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校務報告 建關愛 - browser...

27
0 2015-2016 年度 校務報告 主題:明明德 求力學 建關愛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Sep-2019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0

    2015-2016 年度

    校務報告

    主題:明明德 求力學 建關愛

  • 1

    目錄

    一、 辦學宗旨

    1. 教育使

    命……………………………………………………………………………………………………………………

    P.2

    2. 校

    訓…………………………………………………………………………………………………………………………

    P.2

    二、 管理與組織

    1. 學 校 簡

    介……………………………………………………………………………………………………………………

    P.2

    2. 學 校 設

    施……………………………………………………………………………………………………………………

    P.2

    3. 學 校 管

    理……………………………………………………………………………………………………………………

    P.2-3

    4. 學 生 人

    數……………………………………………………………………………………………………………………

    P.3

    5. 教 師 資

    歷……………………………………………………………………………………………………………………

    P.3

    6. 教 學 及 校 務 支 援 人

    員………………………………………………………………………………………………………

    P.3

    7. 老 師 表 現 評

    估………………………………………………………………………………………………………………

    P.3

    三、 學與教

    1. 實 際 上 課 日

    數………………………………………………………………………………………………………………

    P.4

    2. 2015-2016 年 度 香 港 中 學 文 憑 試 成 績 統

    計…………………………………………………………………………………

    P.4

    3. 成 就 與 反

    思…………………………………………………………………………………………………………………

    P.4-5

    四、 校風及學生支援

    1. 課 外 活 動 的 安

    排……………………………………………………………………………………………………………

    P.6

    2. 學 生 參 與 制 服 團 隊 的 情

    況…………………………………………………………………………………………………

    P.6

    3. 學 生 參 與 社 區 服 務 團 體 的 情

    況……………………………………………………………………………………………

    P.6

    4. 畢 業 生 出 路 的 情

    況…………………………………………………………………………………………………………

    P.6

    4. 成 就 與 反

    思…………………………………………………………………………………………………………………

    P.7-8

    五、 學生表現

    學 生 獎

    項………………………………………………………………………………………………………………………

    P.9-11

    六、 學校發展

    成 就 與 反

    思……………………………………………………………………………………………………………………

    P.12-13

    七、 資訊與科技發展

    成 就 與 反 P.14

  • 2

    思……………………………………………………………………………………………………………………

    八、 質素保證

    成 就 與 反

    思……………………………………………………………………………………………………………………

    P.15

    九、 財務報告

    1. 15-16 特 別 用 途 撥 款 運

    用…………………………………………………………………………………………………...

    P.16

    2. 「 學 校 發 展 津 貼 」 報

    告………………………………………………………………………………………………………

    P.17

    3. 「 支 援 非 華 語 學 生 校 本 津 貼 」 報

    告…………………………………………………………………………………………

    P.18

    4.「2013/14 至 2015/16 新高中多元學習津貼-聯校課程(體育)&資優課程」報告

    「2014/15 至 2016/17 新高中多元學習津貼-聯校課程(體育/音樂)&資優課程」報告

    「2015/16 至 2017/18 新高中多元學習津貼-聯校課程(體育)&資優課程」報告

    P.19-20

    「2014/15 至 2016/17 新高中多元學習津貼–其他語言」報告

    5. 「 生 涯 規 劃 津 貼 」 報

    告………………………………………………………………………………………………………

    P.21

    6. 「 校 本 課 後 學 習 及 支 援 計 劃 」 報

    告…………………………………………………………………………………………

    P.22

    7. 「 2014/2015 學 校 財 務 報 告 」 ( 已 核

    數) ………………………………………………………………………………………

    P.23

    十、 未 來 重 點 工

    作…………………………………………………………………………………………………………………

    P.24

  • 3

    伯裘書院

    2015-2016 年度校務報告

    全年主題:明明德 求力學 建關愛

    一、辦學宗旨

    1. 教育使命

    我們抱著“人人可教”的信念,致力推行以學生為本的全人教育。我們透過熱誠專業的學校管與教

    師隊伍,創造優質學校文化及和諧關懷的學習環境,全面照顧不同能力及特性的學生的需要及實踐

    優質和高增值教育,發揮學生的潛能建立學生終身學習基礎。我們亦藉著多元化的活動,鼓動學生

    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培養學生的愛心、信心、責任感及領導才,並與家長及社區緊密聯繫,使學生

