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定位系统 - gps

48
GPS 补补补补 补补补补补补补补补补- - GPS GPS 补补补补补补补补/ 补补补补补(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补补补补补补补补补补补补补补补补补 补补补补补补补 补补补补 补 ,、、 补补补补补 补补补补补补补补 、。

Upload: darva

Post on 12-Jan-2016

13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 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是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可提供高精度、全天候、实时动态定位、定时及导航服务。. 1.GPS 定位技术的兴起及特点. 1957 年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58 年底,美国海军武器实验室着手建立导航卫星系统 1964 年建成“海军导航卫星系统(子午卫星系统)” 1967 年,该系统解密,提供民用 导致经典大地测量技术面临着变革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 - GPSGPS

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 / 全球定位系统 (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是以人造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可提供高精度、全天候、实时动态定位、定时及导航服务。

Page 2: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1.GPS 定位技术的兴起及特点 1957 年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58 年底,美国海军武器实验室着手建立导航

卫星系统 1964 年建成“海军导航卫星系统(子午卫星系

统)” 1967 年,该系统解密,提供民用 导致经典大地测量技术面临着变革 (卫星数少,高度低,观测时间长,精度低) 单点精度 3-5 米,相对定位精度 1 米

Page 3: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GPS 系统的出现 1973 年美国国防部组织海陆空三军,共同研

究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

系统特征 NNSS GPS

载波频率( GHz ) 0.15 , 0.40 1.23 , 1.58

卫星平均高度( km ) 约 1000 约 20200

卫星数目(颗) 5-6 24 ( 3 颗备用)

卫星运行周期( min ) 107 718

卫星钟稳定度 10×-11 10×-12

GPS 与 NNSS 的主要特征比较

Page 4: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GPS 系统的特点 全球地面连续覆盖,全天候,无缝隙 功能多,精度高。动态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

时间信息 实时定位,及时提供定位信息 应用广泛,用于导航,测量,资源环境管理,地球

物理研究等领域 GPS 实时定位,测速与测时精度

采用的测距码 P 码 C/A 码单点定位 (m) 5-10 20-40

差分定位 (m) 1 3-5

测速 (m/s) 0. 0.3

测时 (ns) 100 500

Page 5: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相对经典测量技术特点 观测站点之间无需通视 定位精度高 观测时间短 提供三维坐标 操作简便 全天候作业

Page 6: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2. GPS 系统由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空间星座部分: 21 颗工作卫星, 3 颗备用卫星(白色)。它们在高度 20 200km 的近圆形轨道上运行,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轨道倾角 55° ,两个轨道面之间在经度上相隔 60°,每个轨道面上布放四颗卫星。卫星在空间的这种配置,保障了在地球上任意地点,任意时刻,至少同时可见到四颗卫星。

Page 7: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轨道近圆形,平均高度 20200km ,卫星运行周期为 11 小时 58 分。

同一观测站上,每天出现的卫星分布图形相同,只是每天提前 4 分钟。

每颗卫星每天平均 5小时在地平线以上,同时位于地平线以上的卫星,随时间和地点而异,最少 4 颗,最多达到11 颗。

空间部分 3 颗备用卫星,必要时可以根据指令代替发生故障的卫

Page 8: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地面支撑系统: 1 个主控站, 3 个注入站, 5 个监测站。它向 GPS 导航卫星提供一系列描述卫星运动及其轨道的参数;监控卫星沿着预定轨道运行;保持各颗卫星处于GPS 时间系统及监控卫星上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等。

Page 9: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用户设备部分: 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经数据处理得到接收机所在点位的导航和定位信息。通常会显示出用户的位置、速度和时间。还可显示一些附加数据,如到航路点的距离和航向或提供图示。

Page 10: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3. 美国政府对 GPS 用户的限制 美国政府在 GPS 的最初设计中,计划向社会提

供两种服务:精密定位服务( PPS )和标准定位服务( SPS )。

精密定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美国军事部门和其他特许民用部门。使用 C/A 码和双频 P 码,以消除电离层效应的影响,使预期定位精度达到10m 。

标准定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民间用户。它只使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 C/A 码单频接收机,预期定位精度只达到 100m左右。

Page 11: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在 GPS试验阶段,由于提高了卫星钟的稳定性和改进了卫星轨道的测定精度,使得只利用 C/A 码进行定位的 GPS 精度达到 14m ,利用 P 码的 PPS 的精度达到 3m ,远远优于预期定位精度。美国政府考虑到自身的安全,于 1991 年 7月在BlockⅡ 卫星上实施 SA 和 AS政策。其目的是降低 GPS 的定位精度。

