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epaper.cnxz.com.cnepaper.cnxz.com.cn/xzrb/page/1/2020-06/04/12/2020060412_pdf.pdf ·...

1
探求中华文化起源 保护民族传统基因 关注前沿学术研究 分享人文思想光芒 《汉风周刊》每周四出版 邮箱:[email protected] 20 5月 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 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法典》,自 2021年 1月 1 日起施行。民法典关乎公民切身权 益,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被称为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 文明的重大成果,也是人类文明进 步的缩影、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 本期的专题,由两位法学专家借汉 画像石上的历史信息,为读者解析 汉代的政法思想。 社址:云龙区富春路8号 邮编 221018 徐工商广字第 030003 号 总值班室 85690460 要闻采访部 85695710 85697229 融媒采集中心 85805907 85693598 85806880 报纸编辑部 85690457 85600164 融媒编辑中心 80805093 综合办公室 85600213 广告中心 85690469 发行中心 85690141 徐州日报社印务中心承印 87799237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 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联合主办│ 12 2020年 6 月 4 日 星期四 责编:张瑾 美编:张昊 校对:杨庆宇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解读徐州宝藏中的千年文脉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这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对 莲花的赞赏,也是中国人对圣洁、清廉 品质的诠释。 莲花有着“花中君子”的美誉,也 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饰。早在东汉时 期,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莲花纹饰开 始在陶瓷器皿上出现。 南北朝时期,这种纹饰成了瓷器 上较为常见的图案。明代永乐、宣德 时期的青花瓷器上,“一把莲” 成为 典型的装饰图案,并且这种图案的瓷 器在后世的清朝康雍乾三代被大量 效仿。 徐州博物馆珍藏的这件青花一把 莲纹大瓷盘,烧制于明朝宣德年间,宣 德皇帝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史 称太平天子。宣德一朝虽然只有 10 年 时间,但是制瓷业在前朝基础之上迅 速发展,将中国陶瓷工艺推向了一个 高峰。 此 盘 高 8.6cm, 口 径 44.5cm,重 3180g,盘口 微 微 收 敛 ,盘 璧 呈 现 均 匀 的弧形,盘腹较 浅 ,圈 足 低 矮 ,是 一 件 典型景德镇官窑青花瓷器。瓷盘以白 釉为地,盘心以青花料绘制的一把莲 纹,是一种固定的青花瓷纹饰,也称 “一束莲”。莲花以绸带缠扎,花束中 配以莲蓬、茨菇 、红 蓼 、香 蒲 等 水 生 植 物,上部花叶疏密有致,好似随风飘 展;下部根茎又似在水波中轻轻荡漾, 婀娜多姿。纹饰的外圈绘有缠枝莲纹, 口沿处绘制海水纹,瓷盘外侧同样绘 有缠枝莲纹。 盘心纹饰的主题是青花釉料绘制 的一朵朵莲花,“ 青 莲 ”与“ 清 廉 ”谐 音,寓意清正立本、廉洁自好。 茨菇是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好似 一个个箭头,看似锋利,但并不伤 手。《农政全书》记载:“慈 姑,一根岁生十二子,如慈 姑之乳诸子,故名。”寓意为官者应爱民如子,为 官一任,哺育一方。 红蓼是一种野花,花语是立志。