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11 月 · 重庆

62
2011 年 11 年 · 年年 期期期期期期期期期 期期期

Upload: virote

Post on 24-Jan-2016

7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 于志晶.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汇报内容. 一、选题与说明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一、选题与说明. (一) 背 景.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 到 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背景. 中高职协调发展是重大课题 学会决定作为专题调研立项. 责成期刊委组成课题组调研 2011 年 4 月 —2011 年 10 月初步完成. (二)目的.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期刊编辑专业委员会于志晶

Page 2: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一、选题与说明

二、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汇报内容

Page 3: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到 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选题与说明

(一)背 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Page 4: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中高职协调发展是重大课题

学会决定作为专题调研立项

(一)背景

责成期刊委组成课题组调研2011 年 4 月— 2011 年 10 月初步完成

Page 5: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了解职教体系建设与协调发展的动因 了解职教主体对协调发展认知及意愿 了解目前存在问题、挑战和发展方向 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二)目的

Page 6: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要求

实现中高职协调是职教体系建设基础性工作

保持中高职合理结构是实现协调的重要内容

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是实现协调的关键环节

(三)预设

Page 7: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四)框架

Page 8: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问卷(发放 10230 张,回收 8267 张)

访谈(访谈 93 人次;开座谈会 32 次)

文献( 82 种报刊、 6000 篇论文及资料)

比较( 8 个国家和 31 个省(区、直辖市))

(五)方法

Page 9: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区域 : 吉林、上海、浙江、河南、广西和重庆 学校 : 高职 28 所、中职 71 所、普通初中 9 所、普通 高中 15 所 人员 : 26 位行管人员、 24 位专家学者、 20 名企业 负责人、 12000 名学生、 640 名学生家长、 306 名教师和 96 名学校负责人

(六)样本

Page 10: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1 .国家政策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样本: 1985 年以来中央文件关于职教体系建设表述时 间 文件名称

1985.5.2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1.10.17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1993.2.13 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7.3 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6.5.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9.1.13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

知2002.8.24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10.28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010.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Page 11: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1 .国家政策分析 ( 1 )强度递增、诉求渐强

时 间 文件名称 强度表达1985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逐步建立

1991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初步建立

1999年

国务院批转《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努力建立

2005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进一步建立完善

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形成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Page 12: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1 .国家政策分析 ( 2 )目标明确、与时俱进

时 间 文件名称 目标表述1991

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体系的基本框架

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职业教育体系

2002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现代职教体系

2005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现代职教体系

201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现代职教体系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Page 13: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1 .国家政策分析 ( 3 )强调结构、突出协调

阶 段 内涵的典型描述上世纪 80—90 年代

1991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

上世纪 90 年代

1999 年国务院批转《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衔接,并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

本世纪初《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 ,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Page 14: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社会动力分析 ( 1 )我国近 30 年来人均 GDP 变化情况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11》

Page 15: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社会动力分析 ( 2 )同等发展水平时期的典型国家职教体系建设情况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Page 16: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社会动力分析 ( 2 )同等发展水平时期的典型国家职教体系建设情况

国家 时间 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情况美国 1968

年社区学院完成规模拓展和功能转变,陆续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完成了中等与高等层次相衔接的职教体系

澳大利亚

1973年

建立了以教授职业课程为主的高等教育学院,发布《坎甘报告》明确提出建立TAFE 学院,实施新型技术与继续教育,创立以 TAFE 为主体的职教体系。

德国 1973年

1968 年决定成立高等专科学校,到 1972 年建立 70 多所高等专科学校,形成与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

英国 1977年

此前重点发展了中等和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 60 年代后把重心放在了高等职业教育上,一些专科性质的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形成了中高职相联系的体系。

日本 1975年

在重建以实业学校和各种学校为主体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逐渐建立了短期大学和高等专门学校等高等职业教育机构, 1976 年,创建长冈和丰桥两所技术大学,以高专毕业生作为招生对象,形成了中高等衔接贯通的职教体系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Page 17: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社会动力分析(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 3 )其他社会发展水平指标的比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Page 18: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社会动力分析 ( 3 )其他社会发展水平指标的比较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Page 19: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社会动力分析 ( 3 )其他社会发展水平指标的比较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Page 20: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社会动力分析 ( 3 )其他社会发展水平指标的比较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Page 21: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社会动力分析 ( 3 )其他社会发展水平指标的比较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Page 22: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社会动力分析 ( 3 )其他社会发展水平指标的比较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国家 时间 职业教育法制体系建设情况美国 1968

年《职业教育法》( 1963 )

德国 1973年

《手工业行业协定》( 1965 )《联邦职业教育法》( 1969)《企业基本法》( 1972 )《实训教师资格条例》( 1972)《企业宪法》( 1972 )

英国 1977年

《 1944 年教育法》、《产业训练法案》( 1964 )、《就业与 训练法》( 1973 )

日本 1975年

《产学合作教育制度咨询报告》( 1956 )《关于振兴科学技 术教育的意见》( 1957 )《关于产学合作》( 1960 )《国民 收入倍增计划》( 1960 )《学校基本法(修订)》( 1961 )《职业训练法》( 1969 )

