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吴南瑶 编辑邮...

1
新民网:www.xinmin.cn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 27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吴南瑶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英国文人游记 盛韵 英国游记 作 家 乔 纳 森·拉 班( !"#$%&$' ($)$' )曾把旅行描写为“放荡轻浮地向所有 人敞开大门”。 二十世纪英国有一批游记作家,或者说 爱旅行爱写游记的作家,对传统教育的 *+$', -".+ 欧陆行感到不满足,又想摆脱上 层社会的偏见和束缚,于是爱去偏远地区“逃 世”,若是不幸死在路上,也能成就一段传奇。 罗伯特·拜伦( (")/+% 01+"' )穿行内陆亚 洲,在北京写出了《去往阿姆河之乡》;将拜伦 奉为“神人”的布鲁斯·查特文( 0+.2/ 3&$%45' 去西藏找雪人,去世界尽头巴塔哥尼亚自我放 逐;奈保尔足迹远至印度、巴基斯坦和刚果的 偏远地区,倾听无名百姓的故事;与奈保尔从 好友变成仇敌的保罗·索鲁 ( 6$.7 -&/+".8 )坐 着火车优哉游哉,带着一双刻薄眼到处瞄。作 家的想象力尤其丰富,他们将历史、民间传说 与沿途见闻、丑事趣事杂糅在一起。 剑桥大学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部《剑桥 旅行文学指南》,旨在对旅行文学进行系统化 的界定、分析和归类。许多旅行写作与学术史 紧密相关,比如查特文的《巴塔哥尼亚高原 上》出版于 9:;; 年,正好是萨义德的《东方 学》出版一年前。《东方学》曾被认为是 “第一部极重视旅行写作的当代批评 巨作”,萨义德仔细分析了许多游记的 想象结构和常用假设,认为游记为研 究殖民话语提供了最佳样本。 《剑桥旅行文学指南》的编辑彼得·休姆 认为有三本书“给旅行写作这种十九世纪的 过气类型注入了现代主义的审美,从而重塑 了这一体裁”,除《巴塔哥尼亚高原上》,另两 本是彼得·马西森( </%/+ =$%%&5/>>/' )的《雪 豹》( -&/ ?'"4 @/"A$+, ) 和 罗 苹·戴 维 森 (")1' B$C5,>"' )的《沙漠驼影》( -+$2D> )。这 三本书的共性是关注土著文化的命运,无疑 都受到了写作《忧郁的热带》的法国人类学家 列维E斯特劳斯的影响。 欧洲文人记录去殖民地游历的观感,自 然要受到“东方主义”理论的检视;然而在老 大帝国相继崩溃、殖民地纷纷独立之后,关于 旅行文学的理论再次发生了变迁。文明冲突 和文化休克论成为解释话语。欧洲人 去殖民地猎奇或是妖魔化东方的心态 随着欧洲中心的消逝、世界权力中心 的转移而成为历史。 现在的旅行文学高手如美国人比 尔·布莱森或是游遍中国的何伟,用平视的眼 光去描写文化差异的种种细节,尝试去理解 另一种文化。而英国文人现在若是再写香港 地区或印度游记,多半会自嘲取乐:一想起往 事简直备觉凄凉! 薛舒 我不喜欢猫,这种诡异的夜行动物从不讨我喜欢。 总是在不经意时,它就忽然出现在了你面前,近乎惊悚 的出场。 小时候,邻居家的大猫在某个清晨口叼一只硕大 的老鼠眼露骄傲地看着我,它站在我上学的必经路口, 如此霸道地横亘在我面前,直 到隔壁阿婆把它赶走,我才得 以继续我上学的路。放学回家, 我依然心有余悸,走近路口,却 见阿婆蹲在墙角,她说,猫要死了。 那只黑白花纹的大猫伸开四肢躺在地上,毛色灰 暗肮脏,一日之间形销骨立。阿婆给它喂水,水却从它 三瓣嘴角里流出来。它已病入膏肓,可早晨,它还虎视 眈眈地向我炫耀,那时候,它的眼光里,尽是一夜奋战 夺得胜利后预备领赏的得意。 临死前的猫,没有发出一声叫唤,只是睁眼看看阿 婆,又无能为力地闭上……阿婆放弃了,把它拎到了一 棵月季花下,片刻,它的眼睛再也没有睁开。它死了,平 摊展开巨大的身体,死得丑陋,却安静。 