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17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学校编码:10384 分类号 密级 号:25520121152103 UDC 新中国双边外交实践中国事访问 外交惯例的研究 A Study on State Visit in Bilateral Diplomatic Practice of China 侯林凤 指导教师姓名:方 浩 副教授 业 名 称:国 际 关 系 论文提交日期:2015 年 4 论文答辩时间:2015 年 5 学位授予日期:2015 年 6 答辩委员会主席: 人: 2015 年 5 月

Upload: dotruc

Post on 07-Feb-2018

28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9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学校编码:10384 分类号 密级

学 号:25520121152103 UDC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新中国双边外交实践中国事访问

外交惯例的研究

A Study on State Visit in Bilateral Diplomatic Practice of China

侯林凤

指导教师姓名:方 浩 副教授

专 业 名 称:国 际 关 系

论文提交日期:2015 年 4 月

论文答辩时间:2015 年 5 月

学位授予日期:2015 年 6 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 阅 人:

2015 年 5 月

Page 2: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均在文

中以适当方式明确标明,并符合法律规范和《厦门大学研究生学术活

动规范(试行)》。

另外,该学位论文为( )课题(组)

的研究成果,获得( )课题(组)经费或实验室的

资助,在( )实验室完成。(请在以上括号内填写课

题或课题组负责人或实验室名称,未有此项声明内容的,可以不作特

别声明。)

声明人(签名):

年 月 日

Page 3: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同意厦门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

等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学位

论文(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厦门大学图书馆及

其数据库被查阅、借阅。本人同意厦门大学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博士、

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

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 )1.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查核定的保密学位论文,

于 年 月 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 )2.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或填上相应内容。保密学位论文

应是已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定过的学位论文,未经厦门大学保密

委员会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学位论文。此声明栏不填写的,默认

为公开学位论文,均适用上述授权。)

声明人(签名):

年 月 日

Page 4: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Page 5: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I

内容摘要

在现代双边外交实践中,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双

边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西方外交学界认为国事访问惯例的主

要意义在于象征性。为两国营造良好的外交氛围,加强既存的政治关系、恢复

原有的双边关系和建立新的友好关系通常是举行国事访问的主要目的。国事访

问在西方外交实践中延续了一套特定的礼仪和模式,而且礼节性和隆重性在某

种程度上赋予了国事访问在外交中的实用性。这种由象征性所带来的外交价值

具体表现在缓和国家间紧张关系,促进国家间联盟的构建和标志国家身份被接

纳,象征对抗关系的结束。

在新中国的外交关系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事访问已成为我国外交

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双边关系的稳固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此外,国事访问惯例随着我国双边外交实践进程的深化逐渐显露出显著的中国

特征。在发展过程中,国事访问呈现元首身份实权化、实践次数频繁化、地区

范围扩大化以及内容和目标实质化的特点。从江泽民时期开始,国事访问惯例

在外交实践中的中国特征愈发明显:周边国家成为中国国事出访的重点;国事

访问中的经贸、能源合作愈加凸显;实践元首公共外交,塑造国家形象也成为

中国国事出访中的特色。国事访问在中国外交实践中已经突破了象征性的功能

而愈加具有实际意义,也为国事访问增添了新的内涵。

关键词:双边外交;国事访问 ;中国特征

Page 6: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II

Abstract

In the modern bilateral diplomatic practice, state visi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diplomatic scholars consider that the symbolic characteristic of state visit is the main

point. Creating favorable diplomatic atmosphere and strengthening the old

relations, restoring the original bilateral relations and establishing new friendship are

the main purposes of state visit usually. State visit inherits a specific set of etiquette

and pattern in western diplomatic practice. It is the very formality and ceremony that

provides the state visit with its utility. The symbolic diplomatic value brought by the

symbolic characteristics embodied in reducing tensions between countries, promoting

sign of alliance between nations and symbolizing the nation's identity accepted and

the end of the adversarial relations.

In the diplomatic practice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tate vis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diplomatic

practice in China and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others. In addition, state visit gradually

show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process of

Chinese bilateral diplomacy practice. State visit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become

the main approach to Chinese Chairman's visit in Chinese diplomatic practice.