Page 12: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SA ( Selective Avaibility )政策称为有选择可用性。它包括在 GPS 卫星基准频率上增加了 δ 技术和在导航电文上增加 ε 技术两项措施 .所谓 δ技术 ,就是对 GPS 卫星的基准频率施加高频抖动噪声信号 , 而这种信号是随机的 ,从而导致测量出的伪距误差增大。所谓 ε 技术,就是人为的将卫星星历中轨道参数的精度降低到 200m左右。总之,采用这两项技术后,使测量的 GPS 定位精度降低到原先估计的误差水平。

AS ( Anti-Spoofing )政策称为反电子欺骗政策。其目的是保护 P 码。它将 P 码与更加保密的W 码模 2 相加形成新的 Y 码,实施 AS政策的目的在于防止敌方对 P 码进行精密定位,也不能进行 P 码和 C/A 码码相位测量的联合求解。

Page 13: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实时单点定位的精度 ( 平面, m)

服务方式实施政策

sps Pps

SA A-S C/A P C/A P(Y)

关 关 40 10 40 10

开 关 100 95 40 10

开 开 100 - 40 10

关 开 40 - 40 10

Page 14: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4. GPS 系统定位原理

数据,组成 3 个方程式,就可以解出观测点的位置( 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 4 个未知数, X、 Y、 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 颗卫星,形成 4 个方程式以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经纬度和高程。

通过测量卫星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延迟,即可算出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再根据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 3 颗卫星的

Page 15: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基本测量工作基本测量工作

11 、常规测量之一(光、机式)、常规测量之一(光、机式)22 、常规测量之二(光、机、电式)、常规测量之二(光、机、电式)33 、、 GPSGPS 测量(电子式)测量(电子式)44 、、 GPSGPS 技术使测地工作发生重大变技术使测地工作发生重大变革革

Page 16: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三项基本测量工作三项基本测量工作

11 、、常规测量之一(光、机式)常规测量之一(光、机式) 长度长度————距 离 丈 量距 离 丈 量————钢尺钢尺(机械比长)(机械比长) 角度角度————水平角测量水平角测量————经纬仪经纬仪(光机)(光机) 高差高差————水 准 测 量水 准 测 量————水准仪水准仪(光机)(光机) 记录记录————手 工 方 式手 工 方 式————记录手簿记录手簿22 、、常规测量之二(光、机、电式)常规测量之二(光、机、电式)————电子全站仪电子全站仪 长度长度————红外光电测距红外光电测距(光电)(光电) 角度角度————编码度盘编码度盘(光电)(光电) 高差高差————测距三角高程测距三角高程(光电)(光电) 记录记录————电磁方式电磁方式

Page 17: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33 、、 GPSGPS 测量(电子式)测量(电子式) 接收接收———— GPSGPS 信号信号————基线向量基线向量(弦长、方位角、(弦长、方位角、 大地高差大地高差)) 记录记录————自动自动

44 、、 GPS GPS 技术使测地工作发生重大变革技术使测地工作发生重大变革

电子式(电子式( GPSGPS )) 光机电式(全站仪)光机电式(全站仪) 光机式(经纬仪)光机式(经纬仪) 机械式(钢尺)机械式(钢尺)

Page 18: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GPSGPS 测地定位原理测地定位原理

11 、 空 间 距 离 后方交会、 空 间 距 离 后方交会 22 、 、 GPS GPS 的 测 距 信 号的 测 距 信 号 33 、 、 GPS GPS 系 统 的 组 成系 统 的 组 成 44 、 、 GPS GPS 的 原 子时系统的 原 子时系统 55 、、 精 确 测 时 精 确测距精 确 测 时 精 确测距 66 、 生产基线向量 的工艺、 生产基线向量 的工艺 77 、 、 GPS GPS 测 量 的误差源测 量 的误差源

Page 19: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11 、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 GPSGPS 单点定位原理单点定位原理

空间距离方程空间距离方程11==

——[(X[(X11--XX))22+(Y+(Y11--YY))22+(Z+(Z11--ZZ))22]]

22 ==——

[(X[(X22--XX))22+(Y+(Y22--YY))22+(Z+(Z22--ZZ))22] ]

33==——

[(X[(X33- - XX))22+(Y+(Y33--YY))22+(Z+(Z33--ZZ))22]]

