起来,便偷偷跑 到厨房,抓起一把白砂糖就往嘴里放。我咂咂嘴,眉头却突然皱 了起来:“这糖怎么这么咸!”姥姥回来后,我问姥姥,为什么糖是 咸的,并将刚刚进厨房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姥姥。姥姥听了哈 哈大笑,我看着姥姥,自己也笑了。 时光一直在流淌,人总是要长大的。 不知不觉中,我初一了。 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时,我发现,家乡的好多地方已不是记忆 中的样子了。一些老楼房变成了高楼大厦,但我的小伙伴们都还 在。许多人变得时髦起来,但依然是那么的热情。童年的时光一 去不返,但老杨柳树年年都会抽出新的嫩芽儿,准时赴一场春之 约。 童年,给了我美好的回忆,也给了我无限的怀念。童年就是 这样,无论你是否珍惜,它永远也不会停滞,它一定会不停流淌, 就像那年复一年清新依旧的杨柳风…… 杨柳树下的童年 授牌仪式 才艺展示,献礼“钱 学森精神” 授牌仪式上,实小老师领读 “弘扬钱学森精神”,实小的学生 们整齐呼出“爱国、奉献、创新、求 真”这一八字精神提炼。随后,实 小的学生们进行了素质教育成果 展示。 首先进场展示的是由80名实 小学生组成的校园鼓号队,队伍 里有指挥、大鼓、小鼓、大镲、小镲 和小号。孩子们一边演奏着经由 本校老师改编的融入了凤阳花鼓 元素的少年先锋队队歌,一边不 断变换着队形,忽而是左右赛鼓, 忽而是雏鹰展翅,赋予悠扬的鼓 号声以美的形态。 鼓号队后,一位位身穿球衣球 鞋的孩子们列着队踢着足球飒爽 登台。小小的足球在孩子们的脚 下如此听话,颠球传球、交叉换 位,有模有样,活力四射。 当 225 位 着 刺 绣 蓬 蓬 裙 的 花 鼓 女从远方蹦蹦跳跳地出场亮相 时,整个绿茵场上好似涌起了一 道道浪花。225个孩子动作整齐 划一,队形又富于变化,或众星拱 月,或交错起伏,踩着节拍敲着花 鼓扬着裙角也扬着一张张春天的 笑颜。 随后,实小礼堂上演由该校自 编 自 导 自 演 的 话 剧《钱 学 森》。 师 生们历时两个月,择取了钱学森生 平事迹中几个有代表性的故事加 以呈现,既有少年问学的诚实刻 苦,也有学成归国的风骨气节。短 短几幕,既有话剧的现实主义,又 借鉴了传统戏曲的虚实相生,故事 性与艺术性交相辉映。 四(3)班 的 鲁 文 杨 是 少 年 钱 学 森的扮演者,“我之前就读过钱学 森爷爷的故事,他可是‘中国航天 之父’!”短短半个月的时间,7 名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对白、 走台等一系列排练工作。王学奎 老师负责话剧的念白,此前“完全 没接触过话剧这种艺术形式”, “站在幕前,心里也捏着把汗,不 过现场看到师生们的演绎,还是很 受触动,很精彩。” 话 剧《钱 学 森》谢 幕 后 ,钱 永 刚 教授为实小师生作《钱学森的故 事》专 题 报 告 。 设班用意 全面发展,探索“钱 学森之问” 接受记者采访时,钱永刚教授表 示,开设“钱学森班”的根本出发点 在于用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 神,激励今天在学校读书的同学树 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更进一步, 是期待从这些“钱学森班”里能培养 出一两个像钱老一样的科学家。“大 家对现有的教育制度有诸多不满, 这些不满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当 年钱老感慨‘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 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 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如何回 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 出杰出的人才?’,需要我们一起来 探索,也希望‘钱学森班’能够找到 突围之路。要想成为一个大家,离 开校园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 就如钱老所言,中小学时的教育,对 他的一生都影响深远,我们希望通 过设立‘钱学森班’,做一些努力, 给孩子们更好的视野。” 他 说 ,自 2005 年 海 淀 实 验 中 学 设立第1个“钱学森班”以来,至今 已有22个“钱学森班”。“钱学森 班”的设立并不都在一线城市、重 点学校,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模 式。凤阳的“钱学森班”也要结合 当地实际,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 教学模式,从而使孩子们德智体美 劳全面健康发展。 运作方式 动态管理,打破行政 班模式 采访中,校长周文美告诉记者: “ 凤 阳 县 实 验 小 学 成 立 于 1908 年 , 有百年历史。学校‘德育立校、科 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契 合‘钱学森班’的设立初衷,这也是 该班选择实小的原因。” 凤阳县实验小学“钱学森班” 将打破行政班的模式,以学生全面 发展与个性成长相结合、全员参与 与个别培养相结合两个原则来践 行钱老“大成智慧学”理念。实小 计划面向四至六年级学生,每年级 按花鼓艺术、足球运动和科技制作 各设 3 个“钱学森班”,每班 46 名 同学。在不影响班级设置、国家课 程教学的前提下,实小将利用每周 拓展性课程教学实践,对“钱学森 班”的学生进行专人专门授课。同 时,选拔优秀教师担任教学活动, 编写校本教材;为每一个“钱学森 班”的学生建立学习、实践档案,多 维度跟踪记录学生各方面素养表 现,创建全面评价体系。该校还将 对“钱学森班”的学生采用动态管 理,可进可退,在满足学生选择的 同时,让班级本身具有竞争性,不 埋没任何一个有创新天赋的孩子。 据悉,实小拟建钱学森科技体 验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还 将开辟校外体验馆,主要是学校社 区资源,包括县科技馆、青少年科 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地震局等, 为学生提供学习观摩场所。 安徽首个、全国第 23 个“钱学森班”花开凤阳县实验小学 钱学森班”进凤阳 百年老校新火种 本报记者 束舒娅 2017 4 17 星期一 3 长镜头 4月11日上午,安徽首个“钱 学森班”授牌仪式在凤阳县实验 小学举行。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 授现场宣读批复,并将写有“钱学 森班”的牌匾递到了凤阳实小校 长周正美的手里。这标志着安徽 省首个“钱学森班”落户该校,也 是全国第23个“钱学森班”。 今年1月,“钱学森姓名冠名 和肖像使用管理委员会”经钱学 森先生家属研究决定,同意为凤 阳县实验小学冠名“钱学森班”。 2月23日,凤阳实验小学“钱学森 班”冠名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实验 中学举行。 电话:总编办: 2182812 新闻部: 3022845 2182867 专刊副刊部: 2182835 晨刊部: 3025737 (热 线)、 2182122 3025770 记者部: 2182809 2182806 摄影部: 2182833 网络部: 2182129 群工发行部: 2182820 法律顾问:马 广告中心: 2175666 2175600 15755009999 办公室: 3025757 校对出版部: 3024678 新闻研究室: 2182830 广告许可证:皖滁工商广字 002 滁州彩色印刷包装厂印刷 本报地址:滁州市会峰大厦(会峰西路)555号 239000 实小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钱学森》 郭如亮钱永刚教授向学校授牌 郭如亮实小鼓号队 郭如亮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Oct-2019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真的来啦!我和娃儿们决定去亲吻欣欣然张开了眼睛的春姑娘。