Moreover, in the dynamic process state visit has changed in these aspects: the role of

the head of state, practice frequency, geographic coverage, content and purpose.

Since the term of Jiang Zemin,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state visit has become

more obvious in the diplomatic practice.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eatures that

befriending neighbor countries is the priority, trade and energy cooperation becomes

more prominent, public diplomacy practiced by head of the state to shape the national

image stands out. State visit in China's diplomatic practice has already broken

through the symbolic function and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additional, the

characteristic add to the contents of state visit.

Keywords: Bilateral diplomacy;State visit;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age 7: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III

目 录

绪 论 .................................................................................................. 1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3

第一章 西方学界对国事访问外交惯例的研究梳理 ......................... 7

第一节 国事访问概述 ........................................................................................... 7

第二节 国事访问的功能 ..................................................................................... 18

本章结语 ................................................................................................................. 24

第二章 新中国国事访问的发展特征.............................................. 25

第一节 新中国国事访问的起源与元首身份的演变 ......................................... 25

第二节 从外国元首来访看中国国事访问的内容变化

——以英国、丹麦国家元首来访为例 .................................................. 28

第三节 中国国事访问的演变—基于出访数据的分析 ..................................... 32

本章结语 ................................................................................................................. 42

第三章 国事出访案例中的中国国事访问特征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43

第一节 国事访问中的经贸、能源问题突出 ..................................................... 43

第二节 地区内的国事访问频繁 ......................................................................... 46

第三节 国事访问中的元首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 ..................................... 49

本章结语 ................................................................................................................. 52

结 论 ................................................................................................ 53

[参考文献] ....................................................................................... 54

Page 8: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IV

CONTENTS

Itroduction ................................ ................................ ............1

Section1 Significance and content ............................................................. 1

Section2 Literature Review ................................ ..................................... 3

Chaper1 Systematization of Foreign Scholars’ Study on StateVisit .....7

Section1 State Visit Overview................................ .................................. 7

Section2 The function of State visit ......................................................... 18

Chaper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te Vsit Development in China ....... 25

Section1 The Origin of State Visit in China ............................................... 25

Section2 The change of State visit’s content in China Viewing from foreign heads

of state’s visit : Cases of Uk and Denmar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Section3 The Evolution of State Visit in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isit’s Dat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Chaper3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State Visit: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and Xi Jinping .................. 43

Section1 Prominent Issues of Ecnomy and Energy in State Visit .................... 43

Section2 Frequent State Visits in The Region ............................................ 46

Section3 Public Diplomacy Practiced by Head of State and National Image

Building ................................ ................................................ 49

Conclusion ................................ ................................ ......... 53

Reference ................................ ................................ ........... 54

Page 9: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绪论

1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一、 研究意义

在中国的外交实践中,双边外交占据了主要部分,而首脑外交则是双边外

交中最为重要和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新中国的外交历史也见证了几段重要的

首脑外交,例如毛泽东 1957 年对苏联的访问,邓小平 1979 年对美国的访问。

虽然这些访问都对中国外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却不是中国领导人以国家

元首身份对他国进行的最高规格形式的访问,也就是所谓的国事访问。

国事访问是双边外交的最高规格形式,象征着双边关系的加强、建立新的

双边关系以及恢复原有的密切或正常关系。普里斯科说过“最高级访问的优势

是元首有机会亲自结识许多外国领导人,而无需围聚在正式的会议桌旁,无需

置身与严肃的谈判中。另一方面,如果元首和他的客人希望讨论重要的政治问

题,那么他们既可采取非正式方式,也可以采取比较正式的方式。”①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这种古老的双边外交形式在中国外交中越来越频繁,

特别是江泽民作为首位集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和中国国家主席身份

与一身时,国事访问的数量变得急剧上升,这是中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和中国

国内政治变化双重作用的结果。此后的中国国家主席也相对更多地选择国事访

问作为出访的形式,既能近距离接触对方国家元首又能赢得足够的礼仪上的重

视,重要的是国事访问中的平静外交氛围有助于信任措施的建立。

除此之外,随着中国现代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与世界其他国家的

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不仅在石油、天然气这些战略资源上与中东、非洲以及中

南美洲国家的合作日益深化,在制造业、服贸业方面,中国也建立了中国—东

盟自贸区,国家元首的国事访问的足迹也正好与此相重合。鉴于近几十年来国

事访问在中国外交实践中不断上升的频次,有必要对中国国事访问外交惯例的

特点进行梳理并结合中国外交进程分析其在外交实践中的角色功能。

二、 研究内容

① Elmer Plischke.Diplomat in Chief[M].New York :Praeger Publish, 1986.p131.