…………

XX 、、 Y Y 、、 ZZ ———— 测点点位坐标测点点位坐标XXii 、、 YYii 、、 ZZii———— 卫星星历(坐标卫星星历(坐标)) 11 、 、 11 、 、 1 1 ———— 观测所得伪距观测所得伪距

1

234

S1S3

S4

S2

(( XX 、、 YY 、、 ZZ ))

Page 20: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2 GPS2 GPS 的 测 距 信 号的 测 距 信 号

P P 码码 ———— 军用军用精密导航定位测距码精密导航定位测距码 (保密)(保密)C/AC/A 码码 —— —— 捕获 捕获 P P 码的工具,用于民用导航定位码的工具,用于民用导航定位D D 码码 —— —— 数据码数据码LL11 载波载波 —— —— 频率 频率 1575 MHz1575 MHz ,运载工具。,运载工具。

LL22 载波载波 —— —— 频率 频率 1227 MHz1227 MHz ,运载工具,,运载工具, 电离层延迟探测工具电离层延迟探测工具。。

Page 21: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33 、 、 GPSGPS 卫星系统组成卫星系统组成

星座星座:: 2424 颗 颗 GPSGPS 卫星卫星。。 分布:分布: 6 6 轨道轨道。。 运行周期运行周期: : 11 11 小时 小时 58 58 分分。。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播发 播发 GPSGPS 信号信号。。 LL11 载波载波———— C/AC/A 码、码、 PP11 码、码、 DD 码码 LL22 载波载波———— PP22 码、码、 DD 码码 监控站监控站 ……... ... 主控站主控站 监控站 注入站监控站 注入站

Page 22: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44 、 、 GPSGPS 的原子时系统的原子时系统 GPSGPS 是基于是基于精密测时精密测时的定位系统。的定位系统。 精密的精密的时间系统时间系统是是 GPSGPS 的基础。的基础。 时间系统包含时间时间系统包含时间尺度尺度、时间、时间原点原点与与计时方式计时方式。。 GPSGPS 采用采用原子时原子时为尺度、以为尺度、以 19801980 年年 11 月月 66 日日 00

时时为原点、以周为原点、以周与周秒与周秒的方式计时。的方式计时。 时刻时刻是时间坐标点。是时间坐标点。 UTCUTC 是协调世界时,其时间尺度为原子时、其时是协调世界时,其时间尺度为原子时、其时

间原点(格林威治)、计时方式(年月日、时分间原点(格林威治)、计时方式(年月日、时分秒)与世界时一致。秒)与世界时一致。

世界时与世界时与 UTCUTC 时是时是 GPSGPS 的的实用参考实用参考。。

Page 23: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55 、、 GPSGPS 以精确测时实现精确测距以精确测时实现精确测距 ————码相位测距原理码相位测距原理

C/A C/A 码是伪随机二进制码,也是卫星的码是伪随机二进制码,也是卫星的标识符标识符(码分多址)(码分多址)。。 在接收机上可在接收机上可同步复制同步复制与卫星同结构的与卫星同结构的 C/A C/A 码,码,比对比对测时。测时。

复 制复 制

来自卫星来自卫星

tt

复制码与接收来自卫星的复制码与接收来自卫星的 C/AC/A 码比对基于码比对基于时间同步时间同步。。 码相位测距类似于码相位测距类似于脉冲式脉冲式光电测距。光电测距。 P P 码测距与 码测距与 C/A C/A 码测距原理相同码测距原理相同————码码相位式相位式。。

t t —— —— 信号传播时间 站星距离 信号传播时间 站星距离 —— —— = c = c

tt

Page 24: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55 、、 GPSGPS 以精确测时实现精确测距以精确测时实现精确测距 ————载波相位测距原理载波相位测距原理

GPSGPS 有两种载波:有两种载波: LL11 (( 1575 MHz1575 MHz )、)、 LL22 (( 1227 MHz1227 MHz ),), 均属余弦波。均属余弦波。 在接收机上可在接收机上可同步复制同步复制与卫星同结构的与卫星同结构的 LL1 1 、 、 LL22 载波。载波。

复 制复 制

来自卫星来自卫星

复制波与接收来自卫星的测距波比对基于复制波与接收来自卫星的测距波比对基于时间同步时间同步。。 载波相位测距类似于载波相位测距类似于相位式相位式光电测距。光电测距。 LL11 载波测距与载波测距与 LL22 载波测距原理相同载波测距原理相同————载波相位式载波相位式。。