Page 23: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社会动力分析 ( 4 ) 10 年来“两会”代表委员讨论中提及 “ 体系、协调”的频次、语义强度统计(不完全)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Page 24: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社会动力分析 ( 4 ) 10 年来“两会”代表委员讨论中提及 “ 体系、协调”的频次、语义强度统计(不完全)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Page 25: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社会动力分析

• 工业化程度越高对体系建设的要求越强烈

• 从协调着手实现融通符合已有的经验模式

• 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制约着体系建设和协调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Page 26: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3 .协调内涵分析( 1 )对《职业技术教育》等期刊近 3 年

发表的有关论文做计词法统计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排序 关键词 具体内涵

一 衔接贯通 中职升高职的通道打开,实现专业、课程、考核等的衔接

二 结构协调 中职与高职在规模、专业、布局等方面的结构合理

三 统筹管理 建立中高职统筹管理机制,中职与高职共同发展

Page 27: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3 .协调内涵分析( 2 )对各地发布的教育规划纲要中有关

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内容进行关键词统计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排序 关键词 比例

一 实现中高职衔接 87.1%

二 确定中高职规模结构 64.5%

三 统筹中高职发展 61.3%

Page 28: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3 .协调内涵分析

• 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实现衔接、结构协调、统筹发展

• 中高职之间不衔接是当前实现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最主要的障碍

• 对比国际经验,中高职协调发展不能仅局限于衔接和结构平衡

(一)关于动力及内涵

Page 29: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1 .社会需求分析

(二)关于结构问题

( 1 )中、高等技能人才需求比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站数据计算得出

Page 30: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1 .社会需求分析

(二)关于结构问题

( 2 )中、高等技能人才需求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站数据计算得出

Page 31: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 社会对中等技能人才的需求大于对高等技能 人才的需求,约为比例 2 ︰ 1

• 对中等技能人才的需求有减少趋势,对高等 技能人才的需求有增加趋势• 如不考虑已有人才存量,中高等职业教育人 才培养规模应对应这一趋势

1 .社会需求分析

Page 32: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2 .中高职在校生规模比变化分析( 1 )全国中高职在校生规模比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Page 33: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2 .中高职在校生规模比变化分析

( 2 )六省区中高职在校生规模比例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出

Page 34: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2 .中高职在校生规模比变化分析• 在结构上呈现出中职规模与高职规模之比趋向需求 结构一致的良性态势• 上海浙江呈现中职规模与高职规模之比减少趋势,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应• 吉林、河南、广西、重庆等地与之相反,表现出明 显的地区发展规定性

Page 35: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人口结构进入变化期

资料来源:《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2003 )

(二)关于结构问题 3 .保持规模比例面临挑战 ( 1 )学龄人口变化趋势

Page 36: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3 .保持规模比例面临挑战 ( 2 )学生对职业教育认同度

5 省区 9 所普通初中学生对选择职业学校的意愿调查(问卷)

学校类型 愿意选择职业学校(%)

不选择职业学校(%)

不确定(%)

重点中学( 3 所) 0.7 90.96 8.34

非重点中学( 3 所) 19.57 53.54 26.89

农村中学( 3 所) 31.82 43.42 24.76

Page 37: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3 .保持规模比例面临挑战 ( 2 )学生对职业教育认同度

5 省区 9 所普通初中学生不选择职业学校的原因调查(问卷)

学校类型想考普通高中(%)

担心学不到本领(%)

怕被人看不起(%)

发展前景不好(%)

家长不同意(%

其他(%

重点中学( 3 所) 68 , 41 11.03 4.43 8.72 3.41 4

非重点中学( 3 所) 49.02 14.00 9.63 10.74 6.41

10.20

农村中学( 3 所) 45.17 18.11 3.89 22.43 5.60

16.00

Page 38: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3 .保持规模比例面临挑战 ( 2 )学生对职业教育认同度

5 省区 5 所普通高中学生对选择高职学校的意愿调查(问卷)

项目 选择(%)

不选择(%)

根据高考成绩定(%)

其他(%

)重点高中( 2 所) 2.1 74.50 19.4 4.00

非重点高中( 3 所) 17.71 47.62 28.65 6.02

Page 39: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3 .保持规模比例面临挑战 ( 2 )学生对职业教育认同度

5 省区 5 所普通高中学生不选择高职学校的原因调查(问卷)

学校类型想考普通高校(%)

担心学不到本领(%)

怕被人看不起(%)

发展前景不好(%)

家长不同意(%)

其他(%

重点高中( 2 所) 76.03 9.40 3.00 3.67 4.20 3.7

非重点高中( 3 所) 52.11 13.68 7.64 11.00 10.24 5.33

Page 40: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3 .保持规模比例面临挑战 ( 3 ) 64 名中职校长对未来生源的预期

很乐观 比较乐观 不乐观 很不乐观 不知道

7 11 30 14 2

10.9% 17.1% 46.9% 21.9% 3.1%

Page 41: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3 .保持规模比例面临挑战 ( 3 ) 26 名高职校长对未来生源的预期