Page 10: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新中国双边外交实践中国事访问外交惯例的研究

2

在现代双边外交实践中,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双

边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①在新中国的外交关系中,特别是改革

开放以来,国事访问已成为我国外交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与其他国家

双边关系的稳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实践中,国事访问是如何进行的?

作为一种引进的外交惯例国事访问在我国的外交实践中具有什么样的性质?②

该惯例在我国的外交实践中有无显著的特征?如果有的话,具有哪些特征?我

们认为这些问题不仅对我们理解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外交的新局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总结,理论化新中国的外交

实践,并且深化我国的外交学研究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尽管如此,如下所述,我国的外交学,国际关系学学界对新中国,特别是

改革开放以来外交实践中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的研究并不充分,许多方面的

研究基本上属于空白状态。有鉴于此,本文以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

交实践中的国事访问惯例为研究对象,用外交学的视角对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

例的诸方面予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在中国

外交实践中的主要特征,以此为理论化新中国的外交实践提供一个基础。

鉴于国内学界对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也为了凸

显出我国外交实践中国事访问外交惯例的主要特征,本文第一部分依据外国有

关文献,对欧美国家的双边关系中的国事访问惯例予以分析概括;在此基础上

第二部分对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双边关系中的国事访问惯例予以分析。

第一章 依据国外文献对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的具体内容,及其主要特征

予以勾画,以此为分析中国国事访问的实践提供一个参照。

第二章 具体分析中国国事访问的发展历程及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国事访

问惯例的变化特征。

第三章 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三位国家元首的国事

出访,从中理解国事访问惯例在我国外交实践中的中国特征。

①外交惯例 diplomatic practices 指外交实践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也是外交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参照 Juergen Kleiner.Diplomatic Practice:Betwee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M].World

Scientific,2010.pp1-5. ②现代外交中的许多惯例源于近代以来欧洲外交的实践,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也是如此。参照 Adam

Watson.Diplomacy: the dialogue between states[M].Eyre Methuen Ltd,1982.pp149-166.

Page 11: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绪论

3

结论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双边关系中国事访问的中国特征予以归纳总

结。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界对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的研究最早见诸于英国学者萨道义的著

作《外交实践指南》。①他以一战前夕法国总统对英国所做的国事访问为例,详

细分析了近代末期欧洲外交实践中逐步兴起的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的主要过

程和特征。他特别指出国事访问已成为强化双边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注重礼

仪、礼宾在国事访问中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没有对欧洲之

外国家间的这一惯例予以分析。尽管如此萨道义的著作开创了从学术角度对国

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进行研究的先河,随后的许多外交学著作都将国事访问视

作双边外交中的一项重要的外交惯例。

英国学者约翰·杨格在其著作《二十世纪的外交:以英国外交实践为例》

中,沿用了萨道义的研究视角,但与萨道义不同的是,他对首脑外交与国事访

问作了明确的区分,并以此对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时期的

英国所进行的国事访问予以了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国事访问这一

外交惯例在英国双边外交中的意义,特别指出这一惯例在英国外交实践中的主

要目的在于“国家利益的提升”。②杨格的著作尽管局限在英国现代外交实践中

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的分析方面,但是他的研究表明该视角也可以用于研究

其他国家双边外交实践中这一惯例的具体特征,同时他对首脑外交与国事访问

的区分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美国学者埃默尔·普里斯科的《首脑外交》第四章“首脑访美”介绍了美

国国事访问的发展、礼宾程序以及美国国事访问目的,主要是为两国元首相互

结识和增进彼此了解提供机会并促进友谊、礼节和良好关系。第五章的“总统

出访”中简要论述了国事访问在美国外交中的价值,认为首先在于总统同其东

道国政治领导人所取得的相互了解,在访问所产生的意见一致和他们个人间的

合作所产生的政策与行动,另外,总统可以利用东道国讲坛阐释美国政策,塑

① Ernest Satow .A Guide To Diplomatic Practice[M].原书第一版出版于 1917 年,本文参照的 The World

Public Library.org影印的第二版。 ② John W·Young .Twentieth-Century Diplomacy-A Case of British Practice:1963-1976[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pp170-197.