    成為關心社會、熱愛國家民族的優質公民,放眼世界,關顧人類社會的發展。

    2. 校 訓

    「勤、敏、慎、誠」

    二、管理與組織

    1. 學校簡介

    1954 年開辦,是一所非牟利政府直接資助中學,招生男女生就讀。在校董會的領導和全體教職員的

    努力下,無論在行政管理、教與學、學生成長和學生表現等方面均有長足的進步。學生在學習心

    態、課外活動、對學校的歸屬感都比過去有明顯進步,自信心亦有一定的提升,同時亦獲得家長的

    支持。

    2. 學校設施

    類別 數量

    課室 + 小組教學室 32

    實驗室 4

    音樂室 1

    地球實驗室 (地理室) 1

    數碼視覺藝術室 1

    賽馬會成材中心 (圖書館) 1

    資訊科技學習中心 + 惠普卓越中心 + 微軟互動教學中心 +創意互動學習中心

    + 創意夢工場 + 創意學習中心

    6

    學生活動中心 + 互動戲劇中心 2

    健身室 1

    校園電台 + 校園電視台 2

    禮堂 + 演講廳 2

    會議室 1

    教員室 + 教員休息室 + 教師資源中心 4

    社工室 + 家教會室 + 學生會室 3

    3. 學校管理

    會董成員

    譚萬鈞教授 李越挺博士 容麗珍女士 譚旭暉先生

    譚華漢先生 朱國熙律師 狄志遠博士 馬明湛先生

    法團校董會成員

    譚萬鈞教授 (辦學團體校董兼校監) 容麗珍女士 (辦學團體校

    董)

    朱國熙律師 (辦學團體校董)

    譚華漢先生 (辦學團體校董) 馬明湛先生 (辦學團體校

    董)

    雷志康先生 (辦學團體校董)

    司徒日新先生 (辦學團體校董) 張志文先生 (辦學團體校

  • 4

    董)

    蔡熾昌先生 (獨立校董) 林智中教授 (獨立校董) 文綺芬教授 (獨立校董)

    黃頴東先生 (校長校董) 江漢森先生 (教員校董) 馮順寧女士 (替代教員校董)

    黃茵茵女士 (家長校董) 黎寳華女士 (替代家長校

    董)

    羅文鳳女士 (校友校董)

    4. 班級數目

    2015-2016 年度開辦了中一至中六級共二十七班﹝核准班級 24 班﹞,資料如下:(截至 12.7.2016)

    級別 班數

    中一 4

    中二 4

    中三 4

    中四 4(分 5 班)

    中五 4(分 5 班)

    中六 4(分 5 班)

    總數 27

    5. 教師資歷

    教師總人數(包括校長 + 外籍教師):61 人

    外籍教師總人數:2 人

    教師資歷: 教學年資(截至 31.8.2016):

    人數

    持有碩士或以上學歷 32

    持有學士學位學歷 29

    持有本地專上非學位學歷 0

    持有中六/中七級學歷 0

    持有中五級或以下學歷 0

    人數

    具有 0 至 2 年教學經驗 10

    具有 3 至 5 年教學經驗 10

    具有 6 至 10 年教學經驗 13

    具有 11 年或以上教學經驗 28

    專業資格:

    人數

    修畢教育文憑和師資訓練 59

    已接受其他專業訓練 - 訓導教師證書 4

    - 輔導教師證書 4

    - 課外活動證書 2

    - 健康教育證書 1

    - 照顧不同學習需要基礎課程 7

    - 照顧不同學習需要高級課程 7

    - 照顧不同學習需要專題課程 5

    - NLP 執行教師證書 1

    -中學學校行政人員基礎課程 2

    -中學高級行政人員教育行政及管理課程 2

    達到普通話語文能力要求 7

    達到英語語文能力要求 9

    6. 教學及校務支援人員

    行政主任: 1 人 成長導師: 2 人 教學助理總人數: 8 人 實驗室助理總人數: 2 人 圖書館助理總人數: 1 人 職員總人數: 12 人 工友總人數: 10 人

    7. 老師表現評估

    2016 年 6 月透過伙伴計劃,「伙頭」對「伙伴」完成最少四次面談。 2016 年 6 月完成全體老師評估。包括:

  • 5

    行政 / 老師自我評估 行政對老師評估 老師對行政及校長的評估

  • 6

    三、學與教

    1. 實際上課日數 (包括考試、旅行、考試後學習活動在內)

    中一至中五級: 190 日 中六: 108 日

    2. 2015-2016 年度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統計

    科目 本校合格率 全港合格率

    中 文 51% 84.4%

    英 文 29.4% 80.5%

    數 學 41.3% 81.1%

    數 學 (單元一) 100% 87.4%

    數 學 (單元二) 100% 92.7%

    通 識 60.8% 92.7%

    生 物 66.7% 89.6%

    化 學 66.7% 88.2%

    物 理 73.7% 90.9%

    中 史 56.3% 89.9%

    地 理 35.3% 85.5%

    經 濟 92.3% 85.1%

    資 訊 55.6% 80.6%

    歷 史 80% 93.9%

    企會財(會計) 100% 90.6%

    企會財(商管) 100% 85.9%

    視 藝 70% 84.9%

    體適能 35.3% 66.5%

    3. 成就與反思 成就

    (a) 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已於 12/10/2015 -4/5/2016 進行全年觀課,是次觀課共有 34 位老師接受校監、校董、校長、

    副校長、總主任、質素保證部首席主任、科主任、伙頭觀課。每位被觀課老師均有安排面

    談作檢視。其中 1B 公開課班被觀課達 13 次。

    於 20/11/2015 舉行以「反轉教室」為主題的數學科公開課,當日有超過 180 位外間老師到

    本校進行觀課,另外 TVB 亦於當日進行了相關採訪。

    新老師培訓日於 20/8/2015 完成,主題為(一) 教學技巧分享及(二) 課室管理情境處理及經驗

    分享,共有 2 位新老師接受培訓。第一次教師專業發展日+於 2/10/2015 完成,校董林智中

    教授為老師分享如何作有效的教學。第二次教師專業發展日於 20/11/2015 完成,主題為

    「如何簡易製作動畫」。另外,為了讓老師提升學與教的效能,本校亦於 13/5/2016 邀請得

    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中學潘啟祥副校長分享有關全校推動照顧學習多樣性的模式;而本

    校亦於 16/6/2016 邀請得教育局資優教育組課程發展主任曾有娣女士及梁見德先生為本校行

    政作校本資優教育推行的培訓;另外,本校於 18/6/2016 邀請得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葉丙成