星期六下午,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满载着期待,像一列幸福号动车,从全椒实小奔驰而出。第一站停在吴敬梓故居马路对面东南方向,两棵挂满了白喇叭和粉喇叭的树下。我问:“这是什么花?”“桂花”“栀子花”“桃花”……我笑着告诉娃儿们:“这是玉兰家族成员,白玉兰和粉玉兰。”

跨过以前是河湾的老襄河,吴敬梓故居正对面的东草坪上好多人在放风筝。我引导娃儿们回忆背过的诗句来描述: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草坪上,班里的5位“小天使”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她们自编自导自演了舞蹈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颇有功底的舞姿,加上一张张天真烂漫的小脸,让我的心都融化了!特别是娃儿们最后还加了一句台词:“祝陈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开心快乐每一天!”这是仿佛有绸缎抚过心上的声音啊,那么绵软,那么悦耳,逗得我满脸都是幸福的表情,陶醉在春天里。转眼间,娃儿们四散开去,在草坪上像小马驹一样跳呀,跑呀,吃呀,喝呀,没了踪影。等我缓过神来,就用自己独特的高八度女音呼喊着:“集—合—啦——”顿时,小马驹们哒哒哒地又从四面八方回到我的身边。

“开”着“幸福号动车”,我们浩浩荡荡跨过敬梓桥,沿着河岸来到一棵垂柳旁。莺闻柳浪,而娃儿们在动情地吟诵: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小鸟儿不知藏在什么地方,唱着婉转的歌,和他们争宠哩!我给他们录了视频,大家还一起寻找二月春风留下的痕迹。

