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6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版) 项目名称:中国电信崇左分公司 1.8G800M 第二批基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崇左分公司 编制单位:北京华恒基业野生动植物专用标识技术服务中心 编制日期:2017 7

Upload: dinhcong

Post on 04-May-2018

3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版)

项目名称:中国电信崇左分公司 1.8G、800M 第二批基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崇左分公司

编制单位:北京华恒基业野生动植物专用标识技术服务中心

编制日期:2017 年 7 月

Page 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

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

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

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

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

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

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

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Page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二、项目所在地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8

三、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0

四、评价范围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5

五、评价适用标准...................................................................................16

六、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8

七、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9

八、环境影响分析...................................................................................40

九、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54

十、环境管理制度...................................................................................55

十一、结论与建议...................................................................................56

Page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1

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中国电信崇左分公司 1.8G、800M 第二批基站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崇左分公司

法人代表 / 联系人 /

通讯地址 /

联系电话 / 传真 / 邮政编码 /

建设地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凭祥市、大新县、天等县、

扶绥县、宁明县及龙州县等 7 个县市(市、区)

立项审批部

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移动电信服务

(I6312)

占地面积

(m2)

20m2/站(共 2100m

2) 绿化面积

(m2)

/

总投资

(万元) 2670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40

环保投资

占总投资

比例

1.50

Page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2

1.1 项目由来

为解决农村地区和城市的通信信号覆盖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和快捷的

通信手段,促进广西区内通信事业发展,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崇左分公司启动

了“中国电信崇左分公司 1.8G、800M 第二批基站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拟对

CDMA、LTE 网络进行部分规模的扩容及优化资源配置,以强化该网络在全市的

布局,扩大其覆盖区域。

本项目建设地点主要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凭祥市、大新县、天等县、扶绥

县、宁明县及龙州县等 7 个县(市、区),主要建设内容为:本项目共建设崇左

市基站 178 个,其中 LTE1.8G 基站 147 个,CDMA800M 基站 16 个, CA(载

波聚合)扩容基站 15 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规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

有限公司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就该项目基站建

设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项目组收集了本项目的相关技术资

料,对工程周边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确定了本项目典型基站以及周边的

环境保护目标;委托广西南宁新桂检测有限公司进行电磁环境现状监测。根据环

保部《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审查结果(2017 年第二批)的公告》(环

保部公告 2017 年第 2 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环

评资质机构名称变更为北京华恒基业野生动植物专用标识技术服务中心,本项目

环评工作由“北京华恒基业野生动植物专用标识技术服务中心”接续完成。

根据工程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结果,以及电磁辐射预测和类比监测结果,分析

评价了基站建设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在此基础

上编制完成了《中国电信崇左分公司 1.8G、800M 第二批基站建设项目》。

1.2 工程概况

1.2.1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计划投资约 2670×104 元(其中包括环保投资约 40×10

4 元)。

本项目主要建设基站 178 个。基站均属新建基站,均利用铁塔公司已建好的

铁塔及机房架设相应天线设备。天线类型均采用定向天线。

为了解本项目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前时周围的电磁环境质量水平,掌握基站周

Page 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3

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本次环评选取了 41 个拟建基站作为典型基站进行了

监测。

1.2.2 建设地理位置

本项目建设基站位于广西崇左市崇左市江州区、凭祥市、大新县、天等县、

扶绥县、宁明县及龙州县等 7 个县(市、区)。

1.2.3 环境特征

本项目建设 LTE、CDMA、CA 室外基站共 178 个,基站在各环境特征区分

布情况见表 1-1。

表 1-1 本项目 LTE1.8G 基站分布情况一览表(按环境特征分类)

项 目 序号 环境特征 基站数量(个) 占基站总数百分比

(%)

LTE1.8G

1 居民区 30 20.41

2 文教区 2 1.36

3 农村地区 105 71.43

4 交通区 1 0.68

5 工业区 2 1.36

6 商业区 4 2.72

7 风景区 3 2.04

合计 147 100.00

表 1-2 本项目 CDMA800M 基站分布情况一览表(按环境特征分类)

项 目 序号 环境特 基站数量(个) 占基站总数百分比

(%)

CDMA

800M

1 农村地区 16 100.00

合计 16 100.00

表 1-3 本项目 CA 基站分布情况一览表(按环境特征分类)

项 目 序号 环境特征 基站数量(个) 占基站总数百分比

(%)

CA

1 居民区 1 6.67

2 文教区 14 93.33

合计 15 100.00

由表 1-1、1-2、1-3 可知,LTE1.8G 基站共 147 个,其中居民区占 20.41%,

文教区占 1.36%,农村地区占 71.43%,交通区占 0.68%,工业区占 1.36%,商业

区占 2.72%,风景区占 2.04%;CDMA800M 基站共 16 个,全部是农村地区;CA

基站共 15 个,居民区占 6.67%,文教区 93.33%。

Page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4

1.2.4 基站主设备

根据本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LTE 基站、CDMA 基站单扇区的实

际发射功率为 10W,单扇区馈线、接头等损耗合计约为 3.22dB,收发信机型号

为 R8862A、DBS3900、RRU3630。

根据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崇左分公司提供的技术参数,本项目不同收发机

功率及损耗见表 1-3。

表 1-3 本项目设备功率及技术参数表

基站类型 TE CDMA CA

设备类型 华为 华为 华为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单扇区额定发射功

率(W) 20 20 20

单扇区实际发射功

率(W) 10 10 10

馈线、接头等损耗

( B) 3.22 3.22 3.22

天线增益(dBi) 17 17 17

1.2.5 天馈系统

本项目基站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1-4。

表 1-4 基站主要技术参数

天线挂

高(m)

单扇区实

际发射功

率(W)

机械下

倾角(°)

水平半功

率角(°)

垂直半功

率角(°)

天线增

益(dBi)

馈 及接

头等损耗

(dB)

极化

方式

2~40 10 0~12 65 8.5 17 3.22 双集

1.2.6 天线塔架

本项目天线基础塔架类型有拉线塔、单管塔及钢塔架。其中,LTE 楼顶拉线

塔 26 个,占基站总数的 17.69%;落地拉线塔 88 个,占基站总数的 59.86%;美

化天线 8 个,占基站总数的 7.49%;落地钢塔架 8 个,占基站总数的 5.44%,单

管塔 14 个,占基站总数的 9.52%。

CDMA 楼顶拉线塔 1 个,占基站总数的 6.25%;落地拉线塔 11 个,占基站总

数的 68.75%;单管塔 4 个,占基站总数的 25.00%。

CA 楼顶拉线塔 7 个,占基站总数的 46.66%;落地拉线塔 4 个,占基站总数

的 26.67%,美化天线 4 个,占基站总数的 26.67%,具体情况见表 1-5、表 1-6、

Page 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5

表 1-7。

表 1-5 天线架设方式一览表

项 目 序号 架设类型 数量 占总数的百分比

(%)

LTE

1 楼顶拉线塔 26 17.69

2 落地拉线塔 88 59.86

3 美化天线 11 7.49

4 落地钢塔架 8 5.44

5 单管塔 14 9.52

合计 147 100.00

表 1-6 天线架设方式一览表

项 目 序号 架设类 数量 占总数的百分比

(%)

CDMA

1 楼顶拉线塔 1 6.25

2 落地拉线架 11 68.75

3 单管塔 4 25.00

合计 16 100.00

表 1-7 天线架设方式一览表

项 目 序号 架设类型 数量 占总数的百分比

(%)

CA

1 楼顶拉线塔 7 46.66

2 美化天线 4 26.67

3 落地拉线塔 4 26.67

合计 15 100.00

1.2.7 基站类型及工作频段

本项目基站工作频率见表 1-7。

表 1-7 基站天线发射频段一览表

设备 频率 MHz

CDMA800 Hz 825 MHz ~835MHz(上行)、870 MHz ~880MHz(下行)

LTE1.8GHz 1765 MHz ~1780MHz(上行)、1860 MHz ~1875MHz(下行)

LTE2.1GHz 1920 MHz ~1940MHz(上行)、2110 MHz ~2130MHz(下行)

1.2.8 基站共址建设情况

基站共建共享可以节约空间资源、共享共用设备,减少建设成本。因而,近

年来,各大运营商的合作力度在不断加强。本项目建设基站 178 个,共址建设

73 个,本期共址建设情况见表 1-8。

表 1-8 本期基站共址建设情况统计表

Page 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6

基站类型 共址类型 数量(个) 占总数比例

(%)

LTE

移动 36 49.32

联通 14 19.18

移动/联通 10 13.70

CA

移动 1 1.37

联通 1 1.37

移动/联通 11 15.06

合计 73 100.00

Page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部分基站为共址建设,原有污染为既有基站的电磁辐射。

本次抽测的典型基站中部分是共址基站。抽测的典型基站功率密度监测值范

围为 0.04×10-2

W/m2~0.98×10

-2W/m

2,电磁环境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对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0.4W/m2 的标准限值要求。

Page 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8

二、项目所在地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2.1 自然环境简况

崇左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处 E106°33′~ 108°06′、N21°36′~23°22′之间,东北部

与南宁市相邻,东部与钦州市毗邻,东南部与防城港市相接,西北部与百色市相邻,西

及西南部与越南接壤,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交汇的中心地带,处

在“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的大通道上。总面积 17440km2。

崇左市地质构造古老,多以泥盆纪,二叠纪和三叠纪为地质基层,以石灰岩占优势,

页岩、砂岩次之,第四纪酸性赤红壤土层为地表盖层。境内山环岳绕,丘陵起伏,山多

地少,地貌复杂多样,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体。

西部为大青山山脉,南部为公母山山脉和十万大山余脉。地势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

高,向东倾斜,中部被左江及支流切割,形成错综合颁的丘陵平原。境内最高峰为南部

宁明县与防城港市接壤的十万大山余脉浦龙山(海拔 1358m)。其次是爱店附近中越边

境的公母山(海拔 1357.6m)。宁明县有 8 座山峰海拔 1000m 以上。1000m 以上的其他

山峰有北部的大新县与天等县交界的泗城岭(1073.7m),东北部江州区与隆安县交界的

的西大明山(海拔 1071.2m),南部龙州县的大青山(海拔 1045m)等。

境内河流属左江水系。左江干流全长 539km,发源于宁明县与越南交界的枯隆山,

上源称奇穷河,流入国内称平而河,在龙州县城与水口河汇合称丽江,与最大支流明江

汇合后称左江。左江年平均径流量 209×108m

3,扶绥新宁站,流域落差大,流域面积 31595

km2。

崇左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日照时

数1600多时,一月平均气温13.8℃,七月平均气温28.1℃,年平均气温20.8℃-22.4℃,年

无霜期长达340d,年降雨量1200mm以上。全年光照充足,且光、水同季。全年夏长冬短,

作物一年三熟,林木四季可长,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素有“绿

色宝库”之称。

Page 1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9

2.2 社会环境简况

崇左市自“十二五”以来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

到 682.82 亿元,年均增长 9.7%。财政收入 75.15 亿元,年均增长 9.6%。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 221.78 亿元,年均增长 1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34 万元,经济发展总体迈进