    教授為本校全體老師作「反轉教室」的教學培訓。

    中文科推行「螺旋探究.同儕協作」計劃,每學期以一個寫作單元作循環教學,由老師共

    同檢討教學,修改教案,提升寫作教學效能。上年度於中一至中五級實行循環課計劃,今

    年度繼續於中一至中五級每級上下學期推行及發展。

    英文科參加教育局校本支援計劃-----中四英文校本課程支援,針對校本課堂設計,進行同儕

    觀課及交流,以建立系統性的校本課堂,按不同學生程度設計教案及主題,照顧學生學習

    多樣性。除常規每星期進行會議及交流,為中四級不同程度的學生設計教材,亦進行觀

    課,提昇老師教學技巧。

    與 eClass 共同開發 PowerFlip,並將網上教學短片放於平台 Flipping Channel,上載優秀老師

    教學片段,互相觀摩。今年度各老師均將網上教學短片上載至 Flipping Channel,現已上載

    達 185 段短片。

    老師全年個人持續專業發展培訓時數不少於 50 小時,截止 7 月 12 日止,本校教師共接受

    3234 小時的校外培訓課程,當中包括課程發展及推行、學校行政及管理、照顧學習差異、

    科目知識及教學法等。

  • 7

    (b) 提昇學生的自學能力

    推展跨科研習模式,科目包括:通識、人史與地理科進行跨科學習,以及數學、科學與電腦

    進行跨科學習。

    本年度將伯裘盃比賽融入數理科技元素,活動包括科普解難比賽、磁浮列車製作比賽及

    Microsoft TouchDevelop 編程大賽進行。另有老師教育會議,邀得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教學)

