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12
PIDA 81 第八章 OLED 技術現況與展望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 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是繼 LCD 之後,最被看好的顯示器, 特別是自發光及結構較 LCD 簡單的特性,滿足可攜式產品輕薄短小的要求,再加上設備投資遠較 TFT LCD 來得小,更吸引許多廠商的投入開發。不過由於良率提升不易,再加上台韓大尺寸 TFT LCD 廠商 4 代以下 生產線積極投入小尺寸 LCD 面板的生產,價格快速下跌造成 TFT LCD 技術快速搶占小尺寸面板市場,因此 OLED 的發展也遭受擠壓,許多 OLED 業者不堪長期虧損,逐漸縮小規模,甚至退出 OLED 市場。 雖然 OLED 發展遭遇瓶頸,但仍有部分廠商持續研發主動式 OLED ,因此也開始展現相當不錯的結果。 其中最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 SONY 已於 2007 年底量產 11 OLED 電視,使得 OLED 技術正式跨入電視的 領域。雖然在壽命上, OLED 電視仍然有待繼續突破,在良率上也仍須持續努力,以降低目前過高的售 價,但距離 OLED 技術開花結果的日子將不再遙遠。 8-1 OLED 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OLED 發光原理 根據鮑立不相容原理,原子每一能階只能由兩個原子佔據。當電子只填滿最高佔有軌域( HOMO 時,此分子處於所謂的「基態」。當電子接受能量而激發時,電子將躍遷至更高的原子軌域,第一個被激 發的能階我們就稱它為最低未佔有軌域( LUMO )。 LUMO HOMO 在有機材料中所扮演之角色即同等於 無機半導體中的 conduction band (導電帶)與 valence band (價帶)。 8-1-1 OLED 發光原理 資料來源:國立台灣大學

Upload: buitruc

Post on 06-Mar-2018

24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

PIDA81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是繼LCD之後,最被看好的顯示器,

特別是自發光及結構較LCD簡單的特性,滿足可攜式產品輕薄短小的要求,再加上設備投資遠較TFT LCD來得小,更吸引許多廠商的投入開發。不過由於良率提升不易,再加上台韓大尺寸TFT LCD廠商4代以下

生產線積極投入小尺寸LCD面板的生產,價格快速下跌造成TFT LCD技術快速搶占小尺寸面板市場,因此

OLED的發展也遭受擠壓,許多OLED業者不堪長期虧損,逐漸縮小規模,甚至退出OLED市場。

雖然OLED發展遭遇瓶頸,但仍有部分廠商持續研發主動式OLED,因此也開始展現相當不錯的結果。

其中最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SONY已於2007年底量產11吋OLED電視,使得OLED技術正式跨入電視的

領域。雖然在壽命上,OLED電視仍然有待繼續突破,在良率上也仍須持續努力,以降低目前過高的售

價,但距離OLED技術開花結果的日子將不再遙遠。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 OLED發光原理

根據鮑立不相容原理,原子每一能階只能由兩個原子佔據。當電子只填滿最高佔有軌域(HOMO)

時,此分子處於所謂的「基態」。當電子接受能量而激發時,電子將躍遷至更高的原子軌域,第一個被激

發的能階我們就稱它為最低未佔有軌域(LUMO)。LUMO與HOMO在有機材料中所扮演之角色即同等於

無機半導體中的conduction band(導電帶)與valence band(價帶)。

圖8-1-1 OLED發光原理

資料來源:國立台灣大學

Page 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

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原理是由兩電極包夾一層有機發光材料,當施加電壓時,電極兩端