越王勾 践“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的 故事里,正是用带有刺激性的蓼花来刺痛 自己的眼睛,以使自己能不辍于朝政,这 也是君子不忘初心的印证。 香蒲也是一种水生的草本植物。《为 始安王拜南兖州刺史章》中记载了一个和 蒲草相关的故事,“臣职右南阳,谢蒲鞭之 政。”古代官吏用柔软的蒲草做鞭子,不会对 人造成太大的伤害,这也预示了官吏的宽厚仁 慈。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四菜一汤”告诫官员廉洁 自律、清正为官的故事,在民间依旧广为流传。青白相间的青 花瓷,自然引起了朱元璋内心的共鸣,特别是寓意清廉高洁的 莲花纹饰更是深得圣心。其后的永乐皇帝和宣德皇帝延续了这 一传统,他们让御窑特别烧制了这种带有莲纹图案的瓷盘,作 为赏赐给大臣的物品,勉励官吏们要像一把莲一样,集多种美 德于一身。 这件瓷盘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极具时代印记的青瓷釉料。 明朝万历十七年王世懋所著的《窥天外乘》记载:“永乐、宣德 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 饰,以鲜红为宝。”文章中提到的正是景德镇官窑烧造的一种特 殊的青花瓷—— 苏麻离青。异常温润的白釉底色上,沉稳的青 花色异常浓重,黑沉的铁锈斑在平滑的瓷器表面显而易见,青 釉料浓密处明显有晕散开的感觉,这就是典型的永、宣年间苏 麻离青的特质。 传说明代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从伊拉 克萨马拉地区带回一批苏麻离青釉料,用于官窑烧造青花瓷 器。苏麻离青,又称苏泥勃青,名称的来源应是波斯语“苏莱 曼”的译音。苏麻离青属于低锰高铁类的钴料,烧制后青花呈色 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 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 氧化三铁结晶斑,这就是后世无法仿制的“铁锈斑痕”。 由于苏麻离青的釉料源自进口,而明朝中期之后,中央政 府开始迁界禁海,限制进出口贸易,那么苏麻离青的釉料也就 再没有机会进入中国。清朝朱琰编撰的《陶说》里这样评价了 宣德官窑的青花瓷器:“此名窑极盛时也,选料、制作、画器、 提款,无一不精,青花用苏泥勃青。至成化,其青已尽,只用平 等青料,故论青花,宣窑为最。”徐州博物馆珍藏的这一件青 花瓷一把莲纹瓷盘正是宣德官窑的上品之作。 瓷器这种优秀的艺术载体,能够传数百载而历久弥新, 其记载的一把莲纹饰所蕴含着的优秀中华文化才能传承至 今,既能让我们欣赏青花瓷器表现出来的艺术价值和文物 价值,更能让我们领会到其中深藏的清正、清廉的政治内 涵。这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根 源所在。 汉风物语 《明史·刑法志》云:“历代之法,皆以 汉《九章》为宗”,足见汉法的价值。然而, 相比于沿袭自秦朝的法律形式,其法制指 导思想更值得关注。汉代法制指导思想, 有两大转变期,一为汉初摈弃秦的法家思 想而采“黄老之术”;二是汉武帝时转为 经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史有“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之说。 如此,由两汉以来确立的儒家正统思想 鲜活了千百年,后世对汉代法制指导思想的 研究可谓兴盛至极,可是再怎么爬梳剔抉, 也终究史料钩沉亦考据单薄,有言犹未及之 处。而史学大师翦伯赞曾指出:除了古人遗 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 应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 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 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 的故事来。既然汉画像石是汉代历史的缩 影,那么其必然渗透进了当时的主流思想, 包括汉初的黄老之学和后来的儒家思想,这 乃是不争的事实。 汉画像石是两汉时汉代人雕刻在墓 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内容丰富, 画面复杂,风格自由,深沉雄大。