中等收入阶段。

201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47.37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77.45亿元,增长

11.5%;第三产业增加值224.90亿元,增长7.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

值的比重分别为22.68%、42.70%和34.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1%、60.9%和

28.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944元。

Page 1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10

三、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3.1 电磁环境

3.1.1 监测目的及内容

了解本项目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前时周围的电磁环境质量现状水平,掌握基站周

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为评价中国电信崇左分公司 1.8G、800M 第二批基站建

设项目建设的移动通信基站投入运行时对环境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基站污染源分析,选用宽频带的综合场强测量仪器对基站周围环境电磁辐

射场中关心点的总的环境电场强度(100kHz~3GHz)进行测量,说明监测点的电

磁环境现状水平,并对基站周围的环境保护目标进行调查。

3.1.2 监测单位及测试人员

本项目现状监测工作委托广西南宁新桂检测有限公司(CMA 证书号

162000050214),现状监测共安排 1 组工作人员,配备 2 名工作人员。

3.1.3 测试时段环境条件及测试仪器

监测单位于 2017 年 1 月 5 日~2017 年 1 月 8 日共抽选了 41 个拟建基站作为

典型基站(LTE1.8G32 个、CDMA800M4 个、CA5 个)进行抽测,项目为基站站

址周围电磁辐射场功率密度,占基站总数比例分别为 21.77%、25.00%和 33.33%。

监测时段:8:00~20:00;

监测环境:温度 10℃~22℃;相对湿度 45%~72%。每个抽测基站测量时的环

境条件见附件二:《中国电信崇左分公司 1.8G、800M 第二批基站建设项目电磁辐

射环境检测报告》。

本项目监测仪器型号见表 3-1。仪器主要技术参数见监测报告。

表 3-1 本项目监测仪器型号一览表

序号 仪器名称及编号 技术指标 测试(校准)证书编号

1

仪器名称:电磁场测量系统

机型号:NBM-520

出厂编号:D-0861

探头型号:EF-0691

探头编号:D-0271

频 率 范 围 :100kHz-3GHz

测 量 范 围 :0.38V/m-22kV/m

测量高度:探测器离

地 1.7m

校准单位:

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广

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证书编号:WWD201600586

有效期:

2016 年 03 月 22 日~2017

年 03 月 21 日

3.1.4 测量布点原则及方法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的要求,本项目监测点位布设在

Page 1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11

以基站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 50m 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目标。具体点位根据

建设方案,优先布设在公众可以到达的距离天线最近处。本期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

线为定向天线。

测量点位的选择

(1)现状测量基站主要选取位于关注区、周围有其它电磁辐射源、易受民众

投诉区域的基站进行。

(2)各部分测量布点参照《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与《辐射环境管理导则 电

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并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的要求进行。

(3)因通信基站的发射天线为定向天线,所以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上设在天

线主瓣方向内。

(4)对于发射天线架设在楼顶的基站,在楼顶公众可活动范围内布设监测点

位。

(5)本项目建设的基站与其它移动通信基站共址建设,在测量此类基站时,

监测点位优先考虑布设在其它工程已建基站天线主瓣方向。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上

设在天线主瓣方向上。有测量条件的基站,沿主瓣方向每 10m 布设一监测点,至

50m 处。环境监测点位布置示意图见图 3-1。

图 3-1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扇区检测点位布置示意图

Page 1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12

根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10.2-1996)和《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

114 号)的要求,开展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检测工作。

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监测要求:测量仪器探头(天线)尖端距地面(或立

足点)1.7m,根据不同监测目的,调整测量高度;探头(天线)尖端与操作人员之

间距离不少于 0.5m。每个测点连续测 5 次,每次检测时间不小于 15s,并读取稳定

状态下的最大值。若检测读数起伏较大时,适当延长检测时间。

在室内检测,一般选取房间中央位置,点位与家用电器等设备之间距离不少于

1m。在窗口(阳台)位置检测,探头(天线)尖端应在窗框(阳台)界面以内。

对于发射天线架设在楼顶的基站,在楼顶公众可活动范围内布设检测点位。进行检

测时,应设法避免或尽量减少周边偶发的其他辐射源的干扰。

3.1.5 监测记录

①基站信息的记录:记录移动通信基站名称、地理位置、基站类型、天线离地

高度、架设类型等参数;

②环境条件记录: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天气状况;同时记录监测开始结

束时间、监测人员、测量仪器;

③监测结果记录:记录以基站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 50m 范围内的监测点位示

意图,标注基站到和其他电磁发射源的位置,同时记录监测点位具体名称、监测数

据、到基站发射天线的距离。

3.1.6 抽测基站的选取原则

根据 2007 年 4 月 19 日《信息产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移动通信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协调会纪要》的要求:“国家环保总局同意沿用 20%基站比例开展环评本

底测试”,同时根据广西环保厅对基站抽测的要求,综合考虑后确定本项目基站的

抽测比例为基站数量的 20%,实际抽测比例分别为 21.77%、25.00%和 33.33%。结

合本项目基站的行政区域分布、环境功能特征及工程技术特点,本项目共选取了

41 个具有环境特征代表性及工程技术特征代表性的基站作为抽测基站,开展基站

周围电磁辐射背景水平的监测。

本项目典型基站环境特征分布比例见表 3-2。

表 3-2 抽测基站环境区域分布比例表

Page 1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13

项目 主要环境

抽测基

站数量

(个)

(1)

抽测基

站总数

(个)

(2)

占抽测典

型基站总

数的百分

比(%)

(3)=(1)/(2)

所在区域

基站数量

(个)

(4)

占该区域基

站总数的百

分比

(%)

(5)=(1)/(4)

基站总

数(个)

(6)

该区域全部

基站占基站

总数的百分

比(%)

(7)=(4)/(6)

LTE

居民区 7

32

21.88 30 23.33

147

20.41

文教区 1 3.13 2 50.00 1.36

农村地区 22 68.75 105 20.95 71.43

交通区 0 / 1 / 0.68

工业区 0 / 2 / 1.36

商 区 0 / 4 / 2.72

风景区 2 6.25 3 66.67 2.04

合计 32 100.00 147 20.48 100.00

CDMA 农村地区 4

4 100.00 16 25.00

16 100.00

合计 4 100.00 16 25.00 100.00

CA

居民区 0

5

/ 1 /

15

6.67

文教区 5 100.00 14 35.71 93.33

合计 5 100.00 15 37.50 100.00

由表 3-2 可知,抽测基站应覆盖各种典型环境,优先选择与居民点等环境保护

目标较近、人口较密集的基站作为拟建抽测基站,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基站密度

较大)相应提高抽测基站的抽样比例。本项目大部分的基站位于农村地区,因此,

本次相应提高了对应区域抽测基站的抽样比例。

(3)设备类型、技术参数具有代表性

本项目基站采取楼顶塔和落地塔 2 种架设方式。钢塔桅类型包括拉线塔、钢塔

架及单管塔。收发信机为 R8862A 型号,实际发射功率以 10W 为主。抽测基站的

选取包括了楼顶塔及落地塔。

(4)共址情况分布

本项目抽测基站的选取包括了所有行政区域、包含了所有环境特征、涵盖了所

有基站工程技术特点,并对各重要行政区域、重要环境功能区、主要类型基站提高

了抽检比例,共址密集站点均已抽测,使得抽测基站的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的要求监测时段为 8:00~20:00。

监测覆盖了白天的各个时段,因此监测结果能反应不同话务量下拟建位置的电磁辐

Page 1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14

射水平。据此,抽测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能反应本期基站的电磁环境现状情况。

3.1.6 抽测基站监测结果分析

广西南宁新桂检测有限公司(证书号 162000050214)对崇左市所辖区域共抽

取了 41 个抽测基站进行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监测报告见附件二)。抽测基站监测

范围值见表 3-4,各典型基站监测结果见表 3-5、表 3-6。

表 3-4 本项目典型基站监测值范围一览表

序号 功率密度测量范围(×10-2

W/m2)

最大值占环境总功率密度评价标

准值的百分比(%)

1 0.04~0.98 2.45

表 3-4 表明,典型基站监测值范围为 0.04×10-2

W/m2~0.98×10

-2W/m

2。本期基站

监测最大值为 0.98×10-2

W/m2,占环境总的功率密度评价标准值 0.4W/m

2 的 2.45%。

电磁环境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对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0.4W/m2

的标准限值要求。

根据《2016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016 年全区,电磁

环境质量良好。

3.2 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广西崇左市环境空气自动站发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2017 年 2 月崇左

市空气质量良好,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3.3 水环境

根据 2017 年 4 月崇左市水环境质量月报,2017 年 4 月,崇左市辖区内地表水

断面水质均符合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集中式饮水水源地地表水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

类标准。

3.4 声环境

《崇左市 2016 年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 2016 年崇左市区区域环境噪声

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 55.2dB(A),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为《环境噪声监

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 640-2012)的三级,等级评价为一般。

Page 1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15

四、评价范围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4.1 评价范围

(1)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中第 3.1.2 款规定,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的确定遵

循下列要求:

①发射机功率 P≤100kW 时,评价范围为以天线为中心,半径为 0.5km 的

范围;

②对于有方向性的天线,按照天线辐射主瓣的半功率角内评价到 0.5km,

如高层建筑的部分楼层进入天线辐射主瓣的半功率角以内时,应选择不同高度

对该楼层进行室内或室外的场强测量。

(2)《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规定的监测范围

是:监测点位一般布设在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 50m 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

的的保护目标,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可对点位进行适当调整,具体点位优先布设

在公众可以到达的距离天线最近处。

根据上述规定,结合移动通信基站的特点以及评价单位对移动通信基站的

现场测量经验,确定本次评价范围为:以基站发射天线为中心,距离发射天线

中心半径 50m 范围。

4.2 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特性,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是在评价范围

内的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环

境保护目标为基站天线 50m 范围的邻近建筑物内的居民和人群。

Page 1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16

五、评价适用标准

5.1 环境质量标准

5.1.1 电磁辐射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在 30~3000(MHz)频率

范围内,对公众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为电磁辐射源在接受点产生的功率密度小

于 0.4W/m2,如下表 5-1 所示:

表 5-1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频率范围 电场强度 E

(V/m)

磁场强度 H

(A/m)

磁感应强度 B

(μT)

等效平面波功

率密度 Seq

(W/m2)

30 MHz~3000

MHz 12 0.032 0.04 0.4

5.1.2 声环境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本次评价位于居民住宅、医疗卫

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农村居住区的基站声环境执行 1 类标准;