會形成電場,會使得電子與電洞在有機材料中移動並產生再結合,形成不帶電之激子(exciton)。此時處

於激發態之激子會以輻射或是非輻射方式釋放其所擁有的能量而回到基態。其中一部分的輻射會以光的形

式放出,所放出的光即為有機電激發光。經由吸收所形成的激發態以單重激發態(singlet state)為主,三

重激發態(triplet state)由於涉及電子的自旋反轉,產生此能量躍遷的機率非常的低,由於其自旋動量的

差異,單重激發態與三重激發態將處於不同的能量狀態。一般來說,三重激發態較單重激發態有著較低的

能量。由單重激發態與三重激發態落至低能態所產生的放光分別稱之為螢光與磷光。

■ OLED 元件結構

OLED 組成架構上,主要是以正負兩電極、電洞傳輸層(HTL)、有機發光層以及電子傳輸層

(ETL),如圖8-1-2所示。陰極的金屬必需具備低功函數的特性,才能有效的將電子注入有機層內,鎂的

功函數夠低(3.5eV),也相當穩定,十分符合元件的要求。另外鋰金屬(1.4eV)的化合物如LiF、Li2O 等,與鋁金屬(3.4eV)的化合物,也是另一種普遍使用在陰極上的材料。而在陽極的選擇上,則必須是

一個高功函數又可透光的材質,這樣的選擇並不多,所以ITO(Indium Tin Oxide)這樣的金屬氧化物,不

但具有4.5eV-5.3eV 的高功函數,且性質穩定又透光,便成了最佳的選擇。目前製作OLED元件大多使用

真空蒸鍍(vacuum evaporation)方式將每一層蒸鍍至基板上。

■ OLED分類

依驅動方式有機EL可分為被動式矩陣(Passive Matrix,PM)及主動式矩陣(Active Matrix,AM)。

二者的差異在於是否有薄膜電晶體(TFT)作為控制OLED亮度表現。PMOLED因無需利用TFT來驅動,

因此製作方式較簡單,成本也較低,然而卻難以實現高精細畫面,因而被限制在低解析度小尺寸應用市

場。

相較之下,AMOLED利用TFT驅動方式,可自由控制各個畫素之發光亮度,達到高解析度之要求,

圖8-1-2 OLED基本元件結構

資料來源:PIDA

Page 3: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

PIDA83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而且OLED不需驅動到非常高的亮度,對材料壽命也有顯著的提升。可想而知,未來AMOLED將是主導

OLED顯示器產業發展成長的最大動力。

AMOLED按照發光層結構又可分為頂部發光(top emission)及底部發光(bottom emission)。如圖

8-1-3所示。頂部發光結構中,在下面的金屬或合金材料作陽極,上面的透明導電膜作陰極,電致發光時其

往下方向的光將被底下陽極反射,最後光從上面反射出去。這樣的好處是開口率較高且不會受TFT數目增

加影響,同時也減少光照OLED元件時間而延長壽命,不過封裝的困難度相對也較高,底部發光OLED的情

形則剛好相反。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圖8-1-3 AMOLED發光層結構種類

資料來源:SONY,PIDA整理,2007/12

Page 4: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

PIDA 84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全球OLED市場規模在2008年約為6億8,500萬美元,較2007年成長約為43%,如圖8-2-1所示。在總

出貨量方面,2007年OLED全球市場則有7億8,400萬片,尚以PMOLED為主,其應用大多分布於手機次面

板、MP3、及車用影音設備等市場;而AMOLED在2007年底由三星SDI、Sony全力進攻應用商品量產化

後,帶動2008年上半年出貨持續走高,並主打手機主面板,以及部分MP3/MP4面板、車用音響、數位相

機等,甚至中大尺寸如電視面板的應用。

8-2-1 OLED市場分析

OLED市場面臨轉型

2007年OLED整體產值主要源自於PMOLED,其占整體OLED市場產量約95%以上份額,主要應用於

小尺寸手機面板,但隨著TFT LCD在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下,不僅使得成本大幅下降,產品性能也持續改

善,排擠PMOLED打入龐大手機主面板市場之路,價格更被迫下降,更陸續有廠商退出或減少PMOLED生產,或轉型為較有利基的AMOLED產線。其中在Sony、三星SDI、LGD及台灣奇晶(奇美集團)等大廠