它兴起于 西汉初期,西汉末东汉初得到迅速发展, 在东汉晚期臻于极盛,东汉末年才走向衰 亡……而哪怕衰亡,也留下了极高的艺术 价值和史学价值,汉画像石这种“丧葬文 化”经历了约三百年的发展进程,成为最 能体现两汉风貌的艺术形式。 既是丧葬,便关生死。提到中国古代 的生死信仰和神秘主义,就不得不说汉初 七十多年间曾一度成为主流政法思想的 “黄老之学”,在其“无为”思想指导下为 汉初带来了几十年的安宁和稳定。“黄老 之学”兴盛,汉画像石初现,故汉画像石的 诞生离不开黄老用政一事。 有学者提出,秦末汉初之际,道教开 始宣扬人可以长生不死和羽化成仙。汉代 的许多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都体现了祈 祷长生和死后升仙的强烈愿望。这一点在 汉画像石上也有表现,“神树信仰”“螺女 神话” 以及出土数量惊人的西王母图像 (仅徐州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就有 20 余 幅)等,这些以神人祥瑞为题材的画像内 容即来自道教信仰,而当时道教最为尊崇 的便是黄老之学。汉画像石的读图顺序与 如今不同,都遵循“自下而上,自右而左” 或者“自下而上,自左而右”的顺序,这也 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黄老学说里祈盼由凡 间羽化登仙的理想或者是万物自下而上生 长的宇宙观念。 / 耀 / / 多数人看到汉画像石的第一 感受是“简拙”,简单古拙的美, 浑厚、苍老、粗线条、粗轮廓,没 有浮华轻飘的虚无感,却能表现 出飞扬流动的气势,这种平稳与曲动调和的极 致,与老子提倡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 若讷”是相呼应的。 黄老政法思想提倡“无为”“守一”“清静” “以道统法”,汉初统治者将之放在正统地位上, 对于国家政局稳定、经济迅速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西汉初期,因长期战争,经济凋敝,国力衰 弱,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例证来自 《史记·平准 书》所载:“天子不能具钧驷”。偌大的国家,贵为 天子,居然拼凑不齐四匹相同颜色的马来拉车。 汉高祖刘邦在位时,采纳了陆贾“道莫大于 无为、行莫大于谨敬”的治国理念,惠帝时期“萧 规曹随”,及至文帝登基,据楚汉之争已逾20年, 但社会经济依旧残破不堪,因此文帝毫不犹豫确 立了他的执政理念:发展生产、藏富于民、宽刑尚 法,于是开藉田、亲耕种,下诏书:农,天下之本, 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 者毋以异。对于法律,更是奉行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文 帝遗诏:“朕盖闻天下万物之萌 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 自然者,奚可甚哀?……其今天下吏民,令出临三 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 生死是自然规律,百姓服丧不要超过三天,娶亲 祭祀、吃喝玩乐也不要受到影响,可谓将“无为” 进行到底,历文景之治,平七国之乱,终有“京师 之钱累百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之状。 这一时期的汉画像石有许多直观展示 汉朝百姓耕作和日常生活的天下晏然之 景,如春播画像砖的播种耕种场面、 收获画像砖的采桑渔猎场面、庖厨 画像砖的居家劳作场面等。在汉 初艺术中,没有伟大、只有平凡, 没有特殊、只有日常,这是一个 自得其乐的图景,正如《老子》 所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 欲而民自朴。 西汉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 息,政权稳定,国力雄厚。“物盛 而衰,固其变也”,志向远大的汉 武帝在即位第二年便下诏举荐 贤良、锐意改革,董仲舒则因“天人三策”脱颖 而出,深受武帝赏识。但这一时期的汉武帝并 未罢黜百家,因为百家中的黄老之学深受太皇 太后窦氏的尊崇,故此时应属道儒思想在统治 地位上的转变时期,即 “由道入儒,儒道互 补”:董仲舒是儒学大家,司马迁是黄老之学代 表,而马融、郑玄等都是儒道兼通。 