后来,我们又爬上河堤,沿着新襄河景观带往西“行驶”,边行边阅读着岸边的儒林文化。真没想到,三年级的学生可以一口气读完《中华千年柱》的简介,好几百字的篇幅,几乎没有不认识的生字。我和娃儿们边走边欣赏着石雕,边走边欣赏着两岸风景,呼吸着甜甜的空气……忽然,河堤左边,一个巴掌大的小型娱乐场,让娃儿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欢呼着,飞了过去,像我小时候在冬天看到雪老鸹,呱呱叫着,哗一下落在小小的娱乐场。这里有赛龙舟、荡秋千等,很快就被他们占领了。娃儿们尽情地玩着闹着笑着,挤走了先前在这里游玩的小小朋友。大概因为没地方玩了,那小幼儿的哭声引起了我的注意,但忘乎所以的弟子们是发现不了的。我赶快亮起了语言的鞭子,像牧民吆喝着,带着他们离开场地。

我们继续沿着河堤前进。休息时,我们在文昌阁附近围成圈,开展描写春天的词语大赛。先用开火车的方式接力赛,再用单个记数打擂台赛。一番激烈的比赛后,娃儿们赛出冠军姚云曦,亚军张欣怡,季军王东煦、童辛未。

最后一站,娃儿们跑步前进,寻找百年古树——棠梨。“一、一、一二一……”我们的步伐整齐有序,我们的口令响彻春天的原野。此时此刻,春寒还袖着手,佝偻着腰,抖抖索索地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瞪着眼望着我们,而我们的欢声笑语早已把新襄河两岸的空气撞得东摇西晃……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老棠梨树还在远方。我不得不让娃儿们收住了追春的脚步,以小竹林为背景墙,留下幸福时刻的合影,用河边的新绿蓝天的流云,为我们的照片上彩……

我和娃儿去踏青陈砚鸣

芳 草 地

指尖轻轻敲打着过往,用墨香的文字,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 ——题记

小时候,每到黄昏,我就会一个人坐在门前的杨柳树下发呆。头上的柳枝抽出了嫩芽,随风摇摆,偶尔还会轻轻拂过我的脸颊。夕阳火红火红的,带着周围那一点点余光,仿佛是在尽最后的力气在月亮到来之前把大地照亮。我思考着一些让我难以理解的事情,常常想着想着,夜幕就降临了。其实,当时仰望天空那会儿所想的,大多数都是今天吃的炸鱼很香,昨天的鸡腿很入味,前天的牛肉有嚼劲。

左邻右舍的人都知道,小时候的我是个大馋猫,常常会因为吃东西而闹出许许多多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直到现在,想起这些,脸颊还是会忍不住红起来,而嘴角,则会偷偷地扬起。

记得有一天,姥姥不在家。我的嘴巴又馋了起来,便偷偷跑到厨房,抓起一把白砂糖就往嘴里放。我咂咂嘴,眉头却突然皱了起来:“这糖怎么这么咸!”姥姥回来后,我问姥姥,为什么糖是咸的,并将刚刚进厨房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姥姥。姥姥听了哈哈大笑,我看着姥姥,自己也笑了。

时光一直在流淌,人总是要长大的。不知不觉中,我初一了。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时,我发现,家乡的好多地方已不是记忆

中的样子了。一些老楼房变成了高楼大厦,但我的小伙伴们都还在。许多人变得时髦起来,但依然是那么的热情。童年的时光一去不返,但老杨柳树年年都会抽出新的嫩芽儿,准时赴一场春之约。

童年,给了我美好的回忆,也给了我无限的怀念。童年就是这样,无论你是否珍惜,它永远也不会停滞,它一定会不停流淌,就像那年复一年清新依旧的杨柳风……

杨柳树下的童年丁 未

授牌仪式才艺展示,献礼“钱

学森精神”

授 牌 仪 式 上 ,实 小 老 师 领 读“ 弘 扬 钱 学 森 精 神 ”,实 小 的 学 生们 整 齐 呼 出“ 爱 国 、奉 献 、创 新 、求真 ”这 一 八 字 精 神 提 炼 。 随 后 ,实小 的 学 生 们 进 行 了 素 质 教 育 成 果展 示 。

首 先 进 场 展 示 的 是 由 80 名 实小 学 生 组 成 的 校 园 鼓 号 队 ,队 伍里 有 指 挥 、大 鼓 、小 鼓 、大 镲 、小 镲和 小 号 。 孩 子 们 一 边 演 奏 着 经 由本 校 老 师 改 编 的 融 入 了 凤 阳 花 鼓元 素 的 少 年 先 锋 队 队 歌 ,一 边 不断 变 换 着 队 形 ,忽 而 是 左 右 赛 鼓 ,忽 而 是 雏 鹰 展 翅 ,赋 予 悠 扬 的 鼓号 声 以 美 的 形 态 。