加快AMOLED量產腳步下,確實逐漸取代PMOLED的占有率,預估更打入中小尺寸產品。儘管2008年金

融風暴對各產業造成嚴重衝擊,但2008年OLED市場仍呈現正成長,產值相較於2007年成長約43%,如圖

8-2-2所示。

PMOLED退守邊疆 AMOLED展翅翱翔

2006年台灣友達光電裁減OLED部門,光磊、東元激光結束OLED生產線,而韓國三星SDI、LGD

圖8-2-1 全球OLED市場產值預估

資料來源:PIDA,2009/4

單位:百萬美元/年成長率

0500

1,0001,5002,0002,5003,000

0%10%20%30%40%50%60%70%

產值 479 685 1,126 1,759 2,620

成長率 3.8% 43.1% 64.3% 56.3% 48.9%

2007 2008 2009(e) 2010(f) 2011(f)

Page 5: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

PIDA85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及台灣奇美集團下的奇晶光電則決定淡出PMOLED,專攻AMOLED。全球OLED市場在2007年欲轉型

為AMOLED的趨勢下,PMOLED僅存日廠Pioneer、TDK及台灣錸寶、悠景等公司。相對之下,固守

PMOLED的錸寶在2007年成為主要的供應商,又因成功地打入日系手機供應鏈,在2007年第四季單月出

貨量位居冠軍寶座,對全球PMOLED產值的貢獻近乎四成。

隨著PMOLED廠商數的銳減,且應用範疇仍侷限於手機次面板、MP3、車用音響等單色或多彩(非全

彩)面板邊陲市場,以及完全競爭市場機制下潛在對手的加入,使得單價與獲利持續下跌,未來PMOLED市場拓展不易,產值將持續持平或下降。

雖然許多廠商陸續退出OLED市場,不過仍有如Sony、三星SDI、LGD、奇晶光電等大廠持續加碼投

資,主要歸功於AMOLED優異的畫質特性被譽為下一世代顯示技術,又在輕薄、省電等訴求加持之下,儘

管AMOLED製程良率不盡滿意,生產成本高居不下,仍然獲得廠商青睞,未來產值預計將持續成長。

大廠力推 AMOLED成長可望上翻三倍

在娛樂影音進化與數位電視開播的全球風潮下,帶動高畫質顯示技術需求的提升。針對AMOLED極具

優異畫質和適合手持式裝置的特性,Sony主打未來的AMOLED電視,三星SDI則大動作搶攻專長的手機主

面板市場。從2007年下半年起,不難看出兩大龍頭廠商時常互相較勁,這不啻使AMOLED技術在電視與手

機領域都獲得有力推進。

除了Sony與三星SDI外,出貨量位居第二的奇晶光電,應用產品包括了手機、MP4、雷達偵測器等,

LGD生產的AMOLED面板則供應自家LG手機之用。估計2008年AMOLED產量約1,500萬片,產值約3億

8,000萬美元。此外,根據Displaybank統計,2008年第一季AMOLED面板出貨量高達282萬片,已超越

2007年全年出貨量,其中又以市占率超過90%的三星SDI布局最為廣泛。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圖8-2-2 全球OLED市場產值預估

資料來源:PIDA,2009/4

單位:百萬美元

0

1,000

2,000

3,000

PM

AM

2010(f) 2011(f)

437 439

1,322 2,181

2006

451

10

2007

413

66

2008

389

296

2009(e)

428

697

Page 6: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

PIDA 86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由圖8-2-1可知,在2011年,OLED市場規模可望成長至26億美元,而AMOLED將是帶動快速成長的

最大推手,反觀PMOLED於高低階產品各不敵AMOLED與TFT LCD的蠶食鯨吞,在發展條件受限下,占

OLED市場份額逐年衰退,預估在2009年產值即將被AMOLED超越,出貨量也將於2012年由AMOLED正

式領先。

8-2-2 OLED應用產品趨勢

在應用市場方面目前OLED仍以小尺寸產品為主,其中又以手機面板為最大宗,PMOLED主打次面

板,主面板則為AMOLED。而以總體應用面來看,手機面板占整體出貨約58%為最主要應用,其次為MP3/PMP播放器,約占31%,即光是手機和MP3兩大應用即囊括OLED面板近9成出貨,第三大應用車用音