Page 25: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66 、同步观测是生产基线向量的工艺、同步观测是生产基线向量的工艺

相对定位至少需要使用两台(多则不限)接收机相对定位至少需要使用两台(多则不限)接收机同步同步观测,观测,观测处理后的成果是基线向量。观测处理后的成果是基线向量。

观测中要求各接收机的观测中要求各接收机的采样率一致采样率一致,这是时间同步的体现。,这是时间同步的体现。

BA

Page 26: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Page 27: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77 、、 GPS GPS 测量的误差源测量的误差源 卫 星 钟 差卫 星 钟 差—— —— 某时刻原子钟与某时刻原子钟与 GPSGPS 时之差(系统误差)时之差(系统误差)

星 历 误 差星 历 误 差————卫星轨道误差(系统误差)卫星轨道误差(系统误差)

接收机钟差接收机钟差————某时刻石英钟与某时刻石英钟与 GPSGPS 时之差(系统误差)时之差(系统误差)

操 作 误 差操 作 误 差————对中 、 整平、量天线高(随机误差)对中 、 整平、量天线高(随机误差) 强 电 波 干扰强 电 波 干扰—— —— 广播发射台、强辐射源(系统性、随机性)广播发射台、强辐射源(系统性、随机性) 电离层电离层、、对流层延迟对流层延迟————群 折射路径延长(系统误差)群 折射路径延长(系统误差)

多 路 径 多 路 径 效 应 影 响效 应 影 响————多路反射波(系统误差)多路反射波(系统误差)

GPS GPS 测量的误差源多数表现出系统性特点测量的误差源多数表现出系统性特点

Page 28: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88 、、 消减消减 GPSGPS 测量误差的对策测量误差的对策 系统误差对策系统误差对策 求差(单差、双差)法:求差(单差、双差)法: 消除卫星与接收机的钟差消除卫星与接收机的钟差 消减星历误差、电离层与对流层延迟消减星历误差、电离层与对流层延迟 模型改正法:模型改正法: 卫星钟差改正模型卫星钟差改正模型————利用利用 DD 码中有关信息码中有关信息 电离 层 改正 模 型电离 层 改正 模 型————利用利用 DD 码中有关信息、码中有关信息、 L2L2 观测量观测量 对流 层 改正 模 型对流 层 改正 模 型————利用气象数据 利用气象数据 硬件屏蔽法:硬件屏蔽法: 扼流圈天线、抑径盘扼流圈天线、抑径盘————消减多路径影响消减多路径影响 选点回避法:选点回避法: 远离干扰源、反射源远离干扰源、反射源 随机误差对策随机误差对策 精 心 操 作:对中 、 整平、量天线高精 心 操 作:对中 、 整平、量天线高 多 余 观 测:复测基线、多时段观测、延长观测时间多 余 观 测:复测基线、多时段观测、延长观测时间

Page 29: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5.常用 GPS 测量模式

常规静态测量:采用两台 (或两台以上 )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 4 颗以上卫星,每时段根据基线长度和测量等级观测 45 分钟以上的时间。常用于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地壳运动监测网 。

  快速静态测量: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 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数分钟。这种模式常用于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加密、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等。 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 5 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 20km 。

静态测量模式

Page 30: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准动态测量

在一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 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在进行初始化后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几个历元数据。这种方法不同于快速静态,除观测时间不一样外,它要求移动站在搬站过程中不能失锁,并且需要先在已知点或用其它方式进行初始化(采用有 OTF 功能的软件处理时例外)。

  这种模式可用于开阔地区的加密控制测量、工程定位及碎部测量、剖面测量及线路测量等。 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 5 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 。

动态测量模式

Page 31: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实时动态测量: DGPS 和 RTK

在一个已知测站上架设 GPS 基准站接收机和数据链,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并通过数据链向移动站发送数据。移动站接收机通过移动站数据链接收基准站发射来的数据,并在机进行处理,从而实时得到移动站的高精度位置。

DGPS 通常叫做实时差分测量,精度为亚米级到米级,这种 方式是基准站将基准站上测量得到的 RTCM 数据通过数据链传输到移动站,移动站接收到 RTCM 数据后,自动进行解算,得到经差分改正以后的坐标。

RTK 则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 GPS 测量,它是 GPS 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它的工作思路与 DGPS相似,只不过是基准站将观测数据发送到移动站(而不是发射RTCM 数据),移动站接收机再采用更先进的在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精度比 DGPS 高得多的实时测量结果。这种方法的精度一般为 2cm左右。