位于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的基站声

环境执行 2 类标准;位于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区域的基站声环境执

行 3 类标准;位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

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的基站声环境执行

4a 类标准,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的基站声环境执行 4b 类标准。

表 5-2 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时段

昼间 夜间

1 类 55 45

2 类 0 50

3 类 65 55

4 类 4a 类 70 55

4b 类 70 60

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5.2.1 噪声

施工期:

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表 5-2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昼间 夜间

70 55

5.2.2 固体废物

项目中的基站设备(主控板及射频模块)、空调等设备,对这类设备报废

Page 2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17

时应执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27-2010)。

5.3 电磁辐射管理目标值

根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中的规定:

5.3.1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不应大于国家标准 《电磁环境控制限 值》

(GB8702—2014)的要求。

5.3.2 单个项目的影响

为使公众受到总照射剂量小于 GB8702—2014 的规定值,根据《辐射环境

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1996)第 4.2 条

规定,对单个项目的影响必须限制在 GB8702-2014 限值的若干分之一。在评价

时,对于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审批的大型项目可取 GB8702-2014 中场强限值

的 1/ 2 ,或功率密度限值的 1/2。其他项目则取场强限值的 1/ 5 ,或功率密度

限值的 1/5 作为评价标准。

因此,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取 GB8702-2014 中功率密度限值的 1/5(即 8×

10-2

W/m2)作为管理目标值。如下表 5-3 所示:

表 5-3 项目管理目标值

适用对象 频率(MHz) 电场强度

(V/m)

功率密度

(×10-2

W/m2)

标准来源

单 系统 0-3000 5.37 8 GB8702—2014

HJ/T10.3-1996

Page 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18

六、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6.1 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污染源主要为施工期设备安装打孔产生的噪声,少量固体废物、设备

包装废物。农村基站敷设光缆需开挖地表,铺设一定长度的地下光缆管道,埋深

约 0.5m,管道沿山坡铺设,易造成少量水土流失;运营期产生的电磁辐射、机

房空调外机噪声、设备、电源柜、空调等设备电路板。施工期、运行期各环节产

生的污染物见图 6-1,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电磁辐射。

图 6-1 基站建设工程产污节点图

6.2 基站组成

基站是移动通信系统中与无线蜂窝网络关系最直接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整个

移动网络中基站主要起中继作用。基站与基站之间采用无线信道连接,负责无线

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而主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常采用有线

信道连接,实现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移动通信

基站一般由基站机房、基站设备、传输设备、动力设备、馈线、天线和天线支架

等设备组成。基站设备主要由基站控制器件、收发信机(TRX)及其他辅助设备。

机房室内设备包括基站控制器、收发信机、功率放大器、耦合器、合路器、

Page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19

双工器主设备,馈线、跳线等信号收发设备、以及电源柜和蓄电池、走线架和避

雷器等辅助设备。室外设备包括馈线、铁塔和天线、天线支架等(见图 6-2)。

图 6-2 基站机房设备组成

图 6-3 基站机房外设备组成

本项目的基站天线类型全部采用定向天线,极化方式为双极化,一般城区基

站多采用地面景观灯塔、楼顶抱杆、拉线塔和美化天线等架设方式,天线挂高一

般城区保持在 20m 以上,部分在 20m 以下。农村站一般多采用地面拉线、管塔、

Page 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20

角钢塔等架设方式,基站一般保持在 20-50m 左右,部分在 20m 以下。基站技术

参数的统计汇总结果见表 6-1。

表 6-1 基站主要技术参数表

天线挂

高范围

(m)

发射机

额定发

射 率

(W)

发射机实

际发射功

率(W)

水平半

功率角

(°)

垂直半

功率角

(°)

天线增

(dBi)

馈线及接

头等损

(dB)

机械下

倾角

°)

2~40 10 10 65 8.5 17 3.22 0~12

6.3 基本工作原理

移动通信是通过电磁波的传播来实现的,而电磁波传播方式和频率有很大的

关系,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其传播方式也不同。本项目1.8G基站、800M基站分别

采用LTE、CDMA两种技术标准。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有关文件规定,

中国电信LTE、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见表6-2。

表 6-2 中国电信 LTE、CDMA 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率分配表

系统 频段

LTE 1765~1780MHz(上行)、1860~1875M z(下行)

CDMA 825~835MHz(上行)、870~880MHz(下行)

移动通信采用直射波辐射的方式传播,其特点为:天线高度远大于工作波长;

通信距离通常在视线距离之内;由于存在多径传播现象,造成直射波和反射波互

相干扰,引起接收点场强起伏变化并随距离呈波动变化;直射波辐射传播方式与

天波辐射相比更为稳定。

说明:

1、双低噪模块包括 2 个带通滤波器:2 个低噪声放大器和双路双离器。作用是将一对

天线输入信号经滤波和噪放后分成两路信号分配至相应的收发信控制单元;

2、宽带/窄带合路能包括集成混合耗合器,负载,发射带通滤波器,它将两路、多路输

出信号合成一路输出;

3、定向藕合器将两路输入信号混合后在—根天线上发射;

4、中功率双工器将—路发射信号主路射信号以节约天线馈线。

Page 2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21

图 6-4 基站工作原理框图

6.3.1 LTE 技术原理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继第三代移动通信之后国际上主流的新一代

移动通信标准,FDD是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模式和

TD—LTE是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模式的LTE系统,是CDMA

的后续演进技术与标准。LTE是在3GPP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组

织中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长期演进技术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标准化的,LTE及其

增强版本LTE-Advanced的研究和标准化受到了全球运营商和设备商最为广泛的

支持和参与。LTE系统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为

基础,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全面采用和优化分组数据传输。

LTEFDD系统及TD—LTE系统为了满足LTE对系统容量、性能指标、传输时

延、部署方式、业务质量、复杂性、网络架构以及成本等方面的需求,在网络架

构、空口高层协议以及物理层关键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革新。

(1)接入网架构方面:采用扁平网络架构,简化网络接口,优化网元间功

能划分。

(2)空口高层协议栈方面:通过简化信道映射方式和RRC协议状态,优化

RRC的信令流程,降低了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时延;并针对分组数据包传输的

特点,通过对资源分配和调度机制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了传输效率。

(3)空口物理层方面:支持可变传输带宽,实现各种场景下对带宽的灵活

配置;应用基于OFDM的多址接入技术及其传输方式;引入先进的多天线技术来

提升系统容量;优化和提升基于分组域数据调度传输特点的物理层过程。

LTE系统采用了FDD频分双工、TD—LTE时分双工、多址接入技术、多天线

技术、信道编码、自适应链路调制、干扰协调等多项关键技术,具有物理层帧结

构、资源分配方式、控制信道和同步方式实现的主要特点。部分主要关键技术简

述如下:

(1)FDD频分双工技术

FDD模式的特点是在分离(上下行频率间隔190MHz)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

上,系统进行接收和传送,用保护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

采用包交换等技术,突破二代发展的瓶颈,实现高速数据业务,提高频谱利

Page 2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22

用率,增加系统容量。FDD必须采用成对的频率,即在每2x5MHz的带宽内提供

第三代业务。该方式在支持对称业务时,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频谱。

基于CDMA技术的三种RTT技术规范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也称为

一个家庭,三个成员。CDMA DS和CDMA MC是频分双工模式(FDD),CDMA

TDD是时分双工模式(TDD),ITU-R为3G的FDD模式和TDD模式划分了独立的

频段,在组网上,TDD模式和FDD模式共存于3G网络。

FDD采用两个对称的频率信道来分别发射和接收信号,发射和接收信道之间

存在着一定的频段保护间隔。FDD模式工作的系统是连续控制的系统,适应于大

区制的国家和国际间覆盖漫游,适合于对称业务如话音、交互式适时数据等。在

频分双工方式上具有以下3方面的优势:①在支持对称业务时能充分利用上下行

的频谱;②采用FDD模式的系统的最高移动速度可达500KM/h,而采用TDD模式

的系统的最高移动速度只有120KM/h。两者相比,TDD系统明显稍逊一筹;③在

抗干扰方面,使用FDD可消除邻近蜂窝区基站和本区基站之间的干扰。

(2)TDD时分双工技术

对于TDD双工方式的宏蜂窝系统,上下行传输型号在同一频带内,通过将信

号调度到不同时间段,采用非连续方式发送,并设置一定的时间间隔方式以避免

上下行信号间干扰。在未来的第四代通信系统IMT-Advanced中,由于TDD系统

具有频谱利用率高等众多的优势,ITU为TDD系统分配了更多的非对称频谱,是

的TDD双工方式在未来的移动蜂窝系统中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并日益成为

主流的双工应用方式。作为未来移动通信的主要标准,在LTE标准系统架构中同

时支持FDD和TDD两种双工方式。其中,基于TDD双工方式TD—LTE的标准制

式,在双工方式上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优势:①频谱配置灵活,利用率高;②灵

活的上下行资源比例配置,更有效地支持非对称的IP分组业务;③利用信道对称

性特点,提升系统性能;④TDD双工方式在一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方面有着天然优

势。

(3)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

对于无线移动通信来说,选择适当的调制和多址接入方式以实现良好的系统

性能至关重要。在2G通信系统,主要采用的是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3G通信系

统则引入了码分复用。这种调制和多址技术的演进,可以认为是移动通信系统中

“代”的概念的主要特征之一。

Page 2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23

OFDMA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方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频分复用多址接入技术,

不同的用户被分配在各子载波上,通过频率资源上的正交方式来区分用户。在

TD-LTE系统中,多址接入技术在下行方向上采用了OFDMA的复用方式,为了确

保终端功放的效率,LTE系统的物理层多址方案下行方向均采用基于循环前缀

(Cyclic Prefix,CP)的OFDMA;上行方向则采用基于循环前缀的单载波频分

多址(Single Carrier -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SC-FDMA)。

OFDMA作为未来无线通信应用的主要多址接入技术,相对于其他多址方式,

具有以下6方面的优势:①频谱效率更高;②接收信号处理更为简单,降低了接

收机的实现复杂度;③带宽扩展性强;④易于与多天线技术(MIMO)结合,提

升系统性能;⑤易于与链路自适应技术结合;⑥易于MBMS业务的传输。

(4)多天线技术

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基本思想是在收发双端采用多根天线,分别

同时发射和接收,通过空时处理技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在无需增加频谱资源

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成倍地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提高频谱利用率。

智能天线是一种重要的多天线技术,其主要任务是利用接收信号的空间信息,通

过阵列信号处理和赋形技术来改善链路和系统的质量。

多天线技术在LTE中的应用不仅表现为收发天线数的明显增加,而且其传输

模式也更加丰富。如前所述,多天线发送方式包括发送分集、空间复用、多用户

MIMO和波束赋形等,在上行链路,多个用户组成的虚拟MIMO也进一步提高了

上行的系统容量。

LTE规定的多天线传输方式包含以下几类:

传输方式1:单天线传输模式;