那是一只刚生下一堆孩子的母猫,那日清晨,它为 它的孩子们捕食,可它并不知道,就在它出门的时候, 阿婆把它的四个孩子送走了。它站在家门口等它的孩 子们,一直等到下午,才终于抵挡不住饥饿,孤独而完 整地吃下了猎物。 据说,是老鼠吃了掺毒药的油饼,于 是成了猫的毒药。猫等不到它的孩子们 回来,死了。我没见到它中毒后痛苦挣 扎、疯狂叫唤的样子,可是那天晚饭,我 食不下咽。不知道为什么,本是同情和心酸,一经表达, 就变成了厌恶,我心生怜悯,却远离它,躲避它,甚至, 从此更不喜欢猫。 如今的小区里,也常有猫流窜奔逃,有时打字到次 日凌晨,一阵婴儿哭声般的哀叫突兀传来。那是它们在 繁衍后代,它们没有过错,只是打扰了我深夜书写,便 心生厌恶。同时疑惑:为什么对人类而言是幸福与天伦 的美好生活,从猫的嘴里发出,便是哀号? 几年前,一日夜归,看到楼梯口一团漆黑蠕动,细 看,是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猫,刚出生不久。最惧怕的就 是临死的猫,它让我想起那只死在月季花下的大猫。 叫来念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他端来水和剩饭菜喂 食小猫,可它太小了,还不会吃饭,它刚出生,只会吮 吸。束手无策,儿子便要抱它回家,我没同意。我惧怕 猫,嘴里却说:我们抱走它,它妈妈要是找不到它,会着 急的。 儿子忧伤地跟我回了家,还不断询问,它妈妈会来 找它吗?我点头,并且说:你每天放学,妈妈都会来接你 啊!儿子终于笑了。 第二天清晨,下楼扔垃圾,看见保洁女工正把一团 黑色皮毛塞进垃圾车。它死了?它的母亲没有来接它, 它被抛弃了。这生命轻薄如此,只在一夜间,便成了垃 圾袋中的污秽。 儿子起床后问,小猫还在吗?我说不见了。他高兴 地笑,并且肯定地说,一定是它妈妈把它接回家了。 那一刻,心痛异常。从那以后,任何一次,我都不会 在接儿子的时候迟到半分钟。 一个午后,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母亲与孩子的动 画,主角是两只猫,一母一子,在人间与地狱之间奔跑 寻觅。为了追回猫妈妈逝去的灵魂,猫儿子学会了独 立,从此不再惧怕外面的世界。这个叫做《猫》的动画, 让我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滂沱泪下。诡异的动物,绝情与 挚爱演绎一身,它让我在回忆起任何一段关于母亲与 孩子的往事时,不禁潸然。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我就是一只猫,一边厌恶着 自己,一边为自己感动…… 猪油渣物语 路来森 现在,吃猪油的人越来越少了。 大多是因了官方的宣传,说猪油中 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人 的胆固醇量,导致血管硬化,直接引 发高血压、心脏病和脑溢血等等。 可猪油的一个突出特点,却是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那就是:香。 无论什么样的菜肴,经猪油一炒,就 特别有味道了。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仍然不乏 猪油喜好者。香港美食家蔡澜就特 别喜欢吃猪油,每到一饭馆,一些特 别的菜,他总是嘱咐一声:用猪油 炒!他甚至写了《舍弃猪油?给我理 由!》《猪油万岁!》等文章,大赞猪油 之美味、美好。 要获取上好的猪油渣,猪油的 炼制很重要;炼制过甚,猪油渣,就 成为了焦黑色,苦而涩,难以入口; 恰到好处,才能取得上好的猪油渣。 上好的猪油渣,呈淡黄色,微微的 焦,香香的脆,可作小食,亦可制作 成美味佳肴。 香港著名电影演 员周润发,曾经说: “小的时候艰苦,一块 萝卜,几块猪油渣,就 可以吃一碗饭。猪油渣还舍不得吃, 一定要留给阿妈。” 确然如此。那个时候,日子贫 穷,猪油渣,一直是稀罕之物。 记得小时候,每逢母亲炼猪油, 我总喜欢围在旁边,焦急地等待着 锅底的猪油渣。母亲炼完猪油,就用 勺子将猪油渣舀到一个碗里。