Page 32: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GPS GPS 测地作业模式测地作业模式 11 、什 么 是 整 周 模 糊 度、什 么 是 整 周 模 糊 度 22 、、 GPSGPS 测地应用关键技术测地应用关键技术 33 、静态 与 快 速 静态模式、静态 与 快 速 静态模式 44 、准 动 态 与 动 态 模 式、准 动 态 与 动 态 模 式 55 、实时动态(、实时动态( RTKRTK )模式)模式 66 、基 线 向 量 的 数学描述、基 线 向 量 的 数学描述 77 、、 GPS GPS 基 线 向 量 的解算基 线 向 量 的解算 88 、基 线 质 量 可 靠性检核、基 线 质 量 可 靠性检核

Page 33: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11 、什么是整周模糊度、什么是整周模糊度

载波相位观测量载波相位观测量 (t(t00) ) ==

{{(t(t00)/(2)/(2)+N} )+N}

(t(t11) ) == {{(t(t11) /(2) /(2)+ I(t)+ I(t11)+N} )+N} ————波长波长 I(tI(t11)——)—— 整周计数整周计数 NN———— 整周模糊度整周模糊度

S(tS(t00))

S(tS(t11))

NN NN (( 整周模糊度整周模糊度 ))

((tt00))

((tt11))

I(I(tt11))

Page 34: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22 、求解整周模糊度、求解整周模糊度 —— —— GPSGPS 测地应用的测地应用的关键技术关键技术 途径有二:途径有二:(( 11 ))设计作业模式:设计作业模式: 静态、伪静态、准动态静态、伪静态、准动态(( 22 ))研究有效的算法:研究有效的算法: 求差法求差法 整周模糊度快速逼近技术(整周模糊度快速逼近技术( FARAFARA )) OTFOTF算法算法

作业模式与算法两条腿走路相辅相成作业模式与算法两条腿走路相辅相成

Page 35: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33 、静态与快速静态模式、静态与快速静态模式 同步图形同步图形

两台 接收机两台 接收机 n=2n=2

三台三台 n=3 n=3 五台五台 n=5n=5

全组合基线数全组合基线数

四台 四台 N={nN={n(n-1)}/2(n-1)}/2 n=4n=4

Page 36: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静态与快速静态模式的特点静态与快速静态模式的特点

静态模式静态模式 整周模糊度作为未知数整周模糊度作为未知数的经典算法的经典算法 用于各等级控制测量,高精度测量用于各等级控制测量,高精度测量

快速静态快速静态 整周模糊度快速逼近技术(整周模糊度快速逼近技术( FARAFARA )) 适宜于短基线,一般控制测量适宜于短基线,一般控制测量 注意检查其可靠性注意检查其可靠性

Page 37: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44 、准动态与动态模式、准动态与动态模式 作业模式作业模式

基准站 已知点基准站 已知点

1

2

3

流动站流动站

已知基线反求已知基线反求 整周模糊度整周模糊度

Page 38: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准动态与动态模式的特点准动态与动态模式的特点

准动态与动态准动态与动态利用已知基线反求整周模糊度利用已知基线反求整周模糊度

流动站流动站 对对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要求较高要求较高 准动态属准动态属走走停停走走停停式,用于式,用于碎部测量碎部测量 动态属动态属连续运动连续运动式,用于路线式,用于路线连续采点连续采点

Page 39: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55 、、 RTKRTK 作业模式作业模式

基准站基准站流动站流动站

电子手簿电子手簿

主机主机

电台 主机电台 主机

Page 40: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RTK RTK 的特点的特点 基 准 站基 准 站 连续观测连续观测 数据链电台数据链电台 传送观测数据传送观测数据 OTF OTF 算 法算 法 行进过程中初始化行进过程中初始化 实 时实 时 获取坐标监视精度获取坐标监视精度 电 子 手 簿电 子 手 簿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智能化水平智能化水平 电子手簿应用软件电子手簿应用软件 用 途用 途 碎部测量、细部放样、 碎部测量、细部放样、 界址点测量界址点测量 ......