传输方式2:传输分集,分2发送天线的SFBC和4发送天线的SFBC+FSTD两

种方案;

传输方式3:主传输方式为开环空间复用;

传输方式4:主传输方式为闭环空间复用;

传输方式5:主传输方式为MU-MIMO;

传输方式6:主传输方式为Rank=1的闭环空间复用;

传输方式7:基于专用导频的单流波束赋形;

传输方式8:基于双端口导频的双流波束赋形。

Page 2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24

(5)链路自适应调制技术

链路自适应技术是指系统根据当前获取的信道信息,自适应地调整系统传输

参数的行为,用以克服或适应当前信道变化带来的影响。该技术主要包含两方面

内容:①信道信息的获取,准确和有效地获得当前信道环境参数,以及采用什么

样的信道指示参数能够更有效和准确地反映信道的状况;②传输参数的调整,其

中包含调整方式、编码方式、冗余信息、发射功率以及时频资源等参数的调整。

通常情况下,链路自适应技术主要包括4个技术:自适应调制与编码技术、

功率控制技术、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道选择性调度技术。

链路自适应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提高无线通信传输速率、支持多种业务不同

QoS需求以及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利用率的手段,在各种通信系统中都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无线网络系统的宽带化、OFDM技术

以及多天线技术的应用,链路自适应技术也从一维扩展到二维甚至多维,即动态

调整包括时域、频域和空间域在内的各种传输参与以适应信道的变化。在LTE系

统中需要合理地设计宽带OFDM系统的自适应技术,进一步有效地利用系统的时

频资源。

(6)LTEFDD系统帧结构

在空中接口上,LTE定义了无线帧来进行信号的传输,1个无线帧的长度为

10ms。在FDD帧结构中,一个长度为10ms的无线帧由10个长度为1ms的子帧构成,

每个子帧由两个长度为0.5ms的时隙构成。

FDD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进行接收和发送,用保护频段来分离接

收和发送信道。FDD必须采用成对的频率,依靠频率来区分上下行链路,其单方

向的资源在时间上是连续的。FDD在支持对称业务时,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频谱。

在特殊时隙中,LTE FDD中用普通数据子帧传输上行sounding导频。在同步信号

方面,在FDD帧结构中,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位于5ms第二个子帧内前二个

时隙的最后两个符号。LTE FDD 系统中,HARQ的RTT(Round Trip Time)固定

为8ms,且ACK/NACK位置固定。

Page 2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25

图6-5 LTEFDD物理层帧结构示意图

TDD帧结构特点如下:

◇ 每个10ms无线帧被分为10个子帧;

◇ 每个子帧包含两个时隙,每时隙长0.5ms;

◇ Ts=1/(15000*2048) 是基本时间单元;

◇ 任何二个子帧即可以作为上行,也可以作为下行。

(6)TD—LTE系统帧结构

在TDD帧结构中,10ms的无线帧包含两个长度为5ms的半帧

(Tf=153600×Ts=5ms),每个半帧由5个长度为1ms的子帧(Subframe,

30720×Ts=1ms)组成,包含4个普通子帧和一个特殊子帧。普通子帧包含两个

0.5ms的时隙(Slot),特殊子帧由3个特殊时隙(UpPTS、GP、DwPTS)组成。

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时隙比例以及DwPTS/GP/DwPTS的长度,保证与CDMA的

共存。TD—LTE物理层有5ms和10ms两种上下行切换周期。图4.3-2为切换点周期

为5ms的帧结构图,其中特殊时隙分布于子帧1和子帧6.对于切换点周期为10ms

的帧结构,特殊时隙仅分布于子帧1。

Page 2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26

图6-6 TD—LTE物理层帧结构示意图(切换点周期为5ms)

对于TDD系统,上下行在时间上分开,载波频率相同,即在每10ms周期内

上下行总共有10个子帧可用,每个子帧或者上行或者下行。

TDD帧结构中,每个无线帧首先分割2个5ms的半帧。TD—LTE帧结构存在

多种时隙比例配置,可以分为5ms周期和10ms周期两类,便于灵活地支持不同配

比的上下行业务。在5ms周期中,子帧1和子帧6固定配置为特殊子帧;10ms周期

中,子帧1固定配置为特殊子帧。每个特殊子帧由DwPTS、GP、UpPTS3个特殊

时隙组成,其结构特点如下:

◇上下行时序配置中,支持5ms和10ms的下行到上行的切换周期;

◇对于5ms的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每个5ms的半帧中配置一个特殊子帧;

◇对于10ms的下行到上行切换点周期,在第一5ms子帧中配置特殊子帧;

◇子帧0、子帧5和DwPTS时隙总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UpPTS及其项链的第

一个子帧总是用于上行传输。

6.3.2 CDMA 的工作原理

(1)多址方式

码分多址方式(CDMA)是一种先进的、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多址接入方式。目

前,它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研究开发的热点。多址方式是许多用户地址共同使用

同一频段相互通信的一种方式。

码分多址系统采用扩频调制信号,其频带宽度比信息信号的CDMA频带宽度

大得多,达到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以上。扩频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极低,具有

Page 3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27

很好的隐蔽性和很强的抗多种干扰的能力。

(2)扩频通信

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

息所必需的最小带宽;频带的展宽是通过编码及调制的方法实现的,并与所传信

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相关解调来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数

据。

(3)CDMA 优点

与FDMA 和TDMA 系统相比,CDMA 系统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其中一

部分是扩频通信系统所固有的,另二部分则是由CDMA 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特点

软切换和功率控制等技术所带来的。CDMA 移动通信网是由扩频、多址接入、

蜂窝组网和频率复用等几种技术结合而成,是频域、时域和码(能量)域三维信

号处理的一种协同运作,因此它具有抗干扰性好,抗多径衰落,保密安全性高,

同频率可在多个小区内重复使用,所要求的载干比(C/I)小于1,容量和质量之间

可做权衡取舍等属性。这些属性使CDMA 系统与其它系统相比具有如下非常重

要的优势:

①系统容量大:理论上CDMA移动网比模拟网大20倍。实际要比模拟网大10

倍,比GSM要大4-5倍。

②系统容量灵活配置:这与CDMA的机理有关。CDMA是一个自扰系统,所

有移动用户都占用相同带宽和频率,如果能控制住用户的信号强度,在保持高质

量通话的同时,我们就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

③通话质量好:CDMA系统话音质量很高,声码器可以动态地调整数据传输

速率,并根据适当的门限值选择不同的电平级发射。同时门限值根据背景噪声的

改变而改变,这样即使在背景噪声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较好的通话质量。

④另外,CDMA 系统采用软切换技术,在越区时,“先连接再断开”,这样

完全克服了硬切换容易掉话的缺点。频率规划简单,用户按不同的序列码区分,

所以相同CDMA 载波可在相邻的小区内使用,网络规划灵活,扩展简单。延长

手机电池寿命,采用功率控制和可变速率声码器,手机电池使用寿命延长。

6.3.3 天线的工作原理

天线是一种转换器,它将在传输线中传输的电磁波转换为在空间中传播的电

Page 3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28

磁波,同时也将在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转换为在传输线中传输的电磁波。在移动

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站天线一般为由基本单元振子组成的天线阵列,如图6-7所

示:

其中单元振子一般为长度是半个波长的半波振子,馈电网络一般采用等功率

的功分网络。

天线的接头一般采用 DIN 型(7/16'')接头,接头的位置一般在天线的底部,

也有装在天线的背部。

在结构上,用天线罩将单元振子和馈电网络密封,以保护天线不易损坏。天

线罩的材料一般为玻璃钢材料,其特点是对电波的损耗较小,强度也较好。

图6-7 天线阵列

Page 3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29

图6-8 天线类型

由于天线工作在室外环境中,为了防止进水对天线的性能产生影响,在天线

的底部一般都有排水孔。

6.3.3.1 天线的种类

基站天线按照水平方向图的特性可分为全向天线与定向天线两种,按照极化

特性可分为单极化天线与双极化天线两种。一般全向天线多为单极化天线,定向

天线有单极化天线和双极化天线两种。

全向天线在水平面内的所有方向上辐射出的电波能量都是相同的,但在垂直

面内不同方向上辐射出的电波能量是不同的。定向天线在水平面与垂直面内的所

有方向上辐射出的电波能量都是不同的。

单极化天线多为垂直极化天线,其振子单元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方向,而双极

化天线多为 45 度斜极化天线,其振子单元为左斜 45 度与右斜 45 度相交叉的振

子,如图 6-7 所示。双极化天线相当于两副单极化天线合并在一副天线中,采用

双极化天线可以减少塔上天线数量,减少工程安装的工作量,因而可以减少系统

成本,目前得到广泛的使用。典型的定向天线的外观见图 6-9。定向天线增益方

向性模拟三维图见图 6-10。

Page 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30

图 6-9 典型定向天线的外观

图 6-10 定向天线电磁波波束三维模拟图

6.3.3.2 天线的主要指标

(1)水平面方向图

指天线的远区辐射电场的幅度在水平面内随角度变化函数的曲线,水平方向

图反映了天线在水平面上的辐射特性,如理想全向天线的水平方向图是一个圆。

一般水平方向图是按最大辐射方向的电场幅度值进行归一的。

(2)垂直面方向图

指天线的远区辐射电场的幅度在垂直面内随角度变化函数的曲线,垂直方向

图反映了天线在垂直面上的辐射特性。垂直方向图也是按最大辐射方向的电场幅

Page 3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31

度值进行归一的。对于定向天线,主瓣上侧的副瓣应尽可能的小,因为太大的上

副瓣会使较多的干扰进入系统,影响通信质量。

(3)增益

指在相同输入功率条件下,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某一点所产生的功率密度

与理想点源天线在同一点所产生的功率密度的比值。增益反映了天线将电波集中

发射到某一方向上的能力,一般来讲天线的增益越高,波瓣宽度越窄,天线发射

出的能量也越集中。典型定向天线增益方向图见图 6-11 和图 6-12。

图 6-11 电磁波波束水平方向剖面图

Page 3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32

图 6-12 电磁波波束垂直方向剖面图

6.3.3.3 天线的架设方式

天线的架设方式根据基站的位置一般有地面塔(单管塔、拉线塔、钢塔架、

仿生树等)、楼顶塔(拉线塔、抱杆、美化天线等)。位于城市中的基站大多设

于建筑物的楼顶,采用楼顶抱杆或者楼顶拉线塔的方式架设天线,位于乡镇的基

站则大多采用落地塔的形式(如图 6-13)。

6.3.3.4 天线的高度

天线高度直接影响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台测得的信号覆盖范围受两方面因

素影响:一是天线所发射的直射波所能达到的最远距离;二是到达该地点的信号

强度足以为移动台所捕捉。

Page 3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33

单管塔

角钢塔

六方塔

拉线塔

抱杆 美化天线

景观灯塔

仿生树

图 6-13 天线架设方式

Page 3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34

6.4 基站选址原则

(1)基站选址宜在地势相对较高或有高层建筑、高塔利用的地方。如果高

层的高度不能满足基站天线高度要求,应有房顶设塔或地面立塔的条件,以便保

证基站周围视野开阔,附近没有高于基站天线的高大建筑物阻挡。

(2)尽量不要在电磁辐射本底值高的区域建设与其它系统共址的基站。在

电磁辐射本底值较高的区域建设基站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拟建基站的天线参数

和发射高度,确保基站建设满足相关安全防护距离要求。

(3)建设单位在基站选址时除了考虑网络覆盖和信号外,还要认真考虑拟

建基站对周围环境和居住人群的影响。对于在前期选址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反复论

证和公示,并征求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在施工前应与当地的社区委

员会沟通,取得当地群众的支持。

(4)市区基站应避免天线前方近处有高大楼房而造成障碍或反射后对其周

围基站产生干扰,也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民事纠纷。基站定向天线三个电磁波主瓣

尽量避开周围高层建筑,实在避不开时,如距离较远,可采用低增益的天线、调

整天线下倾角度或将天线挂高适当升高使天线与前方居民楼有一定高差等方法

避开电磁波主瓣;否则应另行选址。

(5)新建基站选址应当满足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尽量采用小型化、隐蔽

化等美化建设方案。

(6)新建基站在居民区选址的,应优先考虑设置在非居住建筑物上,尽量

远离敏感建筑物,并通过升高天线,减小基站的发射功率和天线的增益,减轻基

站周围环境及保护目标接受的电磁辐射强度。

(7)基站宜选在人为噪声及其他无线电干扰小的地方。尽量避免设在大功

率无线电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达站附近。

(8)针对共址基站,环评抽测的 41 个典型基站中全部为共址基站,基站共

建共享可以节约空间资源、共享共用设备,减少建设成本,因此各大运营商的合

作力度需继续加强。

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及现场调查,环评抽测的 41 个典型基站在选址和天线选

型上基本满足了上述建议和原则;对于未抽测基站,在严格执行上述建议和原则

后,其选址和天线选型从环保角度是可行的。

Page 3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35

6.5 污染源分析

6.5.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1)采取楼顶抱杆和增高架方式建设的基站

本项目部分基站采取楼顶抱杆和增高架方式单独建设基站,这些基站利用现

有房间作为机房,其建设过程主要为设备的安装。主要噪声源为电钻,其源强约

为 65~80dB(A),在单个基站施工过程中使用时间较短,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

小。但由于这一类型基站一般都位于城区,周围居民区密集,基站设备安装时的

噪声将直接影响到周围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施

工管理,禁止夜间施工。

这类基站在施工期不产生扬尘和废水,因此对大气和水环境无影响。此外,

施工结束后少量的建筑垃圾由施工人员收集回收,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2)采取地面塔方式建设的基站

①本项目另一部分基站采取地面铁塔(或管塔)方式建设。需要建设地面管

塔、铁塔和小型机房。据同类型工程调研,基站施工土建工程量小,又分散,以

人工为主,辅以简单的小型施工机械。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自土建、钢结构及设

备安装调试等几个阶段中,主要噪声源有打桩机、振捣器及汽车等。施工机械一

般位于露天,噪声传播距离远,影响范围大,是重要的临时性噪声源。主要施工

机械的噪声随距离的衰减情况见表 6-3。

表 6-3 主要施工机械(单台)噪声随距离的衰减变化单位:dB(A)

机械设备 距噪声源距离

15 m 50 m 100 m 150 m 200 m

打桩机 72~93 62~83 56~77 52~73 50~71

振捣器 72~90 62~80 56~74 52~70 50~68

汽车 69~81 59~71 53~65 49~62 47~59

将表 6-3 中数据对照《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可知,大部分施工机械在 30m 远处的噪声值均超过了施工阶段噪声限值。

单台施工机械噪声随距离的衰减计算公式如下:

)()/lg(20)()( 000 rrarrrLrL AA ---=

式中:LA(r)-预测点的噪声值;

LA(r0)-参照点的噪声值;

Page 3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36

r、r0-预测点、参照点到噪声源处的距离;

a-空气吸收附加衰减系数(1dB/100m)。

②本类型基站在施工期间将产生少量施工扬尘和汽车尾气,但其产生量很

小,浓度较低,因此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通过经常向施工路面洒水,保持

地面湿润可以有效减少扬尘,将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控制到可接受的水平。

③施工期间废水主要来源于塔基及配套机房施工,施工中混凝土一般采用人

工拌和,塔基及配套机房的施工废水量很小。施工人员临时租用当地民房居住,

少量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原有设施处理。

④塔基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式基础,塔基施工开挖的土石方基本回填,就地平

整填埋。

⑤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线路的初勘、终勘、施工放样以及设备的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对沿线影响

基站建设的区域进行少量的砍伐和修整,对周围的植被、地形、地貌造成一定的

破坏。

在铁塔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的不利地形和地质进行一定的修整,在

一部分基站周围还需要开挖排水沟等设施,对周围的植被、地貌造成一定的破坏。

基站建设过程中,其数据光缆利用现有网络直接接入。农村部分基站数据光

缆的接入需铺设一定长度的地下光缆管道,埋深约 0.5m,管道沿山坡铺设,不

占用基本农田。在铺设地下管道的过程中涉及基础开挖,产生少量土石方,会造

成地表部分植被破坏和少量水土流失,但在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

及植被恢复的防护措施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6.5.2 运行期污染源分析

(1)电磁波辐射源分析

移动通信基站由室外和室内两部分设备组成。室内设备有基站控制器,信号

发射机,功率放大器、合路器、耦合器、双工器及部分馈线等。这些设备在设计、

制造时已采取了较好屏蔽措施(金属机箱),并且设备放置在机房内,经过墙体

和机房门的屏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辐射污染。

室外设备有馈线和收、发天线。基站运行时其发射天线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

波,使周围电磁辐射场强度增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辐射影响,这是本项目

的主要污染源。通常基站的接收和发射共用同一付天线。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是手

Page 4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37

机用户用无线与基站设备连接的信息出(下行、发射)入(上行、接收)口,是

载有各种信息的电磁波能量转换器。基站发射时,调制后的射频电流能量经基站

天线转换为电磁波能量,并以一定的强度向预定区域辐射出去;手机用户信息经

调制后的电磁波能量,由基站天线接收,有效地转换为射频电流能量,传输至主

设备。这样就构成了无线通信系统。

基站正常运行时,(发射)天线向周围发射不同频率范围段的电磁波,导致

周围环境电磁辐射场强增高。由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可知,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强度

将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基站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是有一定范围的。天线辐射

的水平波束宽度决定了天线辐射的电磁波水平覆盖的范围;天线垂直波束宽度则

决定了传输距离及纵向覆盖的单位。上述范围亦确定了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可能

造成的辐射影响范围。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传播示意图见图 6-14。

移动通信网为扩大用户量,扩大服务半径,保证通话质量,就必须在城市空

间建立若干个具有一定发射功率的移动通信基站,每个基站都要根据服务区范围

及用户手机使用状况发射不同强度的电磁波,附近空域中的电磁辐射场强超过国

家标准限值时则产生电磁辐射污染。

在移动通信系统运行时,利用射频设备和控制器通过收发信台与网内移动用

户进行无线通信,而无线通信是由基站通过天线系统接收和发射一定频率范围内

的电磁波来实现的,移动通信中的电磁辐射即由此产生。

图 6-14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传播示意图

电磁波

Page 4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38

(2)噪声

本项目建成后运行期间产生的噪声主要在机房,包括机房内设备产生的电磁

和振动噪声、空调室外机产生的噪声、设备运行时散热风扇等产生的噪声。

部分基站利用旧机房或与电信、移动基站共站共享,仅适量增加相关设备,

建设前后机房噪声水平变化不大,因此不会加重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

新建机房,营运期新建机房噪声主要来源于机房内电子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

磁噪声、设备振动噪声、空调外机、散热风扇等相关设备。为此,公司应该采取

以下措施:

①机房内电子设备采取减振、隔声(利用机房墙壁和铁门隔声)措施;

②空调外机、散热风扇在选型时就选用低噪设备,符合《家用和类似用途

电器噪声限值》(GB19606-2004):额定制冷量为 2.5~4.5kW 时,室内机噪

音小于 45dB(A)、室外机噪音小于 55dB(A)标准。

机房噪声源在采取上述相关措施后,农村、居民区住宅区、学校、行政办

公区等区域的执行 1 类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55dB,夜间:45dB);基站位

于商业、集贸、商住混合区等区域的执行 2 类声环境质量标准(昼间:60dB,

夜间:50dB)。因此,机房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有限,不会产生噪声扰民现象。

(3)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主要是废弃电器电子设备部件,基站设备的日常维护会产生少量的

废弃电子电气设备及零部件,其产生量为约 5-6 块/年·站。

(4)其他

移动基站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

Page 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39

七、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

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

位)

大气污染

施工期 建筑机械、车

辆尾气、扬尘

无 无

运营期 无 无

水污染物

施工期

生活污水

少量 无

运行期 无 无

施工期

生产废水

无 无

运行期 无 无

固体废物

施工期 建筑垃圾 由建设单位统一分类回收

机房 废弃电子产品

基站设备的日常维护会产生少量的废弃电

子电气设备及零部件,其产生量为约 5-6 块/

年·站。

噪声 空调 空调外机噪声

本项目建成后运行期间产生的噪声主要在机房,

主要为空调室外机产生的噪声、设备运行时散热

风扇等产生的噪声,空调室外机噪声小于

55dB(A)。

电磁 辐射

发射

天线 电磁辐射

基站运行时, LTE 制式基站对周围环境发

射 的 电 磁 波 频 率 范 围 分 别 为 LTEFDD :

1765MHz~1780MHz ( 上 行 ) 和

1860MHz~1875MHz(下行);CDMA 制式基站

对周围环境发射的电磁波频率范围分别为

CDMA800:825~835MHz(上行)、870~880MHz

(下行);CA 制式基站对周围环境发射的电磁

波频率范围分别为 1920 MHz ~1940MHz(上

行)、2110 MHz ~2130MHz(下行)

Page 4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40

八、环境影响分析

8.1 施工期

8.1.1 噪声

本次基站的建设主要是利用铁塔公司建设的机房及基础塔架进行设备安装,设备的

安装过程中,使用的施工设备主要有电钻、铁锤、扳手、钳子等。其中主要噪声源为电

钻,其源强约为 100dB(A)~105dB(A)。本项目基站架设方式主要分为楼顶塔和落

地塔。楼顶塔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会对本楼顶层住户产生噪声影响。楼顶塔基站的施工

工期很短,一般 2-3d 就可以结束,因此对该区域内的居民影响较小。落地塔一般分布在

城市郊区、县城或乡村等空旷地带,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8.1.2 废水

施工人员系临时租用当地民房居住,少量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已有的污水处理系统。