一边 舀,一边连声嘱咐身边的我: “别急, 别急,会烫着的。”待稍一变冷,我就 急不可耐地拿一片猪油渣,放进嘴 中,缓缓地嚼着,猪油滋出,只觉得 好香,好香。 最美的滋味,是在每日放学之 后。上了一天的课,肚子饿得慌,回 到家,赶紧拿起一块煎饼卷,煎饼卷 上抹一层猪油,手中再抓一把猪油 渣。咬一口煎饼卷,口中填一片猪油 渣;一边嚼食,一边蹦蹦跳跳地玩耍 着,如今思来,仿佛整个童年,都散 发着猪油渣的香味。 更多的时候,家中的猪油渣,成 为了父亲的下酒肴。猪油渣放一段 时间后,会“泛油”,油渣因此变得软 而腻,香味也就散发得特别的浓烈, 这正是父亲所喜欢的。父亲拿两只 干辣椒,一段大葱白;将二者同时放 到火上烤,辣椒烤至发焦,葱白烤至 乳黄;然后,辣椒捣碎,葱白切段拍 扁,加适量盐,一同与猪油渣拌在一 起,就生成一道独特的美味佳肴。辣 椒辣,油渣香,每次都见父亲吃得大 汗淋漓。 我参加工作后,在一所中学教 书。学校伙房的大师傅,也喜欢吃猪 油渣。每次炼完猪油,他不会将猪油 渣舀出,而是就着现成的锅底,加入 大葱段、鲜辣椒同炒;其吃法,与父 亲的吃法相似,但其味道,似乎更香 醇。那段时间里,我单身住校,曾多 次打他的“秋风”,亦是人生一乐。 猪油渣之好,似乎不限于一人 一地。地道的福建面一定要有猪油 渣才好吃;据说,英国人也喜欢吃猪 油渣,他们把猪油渣装成小袋,一小 袋一小袋的作小食;而法国人,则喜 欢在小酒馆里,用猪油渣送酒。 同好者竟是如此之多,我们也 不妨喊一声:猪油渣万岁! 老树又入秋 风雨寒暑往复 不断金色的叶都落尽了只有枝 干更健炊烟依旧 怀念马楠同志 陆行良 文化将军陈沂同志夫 人,原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兼党委副书记马楠同志驾 鹤西行似乎很突然。我当时 求证于她的生前好友,著名 作家峻青同志。他在电话 中以沉痛的声音说,他也是 在事后才得知。他 和马楠住在同一个 医院的 上 下 楼 ,经 常来往和交流。万 万没有想到她走得 这样快。他嘱我写篇短 文,以寄托共同的哀思。 我与马楠的交往并不 多,有几次还在公开场合, 但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并深受鼓舞和教益。第一 次见到她是上世纪八十年 代初在文学报工作时,因 为同事好友诗人黎焕颐与 陈沂同志是贵州老乡,有 着长期的交往,当然与马 楠同志也很熟悉。那年初 夏的一个周末,老黎约我 陪他看望陈沂同志。到了 康平路陈沂同志家里,只 有马楠同志一人在家,并 说,陈沂同志晚上还有接 待外宾任务将晚归。马楠 同志非常热情好客,又十 分健谈,丝毫没有老革命 老干部的架子。我本想告 辞,但她把一杯新泡的热 茶放到我手中,使我无法 启口,只得坐下小憩。老黎 三言两语把我姓名及简况 给她介绍后,她便主动问 我是哪里人及学历等。真 没想到,我的答问竟打开 了她的话盒。她饶有兴趣 地说,与我有两个人生共 同点,说她也是乡下人,她 出生在陕西华县农村。二 说她也中等师范,因为家 里贫穷又很想读书,就到 开封市就读于河南省立师 范学校。因为抗日战争爆 发,日寇侵占华北,书再也 读不下去了,便毅然弃学 从戎,闯入山西太行山投 奔八路军,进入华北军政 干校学习,结识了正在该 校主持教务并执教的陈沂 同志。她的这番爽朗的言 辞,把我的陌生感完全打 消了。天将黑了,老马又坚 持把我俩留下共进晚餐, 还说她从来不让新的来客 饿着肚子离开。不一会儿, 她亲自下厨,把两碗面条, 还盖着一个荷包蛋,端上 桌面。三四样荤素菜则是 中午吃剩的。初见马楠同 志给我的印象除了热情健 谈,更是干练和简朴务实。 回家的路上,老黎笑着对 我说,今天拉你来,他也分 享到一个荷包蛋。 时光流逝,人生无常。 FGH: 年,著名诗人黎焕颐 病故。在老黎的告别仪式 上,我又一次见到马楠同 志。她的健康似乎大不如 前,身着黑色服装,是坐着 轮椅前来参加告别的。仪 式结束,我与她握手问候。 她握紧我的手,又向前伸 出另一只手,示意我到通 道的边沿去。我以为她有 重要事情告知。不 料她真诚而又郑重 地对我说:你刚才 的哭叫一声—— 我在老黎遗体前告 别时不由自已的狂声哭 叫:老黎,我再到哪里去找 你。