Page 12: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新中国双边外交实践中国事访问外交惯例的研究

4

造美国形象。①

美国学者埃里克·格德斯坦是首位将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予以概念化的

学者。在回顾了双边关系中国事访问外交惯例演变的基础上,他将国事访问依

据目的分成了七类:催化性的访问,弄巧成拙的国事访问,构建联盟的访问,

促进贸易的访问,地位、接受性与和解性的访问,掩护性访问和宗教性访问。②

芬兰学者约翰娜·卡塔尼的研究在对十六位近距离参与过芬兰国事访问事

务的官员进行采访的基础上,对国事访问的目的,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等方面

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国事访问的目的在于为双边交往提供一个平台;提升国家

的正面形象;影响出访国公众和精英的观点等方面。此外她将媒体和公众的关

注度,双边关系的持续友好发展,以及对双边关系的实质性发展等指标当作衡

量国事访问成功与否的标准。③

对于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除了上述外交学视角的研究之外,西方学界还

存在着其他视角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使用经济学视角,对国事访问

与双边贸易的关系予以研究的著作,如沃尔克·尼奇运用重力模型对 1948 年至

2003 年期间法国、德国、美国总统的国事访问数据予以分析,发现在双边关系

中,国事访问与出口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其结论为国事访问对双边贸易增长

有强劲的,但也是短暂的影响。④

从以上对国外研究现状的整理中我们认为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首先作为

双边外交的一项重要惯例,国事访问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因此也是外交学领

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次国外学者在研究双边外交实践中通常都对双边关

系中的首脑外交与国事访问作了明确的区分,特别指出与政府首脑处理双边关

系的实质性问题的首脑外交不同,国事访问是由国家元首进行的注重象征性内

容外交实践。最后国外学者对国事访问外交惯例的研究都基于本国或者其他欧

美的双边外交实践,因此其结论难以具有普遍性,例如他们对国事访问目的以

及特征的研究研讨方面。

二、 国内研究现状

① Elmer Plischke.Diplomat in Chief[M].New York :Praeger Publish, 1986.pp133-179. ② Eric Goldstein.The Politics of State Visit[J].The Hague journal of diplomacy,2008,(3): 153-178. ③ Johanna Catani.State Visit as a Form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Pro gradu -tutkielma :

Jyväskylän yliopisto, Viestintätieteiden laitos, Yhteisöviestintä (本篇文章是影印版,来自谷歌学术). ④ Volker Nitsch.State Visi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The World Economy 2007:1797-1816.

Page 13: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绪论

5

作为一种外交惯例,国事访问在新中国的双边外交实践中兴起较晚,尽管

改革开放以来,国事访问已日益构成我国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要工具,但是与外

交实践的发展相比,国内学术界对国事访问外交惯例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这一点首先可以从对国事访问的定义反映出来。例如国内权威的《外交大辞典》