8.1.3 固体废物

基站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少量建筑垃圾。施工期间施工

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并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建议施工期加

强管理,禁止随地丢弃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光缆基础开挖的土石方就地平衡,

因此,只要加强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施工期间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

响。

8.2 运营期

8.2.1 电磁辐射

8.2.1.1 类比分析

通过对类似的已运行基站周边环境电磁辐射的监测,了解其电磁辐射水平的空间、

时间分布变化情况,从而类比分析新建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验

证模式估算法的合理性。本项目选用《中国电信移动网络建设(2010年一期)广西公司

无线网络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2014

年6月)中部分基站作为类比站点。

8.2.1.1.1 类比基站的选取

Page 4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41

为掌握本项目未建基站对周边环境的电磁辐射污染影响,本次 LTE 基站选取南宁市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基站、南宁市东盟慧谷基站及南宁市南糖宿舍第二生活区基站等 3 个

已运行中国电信广西分公司的基站进行类比分析。CDMA 基站类比选取南宁市邕江大学

基站、南宁市邕州老街北基站、隆安城北基站、环江思恩镇晒谷岭基站等 4 个已运行的

基站进行影响分析。

LTE 基站类比基站技术参数见表 8-1,CDMA 基站类比基站技术参数见表 8-2。

表 8-1 LTE 类比基站技术参数

号 基站名称 类型

钢塔桅类

额度发射

功率(W)

实际发射

功率(W)

天线对地

高度(m)

馈线损耗

(dB)

是否

共址

1 南宁市南宁职业

技术学院 LTEFDD 单管塔 20 10 26 2.59 共电信、移动

2 南宁市东盟慧谷 LTEFDD 单管塔 20 10 21 2.59 共电信、移动

3 南宁市南糖宿舍

第二生活区 LTEFDD 单管塔 20 10 23 2.59 共电信

表 8-2 CDMA 类比基站技术参数

号 基站名称 类型 钢塔桅类型

额定功率

(W)

实际发射

功率(W)

天线对地高

度(m)

是否

共址

1 南宁市邕江大学基

站 CDMA

楼顶单管塔

(美化) 20 10 17 无

2 南宁市邕州老街北

基站 CDMA

单管塔(美

化) 20 10 31 共联通

3 隆安城北基站 CDMA 拉线塔 20 10 17 共联通

4 环江思恩镇晒谷岭

基站 CDMA 拉线塔 20 10 17 共移动

8.2.1.1.2 类比基站可比性分析

(1)本项目网络类型为LTE和CDMA两种,类比对象与本项目是一致。

(2)本项目额度发射功率为20W,实际发射功率为10W,实际情况下,基站的实际

发射功率远小于额定功率,选取的类比对象实际运行功率与拟建基站实际发射功率相当,

与实际运行情况基本相符。

(5)本项目立塔结构包括拉线塔、单管塔及钢塔架,类比监测对象选择对环境影响

较大的单管塔、拉线塔形式。

(4)本项目LTE基站天线对地高度20~47m,CDMA基站天线对地高度20~47m,类

比对象可以较好反映本工程天线挂高特点。

(5)本项目单天线增益与类比监测基站相符。

(6)本项目建设的基站主要是共址基站,类比对象也全为共址形式。

Page 4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42

从以上几方面的相符性分析可知,类比监测对象是可行的。

8.2.1.1.3 类比监测基站分析

二、LTE 类比基站

(1). 南宁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基站

南宁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基站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西路 169 号南宁职业技术学

院第二实训楼,天线离地高度 26m,天线架设类型为楼顶单管塔(抱杆),该基站发射

频段为 FDD:1765~1780MHz(上行)、1860~1875MHz(下行),基站天线与电信 CDMA、

移动基站天线共址建设,该基站已运行,监测单位于 2014 年 12 月 30 日进行了电磁辐射

环境现状监测。

表 8-3 类比对象南宁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序号 检测点位描述 点位与天线水平/

垂直距离(m)

电场强度

( V/m)

功率密度

(×10-2

W/m2)

1 天线所在楼 7 层平台 5/6 3.18 2.68

9 西南侧空地上 20m 处 20/24 0.62 0.10

测值范围 0.62~4.66 0.10~5.76

结果与分析:在天线同一高度上,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值随距离的增加呈衰减趋势,

检测最大值为 5.76×10-2

W/m2,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公众曝露

控制限值 0.4 W/m2 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单个项目评价标准 8×10

-2W/m

2 的要求。

(2). 南宁市东盟慧谷基站

南宁市东盟慧谷基站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科园大道 68 号东盟慧谷软件园二期 6 号

楼,天线离地 21m,天线支架类型为楼顶单管塔(美化)。该基站发射频段为

FDD:1765~1780MHz(上行)、1860~1875MHz(下行)。同楼顶有 CDMA、移动公司

基站天线。该基站已运行,监测单位于 2014 年 12 月 30 日进行了类比检测。

表 8-4 类比对象南宁市东盟慧谷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序号 检测点位描述 点位与天线水平/

垂直距离( m)

电场强度

(V/m)

功率密度

(×10-2

W/m2)

1 天线所在 6 层办公楼 6 层天台 -/1 1.07 0.30

11 南侧 6 层办公楼 1 层楼梯口 32/18 0.53 0.07

测值范围 0.41~1.37 0.04~0.50

结果与分析:在天线同一水平距离上,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值随垂直距离的增加呈衰

减趋势,检测最大值为 0.50×10-2

W/m2,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

Page 4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43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0.4 W/m2 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单个项目评价标准 8×10

-2W/m

2 的要求。

(3). 南宁市南糖宿舍第二生活区基站

南宁市南糖宿舍第二生活区基站位于南糖宿舍第二生活区技校楼顶,天线离地 23m,

天线支架类型为楼顶单管塔(美化)。该基站发射频段为 FDD:1765~1780MHz(上行)、

1860~1875MHz(下行)。基站天线与 CDMA 天线同楼顶架设;南侧约 30m 处有电信公

司基站天线。该基站已运行,监测单位于 2014 年 12 月 30 日进行了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

测。

表 8-5 类比对象南宁市南糖宿舍第二生活区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序号 检测点位描述 点位与天线水平/

垂直距离(m)

电场强度

(V/m)

功率密度

(×10-2

W/m2)

1 天线所在 7 层居民楼 7 层走廊 -/3 1.19 0.38

14 东侧空地 40m 处 40/21 0.42 0.05

测值范围 0.42~1.19 0.05~0.38

结果与分析:在天线同一水平或者同一垂直距离上,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值随距离的

增加呈衰减趋势,检测最大值为 0.38×10-2

W/m2,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

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0.4 W/m2 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单个项目评价标准 8×10

-2W/m

2 的要求。

二、CDMA 类比基站

(1)南宁市邕江大学基站

南宁市邕江大学基站建设在南宁市邕江大学北湖小区第三教学楼 7 楼楼顶,天线离

地高度 28m,天线支架类型为楼顶单管塔(美化)。该基站发射频段为 825MHz~835MHz

(上行)、870MHz~880MHz(下行)。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于 2013

年 10 月 17 日对该基站进行了验收监测。

表 8-6 类比对象南宁市邕江大学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序号 监测点位描述 水平距离

(m)

垂直距离

(m)

电场强度 E

(V/m)

功率密度

(×10-2

W/m2)

1 基站所在楼 6 楼楼顶

(120°天线西侧) 20 4 1.73 0.79

12 基站所在楼东侧校舍南侧地面

(120°天线东南侧) 20 28 0.25 0.02

测值范围 0.25~2.87 0.02~2.19

从表 8-6 可知,南宁市邕江大学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环境功率密度值范围为

0.02×10-2

W/m2~2.19×10

-2W/m

2,监测结果符合《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环

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10.3-1996)中单个基站功率密度 0.08 W/m2 的要求,同时

Page 4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44

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公众暴露控制限值 0.4 W/m2 的要求。

从图 8-9 可知,功率密度在垂直方向上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2)南宁市邕州老街北基站

南宁市邕州老街北基站建设在南宁市邕州老街北路边,天线离地高度 31m,天线支

架类型为落地单管塔(美化)。该基站发射频段为 825MHz~835MHz(上行)、870MHz~

880MHz(下行)。基站天线东侧 36m 处有联通公司建设的基站天线。广西壮族自治区

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于 2013 年 10 月 30 日 16:20~17:00,对该基站进行了验收监测。

表 8-7 类比对象南宁市邕州老街北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号 监测点位描述

水平距离

(m)

垂直距离

(m)

电场强度

E(V/m)

功率密度

(×10-2

W/m2)

1 机房内(天线东侧) 6 31 0.42 0.05

12 邕州老街路面(天线东北侧) 40 31 0.88 0.21

验收监测测值范围 0.42~1.59 0.05~0.67

监测结果表明,南宁市邕州老街北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环境功率密度值范围为

0.05×10-2

W/m2~0.67×10

-2W/m

2,由以上实测结果可以看出,尽管由于共址建设基站电磁

辐射影响的叠加,造成其周围电磁辐射场功率密度测值比单独建站基站测值要大,但总

体上共址建设基站周边电磁环境功率密度值仍然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公众暴露控制限值 0.4 W/m2 的要求。

(3)隆安城北基站

隆安城北基站建设在隆安县城北商业广场西南侧约 150 m 山坡上,天线离地高度

17m,天线支架类型为落地拉线塔。该基站发射频段为 825MHz~835MHz(上行)、

870MHz~880MHz(下行)。该基站天线与联通公司建设的基站天线同塔建设,天线西

北侧 30m 还有移动公司建设的基站天线。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于 2013

年 11 月 16 日 16:25~17:05 对该基站进行了验收监测。

表 8-8 类比对象隆安城北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号 监测点位描述

水平距

离(m)

垂直距离

(m)

电场强度

E(V/m)

功率密度

(×10-2W/m2)

1 山坡上(天线东侧) 10 17 1.07 0.30

7 山坡上(天线东侧) 60 26 0.72 0.14

验收监测测值范围 0.55~1.13 0.08~0.34

监测结果表明隆安城北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环境功率密度值范围为

Page 4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45

0.08×10-2

W/m2~0.34×10

-2W/m

2,由以上实测结果可以看出,尽管由于共址建设基站电磁

辐射影响的叠加,造成其周围电磁辐射场功率密度测值比单独建站基站测值要大,但总

体上共址建站基站周边电磁环境功率密度值仍然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0.4 W/m2 的要求。

(4)环江思恩镇晒谷岭基站

环江思恩镇晒谷岭基站建设在河池市环江县思恩镇晒谷岭屯东北侧约 500m山顶上,

天线离地高度 17m,天线支架类型为落地拉线塔。该基站发射频段为 825MHz~835MHz

(上行)、870MHz~880MHz(下行)。该基站天线与移动公司及联通公司建设的基站

天线共址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于 2014 年 2 月 22 日 14:00~15:00