我这一瞬间的失常给 她老人家看到听到了。她接 着说:你与老黎是好朋友, 你难受,很能理解,但要吸 取教训,老黎生前抽烟,写 作熬夜,损害健康。陈沂同 志常讲,别人损害你,也许 无奈,但千万不要再自我损 害。听罢,我只能饱含热 泪,紧捧着这位革命老人 的手,连连点头。我帮推着 她的轮椅送了一程,以示 诚挚的谢意和爱戴。 FH9F 年,陈沂同志百 年诞生,又是他逝世十周 年,我很想去马楠同志的 宛平路新家拜访和慰问。 友人告知她身体欠佳在医 院休养,便不敢再打扰。但 我知道,她仍然坚持工作, 要办好一件大事。即在子 女和陈沂同志的传记作家 欧家斤的协助下,主持筹 划纪念活动大量的准备工 作,包括出版两本沉甸甸 纪念文集《坚毅求索,风骨 可鉴》和《笔剑双锋天地正 气》,均由马楠同志作序, 并刊有她近两万字的长篇 回忆文章《风雨同舟六十 四年》。工作量之大,可以 想见。 99 FF 日,大型座 谈会在锦江礼堂举行,我 注视着马楠同志坐着轮椅 入场,坐在主席台对面,满 头银发,身着一件簇新的 红棉袄,红光满面,精神抖 擞。她不只专注听着五位 与会代表的发言和杨振武 部长的讲话,而且与两年 前一样,即 FH9H 9F FI 日她应上海电视台之 邀,在纪实频道《往事》栏 目中,口齿清晰,嗓音明朗, 深情地介绍陈沂同志的丰 功伟绩和坎坷人生。马楠同 志在这次座谈会上讲话,坦 率而明确地告诉大家: “我 和陈沂同志于 9:JI 年结 婚后一起生活了 KL 年。我 们一起经历了八年抗日战 争、三年解放战争,陪伴他 在总政文化部工作,陪伴他 度过了含冤蒙屈的 F9 年。 我们共同经历过战火的考 验,共同分享了战争胜利和 工作进展的喜悦,也共同渡 过了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 生命中的难关。”座谈会胜 利结束,众多与会者排着队 向已经坐上轮椅的马楠老 人问好致意,我也排列其 中。老人看到我身体健康尚 可,她依然叮嘱:健康和工 作两不误,把两者调配好, 切不可懈怠。 尊敬而可爱的马楠同 志离我们而远行,但她将 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马云选择敲钟人 尚汉冀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登台敲钟的人不 是马云及其管理团队 而是以阿里巴巴客户 为主的八位普通人 此举昭示了马云一贯宣 称的客户第一团队第二股东第三的指 导思想 确实是一 种很好的选择 对于马云 第一第二第三 的说法 企业界 褒贬不一在此不予置评我在这里想说 的是这一说法固然是马云提出来的却并非毫无渊源可寻 记得在 古文观 中就读到过一篇赵威后问齐使的是赵威后在接见齐王使者时 连珠炮 式地提了七个问题其中前三问是岁亦 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种发问引起了齐使的不满 认为赵威后 的发问次序颠倒了尊卑应该先问王问民赵威后却回答说苟无岁何以有 苟无民何以有君这种以民为本的 思想发人深省也传颂至今 细细想来 马云的 客户第一 员工第二 股东第 说它是吸取了赵威后的民本思想 或者说它是民主意识在商业领域中的某 种体现似也不为过国学的倡导者和民 主价值观的倡导 如能对此事 例加以研究 许会不无收获 阿里巴巴赴 美上市了可以预见它将越来越成为一 家国际化的公司 至于它与中国的关系 将如何发展各人会有各人的看法我认 为阿里巴巴将不会远离中国 这不仅仅 因为我相信马云不会忘记 是中国的亿 万网民把他和阿里巴巴抬上今天的高 更因为我觉得阿里巴巴的种种括它的商业行为和文化 已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土 就像一首歌中所唱的 那样这是绿叶对根的情 难道不是吗 江更生 坚持跑步三十天 (鲁迅作品) 昨日谜面:柏林小径 (上海路名) 谜底:德都路 (注:都,首都)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Jul-2020