響僅占4%,其餘如電視、數位相機、遊樂器等應用比重尚輕,故OLED大量商品化的第一步,還是由手機

與MP3播放器兩大領域著手。

PMOLED固守手機次面板 AMOLED搶攻高階手機主面板

就目前的手機市場來看,鑑於多媒體功能手機趨勢抬頭,手機廠商持續在高解析度、高亮度及薄型

化等方面做提升,主面板規格在2.2吋~2.8吋、寬螢幕、26萬色、解析度QVGA級以上的市場需求大幅增

加,加上TFT LCD價格快速滑落的影響,現行中、高階市場已由1.8~2.8吋a-Si TFT及LTPS面板為主要技

術,入門低階市場則因價格導向,以1.5吋左右的MSTN與CSTN面板為主流。

雖然AMOLED面板的價格較a-Si或LTPS TFT LCD高出許多,但其精緻影像畫質也是TFT LCD難以望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圖8-2-3 手機主次面板應用區隔

資料來源:PIDA,2008/5

Page 7: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

PIDA87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其項背,因此AMOLED將很有機會滲透高階手機主面板市場;而構造與製程較為簡單的PMOLED,亦可能

和TFT LCD同時成為1.3~1.4吋QQVGA級的手機次面板之主流規格。如圖8-2-3所示,未來手機主面板市

場不難想像將由AMOLED、TFT LCD、M/CSTN面板三強鼎立,次面板則以PMOLED與TFT LCD為主。

2007年可謂AMOLED進入含苞待放之始,手機第一大廠Nokia首先推出了一款1,670萬色AMOLED主

面板的手機Prism7900,同期日本KDDI也展示多款AMOLED主面板手機概念商品,搭載的皆是Samsung

SDI的AMOLED面板,其中日立的W53H強調電視圖像處理,也是全球第一款配備2.8吋寬螢幕、QVGA級、AMOLED面板的手機。在這之前,LG電子也曾在2007年初推出過2.2吋AMOLED主面板手機,陸續也