将国事访问定义为“国事访问是一国元首应他国元首的邀请,对他国进行的正

式访问,旨在就某些重大国际或双边问题交换意见,增进两国友好关系,东道

国通常给来访元首以最高礼遇”。①该定义明确了国事访问的主体,即国家元首,

其目的为增进双边关系,也强调了其特有的礼仪特征。可是学界的定义就较为

含混。比较有代表性如赵可金《外交学原理》,他将国事访问定义为“国事访

问是首脑外交访问的最高形式,是指国家元首应他国元首正式邀请进行的访问,

接待规格非常正式、所有程序完全按外交礼仪安排,一般包括铺设红地毯、正

式欢迎仪式、检阅仪仗队,鸣放21响礼炮、公众演讲、议会演讲、新闻记者招

待会,参观历史古迹、向纪念物敬献花圈、正式国宴祝酒、授勋、赠送礼品等”。

② 该定义虽然列出了国事访问在礼仪上的具体内容,但缺少对该惯例在双边外

交中含义的认识。

除了定义上不一致之外,国内学界既存研究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对首脑

外交和国事访问这两种外交惯例不予区分。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张清敏、刘

兵的《首脑出访与中国外交》,在该文中他们以新中国首脑从1949年至2006年

间的出访为研究对象,以中国首脑出访频率、出访地区为线索,总结了新中国

外交的演变、布局和特点。③肖佳灵、唐贤兴的《大国外交—理论、决策、挑战》

以中国国家主席出国访问为首脑外交的实例,对其特色进行了分析。④李俨鹏的

《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与中国外交》通过考察分析中国元首出访的变化试图勾画

出中国外交自建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⑤

上述这些研究尽管使我们在理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

放以来对外交往中的作用等方面有所裨益,但是从外交学的视角来衡量时,这

些研究的共通之处就是没有对首脑外交和国事访问这两个相似,但却又有实质

① 钱其琛:《世界外交大辞典》,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第 774页。 ② 赵可金:《外交学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第 260 页。 ③ 张清敏、刘兵:《首脑出访与中国外交》,载《国际政治研究》2008 年第 2 期。 ④ 肖佳灵、唐贤兴:《大国外交—理论、决策、挑战》,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⑤ 李俨鹏:《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与中国外交》,外交学院,2014。

Page 14: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新中国双边外交实践中国事访问外交惯例的研究

6

不同的外交惯例予以区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研究内容的模糊。也正因

为如此,这些研究都将重点放在外交格局的变化分析上,而没有对我国外交实

践中,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的具体分析。最后这些研究缺少对双边关系中我

国领导人所发挥作用的具体分析。

胡勇的《中国元首外交的兴起—一种国内政治的考擦》将中国国家元首的

外交活动视作“元首外交”。从国家元首的外交实践中归纳出“元首外交”的

三个特点,即数量上渐趋活跃、形式上渐显多样、内容和性质上渐具实质性意

义,正如其题目所示该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我国国内领导体制的变化对其所述

的“元首外交”的影响。①胡文尽管将研究的焦点定位于“元首外交”,但因研

究重点不同所以该文没有将“元首外交”作为一种外交惯例予以研究。

综上所述,尽管国事访问是我国现代外交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我国与

其他国家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学术界对该外交惯

例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阶段,也就是说学术研究滞后于外交实践。而对这一

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新中国外交的认识,也有助于对我国外交实

践的学术总结以及理论化。

① 胡勇:《中国元首外交的兴起—一种国内政治的考擦》,载《外交评论》2009 第 4 期,第 43-52 页。

Page 15: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第一章 西方学界对国事访问外交惯例的研究梳理

7

第一章 西方学界对国事访问外交惯例的研究梳理

如前文所述西方学界对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的研究起步较早,随着研究

的深化,在西方学界国事访问已被单独作为一项外交惯例予以研究。本章将主

要依据国外有关文献并辅之以政府网站资料、新闻资料等,对西方国家的国事

访问这一外交惯例的定义、特点、操作模式和外交功能予以分析概括,以此为

分析研究我国外交实践中该惯例的主要特征提供一个参照物。

第一节 国事访问概述

国家领导人会面的机会有很多,例如政府首脑会晤、王室的加冕礼或者国

家元首的就职典礼、国葬、出席各种国际会议和各种形式的访问等,然而大部

分是超过两个以上国家领导人参与的多边外事活动。双边外交实践主要包括领

导人间的互访、会晤,通过这种方式领导人能够对相关议题进行深入地交流。

关于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访问外交学术语并不固定,并且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

表述均有差异。通常使用的术语包括:国事访问,正式访问,工作访问和私人

访问,其中国事访问是由国家元首参与的最高规格的双边外事活动.