4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吴南瑶 编辑邮 …xmwb.xinmin.cn/xmwb/resfile/2014-10-10/A27/A27.pdf · 那只黑白花纹的大猫伸开四肢躺在地上,毛色灰

新民网:www.xinmin.cn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读者来信:[email protected]

27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吴南瑶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英国文人游记盛 韵

! ! ! !英国游记作家乔纳森·拉班(!"#$%&$'($)$')曾把旅行描写为“放荡轻浮地向所有人敞开大门”。二十世纪英国有一批游记作家,或者说

爱旅行爱写游记的作家,对传统教育的*+$', -".+欧陆行感到不满足,又想摆脱上层社会的偏见和束缚,于是爱去偏远地区“逃世”,若是不幸死在路上,也能成就一段传奇。

罗伯特·拜伦((")/+% 01+"')穿行内陆亚洲,在北京写出了《去往阿姆河之乡》;将拜伦奉为“神人”的布鲁斯·查特文(0+.2/ 3&$%45')去西藏找雪人,去世界尽头巴塔哥尼亚自我放逐;奈保尔足迹远至印度、巴基斯坦和刚果的偏远地区,倾听无名百姓的故事;与奈保尔从好友变成仇敌的保罗·索鲁(6$.7 -&/+".8)坐着火车优哉游哉,带着一双刻薄眼到处瞄。作家的想象力尤其丰富,他们将历史、民间传说与沿途见闻、丑事趣事杂糅在一起。

剑桥大学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部《剑桥

旅行文学指南》,旨在对旅行文学进行系统化的界定、分析和归类。许多旅行写作与学术史紧密相关,比如查特文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上》出版于 9:;; 年,正好是萨义德的《东方学》出版一年前。《东方学》曾被认为是“第一部极重视旅行写作的当代批评巨作”,萨义德仔细分析了许多游记的想象结构和常用假设,认为游记为研究殖民话语提供了最佳样本。《剑桥旅行文学指南》的编辑彼得·休姆

认为有三本书“给旅行写作这种十九世纪的过气类型注入了现代主义的审美,从而重塑了这一体裁”,除《巴塔哥尼亚高原上》,另两本是彼得·马西森(</%/+ =$%%&5/>>/')的《雪

豹》(-&/ ?'"4 @/"A$+,)和罗苹·戴维森((")1' B$C5,>"')的《沙漠驼影》(-+$2D>)。这三本书的共性是关注土著文化的命运,无疑都受到了写作《忧郁的热带》的法国人类学家列维E斯特劳斯的影响。

欧洲文人记录去殖民地游历的观感,自然要受到“东方主义”理论的检视;然而在老大帝国相继崩溃、殖民地纷纷独立之后,关于旅行文学的理论再次发生了变迁。文明冲突

和文化休克论成为解释话语。欧洲人去殖民地猎奇或是妖魔化东方的心态随着欧洲中心的消逝、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而成为历史。现在的旅行文学高手如美国人比

尔·布莱森或是游遍中国的何伟,用平视的眼光去描写文化差异的种种细节,尝试去理解另一种文化。而英国文人现在若是再写香港地区或印度游记,多半会自嘲取乐:一想起往事简直备觉凄凉!

猫 薛 舒

! ! ! !我不喜欢猫,这种诡异的夜行动物从不讨我喜欢。总是在不经意时,它就忽然出现在了你面前,近乎惊悚的出场。小时候,邻居家的大猫在某个清晨口叼一只硕大

的老鼠眼露骄傲地看着我,它站在我上学的必经路口,如此霸道地横亘在我面前,直到隔壁阿婆把它赶走,我才得以继续我上学的路。放学回家,我依然心有余悸,走近路口,却

见阿婆蹲在墙角,她说,猫要死了。那只黑白花纹的大猫伸开四肢躺在地上,毛色灰

暗肮脏,一日之间形销骨立。阿婆给它喂水,水却从它三瓣嘴角里流出来。它已病入膏肓,可早晨,它还虎视眈眈地向我炫耀,那时候,它的眼光里,尽是一夜奋战夺得胜利后预备领赏的得意。临死前的猫,没有发出一声叫唤,只是睁眼看看阿