官方政法指导思想的变化,自然影响着百姓 生活和心理观念,具体表现在汉画像石的内容变 化上,也定然是有过渡的。其中,最为明显的例证 就是屡屡发现于包括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和四 川在内的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代表着 发生在春秋末期“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重要文 化史事件的汉画像石—— 《孔子见老子图》。 作为公认的道、儒两家创始人的老子和孔子都 生活在春秋时期,文献记载 孔子曾四次问礼于老子。在出 土汉画像石中,“孔子见老子”图 像非常常见,现今确定年代最早的 是洛阳烧沟 61 号空心砖墓墓室隔墙横梁南段画像 石,考古报告将其时间段定为西汉后期,另外还有 2008年发现的陕西靖边老坟梁墓地 M42 画像,考 古报告将其时间段定为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 尽管有学者对孔子见老子一事持怀疑态度, 如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对孔子适周问礼于老 子的结论是“故孔子见老聃问礼,不徒其年难定, 抑且其他无据,其人难征,其事不信”。姑且不论 两人是否真的相见,仅从汉画像石里大量出现的 老、孔相见之图中可以窥见的是,汉初在思想领域 确有从“黄老之学”到儒家改换一事。统治者要 在黄老之学的背景下将经过改造的儒家推向前 台,自然不会直接否定道学。如此说来,画像石未 尝不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宣传工具,意在说明道儒 相通,由道转儒并非背弃。 公元前 135 年,始终阻止着 汉武帝变更国策、已届 70 岁高 龄的太皇太后过世,她的离去, 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史 记·儒林外传》记载,丞相田蚡随即提出“绌黄 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此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政法思想从此逐 渐成为官方正统意识形态,而此时也正是汉画 像石发展炽盛之时,其中恰恰隐含了儒家政法 思想的“大一统”“厚人伦”与“美教化”。 古代帝王、将相圣贤、乐舞百戏、车马宴饮等 成了这一时期画像石刻画的主要内容,如徐州贾 汪出土的《建鼓图》、铜山茅村出土的《轺车相 遇图》、沛县出土的《六博助兴图》,还有现存于 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周公辅成王图》以及 睢宁墓山汉画像石墓出土的《显赫的仪仗》等。 这些画像石比起前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天、 人、地三界图像来说,更为丰满质 朴,而比起百姓耕作、社会劳动的 图像来说,又有了宏大气势。总的 来说,它们给人以稳固、厚重的感 觉,雄浑壮阔又不失生动气韵。这样的美学特征 既符合恢宏大气的汉家风貌,又在一定程度上体 现了 “法自君出”“德主刑辅”“以人为本”和 “尊卑有序”的儒家政法理念。 鲁迅曾叹道:“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 大。”两汉的画像石在经历了法、道、儒三家浸润 以后,早已成为当时政法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呈 现出整体性的民族精神。儒家政法思想通过官方 的提倡,形塑了全体民众对统一国家的认可和高 度的民族认同感,两千多年来,这一民族的亿万人 口始终以说汉语、写汉字、居汉土、着汉服而自豪。 (本文作者冯浩系中国矿业大学法学系主 任,杨磊系泉山区法院研究室法官) 编前 睢宁县双沟镇出土的汉画像石《牛耕图》局部 铜山区苗山汉墓画像石《鼓瑟图》(局部) 徐州博物馆馆藏的明代青花一把莲纹大瓷盘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12 - epaper.cnxz.com.cnepaper.cnxz.com.cn/xzrb/page/1/2020-06/04/12/2020060412_pdf.pdf · 宣德官窑的青花瓷器:“此名窑极盛时也,选料、制作、画器、 提款,无一不精,青花用苏泥勃青。至成化,其青已尽,只用平

