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第三十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 证《心经》 · 2014-06-08 · 08 第三十四章...

3
08 第三十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 证《心经》 第一节何谓佛? 这一章本来是要进入实修实证后才能够超越、才能够体悟到的,但因为这里面 有很多重要的观念,我们今天需要先提出来跟大家分享。 大家以后要慢慢的去体会、去求证,在实际的闻、思、修之后,你越进入一 分,你的体悟就会深入一分。如果你现在还有不能够认同的地方,没有关系,你就 暂时把它保留。 第一节 何谓佛? 一一五九(一○○) 所谓佛者,云何为佛?为是父母制名?为是婆罗门制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 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 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 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 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 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 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 这一经里就是有人问佛陀:什么叫做佛呢?到底是怎么样由来的呢? 佛陀就回答说:“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一切行起灭”就是所有现象界它都是缘生、缘灭。那个“行”就是说现象界 的一切它都是在动、在变的,它一定是缘生、缘灭,所以一切行起灭。 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当然这个很深, 我们现在不深入讲这个,以后大家慢慢去体会。我们现在重点是要看下面这里: 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 ”注意这几个字:历劫求选择。也就是说,佛 陀在还没有成佛以前,他过去也是一样一直在苦海里面浮浮沉沉,历劫求选择的那 个“选择”就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这个是好,那个是不好,这是对,那是 错,这个才是圣,那是凡……都是在区别。这样的话,给自己带来的是苦。 “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 拔诸使刺本 的“刺”就是种种的界线、种种的框框,因为那些会带给你苦。 我们现在来看法义分享这里:“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 这是“自我”从 一体的实相世界,划分出自己想要的梦幻世界。自我划地自限之后,从此活在二元 对立的世界→落入无边的苦海。 这个含意很深,大家以后要慢慢去体会。所以你看这一本书的速度不能够快 的,你快的话,就只能够看到表层的文字而已,因为里面很多的深义,都需要你的 心越宁静,就越能够体会到深层的法义。 我们接着看后面的法义分享:“好、坏、美、丑、是、非、善、恶、圣、凡、 净、不净、高、低、大、小……”所有二元对立的观念都是人类头脑的产物,注意 哦,这一点非常重要:所有二元对立的观念都是人类头脑的产物,都是被“自 我”所划分出来的。实相世界是——包含一切,包含所有相反的两极;整个存在是 一体无分别。但“自我”却不喜欢这样的世界,它有很多的要与不要。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Jul-2020

2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08 第三十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 证《心经》 · 2014-06-08 · 08 第三十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 证《心经》 第一节何谓佛? 这一章本来是要进入实修实证后才能够超越、才能够体悟到的,但因为这里面

08 第三十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证《心经》

  第一节何谓佛?

  这一章本来是要进入实修实证后才能够超越、才能够体悟到的,但因为这里面有很多重要的观念,我们今天需要先提出来跟大家分享。  大家以后要慢慢的去体会、去求证,在实际的闻、思、修之后,你越进入一分,你的体悟就会深入一分。如果你现在还有不能够认同的地方,没有关系,你就暂时把它保留。

第一节 何谓佛?  杂 一一五九(一○○)

  所谓佛者,云何为佛?为是父母制名?为是婆罗门制名?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     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      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      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  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   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   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

  这一经里就是有人问佛陀:什么叫做佛呢?到底是怎么样由来的呢?  佛陀就回答说:“佛见过去世、如是见未来,亦见现在世,一切行起灭。”  “一切行起灭”就是所有现象界它都是缘生、缘灭。那个“行”就是说现象界的一切它都是在动、在变的,它一定是缘生、缘灭,所以一切行起灭。  “ 明智所了知,所应修已修,应断悉已断,是故名为佛。”当然这个很深,我们现在不深入讲这个,以后大家慢慢去体会。我们现在重点是要看下面这里:  “ 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注意这几个字:历劫求选择。也就是说,佛陀在还没有成佛以前,他过去也是一样一直在苦海里面浮浮沉沉,历劫求选择的那个“选择”就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这个是好,那个是不好,这是对,那是错,这个才是圣,那是凡……都是在区别。这样的话,给自己带来的是苦。  “生者悉磨灭,远离息尘垢,拔诸使刺本,等觉故名佛。” 拔诸使刺本的“刺”就是种种的界线、种种的框框,因为那些会带给你苦。  我们现在来看法义分享这里:“历劫求选择,纯苦无暂乐” 这是“自我”从一体的实相世界,划分出自己想要的梦幻世界。自我划地自限之后,从此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落入无边的苦海。  这个含意很深,大家以后要慢慢去体会。所以你看这一本书的速度不能够快的,你快的话,就只能够看到表层的文字而已,因为里面很多的深义,都需要你的心越宁静,就越能够体会到深层的法义。  我们接着看后面的法义分享:“好、坏、美、丑、是、非、善、恶、圣、凡、净、不净、高、低、大、小……”所有二元对立的观念都是人类头脑的产物,注意哦,这一点非常重要:所有二元对立的观念都是人类头脑的产物,都是被“自我”所划分出来的。实相世界是——包含一切,包含所有相反的两极;整个存在是一体无分别。但“自我”却不喜欢这样的世界,它有很多的要与不要。