婆,又无能为力地闭上……阿婆放弃了,把它拎到了一棵月季花下,片刻,它的眼睛再也没有睁开。它死了,平摊展开巨大的身体,死得丑陋,却安静。那是一只刚生下一堆孩子的母猫,那日清晨,它为

它的孩子们捕食,可它并不知道,就在它出门的时候,阿婆把它的四个孩子送走了。它站在家门口等它的孩子们,一直等到下午,才终于抵挡不住饥饿,孤独而完整地吃下了猎物。据说,是老鼠吃了掺毒药的油饼,于

是成了猫的毒药。猫等不到它的孩子们回来,死了。我没见到它中毒后痛苦挣扎、疯狂叫唤的样子,可是那天晚饭,我食不下咽。不知道为什么,本是同情和心酸,一经表达,就变成了厌恶,我心生怜悯,却远离它,躲避它,甚至,从此更不喜欢猫。如今的小区里,也常有猫流窜奔逃,有时打字到次

日凌晨,一阵婴儿哭声般的哀叫突兀传来。那是它们在繁衍后代,它们没有过错,只是打扰了我深夜书写,便心生厌恶。同时疑惑:为什么对人类而言是幸福与天伦的美好生活,从猫的嘴里发出,便是哀号?

几年前,一日夜归,看到楼梯口一团漆黑蠕动,细看,是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猫,刚出生不久。最惧怕的就是临死的猫,它让我想起那只死在月季花下的大猫。叫来念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他端来水和剩饭菜喂

食小猫,可它太小了,还不会吃饭,它刚出生,只会吮吸。束手无策,儿子便要抱它回家,我没同意。我惧怕猫,嘴里却说:我们抱走它,它妈妈要是找不到它,会着急的。儿子忧伤地跟我回了家,还不断询问,它妈妈会来

找它吗?我点头,并且说:你每天放学,妈妈都会来接你啊!儿子终于笑了。第二天清晨,下楼扔垃圾,看见保洁女工正把一团

黑色皮毛塞进垃圾车。它死了?它的母亲没有来接它,它被抛弃了。这生命轻薄如此,只在一夜间,便成了垃圾袋中的污秽。儿子起床后问,小猫还在吗?我说不见了。他高兴

地笑,并且肯定地说,一定是它妈妈把它接回家了。那一刻,心痛异常。从那以后,任何一次,我都不会

在接儿子的时候迟到半分钟。一个午后,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母亲与孩子的动

画,主角是两只猫,一母一子,在人间与地狱之间奔跑寻觅。为了追回猫妈妈逝去的灵魂,猫儿子学会了独立,从此不再惧怕外面的世界。这个叫做《猫》的动画,让我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滂沱泪下。诡异的动物,绝情与挚爱演绎一身,它让我在回忆起任何一段关于母亲与孩子的往事时,不禁潸然。

写到这里,忽然觉得,我就是一只猫,一边厌恶着自己,一边为自己感动……

猪油渣物语路来森

! ! ! !现在,吃猪油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是因了官方的宣传,说猪油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会增加人的胆固醇量,导致血管硬化,直接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和脑溢血等等。可猪油的一个突出特点,却是

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那就是:香。无论什么样的菜肴,经猪油一炒,就特别有味道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仍然不乏

猪油喜好者。香港美食家蔡澜就特别喜欢吃猪油,每到一饭馆,一些特别的菜,他总是嘱咐一声:用猪油炒!他甚至写了《舍弃猪油?给我理由!》《猪油万岁!》等文章,大赞猪油之美味、美好。要获取上好的猪油渣,猪油的

炼制很重要;炼制过甚,猪油渣,就成为了焦黑色,苦而涩,难以入口;恰到好处,才能取得上好的猪油渣。上好的猪油渣,呈淡黄色,微微的焦,香香的脆,可作小食,亦可制作

成美味佳肴。香港著名电影演

员周润发,曾经说:“小的时候艰苦,一块萝卜,几块猪油渣,就

可以吃一碗饭。猪油渣还舍不得吃,一定要留给阿妈。”确然如此。那个时候,日子贫

穷,猪油渣,一直是稀罕之物。记得小时候,每逢母亲炼猪油,

我总喜欢围在旁边,焦急地等待着锅底的猪油渣。母亲炼完猪油,就用勺子将猪油渣舀到一个碗里。一边舀,一边连声嘱咐身边的我:“别急,别急,会烫着的。”待稍一变冷,我就急不可耐地拿一片猪油渣,放进嘴中,缓缓地嚼着,猪油滋出,只觉得好香,好香。最美的滋味,是在每日放学之