探求中华文化起源 保护民族传统基因

关注前沿学术研究 分享人文思想光芒

《汉风周刊》每周四出版

邮箱:[email protected]

总第20期

器物有法:汉画像石与汉代政法思想

5月 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

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法典》,自 2021年 1月 1

日起施行。民法典关乎公民切身权

益,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被称为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法律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

文明的重大成果,也是人类文明进

步的缩影、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

本期的专题,由两位法学专家借汉

画像石上的历史信息,为读者解析

汉代的政法思想。

社址:云龙区富春路 8号 邮编 221018 徐工商广字第 030003 号 总值班室 85690460 要闻采访部 85695710 85697229 融媒采集中心 85805907 85693598 85806880 报纸编辑部 85690457 85600164融媒编辑中心 80805093 综合办公室 85600213 广告中心 85690469 发行中心 85690141 徐州日报社印务中心承印 87799237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 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联合主办│

122020年 6月 4日 星期四

责编:张瑾 美编:张昊 校对:杨庆宇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解读徐州宝藏中的千年文脉

“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对莲花的赞赏,也是中国人对圣洁、清廉品质的诠释。

莲花有着“花中君子”的美誉,也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饰。早在东汉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莲花纹饰开始在陶瓷器皿上出现。

南北朝时期,这种纹饰成了瓷器上较为常见的图案。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上,“一把莲” 成为典型的装饰图案,并且这种图案的瓷器在后世的清朝康雍乾三代被大量效仿。

徐州博物馆珍藏的这件青花一把莲纹大瓷盘,烧制于明朝宣德年间,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史称太平天子。宣德一朝虽然只有 10 年时间,但是制瓷业在前朝基础之上迅速发展,将中国陶瓷工艺推向了一个高峰。

此盘高 8.6cm,口径 44.5cm,重3180g,盘口微微收敛,盘璧呈现均匀的弧形,盘腹较浅,圈足低矮,是一件典型景德镇官窑青花瓷器。瓷盘以白釉为地,盘心以青花料绘制的一把莲纹,是一种固定的青花瓷纹饰,也称“一束莲”。莲花以绸带缠扎,花束中配以莲蓬、茨菇、红蓼、香蒲等水生植物,上部花叶疏密有致,好似随风飘展;下部根茎又似在水波中轻轻荡漾,婀娜多姿。纹饰的外圈绘有缠枝莲纹,口沿处绘制海水纹,瓷盘外侧同样绘有缠枝莲纹。

盘心纹饰的主题是青花釉料绘制的一朵朵莲花,“青莲”与“清廉”谐音,寓意清正立本、廉洁自好。

茨菇是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好似一个个箭头,看似锋利,但并不伤

手。《农政全书》 记载:“慈姑,一根岁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名。”寓意为官者应爱民如子,为官一任,哺育一方。

红蓼是一种野花,花语是立志。越王勾践“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渍之以水”的故事里,正是用带有刺激性的蓼花来刺痛自己的眼睛,以使自己能不辍于朝政,这也是君子不忘初心的印证。香蒲也是一种水生的草本植物。《为

始安王拜南兖州刺史章》中记载了一个和蒲草相关的故事,“臣职右南阳,谢蒲鞭之政。”古代官吏用柔软的蒲草做鞭子,不会对

人造成太大的伤害,这也预示了官吏的宽厚仁慈。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四菜一汤”告诫官员廉洁

自律、清正为官的故事,在民间依旧广为流传。青白相间的青花瓷,自然引起了朱元璋内心的共鸣,特别是寓意清廉高洁的莲花纹饰更是深得圣心。其后的永乐皇帝和宣德皇帝延续了这一传统,他们让御窑特别烧制了这种带有莲纹图案的瓷盘,作为赏赐给大臣的物品,勉励官吏们要像一把莲一样,集多种美德于一身。

这件瓷盘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极具时代印记的青瓷釉料。明朝万历十七年王世懋所著的《窥天外乘》记载:“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文章中提到的正是景德镇官窑烧造的一种特殊的青花瓷———苏麻离青。异常温润的白釉底色上,沉稳的青花色异常浓重,黑沉的铁锈斑在平滑的瓷器表面显而易见,青釉料浓密处明显有晕散开的感觉,这就是典型的永、宣年间苏麻离青的特质。

传说明代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从伊拉克萨马拉地区带回一批苏麻离青釉料,用于官窑烧造青花瓷器。苏麻离青,又称苏泥勃青,名称的来源应是波斯语“苏莱曼”的译音。苏麻离青属于低锰高铁类的钴料,烧制后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因为苏麻离青含铁高而含锰量低,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这就是后世无法仿制的“铁锈斑痕”。

由于苏麻离青的釉料源自进口,而明朝中期之后,中央政府开始迁界禁海,限制进出口贸易,那么苏麻离青的釉料也就再没有机会进入中国。清朝朱琰编撰的《陶说》里这样评价了宣德官窑的青花瓷器:“此名窑极盛时也,选料、制作、画器、提款,无一不精,青花用苏泥勃青。至成化,其青已尽,只用平等青料,故论青花,宣窑为最。”徐州博物馆珍藏的这一件青花瓷一把莲纹瓷盘正是宣德官窑的上品之作。