Page 41: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66 、基线向量的数学描述、基线向量的数学描述 基线向量的基线向量的几何原型几何原型是两观测站点之间的直线是两观测站点之间的直线((弦线弦线))。。 基线向量在地心地固直角坐标系下的数学描述:基线向量在地心地固直角坐标系下的数学描述: 坐标差坐标差 XX 、 、 YY 、 、 ZZ 基线向量在大地坐标系下的数学描述:基线向量在大地坐标系下的数学描述: 大地线长度大地线长度 SS 、、大地方位角大地方位角 AA 、、大地高差大地高差

hh 或, 或, LL 、 、 BB 、、 hh 基线向量在高斯投影直角坐标下的数学描述:基线向量在高斯投影直角坐标下的数学描述: 平距平距 DD 、、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基线向量在地平坐标系下的的数学描述:基线向量在地平坐标系下的的数学描述: 平距平距 DDPP 、、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PP 、、天顶距天顶距 ZZPP

Page 42: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77 、、 GPSGPS 基线向量的解算基线向量的解算

相对定位的原始观测量主体是相对定位的原始观测量主体是载波相位载波相位数据。数据。 具有具有同步同步观测观测时间段时间段是获得基线解的先决条件。是获得基线解的先决条件。 基线向量一般由厂商提供的基线向量一般由厂商提供的专用软件专用软件解算。解算。 基线向量解基线向量解是 是 GPS GPS 相对定位几何三要素。相对定位几何三要素。

GPS GPS 测地型接收机是定位三要素的测地型接收机是定位三要素的 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

Page 43: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88 、基线质量可靠性检核、基线质量可靠性检核

静态模式基线向量以静态模式基线向量以求差法求差法解算。解算。 基线基线固定解固定解可靠性高,可大胆取用。可靠性高,可大胆取用。 基线基线浮动解浮动解约有 约有 1/3 1/3 可靠。可靠。 同步环同步环闭合差检核是判定基线可靠性的参考,闭合差检核是判定基线可靠性的参考,闭合差超限的同步环中可能有合格的基线。闭合差超限的同步环中可能有合格的基线。

异步环异步环闭合差检核是判定基线向量的有效手段闭合差检核是判定基线向量的有效手段。。

Page 44: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GPS常见功能 1路标( Way point )功能。 把某点的位置(英文叫

PosionFix ,包括一个点的三维坐标)记入 GPS 的内存。这点可以是你所经过的点,也可以是你输入其坐标。一般还可为这点起个若干字母的名字。

路线( Route )功能。路线由起点、终点和若干中间点组成。任两点间的一段叫做一条腿( Leg ),一条路线可由若干条腿组成。这些点可以在地图上查出预先输入,也可以边走边记。

方向( Heading )功能。 在运动时指明运动方向, GPS开机时,每 1 到 2秒更新一次地点坐标,它可依此计算出前进方向。  速度( Spead )功能。 类似方向,给出速度。

Page 45: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GPS常见功能 2

   导向( Bearing )功能。 给出你所在地点到某一路标点的前进方向,一般是显示从正北方向顺时针的角度数。   追踪( Plot trail )功能。以一定的采样时间间隔(可调)记载运动轨迹,这项功能在没有地图或明确路线以及需要按原路返回的行动中极为有用。   计算机上/下载数据。 通过专用连线与软件, GPS 可与计算机连接,可在计算机上按排、分析路线,在 GPS 间交换数据。   地图功能。高档 GPS 可存贮一定区域的地图,在显示位置数据的同时,直观地显示你在地图上的位置。

Page 46: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GPS几项指标 1

Good in tree cover :树木会挡 GPS 卫星的信号,早期 GPS 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密树林下工作不好,故有此项。   Max # of Statelites :最多能搜索的卫星数,越多定位越精确。共有 24 颗 GPS 卫星环绕在地球周围,因地球的遮挡,最多同时看到 12 颗。   # of Parallel Channels : 最多同时接收到的卫星数。每颗卫星工作在不同频率,低档 GPS此数会比 Max # of Statelites 小,串行扫描完各Statelites 。此值与定位速度和精度都有关。

Page 47: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

GPS几项指标 2   Acquisition Time : 分为 warm 和 cold两种,若 GPS开机时,临近其上次关机位置或是给定了一个临近位置,那末它能较快搜索到卫星信号并定位,这叫热启动,否则将花费较长时间,叫冷启动。   Internal Back-up Battery :有此电池可保证更换电池时不丢存贮数据。   Accuray (no SA) : GPS 精度都好标 SA关闭时的值,实际上 2005 年前一般不会关。 SA开时一般精度在 100 米左右,大约一个足球场的大小。

Page 48: 全球定位系统 -  GPS

GPS 补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