后。上了一天的课,肚子饿得慌,回到家,赶紧拿起一块煎饼卷,煎饼卷上抹一层猪油,手中再抓一把猪油渣。咬一口煎饼卷,口中填一片猪油渣;一边嚼食,一边蹦蹦跳跳地玩耍着,如今思来,仿佛整个童年,都散发着猪油渣的香味。更多的时候,家中的猪油渣,成

为了父亲的下酒肴。猪油渣放一段时间后,会“泛油”,油渣因此变得软而腻,香味也就散发得特别的浓烈,这正是父亲所喜欢的。父亲拿两只干辣椒,一段大葱白;将二者同时放到火上烤,辣椒烤至发焦,葱白烤至乳黄;然后,辣椒捣碎,葱白切段拍扁,加适量盐,一同与猪油渣拌在一起,就生成一道独特的美味佳肴。辣椒辣,油渣香,每次都见父亲吃得大汗淋漓。我参加工作后,在一所中学教

书。学校伙房的大师傅,也喜欢吃猪油渣。每次炼完猪油,他不会将猪油渣舀出,而是就着现成的锅底,加入大葱段、鲜辣椒同炒;其吃法,与父亲的吃法相似,但其味道,似乎更香醇。那段时间里,我单身住校,曾多次打他的“秋风”,亦是人生一乐。猪油渣之好,似乎不限于一人

一地。地道的福建面一定要有猪油渣才好吃;据说,英国人也喜欢吃猪油渣,他们把猪油渣装成小袋,一小袋一小袋的作小食;而法国人,则喜欢在小酒馆里,用猪油渣送酒。同好者竟是如此之多,我们也

不妨喊一声:猪油渣万岁!

! ! ! !老树又入秋! 风雨寒暑往复

不断"金色的叶都落尽了!只有枝

干更健!炊烟依旧"

老树炊烟

文并图

怀念马楠同志陆行良

! ! ! !文化将军陈沂同志夫人,原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兼党委副书记马楠同志驾鹤西行似乎很突然。我当时求证于她的生前好友,著名作家峻青同志。他在电话中以沉痛的声音说,他也是在事后才得知。他和马楠住在同一个医院的上下楼,经常来往和交流。万万没有想到她走得这样快。他嘱我写篇短文,以寄托共同的哀思。我与马楠的交往并不

多,有几次还在公开场合,但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并深受鼓舞和教益。第一次见到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文学报工作时,因为同事好友诗人黎焕颐与陈沂同志是贵州老乡,有着长期的交往,当然与马楠同志也很熟悉。那年初夏的一个周末,老黎约我陪他看望陈沂同志。到了康平路陈沂同志家里,只有马楠同志一人在家,并说,陈沂同志晚上还有接待外宾任务将晚归。马楠同志非常热情好客,又十分健谈,丝毫没有老革命老干部的架子。我本想告辞,但她把一杯新泡的热茶放到我手中,使我无法启口,只得坐下小憩。老黎三言两语把我姓名及简况给她介绍后,她便主动问我是哪里人及学历等。真

没想到,我的答问竟打开了她的话盒。她饶有兴趣地说,与我有两个人生共同点,说她也是乡下人,她出生在陕西华县农村。二说她也中等师范,因为家里贫穷又很想读书,就到

开封市就读于河南省立师范学校。因为抗日战争爆发,日寇侵占华北,书再也读不下去了,便毅然弃学从戎,闯入山西太行山投奔八路军,进入华北军政干校学习,结识了正在该校主持教务并执教的陈沂同志。她的这番爽朗的言辞,把我的陌生感完全打消了。天将黑了,老马又坚持把我俩留下共进晚餐,还说她从来不让新的来客饿着肚子离开。不一会儿,她亲自下厨,把两碗面条,还盖着一个荷包蛋,端上桌面。三四样荤素菜则是中午吃剩的。初见马楠同志给我的印象除了热情健谈,更是干练和简朴务实。回家的路上,老黎笑着对我说,今天拉你来,他也分享到一个荷包蛋。时光流逝,人生无常。