Page 2: 08 第三十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 证《心经》 · 2014-06-08 · 08 第三十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 证《心经》 第一节何谓佛? 这一章本来是要进入实修实证后才能够超越、才能够体悟到的,但因为这里面

  自我所“要的”就归纳为——好、美、是、善、圣、净、高、大、优……然后尽力去追求;而自我所“不要的”、不合你意的、你不喜欢的,你就打入黑五类,归纳入坏、丑、非、恶、凡、不净、低、小、劣……然后尽力去排斥,赶快设法“划清界线”。自我就这样一直在构筑理想的“梦幻世界”。凡夫在构筑他的梦幻世界,修行人也是同样在构筑他的梦幻世界。  我在其它地方上课的时候,那一个班已经上了半年多将近一年了,讲到这里的时候,有人对这一句话就很没办法了解:为什么修行人也是同样在构筑他的梦幻世界呢?为什么?(学员:还不净。还没有解脱。你会有所得。)对!这个也是。还有?刚才你们几位都有讲到,你刚才是讲……只要还没有解脱,一样都是在构筑他的梦幻世界。  只要还没有走上出世间法的解脱道,你在修行上面想越修越厉害、越修越有所得,那个都是在构筑他的梦幻世界:我修行了之后有大神通力,我有大法力,我可以怎么样……那都是在构筑梦幻世界。但这个很深,现在如果你没办法体会或是你还不能够接受的,也没关系,暂时保留下来,慢慢去求证。因为这里也是经过我自己的实际体悟、体证之后才把它写出来。  凡夫都是用自我的好恶标准去界定一切——顺我则是;逆我则非。  以前布袋戏里面的人物藏镜人有讲一句话叫做“顺我者生,逆我者亡”。当然那是黑道的老大才这样讲,我们大家不是黑道老大,但是我们讲的只是没有那么严重而已。不过我们的层次跟那个都有相同的地方。  所以我把那个“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稍微做一个调整,改成:“顺我则是,逆我则非”。这个大家要慢慢静下来去体会,我们很多的是、非背后事实上是:有没有符合我们内心设定的标准,你要仔细去把它解开来。事实上是我们背后有一个框框,有一个标准,符合我这个框框、标准的就是对的,就是“是”;不符合我所认定、我所建构的框框、标准的就是错的。所以佛陀说:“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果已,方可信汝意。”  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框框、标准都不一样。透过你这个框框、标准界定出来的是非善恶,未必是真的是非善恶,因为这里面有我们的扭曲、有我们的染污。除非有一天你的那个自我的框框、架构没有了,你能够“见如实、知如真”,能够很如实的来照见的时候,才会是准确的。  所以我们要去反观照见到我们很多是非善恶的背后,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框框、架构在,是顺我则是,逆我则非,那个标准、框框都是从自我好恶出发。这个要慢慢去看到,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功夫。真正的修行功夫是要去深观到这方面,你有去深观到,你才会看到我是、我能、我慢,惭愧心才会生起。  “界线”就是冲突战争的导火线。“自我”所造成二元对立的世界——就是无边的苦海。  你的界线越多、你的冲突就越多,你的原则框框越多,你的冲突就越多。界线就是冲突战争的导火线。国际军事家他们都知道,只要有界线的存在,就有冲突战争的潜伏危机。为什么界线是冲突战争的导火线?为什么?(学员:因为各有……两边对立。)对!你有一个界线出来,那个对立就会出来,你有这个界线,你就会有敌对。因为这个界线一划分出来,就是有“我要的”还有我“不要的”,这里面它一定是冲突不断的。只要我慢、自我不死,你就有很多的要,很多的不要,然后这个界线就存在,你就一直在抓、在追、在逃、在避,这样你的心没办法安止下来,那个都是苦。  “等觉”就是泯除一切二元对立的观念,溶入不可思议的一体世界。但不是凡夫所想象的那样没有是非善恶的观念。  一般人在二元对立(方面?)就是这样,都会划分出一个白、一个黑,白的代

Page 3: 08 第三十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 证《心经》 · 2014-06-08 · 08 第三十四章 溶入一体世界——体 证《心经》 第一节何谓佛? 这一章本来是要进入实修实证后才能够超越、才能够体悟到的,但因为这里面

表是好人,黑的代表是坏人;白的就是对,黑的就是错;白的是“是”,黑色是“非”;白是“圣”,黑是“凡”;白是高,黑是低;白是大,黑是小……我们很多的二元对立就是这样。我们划分出来之后,我们就是只要白色这边就好,然后我就把另一边黑色部分排斥,这个就是“自我”在划分。

二元对立的世界

  但是实相世界的存在是怎么样的?实相世界的存在是一体的,而且是白中有黑,黑中有白。不但一体,而且它还会变化。

一体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