瓷器这种优秀的艺术载体,能够传数百载而历久弥新,其记载的一把莲纹饰所蕴含着的优秀中华文化才能传承至今,既能让我们欣赏青花瓷器表现出来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更能让我们领会到其中深藏的清正、清廉的政治内涵。这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

■汉风物语

《明史·刑法志》云:“历代之法,皆以汉《九章》为宗”,足见汉法的价值。然而,相比于沿袭自秦朝的法律形式,其法制指导思想更值得关注。汉代法制指导思想,有两大转变期,一为汉初摈弃秦的法家思想而采“黄老之术”;二是汉武帝时转为经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史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说。

如此,由两汉以来确立的儒家正统思想鲜活了千百年,后世对汉代法制指导思想的研究可谓兴盛至极,可是再怎么爬梳剔抉,也终究史料钩沉亦考据单薄,有言犹未及之处。而史学大师翦伯赞曾指出: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应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既然汉画像石是汉代历史的缩影,那么其必然渗透进了当时的主流思想,包括汉初的黄老之学和后来的儒家思想,这乃是不争的事实。

汉画像石是两汉时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内容丰富,画面复杂,风格自由,深沉雄大。它兴起于西汉初期,西汉末东汉初得到迅速发展,在东汉晚期臻于极盛,东汉末年才走向衰亡……而哪怕衰亡,也留下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汉画像石这种“丧葬文化”经历了约三百年的发展进程,成为最能体现两汉风貌的艺术形式。

既是丧葬,便关生死。提到中国古代的生死信仰和神秘主义,就不得不说汉初七十多年间曾一度成为主流政法思想的“黄老之学”,在其“无为”思想指导下为汉初带来了几十年的安宁和稳定。“黄老之学”兴盛,汉画像石初现,故汉画像石的诞生离不开黄老用政一事。

有学者提出,秦末汉初之际,道教开始宣扬人可以长生不死和羽化成仙。汉代的许多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都体现了祈祷长生和死后升仙的强烈愿望。这一点在汉画像石上也有表现,“神树信仰”“螺女神话” 以及出土数量惊人的西王母图像(仅徐州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就有 20 余幅)等,这些以神人祥瑞为题材的画像内容即来自道教信仰,而当时道教最为尊崇的便是黄老之学。汉画像石的读图顺序与如今不同,都遵循“自下而上,自右而左”或者“自下而上,自左而右”的顺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黄老学说里祈盼由凡间羽化登仙的理想或者是万物自下而上生长的宇宙观念。

音﹃

◎文/

郝心耀

◎文/

冯浩杨磊

图/

武利华

多数人看到汉画像石的第一感受是“简拙”,简单古拙的美,浑厚、苍老、粗线条、粗轮廓,没有浮华轻飘的虚无感,却能表现出飞扬流动的气势,这种平稳与曲动调和的极致,与老子提倡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是相呼应的。

黄老政法思想提倡“无为”“守一”“清静”“以道统法”,汉初统治者将之放在正统地位上,对于国家政局稳定、经济迅速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西汉初期,因长期战争,经济凋敝,国力衰弱,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例证来自《史记·平准书》所载:“天子不能具钧驷”。偌大的国家,贵为天子,居然拼凑不齐四匹相同颜色的马来拉车。

汉高祖刘邦在位时,采纳了陆贾“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的治国理念,惠帝时期“萧规曹随”,及至文帝登基,据楚汉之争已逾 20 年,但社会经济依旧残破不堪,因此文帝毫不犹豫确立了他的执政理念:发展生产、藏富于民、宽刑尚法,于是开藉田、亲耕种,下诏书: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

者毋以异。对于法律,更是奉行“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文帝遗诏:“朕盖闻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

自然者,奚可甚哀?……其今天下吏民,令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生死是自然规律,百姓服丧不要超过三天,娶亲祭祀、吃喝玩乐也不要受到影响,可谓将“无为”进行到底,历文景之治,平七国之乱,终有“京师之钱累百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之状。