国事访问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君主间的会面,主要目的是酿造友好

外交氛围,加强双边关系。例如 1416 年 5 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访问英国,英

国国库承担了此次访问的所有费用;国王亨利五世的弟弟在丹佛港为他举行了

欢迎仪式,随后皇帝下榻在威斯敏斯特宫殿,并参观了英国议会;在温莎举行

的一场典礼上被授予了一枚嘉德勋章,作为回礼帝国皇帝送给亨利一个“圣乔

治心遗迹”的礼物。①此次访问的仪式进行与现代国事访问实践大致相同:盛大

的欢迎仪式、华丽的国宴招待、授予荣誉和交换礼物。

鉴于其起源和目的,国事访问涉及的礼节几乎没有改变,即便其中的细节

因不同的国家而有所差异。但是由于交通以及国王外出的后勤问题,使得这种

国家元首的会面在 19 世纪以前鲜少举行。1520 年亨利八世和弗兰西斯一世的金

缕地会议是英国和法国元首的最后一次会面,直到 1843 年维多利亚女王才访问

① Christopher Allmand.Henry V [M] .London: Methuen,1992.p104.

Page 16: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新中国双边外交实践中国事访问外交惯例的研究

8

了法国①。

19世纪到20世纪欧洲许多大国开始在本国的双边外交中采用这一外交惯例,

特别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国事访问数量急剧上升。英国一直是国事访问外交

惯例的忠诚实践者,英国女王国事出访的每个国家都是经过小心谨慎地挑选的,

而接待来访的国家每年也仅限两个。

国事访问这一外交惯例在美国的沿用相当缓慢。尽管伍德罗·威尔逊在执政

期间参加了 1919 年的巴黎会议,由此成为第一个参与政府间谈判的总统,然而

美国真正的第一次国事访问被认为是 1947 年杜鲁门对墨西哥的访问②。

一、 西方学术界定义“国事访问”

维基百科对国事访问的定义为“国事访问(State visit)指一国国家元首应

另一国国家元首的邀请,对该国进行的正式外交访问,是两个主权国家间最高

规格的外交交流。不同于正式访问与工作访问,其接待规格非常正式,完全按

外交礼仪安排。一般伴有正式的外交礼仪和典礼,如国宴、21 响礼炮及检阅仪

仗队等。”并且国事访问的组成应该包括:迎接仪式、国宴、交换礼物、参观立

法机构并发表演讲、向烈士墓献花圈以及国事访问期间盛大的两国文化交流活

动。③

杰夫·贝里奇和艾伦·詹姆斯编著的《外交辞典》④对国事访问的定义是,

“一国国家元首访问另一国的带有礼节性的盛大访问。国事访问通常最重要的

是其象征意义,这与达成协议或公报的峰会不同,但是也可以为某些重要会谈

提供掩护”。

芬兰学者约翰娜·卡塔尼的《国事访问—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是这样

描述国事访问的,“国事访问是两个国家间元首的会面”,“国事访问由正式仪式,

规章和礼仪组成。欢迎、欢送和仪式花圈摆放、国宴、升国旗和交换礼物体现

了国事访问的普遍特点”,“国事访问的目的是保持和加强业已存在的国际关系

或者在两个国家间发展新的关系”⑤

① John Young .Twentieth-Century Diplomacy-A Case of British Practice:1963-1976[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p171. ② Elmer Plischke.Diplomat in Chief[M].New York :Praeger Publish, 1986.p179. ③ 维基百科关于“国事访问”.http://en.wikipedia.org/wiki/State_visit ④ G·R·Berridge ,Alan James 著,高飞 译.外交辞典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34. ⑤ Johanna ·Catani.State Visit as a Form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5.

Page 17: 学 号: UDC - core.ac.uk · PDF file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 ... ——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例 ... Take Jiang Zemin、Hu Jintao

厦 门

大 学

博 硕

士 论

文 摘

要 库

Degree papers are in the “Xiamen University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Database”. Fulltexts are available in the following ways: 1. If your library is a CALIS member libraries, please log on http://etd.calis.edu.cn/ and submitrequests online, or consult the interlibrary loan department in your library. 2. For users of non-CALIS member libraries, please mail to [email protected] for delivery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