对该基站进行了验收监测。

表 8-9 类比对象环江思恩镇晒谷岭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号 监测点位描述

水平距离

(m)

垂直距离

(m)

电场强度

E(V/m)

功率密度

(×10-2

W/m2)

1 山坡上机房内(天线西南侧) 3 17 0.61 0.10

11 山坡上(天线西南侧) 50 19 0.52 0.07

验收监测测值范围 0.31~1.50 0.03~0.60

监测结果表明环江思恩镇晒谷岭基站周围电磁辐射环境功率密度值范围为

0.03×10-2

W/m2~0.60×10

-2W/m

2,由以上实测结果可以看出,尽管由于共址建设基站电磁

辐射影响的叠加,造成其周围电磁辐射场功率密度测值比单独建站基站测值要大,但总

体上共址建站基站周边电磁环境功率密度值仍然时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公众暴露控制限值 0.4 W/m2 的要求。

8.2.1.1.4 类比分析结论

(1)LTE 基站

根据对已运行的南宁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东盟慧谷及南宁市南糖宿舍第二

生活区 3 个基站,通过基站在实际运行功率相当的状态下的检测结果可知,多网共址建

设的功率密度最大值为 5.76×10-2

W/m2,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0.4W/m2 的标准限值,同时也符合单个项目评价标准 8×10

-2 W/m

2 的要

求。项目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较低,项目建设未对周围电磁环境造成影响。

根据类比对象的监测结果,可以预测本项目拟建的 LTE 基站工程投入运行后,基站

周围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较低,建成运行基站评价范围内电磁辐射场功率密度与类比对

Page 4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46

象相似。

(2)CDMA 基站

根据对已投入运营的 4 个典型基站检测数据可知,类比的 4 个典型基站功率密度最

大值为 2.19×10-2

W/m2,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

值 0.4W/m2 的标准限值,同时也符合单个项目评价标准 8×10

-2 W/m

2的要求。项目基站的

电磁辐射水平较低,项目建设未对周围电磁环境造成影响。

根据类比对象的监测结果,可以预测本项目 CDMA 基站工程投入运行后,基站周围

基站的电磁辐射水平较低,建成运行基站评价范围内电磁辐射场功率密度与类比对象相

似。

8.2.1.2 理论预测

本项目基站电磁辐射污染源主要是基站的发射天线,其电磁辐射污染水平与基站发

射功率、天线增益、载频配置、天线架设方式和高度等参数有密切关系。

8.2.1.2.1 链路分析

移动通信信号网络覆盖通常采用链路预算的方法,链路预算包括上行链路和下行链

路。上行链路是指终端发、基站收方向的通信链路,下行链路是指基站发、终端收方向

的通信链路。

了解 LTE、CDMA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波发射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可以参考下行链

路的情形。

8.2.1.2.2 远、近场区划分

一般情况下,电磁辐射场根据感应场和辐射场的不同而区分为远区场(感应场)和

近区场(辐射场)。由于远场和近场的划分相对复杂,具体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测量

目的进行划分。对于尺寸较小的天线,天线尺寸小于波长或与波长相当,因此本次评价

以 10l 为远近场分界距离,λ为工作波长(m)。

以场源为中心,小于 l 范围内的区域,通常称为近区场;以场源为中心,大于 l 的空

间范围称为远区场。

本项目LTE基站主要工作频段为LTEFDD:1765~1780MHz(上行)、1860~1875MHz

(下行),波长约为0.11~0.16m,其近区场和远场区分界距离约为1.1~1.6m,即距离天线

正对1.1~1.6m以内为近区场,距离天线正对1.6m以外为远区场。

Page 5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47

本项目CDMA基站主要工作频段为825 MHz~835 MHz(上行)、870MHz~880MHz

(下行),波长约为0.34~0.36m,其近区场和远场区分界距离约为4m,即距离天线正对

4m以内为近区场,距离天线正对5m以外为远区场。

射频电磁场近场的分布十分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尚无准确理论计算公式。

而本项目LTE基站评价关注的环境保护目标大多在基站天线的1.2m以外,CDMA基

站评价关注的环境保护目标大多在基站天线的5m以外,均属于远场区,故远场轴向功率

密度参考采用由《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中规定的计算公式进行

计算。远场轴向功率密度S按下式计算:

PGd

S24

1

式中,S —功率密度,W/m2。

P—天线辐射功率,W。

G —天线增益,倍数。

d —测量位置与天线轴向距离, m

8.2.1.2.3 参数选取

(1)发射功率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专项委托书,本项目基站单扇区实际输出功率为 Pout=10W。每

扇区的机顶输出功率指的是机柜顶部发射端口的输出功率。机顶输出功率为已经扣除双

工器、合路器等损耗之后的功率,但未考虑传输过程中馈线、接头等的损耗。

(2)馈线损耗

本项目馈线及接头损耗按 3.22dB 计。

(3)天线增益

天线增益是天线方向性系数与天线效率的乘积。天线方向性系数和天线效率越高,

增益越高。相同输入功率条件下,增益越高,在主瓣方向辐射强度约强,辐射的影响距

离越远,对环境的影响也就越大。本项目基站天线增益为17dBi。

本项目基站理论计算的参数见表8-10。

表8-10 基站理论计算参数选取表

每扇区

机顶输出功率(W)

天线增益

(dBi) 传输损耗(dB)

10 17 3.22

注:每扇区的机顶最大输出功率指的是机柜顶部发射端口的输出功率。机顶输出功率已经扣除双

Page 5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48

工器、合路器等损耗之后的功率,但未考虑传输过程中馈线、接头等的损耗。

8.2.1.2.4 理论计算结果

将上述参数在逐一代入公式,得到在最大辐射功率的条件下,LTE、CDMA 基站发

射天线主瓣方向远场轴向功率密度理论计算结果,见表 8-11。单扇区天线增益为 17dBi

时,理论计算结果与距离变化关系见图 8-16。

表 8-11 典型 LTE、CDMA 基站电磁辐射理论计算结果(单位:W/m2)

轴向距离 LTE、CDMA 基站

发射功率 10W

3 2.11

4 1.19

5 0.76

6 0.53

7 0.39

8 0.30

9 0.23

10 0.19

11 0.16

12 0.13

13 0.11

14 0.10

15 0.08

16 0.07

17 0.07

18 0.06

19 0.05

20 0.05

21 0.04

22 0.04

23 0.04

24 0.03

25 0.03

26 0.03

27 0.03

Page 5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49

28 0.02

29 0.02

30 0.02

31 0.02

32 0.02

33 0.02

34 0.02

35 0.02

36 0.01

37 0.01

38 0.01

39 0.01

40 0.01

41 0.01

42 0.01

43 0.01

44 0.01

45 0.01

46 0.01

47 0.01

48 0.01

49 0.01

50 0.01

Page 5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50

图 8-16 典型 LTE、CDMA 基站电磁辐射理论计算结果与距离变化关系图

8.2.1.2.5 根据理论计算结果确定的天线周围满足管理约束值要求的区域

天线周围满足管理约束值要求的区域是指水平方向半功率角( 1/2)、垂直方向功

率角( 1/2),天线下倾角 和轴向达标距离 d 组成的立体空间,如图 8-6 所示。即以发

射天线为起点,在发射主瓣方向上、水平角度 1/2 和垂直角度2

2/1 至2

2/1 之间,

且距离小于 d 的区域。

根据理论计算模式以及基站天线轴向电磁辐射衰减规律,可得出在天线主瓣方向满

足管理约束值要求(功率密度为 0.08W/m2)的轴向距离(d)。

图 8-17 天线周围满足管理约束值要求的区域立体示意图

本项目 LTE 基站、CDMA 基站计算得到的天线主瓣方向满足单个基站辐射管理约

束值要求(功率密度为 0.08W/m2)的轴向距离(d)具体见表 8-12。

表 8-12 天线主瓣方向满足管理约束值的轴向距离计算结果

每扇区

机顶实际输出功率(W)

天线增益

(dBi)

传输损耗

(dB)

满足管理约束值的轴向距离

(m)

10 17 3.22 15.41

注:每扇区的机顶实际输出功率指的是机柜顶部发射端口的输出功率。机顶输出功率已经扣除双工器、合路器等

损耗之后的功率,但未考虑传输过程中馈线、接头等的损耗。

在单扇区天线增益为 17 dBi 的条件下,在距离天线大于为 15.41m 的距离处的时候,

单个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电磁辐射场的贡献将小于规定的管理约束值 0.08W/m2。

8.2.1.2.6 抽测基站约束距离符合性分析

Page 5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51

对 41 个抽测基站拟建站址的设计方案进行现场核对,抽测基站均满足约束距离的要

求。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基站技术参数,本项目其余基站天下架设高度较高,天下下倾角

较小,环境保护目标相对于天线高度较低。基站在设计及建设时,只要基站周围的环境

保护目标在管理约束距离划定的空间范围之外,有基站引起的理论预测电磁辐射水平将

小于 0.08W/m2 的单个项目评价标准限值要求,对基站采取管理约束距离的措施在技术和

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8.2.1.2.7 理论分析结论

由理论计算结果可见,典型 LTE、CDMA 基站在远场区,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的电

磁辐射贡献随距离的增大而相应减少,在距离天线 5m 至 25 m 远处,其贡献呈急剧下降

趋势,在 40 m 以外处呈平缓下降,直至趋于环境本底值。

8.2.3 小结

综合类比分析及理论预测结果,基站周围电磁辐射场功率密度理论计算值与已运行

基站实测值变化趋势一致,均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由于理论计算中选取参数均是极

端最大值,理论计算结果偏保守,实际情况将会更低。

根据电磁辐射背景值监测结果,本项目典型基站周边环境公众可到达区域(人员可

活动或滞留的区域)电磁辐射功率密度现状最大值为 0.74×10-2

W/m2,将背景检测最大值

与本项目基站的理论计算最大值(副瓣方向理论计算值)叠加后为 1.68×10-2

W/m2,预计

本项目基站工程投入运行后,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水平较低,基站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

目标处电磁辐射场功率密度将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公众曝露

控制限值 0.4W/m2 的标准限值要求。按本项目环评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基站

建设,本项目建设的基站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电磁辐射场功率密度将低于《电磁环境控制

限值》(GB 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0.4W/m2的标准限值,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

的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8.2.4 噪声

机房内电子电气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噪声、设备振动噪声、空调外机、散热风扇

等相关设备。机房内电子设备在采取减振、隔声(利用机房墙壁和铁门隔声)措施后,

对外界环境影响有限。

建设单位对本次环评的基站采用的空气调节设备均为一般的家用分体式空调,运行

噪声在出厂时已符合产品标准,空调外机、散热风扇在选型时就选用低噪设备,并且安

Page 5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52

装时进行合理设计,对周围环境影响亦有限。根据《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

(GB19606-2004)中对空调器噪声限值规定:额定制冷量为2.5~4.5kW 时,室内机噪

音小于45dB(A)、室外机噪音小于55dB(A)。空调室外机噪声经距离衰减和空气吸

收衰减到达预测点的噪声值可采用下式计算。

)()/lg(20)()( 000 rrarrrLrL ArefA ---=

式中:LA(r)-预测点的噪声 A 声压级(dB);