这一时期的汉画像石有许多直观展示汉朝百姓耕作和日常生活的天下晏然之景,如春播画像砖的播种耕种场面、收获画像砖的采桑渔猎场面、庖厨画像砖的居家劳作场面等。在汉初艺术中,没有伟大、只有平凡,没有特殊、只有日常,这是一个自得其乐的图景,正如《老子》所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西汉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政权稳定,国力雄厚。“物盛而衰,固其变也”,志向远大的汉武帝在即位第二年便下诏举荐贤良、锐意改革,董仲舒则因“天人三策”脱颖而出,深受武帝赏识。但这一时期的汉武帝并未罢黜百家,因为百家中的黄老之学深受太皇太后窦氏的尊崇,故此时应属道儒思想在统治地位上的转变时期,即 “由道入儒,儒道互补”:董仲舒是儒学大家,司马迁是黄老之学代表,而马融、郑玄等都是儒道兼通。

官方政法指导思想的变化,自然影响着百姓生活和心理观念,具体表现在汉画像石的内容变化上,也定然是有过渡的。其中,最为明显的例证就是屡屡发现于包括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和四川在内的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代表着发生在春秋末期“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重要文化史事件的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作为公认的道、儒两家创始人的老子和孔子都

生活在春秋时期,文献记载孔子曾四次问礼于老子。在出土汉画像石中,“孔子见老子”图像非常常见,现今确定年代最早的

是洛阳烧沟61号空心砖墓墓室隔墙横梁南段画像石,考古报告将其时间段定为西汉后期,另外还有2008 年发现的陕西靖边老坟梁墓地M42画像,考古报告将其时间段定为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

尽管有学者对孔子见老子一事持怀疑态度,如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对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的结论是“故孔子见老聃问礼,不徒其年难定,抑且其他无据,其人难征,其事不信”。姑且不论两人是否真的相见,仅从汉画像石里大量出现的老、孔相见之图中可以窥见的是,汉初在思想领域确有从“黄老之学”到儒家改换一事。统治者要在黄老之学的背景下将经过改造的儒家推向前台,自然不会直接否定道学。如此说来,画像石未尝不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宣传工具,意在说明道儒相通,由道转儒并非背弃。

公元前 135 年,始终阻止着汉武帝变更国策、已届 70 岁高龄的太皇太后过世,她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史记·儒林外传》记载,丞相田蚡随即提出“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此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政法思想从此逐渐成为官方正统意识形态,而此时也正是汉画像石发展炽盛之时,其中恰恰隐含了儒家政法思想的“大一统”“厚人伦”与“美教化”。

古代帝王、将相圣贤、乐舞百戏、车马宴饮等成了这一时期画像石刻画的主要内容,如徐州贾汪出土的《建鼓图》、铜山茅村出土的《轺车相遇图》、沛县出土的《六博助兴图》,还有现存于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的《周公辅成王图》以及睢宁墓山汉画像石墓出土的《显赫的仪仗》等。这些画像石比起前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天、

人、地三界图像来说,更为丰满质朴,而比起百姓耕作、社会劳动的图像来说,又有了宏大气势。总的来说,它们给人以稳固、厚重的感

觉,雄浑壮阔又不失生动气韵。这样的美学特征既符合恢宏大气的汉家风貌,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自君出”“德主刑辅”“以人为本”和“尊卑有序”的儒家政法理念。

鲁迅曾叹道:“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两汉的画像石在经历了法、道、儒三家浸润以后,早已成为当时政法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呈现出整体性的民族精神。儒家政法思想通过官方的提倡,形塑了全体民众对统一国家的认可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两千多年来,这一民族的亿万人口始终以说汉语、写汉字、居汉土、着汉服而自豪。(本文作者冯浩系中国矿业大学法学系主

任,杨磊系泉山区法院研究室法官)

■编前

睢宁县双沟镇出土的汉画像石《牛耕图》局部

铜山区苗山汉墓画像石《鼓瑟图》(局部)徐州博物馆馆藏的明代青花一把莲纹大瓷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