有更多新產品上市。根據日本Techno Times預測,2010年前QVGA級以上的手機將有7%會採用AMOLED作為面板。

MP3/PMP播放器面板尺寸趨大 2010年達成熟期

MP3及PMP等多媒體產品則為OLED第二大應用市場,在過去3~4年,適逢iPod全球風潮,MP3的

快速成長帶動了PMOLED市場成長。然而現今許多MP3產品亦結合影片或照片播放功能,對於色彩與解

析度要求增高。隨著AMOLED量產技術的改進、更佳的全彩畫質,各品牌業者將AMOLED導入PMP與

UMPC等行動影音裝置的趨勢陸續發酵,最早在2004年即有三洋搭載2.2吋AMOLED面板的PMP問世,時

至2006年更有三星SDI、TMD推出2.2到3.5吋等QVGA級面板的量產化商品,三星SDI更在2008年推出搭

載AMOLED面板、WVGA級以上的3~7吋MP4至UMPC等多樣化產品。

AMOLED日益成熟的技術象徵了OLED跨入手持式影音裝置的市場,無論是手機或PMP,對面板尺寸

與影音畫質的要求皆日益突顯,促使OLED面板未來演進將朝向高輝度(大於1000 cd / m2)、低耗電(小

於500mW)、超薄化(小於0.5mm)、窄邊框(1~2mm)及在日照下對比仍大於10:1等特性,然而在

高輝度對OLED壽命的損耗、發光效率等議題,是OLED技術持續改善的方向。

隨著MP3/PMP播放器在個人數位化產品中的地位提升,2008年OLED在MP3/PMP出貨量增加三

成,約為3,000萬片,產值更達2億2,350千萬美元,成長率高達59%,源自於較大尺寸AMOLED面板應用

的抬頭。預測這樣的高度成長趨勢直到2010年才稍微趨緩,未來的產值成長明顯將仰賴AMOLED的普及速

度。

PMOLED在車用音響市場站穩腳步

在車用市場方面,主要是PMOLED應用在音響面板。傳統的音響面板大多因炫麗訴求而採用VFD(螢

光管顯示器),然而在PMOLED多彩、解析度與動畫性能較為優異的情形下,受到美國車廠青睞而被使

用。除了車用音響外,近期亦有歐美車廠將OLED面板用作為高級車的儀表板,主要理由是OLED比其它顯

示器更清晰易於讀取,如暗態輝度小於0.01cd/m2,就遠優於液晶面板(0.1cd/m2)。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Page 8: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

PIDA 88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針對環境溫度的嚴苛條件而言,以電流作為發光基礎的OLED天生也占有優勢。目前單色PMOLED已

能夠適用在-30℃至95℃使用,符合車廠嚴格的測試要求,而在80℃高溫下輝度半衰的壽命需達7千小時

以上,以及常溫下壽命能夠超過10萬小時之要求,將是下一階段信賴性的驗證。

就技術特性而言,OLED在色彩表現度和細膩度上勝過VFD,而對於環境溫度、高對比、高輝度、廣

視角等特性上,先天也比LCD來得出色,然而在面臨商品化時,價格的考量也就隨之浮現,尤其在TFT

LCD成本快速下滑,性能大幅提升後,OLED在車用市場也漸漸受到TFT LCD挑戰。OLED在車用音響與

儀表板市場將由高級車市場漸漸滲入,推估2008年出貨量約達400萬片。

降低成本為OLED TV最重要之課題

TV產品目前在整體OLED市場比重極低,主要是因為OLED TV雖每年皆有廠商推出實驗性機種,然

而AMOLED TV製程難度較高,生產良率低、成本高,一直未有實質商品在市場販售,直至2007年底才有

Sony推出售價20萬日圓的11吋OLED TV。如此高售價可看出,初期OLED在TV應用會以專業玩家型的高

階市場為主,同時也突顯了OLED TV與LCD TV在製造成本上的差異。

但OLED TV在畫質、省電與輕薄皆有極迷人特色,例如:比擬CRT般廣視角、快速反應時間、高輝度

(大於600cd/m2),僅LCD TV不到一半的低耗電,加上超高對比(暗態大於100萬:1;亮態大於100:

1)、高色飽和度(可達100%以上)以及可壁掛式的薄型輕量,也使得市場對OLED TV的期待特別高。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圖8-2-4 OLED產品應用市場產值預估

資料來源:PIDA,2008/5

單位:百萬美元

Other 40.1 43.7 48.8 63.1 72.7 91.5 102.0 TV 0.0 3.5 23.6 86.2 230.4 548.8 1,006.5 Auto 18.0 20.6 24.4 34.0 44.3 62.7 81.6 DSC/DV 0.5 2.5 4.9 12.1 35.4 67.9 102.0 MP3/PMP 130.8 140.6 223.5 332.7 443.1 588.0 646.1 Cell phone 261.6 291.3 487.6 686.1 946.4 1,254.3 1,462.1

2006 2007 2008(e) 2009(f) 2010(f) 2011(f) 2012(f)0500

1,0001,5002,0002,500

3,0003,5004,000

Page 9: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

PIDA89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8-3 OLED發展趨勢探討

雖然未來幾年OLED TV占市場比重仍低,但由於TV相較於中小尺寸產品的單價高出許多,因此未來

幾年OLED TV的數量成長雖不若手機或MP3等快速,其貢獻的產值仍有相當的成長。未來要擴大TV應用

市場成長,如何降低生產成本將是廠商最主要面臨的問題之一。就如同TFT LCD產業,大尺寸TV將需朝向

5代線以上產線發展才能有效擴大產能並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AMOLED成長快速的腳步,在2012年,推估OLED TV產值上看10億美元,年成長超過八成,在