LAref(r0)-参照基准点的噪声 A 声压级(dB);

r-预测点到噪声源的距离(m);

r0-参照点到噪声源的距离(m);

a-空气吸收附加衰减系数(1dB/100m)。

由上式计算可知,在不考虑任何隔声措施及不考虑环境背景噪声的情况下,当室外

机噪音为标准规定的55dB(A)时,距室外机3.2m 处噪声值就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3096-2008)中1类区夜间低于45dB(A)的要求。因此,只要空调安装位置合理,对

周围声环境影响有限,不会产生噪声扰民现象,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不会造成不利影

响。

8.2.5 固体废物

本项目基站机房包括一定数量的电器电子设备,如 BSC、DO 主设备、收发信机、

载扇及空调。以上传输设备使用寿命为 8~10 年,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器电子设备长

时间运行会出现老化、故障情况,主要为更换主控板及射频模块等易损坏部件,无需对

整套设备进行更换。因此,在基站运行初期基本不会产生此类废物,在运行中期和后期

其产生量也较少,每年的产生的废弃主控板及射频模块约为 5~6 块。本项目产生的废弃

电器电子部件全部由建设单位分类回收后进行妥善处理。

8.2.6 景观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和运行将对周围的景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基站所处的环境,可

以把本项目对景观的影响分为如下两类:

(1)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处于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基站,该类基站主要为地面铁塔或管塔类型,其景观影响主

要为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地面铁塔或管塔类型基站由于外观比较高大,通常较为引人注

目,对人的视觉感官的冲击比较强烈,其景观阈值较高。因此该类型基站要注意尽量避

Page 5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53

让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区、自然风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等较为敏感的区域,尽量不破坏

自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域的形式美、功能美和生态美。经核查,本项

目崇左市江州区龙峡山公园、凭祥市大连城武圣宫庙、凭祥市柳班村大象水库各天线挂

高为 13~18m,高于管理约束值的轴向距离 11.19m。根据 8.2.1 电磁类比结果与理论计算

结果,本项目基站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将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0.4W/m2 的标准限值。同时,位于自然风景区或旅游度假区里的基站

建设必须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国

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处于城市和乡镇的基站,该类基站主要为楼顶塔(包括楼顶抱杆)类型,充分利用

了现有建筑物的高度,建于建筑物的楼顶,其景观影响主要为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楼顶

塔类型基站外观并不十分高大,但由于其建于建筑物的顶端,造型突兀,通常和周围环

境并不十分协调。因此该类型基站应采用遮掩和美化的办法,尽量使之和环境相协调。

本项目景观影响虽然不是主要矛盾,但应报规划部门审批,并根据其具体的景观特

点、环境特点、功能要求并结合基站建设项目的时空特点采取景观灯塔和仿生树等技术

将基站铁塔、抱杆、天面进行美化或伪装,从而达到本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的统一。

8.3 环保投资概算

环境保护投资是实现本项目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要保证。本项目总投资 2670 万

元,环保投资 4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50%。

Page 5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54

九、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

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

机械和机

动车尾

气、扬尘

1) 加强保养,使机械、设备状态良好;

2) 在施工区及运输路段洒水防尘;

3) 汽车运输的材料和土石方表面应加盖

篷布保护,防止掉落。

有效抑制扬尘的

产生

水污染物 施工期

生产废水 经简易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场地洒水。

污废水不进入地

表水体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与当地居民生活污水一起处理,

不外排。

运行期 生活污水 无

固体废物 设备

检修

废弃主控

板、射频

模块

基站设备的日常维护会产生少量的废弃电子电气设备及零

部件,其产生量为约 5-6 块/年·站,全部由建设单位分类回收后

交由铁塔公司自行回收处理。

噪声

本项目的噪声影响主要是施工期的施工噪声和运营期机房空调室外机产生的噪声。

防治措施如下:

施工期间,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场地、施工时间,尽量使用低噪声

设备。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处理好基站施工建设期与当地群众的关系。

机房电子电器设备、空调外机噪声源设备应选用低噪设备,在安装时应合理设计,

尽量避开敏感点,自建机房或租用机房改造时应选择隔声、降噪效果好的材料,机柜底

部可加橡胶或泡沫垫,以减少振动。使其产生的噪声值在较近距离内就可以满足《声环

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限值,以降低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采取上述措施后,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有限,不会产生噪声扰民现象。

电磁辐射

(1)基站选址符合防护距离要求。对天线内设备的安装进行质量验收,杜绝电磁

波泄漏。对基站设备定期维护,确保基站设备按技术指标要求正常运行;

(2)要做好基站的选点工作,选点时应测试所建基站的环境的本底场强值,若本

底场强过高,应换点设站。在基站建设完工后,也应对环境保护目标进行相关的电磁辐

射现状测试,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基站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和保护目标的影响;

(3)在不影响基站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基站设备发射功率。

(4)基站定向天线的主瓣方向应尽量避开周围高层建筑,实在避不开时,应考虑

选择载频数较少和增益较小的天线配置。此外,在基站建设中适当考虑对天线设备的隐

蔽和美化,减小对环境景观的影响,避免引起当地群众长期面对发射天线产生的压抑感

和心理不适;

(5)为避免公众过于靠近发射天线,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应在天线周围设立安全

警示牌,同时加强此类基站的日常管理,杜绝非专业维护人员在天线周围活动,防止发

生意外伤害。

(6)加强基站建设的宣传和与公众沟通,对公众提出的合理环保诉求及时予以解

决。

(7)若公众对基站投诉,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对基站进行电磁辐射监测,并考虑

采取调整方案或搬迁基站。

各类型基站的防护距离

基站类型 天线主瓣方向满足管理约束值的轴向距离

LTE、CDMA 15.41

Page 58: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55

十、环境管理制度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崇左分公司应在基站选址、建设、运行及维护全过程严格遵守

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积极履行建设项目相关环保手续,建立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

10.1 环境管理计划

环境保护管理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崇左分公司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建议一

名公司领导分管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并设立一名兼职的环保工作人员,负责本公司移动通

信基站运行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其主要职责为:

(1)贯彻执行国家与地方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制定可操作的环境保护

管理制度;

(2)负责本公司移动通信基站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中的环境保护内容;

(3)做好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工作和环保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

识和能力,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正常有效实施;

(4)向当地的居民及附近单位宣传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与当地有关

部门的联系,积极配合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环境管理;

(5)负责环境方面纠纷的调查和处理。

10.2 竣工验收

为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监督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同时投产、同时使用,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

护验收管理办法》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要求,建设方应积

极作好本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工作。

Page 5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56

十一、结论与建议

11.1 评价结论

11.1.1 项目概况

中国电信崇左分公司 1.8G、800M 第二批基站建设项目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凭祥市、

大新县、天等县、扶绥县、宁明县及龙州县等 7 个县(市、区),主要建设内容为:本项

目共建设崇左市基站 178 个,其中 LTE1.8G 基站 147 个,CDMA800M 基站 16 个, CA

(载波聚合)扩容基站 15 个。

本项目 LTE 基站主要工作频段为 825 MHz ~835MHz(上行)、870 MHz ~880MHz

(下行)。使用的发射机型号为 RRU3630,每扇区额定功率为 10W,实际发射功率为 10W。

配用双极化定向发射天线,天线增益为 17dBi,馈线损耗为 3.22dB。本项目 CDMA 基站

主要工作频段为 1765 MHz ~1780MHz(上行)、1860 MHz ~1875MHz(下行)。拟用的

发射机型号为 RRU3653,每扇区额定功率为 10W,实际发射功率为 10W。配用双极化定

向发射天线及全向天线,天线增益为 17dBi,馈线及接头损耗为 3.22dB。本项目 CA 基站

主要工作频段为 1920 MHz ~1940MHz(上行)、2110 MHz ~2130MHz(下行)。拟用的

发射机型号为 RRU3652,每扇区额定功率为 10W,实际发射功率为 10W。配用双极化定

向发射天线及全向天线,天线增益为 17dBi,馈线及接头损耗为 3.22dB。

11.1.2 主要环境影响及措施

11.1.2.1 施工期

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有扬尘、废(污)水、噪声,建设单位在采

取加强施工管理、防振降噪、洒水降尘等环境保护措施措施后,施工产生的扬尘、废(污)

水、噪声等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场地及时清理平整,恢复原有植被,

可使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逐渐恢复并得到进一步改善。

11.1.2.2 营运期

(1)电磁辐射

根据模式估算预测结果和现场抽测基站测量结果可以得出:在基站轴向约束防护距离

之外,由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将小于本次电磁辐射管理目标值 8×10-2

W/m2。因此,

在满足本报告提出的防护距离的前提下,本项目基站建成后周围电磁环境能满足《电磁环

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对公众照射导出限值 0.4W/m2 的要求。

Page 6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gxczhb.gov.cn · 发射机型号 r8862a dbs3900 r8862a

57

在对抽查基站进行测试过程中,严格按照防护距离的要求对抽测基站进行了防护距离

核实,抽查基站均满足以上防护距离的要求。对于未抽测基站,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限值

要求的基站,建设单位将无条件组织整改。

(2)噪声

本项目建成后运行期间产生的噪声主要在机房,包括机房内设备产生的电磁和振动

噪声、空调设备室外机产生的噪声、设备运行时散热风扇等产生的噪声。

机房内空调设备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做好机房内设备减振、隔声(利用机房墙壁和

铁门隔声)等措施,对周围环境影响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3)固体废物

本项目基站固体废物主要是废弃电器电子设备部件,全部由建设单位分类回收后进行

妥善处理。

11.1.3 综合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只要在运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标准执行,落实相应的污染防治措

施,可以把不利的环境影响降到可接受水平。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中国电信崇左分公司

1.8G、800M 第二批基站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1.2 建议

(1)建设单位应按照《电磁环境控制限值》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要

求,切实落实电磁辐射防治措施及本报告表提出的环境不利影响的减缓措施,做好基站的

环境管理工作,使电磁辐射和其它不利影响降至最小,并为下期基站的规划布局和建设积

累有益的经验。

(2)建议建设单位组织自身技术力量,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基站运行期电磁辐射监

测制度,便于基站运行管理和电磁辐射的控制。

(3)建议建设单位加强电磁知识的宣传,使群众对基站电磁场有正确的认识。在施

工期、运营期,建设单位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对公众提出的合理的环保诉求及时予以解

决。基站建成后,如遇公众对基站电磁辐射进行投诉,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对基站进行电

磁检测,并考虑采取调整方案或搬迁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