鼓 号 队 后 ,一 位 位 身 穿 球 衣 球鞋 的 孩 子 们 列 着 队 踢 着 足 球 飒 爽登 台 。 小 小 的 足 球 在 孩 子 们 的 脚下 如 此 听 话 ,颠 球 传 球 、交 叉 换位 ,有 模 有 样 ,活 力 四 射 。

当 225 位 着 刺 绣 蓬 蓬 裙 的 花 鼓女 从 远 方 蹦 蹦 跳 跳 地 出 场 亮 相时 ,整 个 绿 茵 场 上 好 似 涌 起 了 一道 道 浪 花 。 225 个 孩 子 动 作 整 齐划 一 ,队 形 又 富 于 变 化 ,或 众 星 拱月 ,或 交 错 起 伏 ,踩 着 节 拍 敲 着 花鼓 扬 着 裙 角 也 扬 着 一 张 张 春 天 的笑 颜 。

随 后 ,实 小 礼 堂 上 演 由 该 校 自编 自 导 自 演 的 话 剧《钱 学 森》。 师生 们 历 时 两 个 月 ,择 取 了 钱 学 森 生平 事 迹 中 几 个 有 代 表 性 的 故 事 加以 呈 现 ,既 有 少 年 问 学 的 诚 实 刻

苦 ,也 有 学 成 归 国 的 风 骨 气 节 。 短短 几 幕 ,既 有 话 剧 的 现 实 主 义 ,又借 鉴 了 传 统 戏 曲 的 虚 实 相 生 ,故 事性 与 艺 术 性 交 相 辉 映 。

四(3)班 的 鲁 文 杨 是 少 年 钱 学森 的 扮 演 者 ,“ 我 之 前 就 读 过 钱 学森 爷 爷 的 故 事 ,他 可 是‘ 中 国 航 天之 父 ’!”短 短 半 个 月 的 时 间 ,7 名学 生 在 老 师 的 带 领 下 完 成 了 对 白 、走 台 等 一 系 列 排 练 工 作 。 王 学 奎老 师 负 责 话 剧 的 念 白 ,此 前“ 完 全没 接 触 过 话 剧 这 种 艺 术 形 式 ”,

“ 站 在 幕 前 ,心 里 也 捏 着 把 汗 ,不过 现 场 看 到 师 生 们 的 演 绎 ,还 是 很受 触 动 ,很 精 彩 。”

话 剧《钱 学 森》谢 幕 后 ,钱 永 刚教 授 为 实 小 师 生 作《 钱 学 森 的 故事》专 题 报 告 。

设班用意全 面 发 展 ,探 索“ 钱

学森之问”

接受记者采访时,钱永刚教授表示 ,开 设“ 钱 学 森 班 ”的 根 本 出 发 点在 于 用 老 一 辈 科 学 家 的 爱 国 奉 献 精神 ,激 励 今 天 在 学 校 读 书 的 同 学 树立 远 大 志 向 ,努 力 学 习 ;更 进 一 步 ,是 期 待 从 这 些“ 钱 学 森 班 ”里 能 培 养出 一 两 个 像 钱 老 一 样 的 科 学 家 。“ 大家 对 现 有 的 教 育 制 度 有 诸 多 不 满 ,这 些 不 满 形 成 的 原 因 多 种 多 样 。 当年 钱 老 感 慨‘ 这 么 多 年 培 养 的 学 生 ,还 没 有 哪 一 个 的 学 术 成 就 ,能 够 跟

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如何回答‘ 为 什 么 我 们 的 学 校 总 是 培 养 不出 杰 出 的 人 才 ?’,需 要 我 们 一 起 来探 索 ,也 希 望‘ 钱 学 森 班 ’能 够 找 到突 围 之 路 。 要 想 成 为 一 个 大 家 ,离开 校 园 以 后 还 有 很 长 的 路 要 走 ,但就如钱老所言,中小学时的教育,对他 的 一 生 都 影 响 深 远 ,我 们 希 望 通过 设 立‘ 钱 学 森 班 ’,做 一 些 努 力 ,给孩子们更好的视野。”

他 说 ,自 2005 年 海 淀 实 验 中 学设 立 第 1 个“ 钱 学 森 班 ”以 来 ,至 今已 有 22 个“ 钱 学 森 班 ”。“ 钱 学 森班 ”的 设 立 并 不 都 在 一 线 城 市 、重点 学 校 ,也 没 有 一 个 固 定 的 教 学 模式 。 凤 阳 的“ 钱 学 森 班 ”也 要 结 合当 地 实 际 ,探 索 出 一 套 适 合 自 己 的教 学 模 式 ,从 而 使 孩 子 们 德 智 体 美劳 全 面 健 康 发 展 。