很乐观 比较乐观 不乐观 很不乐观 不知道

5 12 7 2 0

19.2% 46.1% 27% 7.7% %

Page 42: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3 .保持规模比例面临挑战

( 4 )案例: 2010 年某省 C 、 G 县初中毕业生流向

应届初中毕业生 升入职业学校 升入普通高中 其他

人数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C 县 4255 100 2.35% 262661.72

%1529

35.93%

G 县 11990 274522.89

%6814

56.83%

243120.28

%

Page 43: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3 .保持规模比例面临挑战 ( 4 )案例: 2010 年某省职业学校资源情况

全省中职学校 316 所,校均规模 710 人(全国 1572

人)

全省技工学校 132 所,校均规模 327 人(全国 1352

人)

全省高职院校 19 所,校均规模 3848 人 (全国 7601

人)

Page 44: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二)关于结构问题

3 .保持规模比例面临挑战

• 适龄人口减少使职校在生源竞争上的弱势化更加突出

•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低认同度将加剧职教规模的脆弱性

• 农村是职教主要生源地但又是职业教育最为薄弱环节

• 调整结构布局提高集约性是保证职教规模的紧迫任务

Page 45: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 1 )分地区统计的中职学生升学意愿 1 .中职生升学意愿

(三)关于衔接问题

经济发达就业环境好会对升学愿望产生负向影响

Page 46: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 2 )不同家庭收入中职学生升学意愿 1 .中职生升学意愿

(三)关于衔接问题

家庭收入较低学生有较强升学愿望,且有矛盾性

Page 47: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 3 )不同性别中职学生升学意愿 1 .中职生升学意愿

(三)关于衔接问题

女生对升学的态度更为积极

Page 48: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 4 )不同专业中职学生升学意愿 1 .中职生升学意愿

(三)关于衔接问题

农林类和来自农村学生有更强升学愿望

Page 49: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中职生升学顾虑与预期

(三)关于衔接问题

文化基础弱是中职生升学的一大障碍

Page 50: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2 .中职生升学顾虑与预期

(三)关于衔接问题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升学相融合是普遍的期待

Page 51: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3 .中高职衔接现状

(三)关于衔接问题

文化基础的薄弱形成了累积效应

( 1 )对口升学高职生:数学、英语等公共课程的难度

Page 52: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3 .中高职衔接现状

(三)关于衔接问题

专业课学习上的困难也是普遍性的问题

( 2 )对口升学高职生:专业课程的难度

Page 53: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3 .中高职衔接现状

(三)关于衔接问题

对口升学的职校生在技能学习上优势较大

( 3 )对口升学高职生:技能学习的难度

Page 54: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3 .中高职衔接现状

(三)关于衔接问题

中高职教学上缺乏衔接

( 4 )高职教师:对中职教学内容的了解

Page 55: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3 .中高职衔接现状 (三)关于衔接问题

这种差异是一些高职不愿意接受对口生的重要原因

( 4 )高职教师:中职生与普中生差异

区域回收有效问卷数量

(份)

职校生源学生学习能力

职校生源学生管理难易

职普生源学习能力差异

较好 较差 易管理 难管理 有 否

吉林 73 55% 45% 10% 90% 89% 11%

浙江 15 60% 40% 23% 77% 92% 8%

上海 5 72% 28% 47% 53% 57% 43%

重庆 9 69% 31% 41% 59% 60% 40%

广西 7 52% 48% 7% 93% 96% 4%

河南 9 61% 49% 5% 95% 94% 6%

合计 118 61.5%

38.5%

22.2% 77.8% 81.3 18.7%

Page 56: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3 .中高职衔接现状 (三)关于衔接问题

中职生源占比例很小

( 4 )高职在校生中中职生源比例

区域 样本总数

普高 “三校”生 3+2 其他人数

(人)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吉林 693 598 86.3 55 7.9 15 2.2 25 3.6

浙江 290 241 83.3 34 11.6 7 2.4 8 2.7

上海 109 101 92.5 4 3.3 2 2.1 2 2.1

重庆 226 190 84 23 10.3 5 2.1 8 3.6

广西 195 163 83.4 25 12.9 4 1.9 3 1.8

河南 172 136 79.2 22 12.5 5 3.1 9 5.2

合计 1685

1429 84.8 162 9.7 38 2.3 55 3.2

Page 57: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3 .中高职衔接现状

(三)关于衔接问题

要为高职学生继续学习打通通道

( 5 )高职在校生希望继续升学情况

Page 58: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建立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意志,要坚定不移推进

协调本质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滞后也不冒进

中国地方间经济发展差异巨大,要切忌 “一刀切 ”

三、结论与建议

Page 59: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实现中高职协调是体系建设的基础

但协调推进不能仅仅着眼于中高职

要在更为广阔的教育领域设计协调

Page 60: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有规模才有衔接,有规模衔接才有意义

所以一定要保证中高职合理的规模结构

对目前职教规模脆弱性要给予高度重视

Page 61: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衔接的设计要考虑中职生学习要求多样化的特点

学习基础薄弱是中职生升入高职学习的一大障碍

如何带动中职教育质量提高是衔接设计的新课题

Page 62: 2011 年 11 月  · 重庆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