全球OLED產值也將有30%可觀的市占率,如圖8-2-4所示。其主要原因緣自大尺寸OLED TV的量產化,儘

管目前最大的OLED生產線只有4代,但如韓國三星SDI在2008年已正式興建5代線以上產線,更宣稱未來

將不排除使用8代線生產OLED TV,加上日本Sony也耗資220億日圓積極投入OLED成膜設備,突顯了廠商

對OLED市場的樂觀與深厚期待,如三星SDI最新OLED Roadmap規劃,最快將可能在2010年見到40吋級

OLED TV的問世。

Page 10: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

PIDA 90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3 OLED發展趨勢探討

目前投入在OLED產業的國家主要有歐美、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國家。最早是由美國Kodak公司

於1987年 Kodak公司製作出低操作電壓、高效率的OLED,接著英國劍橋大學在1990年研發出Poly

Phenylene Vinyleue(PPV) PLED元件後,OLED相關之就與應用即開始蓬勃發展。 

從圖8-3-1可見OLED的應用產品的演進發展。OLED產品的濫觴是在1997年由日本東北Pioneer推出

第一個解析度為256×64的單綠色PMOLED面板的車用音響;接著在2000年由手機大廠Motorola推出型號

為「Timeport」的手機,採用了Tohoku Pioneer之1.8吋多彩(Area color)的PMOLED面板,成為史上

第一支採用PMOLED為主面板的手機;2002年Fujitsu也推出首支PMOLED次面板的手機「F505i」,搭配

Tohoku Pioneer解析度320×240(QVGA)之1.0吋全彩PMOLED面板。

緊接著在2003年和2004年,Kodak和Sony又先後實現了AMOLED面板在數位相機和PDA的商品化,

Kodak首台應用2.2吋AMOLED面板的數位相機「LS633」 ALE251,解析度521×218(RGB+PSM2),

Sony則結合3.8吋AMOLED面板的PDA「PEG-VZ90」,解析度達480×RGB×320(HVGA)。

到了2007年,Nokia祭出了首台高達1,670萬色的2.0吋AMOLED主面板之手機「7900 Prism」,厚

8-2 OLED應用市場分析 8-3 OLED發展趨勢探討

圖8-3-1 OLED 產品發展進程

資料來源:PIDA,2008/5

Page 11: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

PIDA91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3 OLED發展趨勢探討 8-3 OLED發展趨勢探討

度僅有11.3mm,解析度可達240×320(QVGA);同時,Sony也量產了11吋解析度960×540(QHD)的

AMOLED電視「XEL-1」,機身最薄處只有3mm,廣受市場矚目,並在2008年1月於北美市場販售。

此外,廠商更前仆後繼地醞釀下一波AMOLED應用商品,如Kodak與奇晶在2008年合作推出7吋的數

位相框,在三星SDI的OLED Roadmap中,更宣稱OLED商品化的發展時程將是LCD歷程的10倍速,2008年三星SDI將推出WVGA級以上的3~7吋MP4至UMPC等手持式裝置,2009年則可能出現搭載AMOLED面

板的14~15.4"筆記型電腦及20吋以上的UXGA級OLED電視,2010~2012年之際,亦可能在市場看見40吋級、Full HD的AMOLED TV,未來OLED技術的商品化發展將快速臻至大型化軌徑。