运作方式动态管理,打破行政

班模式

采 访 中 ,校 长 周 文 美 告 诉 记 者 :“ 凤 阳 县 实 验 小 学 成 立 于 1908 年 ,有 百 年 历 史 。 学 校‘ 德 育 立 校 、科研 兴 校 、特 色 强 校 ’的 办 学 理 念 契合‘ 钱 学 森 班 ’的 设 立 初 衷 ,这 也 是该 班 选 择 实 小 的 原 因 。”

凤 阳 县 实 验 小 学“ 钱 学 森 班 ”将 打 破 行 政 班 的 模 式 ,以 学 生 全 面发 展 与 个 性 成 长 相 结 合 、全 员 参 与与 个 别 培 养 相 结 合 两 个 原 则 来 践行 钱 老“ 大 成 智 慧 学 ”理 念 。 实 小计 划 面 向 四 至 六 年 级 学 生 ,每 年 级按 花 鼓 艺 术 、足 球 运 动 和 科 技 制 作各 设 3 个“ 钱 学 森 班 ”,每 班 46 名同 学 。 在 不 影 响 班 级 设 置 、国 家 课程 教 学 的 前 提 下 ,实 小 将 利 用 每 周拓 展 性 课 程 教 学 实 践 ,对“ 钱 学 森班 ”的 学 生 进 行 专 人 专 门 授 课 。 同时 ,选 拔 优 秀 教 师 担 任 教 学 活 动 ,编 写 校 本 教 材 ;为 每 一 个“ 钱 学 森班 ”的 学 生 建 立 学 习 、实 践 档 案 ,多维 度 跟 踪 记 录 学 生 各 方 面 素 养 表现 ,创 建 全 面 评 价 体 系 。 该 校 还 将对“ 钱 学 森 班 ”的 学 生 采 用 动 态 管理 ,可 进 可 退 ,在 满 足 学 生 选 择 的同 时 ,让 班 级 本 身 具 有 竞 争 性 ,不埋 没 任 何 一 个 有 创 新 天 赋 的 孩 子 。

据 悉 ,实 小 拟 建 钱 学 森 科 技 体验 馆 ,培 养 学 生 动 脑 动 手 能 力 ;还将 开 辟 校 外 体 验 馆 ,主 要 是 学 校 社区 资 源 ,包 括 县 科 技 馆 、青 少 年 科技 馆 、博 物 馆 、图 书 馆 、地 震 局 等 ,为 学 生 提 供 学 习 观 摩 场 所 。

安徽首个、全国第23个“钱学森班”花开凤阳县实验小学

“钱学森班”进凤阳 百年老校新火种本报记者 王 琼 束舒娅

2017年 4月 17日 星期一教 育教 育3

长镜头

4 月 11 日 上 午 ,安 徽 首 个“ 钱学 森 班 ”授 牌 仪 式 在 凤 阳 县 实 验小 学 举 行 。 钱 学 森 之 子 钱 永 刚 教授 现 场 宣 读 批 复 ,并 将 写 有“ 钱 学森 班 ”的 牌 匾 递 到 了 凤 阳 实 小 校长 周 正 美 的 手 里 。 这 标 志 着 安 徽省 首 个“ 钱 学 森 班 ”落 户 该 校 ,也是 全 国 第 23 个“ 钱 学 森 班 ”。

今 年 1 月 ,“ 钱 学 森 姓 名 冠 名和 肖 像 使 用 管 理 委 员 会 ”经 钱 学森 先 生 家 属 研 究 决 定 ,同 意 为 凤阳 县 实 验 小 学 冠 名“ 钱 学 森 班 ”。2 月 23 日 ,凤 阳 实 验 小 学“ 钱 学 森班 ”冠 名 仪 式 在 北 京 市 海 淀 实 验中 学 举 行。

电话:总编办:2182812 新闻部:3022845、2182867 专刊副刊部:2182835 晨刊部:3025737(热线)、2182122、3025770 记者部:2182809、2182806 摄影部:2182833 网络部:2182129 群工发行部:2182820法 律 顾 问 :马 小 广 告 中 心 :2175666 2175600 15755009999 办 公 室 :3025757 校 对 出 版 部 :3024678 新 闻 研 究 室 :2182830 广 告 许 可 证 :皖 滁 工 商 广 字 002 号 滁 州 彩 色 印 刷 包 装 厂 印 刷

本报地址:滁州市会峰大厦(会峰西路)555号邮 政 编 码 : 239000

实小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钱学森》 郭如亮摄

钱永刚教授向学校授牌 郭如亮摄

实小鼓号队 郭如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