FGH:年,著名诗人黎焕颐病故。在老黎的告别仪式上,我又一次见到马楠同

志。她的健康似乎大不如前,身着黑色服装,是坐着轮椅前来参加告别的。仪式结束,我与她握手问候。她握紧我的手,又向前伸出另一只手,示意我到通道的边沿去。我以为她有

重要事情告知。不料她真诚而又郑重地对我说:你刚才的哭叫一声———指我在老黎遗体前告

别时不由自已的狂声哭叫:老黎,我再到哪里去找你。我这一瞬间的失常给她老人家看到听到了。她接着说:你与老黎是好朋友,你难受,很能理解,但要吸取教训,老黎生前抽烟,写作熬夜,损害健康。陈沂同志常讲,别人损害你,也许无奈,但千万不要再自我损害。听罢,我只能饱含热泪,紧捧着这位革命老人的手,连连点头。我帮推着她的轮椅送了一程,以示诚挚的谢意和爱戴。

FH9F年,陈沂同志百年诞生,又是他逝世十周年,我很想去马楠同志的宛平路新家拜访和慰问。友人告知她身体欠佳在医院休养,便不敢再打扰。但我知道,她仍然坚持工作,要办好一件大事。即在子女和陈沂同志的传记作家欧家斤的协助下,主持筹划纪念活动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出版两本沉甸甸纪念文集《坚毅求索,风骨可鉴》和《笔剑双锋天地正气》,均由马楠同志作序,并刊有她近两万字的长篇回忆文章《风雨同舟六十四年》。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见。99月 FF日,大型座谈会在锦江礼堂举行,我注视着马楠同志坐着轮椅入场,坐在主席台对面,满头银发,身着一件簇新的

红棉袄,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她不只专注听着五位与会代表的发言和杨振武部长的讲话,而且与两年前一样,即 FH9H年 9F月FI 日她应上海电视台之邀,在纪实频道《往事》栏目中,口齿清晰,嗓音明朗,深情地介绍陈沂同志的丰功伟绩和坎坷人生。马楠同志在这次座谈会上讲话,坦率而明确地告诉大家:“我和陈沂同志于 9:JI 年结婚后一起生活了 KL年。我们一起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陪伴他在总政文化部工作,陪伴他度过了含冤蒙屈的 F9年。我们共同经历过战火的考验,共同分享了战争胜利和工作进展的喜悦,也共同渡

过了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中的难关。”座谈会胜利结束,众多与会者排着队向已经坐上轮椅的马楠老人问好致意,我也排列其中。老人看到我身体健康尚可,她依然叮嘱:健康和工作两不误,把两者调配好,切不可懈怠。尊敬而可爱的马楠同

志离我们而远行,但她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马云选择敲钟人尚汉冀

! ! ! !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登台敲钟的人不

是马云及其管理团队!而是以阿里巴巴客户

为主的八位普通人!此举昭示了马云一贯宣

称的#客户第一!团队第二!股东第三$的指

导思想!确实是一

种很好的选择%

对于马云

&第一第二第三$

的说法!企业界

褒贬不一!在此不予置评%我在这里想说

的是!这一说法固然是马云提出来的!但

却并非毫无渊源可寻% 记得在 &古文观

止$中就读到过一篇&赵威后问齐使$!说

的是赵威后在接见齐王使者时! 连珠炮

式地提了七个问题!其中前三问是&岁亦

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这

种发问引起了齐使的不满! 认为赵威后

的发问次序颠倒了尊卑!应该先问王!后

问民(赵威后却回答说)#苟无岁!何以有

民'苟无民!何以有君'$这种以民为本的

思想发人深省!也传颂至今% 细细想来!

马云的 #客户第一! 员工第二! 股东第

三$! 说它是吸取了赵威后的民本思想!

或者说它是民主意识在商业领域中的某

种体现!似也不为过%国学的倡导者和民

主价值观的倡导

者!如能对此事

例加以研究!也

许会不无收获%

阿里巴巴赴

美上市了!可以预见!它将越来越成为一

家国际化的公司% 至于它与中国的关系

将如何发展!各人会有各人的看法%我认

为阿里巴巴将不会远离中国% 这不仅仅

因为我相信马云不会忘记! 是中国的亿

万网民把他和阿里巴巴抬上今天的高

位!更因为我觉得!阿里巴巴的种种!包

括它的商业行为和文化!

已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土

壤% 就像一首歌中所唱的

那样)#这是绿叶对根的情

意$!难道不是吗'

江更生坚持跑步三十天

(鲁迅作品)昨日谜面:柏林小径(上海路名)谜底:德都路(注:都,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