OLED現階段挑戰:大型化、產品壽命、製造成本

OLED擁有超高對比、反應速度快、無視角限制、低耗電量等TFT LCD無法達到的天生優勢,因此一

直為產業界寄予成為下一世代顯示器主流的厚望。現今進入量產化的OLED產品以中小型為主,而大規模

量產卻存在著以下最大的困難點:一是大型化,二是產品壽命,三為製造成本。表8-3-1將之分類整理出市

場、研發與製造等不同層面所須克服的難題。

主流真空蒸鍍製程有大型化困難

目前廠商大多以LTPS TFT作為OLED的基板,成膜製程以金屬光罩真空蒸鍍為主流,不但良率偏低,

且難以達成大型化目的。雖然Sony與三星SDI各自開發出用雷射轉寫的大型化技術,但仍有許多量產技術

障礙必須超越。此外,白光OLED加彩色濾光片的方式,以及適合大型化的噴墨法,也各自處於設備與材

料技術尚未成熟的狀態。

改善材料與驅動元件,提升低耗電與長壽化

雖然OLED擁有超越其他顯示器的高畫質影像,然而在材料的效率與壽命的提升,則是研發上急於改

善的議題,表8-3-2呈現了OLED商品量產化需達到的性能要求。OLED長壽命化最大的課題在於初始階段

的亮度劣化,需經由發光材料與驅動元件的開發加以克服,例如提升發光效率可同時延長OLED壽命也可

望降低耗電。其中尤以藍光材料的壽命,是目前為止OLED產品應用被侷限的主要原因。

表8-3-1 OLED現階段挑戰

資料來源:PIDA,2008/5

製造 研發 市場■ 大型化困難 ■ 良率約6~7成 ■ TAC時間較LCD長 ■ 製程標準化

■ 發光材料之效率與壽命 ■ 基板技術開發 (LTPS、a-Si、plastic…) ■ 封裝技術

■ 成本劣勢 ■ TFT LCD 威脅(價格下降、性能改善) ■ 高階市場接受度 ■ 產業規模小

Page 1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 pida.org.t · PDF filepida 8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8-1 oled發光原理與元件機構 如圖8-1-1所示,oled元件最基本

PIDA 92

第八章 OLED技術現況與展望8-3 OLED發展趨勢探討 8-3 OLED發展趨勢探討

儘管OLED面板目前7千小時的壽命對手持式裝置堪稱夠用,但對於筆記型電腦、電視等大尺寸產品,

更長的使用壽命仍是提高市場接受度一項極待突破的考量。

製造成本過高為商品化最大障礙

整體而言,價格仍為市場接受度的最主要考量因素。目前顯示器市場從小尺寸到大尺寸皆以TFT LCD

為主流,雖然OLED畫質優異,但其過高的價格難以打入主流市場。尤其在面對TFT LCD的顯像性能提

昇、價格快速下滑、產業鏈規模龐大且完整的壓力下,現階段OLED仍存在許多挑戰要克服。再者,OLED

目前最大世代生產線為4.5代線,即使良率再高,也不符合電視應在5代線以上量產才能達到的規模經濟,

因此,現階段OLED將從中小尺寸應用產品市場出發。

AMOLED高單價高性能市場接受度待考驗

OLED擁有超越其他顯示器的高畫質影像,是其技術在高品質上最大的優勢,2007年起,已陸續有廠

商發表AMOLED面板產品,預計未來將有更多新產品推出,但皆屬於高單價產品。而市場對於高性能與高

單價的OLED面板接受度則需經過時間的驗證。

OLED的商品化序幕已被揭開,首先是PMOLED,而現在來到了AMOLED舞台,然而面對價格驟降的

LCD,難免動搖了OLED原有的價值期望。過去10年來,OLED產業歷經新舊汰換與洗牌重整,從近期韓

國三星SDI、日本SONY大手筆投資製造設備,LPD、奇晶也陸續擴充生產線,PDP龍頭松下電器也自組

OLED陣營投入研發等事,可見AMOLED不但是現階段顯示器領導廠商們冀望的下一世代顯示技術。在參

與廠商大力推動下,可望加快改善OLED大型化的問題,以達大幅下降成本,並與LCD競爭。

表8-3-2 OLED特性要求與效率改善

資料來源:TMD,PIDA,2008/5

項目 OLED特性要求 改善議題輝度 1000cd╱m2

低耗電、長壽化耗電 LCD全白狀態之一半

壽命(50%劣化) >7,000小時 80℃ >10萬小時 25℃

薄型化 <0.5mm封裝技術窄邊框 <1 mm

保存壽命(信賴度) >5萬小時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