    郭予光教授主講,活動於 19/3/2016 舉行。是次比賽共有 305 位學生,來自 31 所學校參加

    比賽,並共 120 位老師參加會議,13 個展覽攤位,全日活動出席人數高達 485 人。

    推行全校性寫作活動及比賽,培育學生寫作習慣。由九月開始,中一至中六級已進行「密密

    寫」計劃,另按全年不同品德情意主題及學校活動,推行不同類型徵文比賽,如陸運會徵文

    比賽、歷境有感活動等。

    表揚優秀學生作品,提升寫作信心。包括於「伯裘仔 伯裘女」網站上載學生活動感受,現

    時已上載多達 100 篇文章,並頒發「伯裘作家」勳章,鼓勵學生發表作品,將學生優秀文章

    結集成書,並將文章化為 QR Code,張貼校園,展示學生成果。

    本校同學參加由《亞洲週刊》、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辦的「我們一

    起悅讀的日子」活動。同學撰寫的文章獲選成為優秀文章,獲得合輯於《我們一起悅讀的日

    子》一書。

    強化電子閱讀習慣, eClass 網上閱讀平台藏書增至 600 本。

    大型英語音樂劇演出,提升學生英語表達能力。以去年的嘗試劇目「Old School/ New

    School」稍作更改,並於學期中完成故事大綱、劇本初稿、同學選角、訓練行程等安排,整

    個劇目已於 6/5/2016 進行匯演。

    優才計劃:成為教育局「人才庫」網絡學校,每級選取優才 5-6 人,現時中一至中六級共有

    約 30 位同學參加,安排中文、英文、數學、通識的優才老師專責指導,透過課後支援、補

    課課程及試題重點操練、歷境參觀、生涯規劃等,為學生訂立個人目標及計劃,提升學生的

    學習信心及能力。

    與外界機構協作提供增潤課程,已為中一至中六級的同學提供多元化的課後學習班,包括英

    語拼音班、中文書法班、日文班、電腦班、學科課後支援班(通識科、企會財科)等,為學生

    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

    豐富學生學習經歷

    上學期– 屏山文物徑(中一級)、香港海防博物館(中三級)、粉嶺龍躍頭文物徑(中四

    級),並於 10 月 12 日至 11 月 25 日進行及完成。

    下學期 - 龍躍頭文物徑(描寫說明) (中一級)、香港歷史博物館(中國近代史) (中二

    級)、元 朗污水處理廠(中三級)、與外國遊客對話(尖沙咀)(中四級)、

    香港能源發展(中五 級),並於 3 月 8 日至 5 月 5 日期間完成。

    為開拓同學於海外的升學機會,已安排玄奘大學、中原大學、實踐大學到、弘光科技大學到

    校與同學作升學分享。本校共有 28 位同學透過個人申請管道,報名升讀台灣大學。而截至

    31/3/2016 止,本校共有 20 人於個人申請階段被取錄。

    本年度共舉辦六個不同主題的境外交流學習計劃,包括中二級肇慶自然地貌與保育考察團、

    中五級福建土樓文物保育與文化考察團、中五級湖北省武漢、宜昌文化、工業及三峽水利建

    設之旅、台灣升學及文化交流團、聯校愛爾蘭英語遊學團,聯校日本東京科學科技及文化體

    驗交流之旅,共有 247 人次同學參加。

    反思

    學生於公開考試成績、增值數據表現未如理想,宜加強教師專業發展、課堂管理等技巧,以提高

    同學的學習成效。

    在歷境學習上,宜緊密配合學校關注事項及學科主題,以加強發揮「走出課室」的學習效果,更

    宜把學習效果紀錄在專題研習中。

    在生涯規劃上,宜及早在初中(中一至中三級)為同學進行選修科介紹,讓同學及早為自己的學習

    定下目標。高中方面,宜在不同升學就業途徑上,為同學作出個人輔導,讓他們為自己訂下升學

    目標。

    境外學習上,繼續為中五級同學推行「環球自主學習」,唯在經濟支援項目上,可為同學作出更多

    的支援申請,包括教育局高中內地交流計劃、優質教育基金等。

    建議來年繼續參加教育局的「非華語學生」的「校本支援」,以加強校本的課程發展。

    建議來年除了增加不同科目的教學短片外,更希望老師可將教學短片的內容融於教案之中,以發

    揮反轉教室的效能,以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及提升其自學能力。

    「Old School/ New School」已於 6/5/2016 進行匯演,建議來年可就劇目及籌備進行改善,增加英語

    劇的可觀性。同時,亦以此加強同學的英語訓練能力。

    http://hkbj.hk/route2/http://hkbj.hk/route2/

  • 8

    建議來年各科組集中於學生寫作能力的培訓,並加強同學寫作活動。

    四、校風及學校支援 1. 課外活動的安排

    學 會 種 類 學會數量

    學 術 4 個

    體 育 9 個

    藝 術 / 音 樂 / 興 趣 8 個

    制服團隊 5 個

    社會服務 9 個

    2. 學生參與制服團隊的情況

    參加制服隊伍

    (本校開辦的制服隊伍包括有:交通安全隊、童軍、女童軍、基督少年軍)

    參加人數 / 級別總人數 參加人數百分率

    S.1 ~ 3 167/311 53.7%

    S.1 69/69 100%

    S.2 93/93 100%

    S.3 5/149 3.4%

    S.4 ~ 6 14/486 2.9%

    S.4 7/163 4.3%

    S.5 7/163 4.3%

    S.6 0/160 0%

    3. 學生參與社區服務團體的情況

    參與社會服務

    (本校開辦及參與社會服務的團體包括有:社會服務隊、公益少年團、少年警訊及班際社會服務日)

    參加人數 / 級別總人數 參加人數百分率

    S.1 ~ 3 311/311 100%

    S.1 69/69 100%

    S.2 93/93 100%

    S.3 149/149 100%

    S.4 ~ 6 486/486 100%

    S.4 163/163 100%

    S.5 163/163 100%

    S.6 160/160 100%

    4. 畢業生出路的情況

    出路情況 中六級 人數

    1 本地大學課程 7

    2 本地全日制專上/職業訓練課程 59

    3 重讀 3

    4 香港以外地方升學 20

    5 就業 59

    6 其他 9

  • 9

    5. 成就與反思

    成就

    (a) 改善學生常規表現 培養學生品德素養

    承接去年計劃所訂立之三年學生品德培育方向,去年已完成以尊重、關懷為主題之品德培

    育,本年度之學生品德發展將以有禮、誠實為主要目標,透過朋輩學習、學生主導的過程

    中,讓同學學習禮誠待人,從而建立互相欣賞,學會感恩之文化。

    強化 98%之守時率、出勤率,同學缺席後須於第二天放學之時段,參與「天天上學,準時

    上學」計劃,由本校老師輪流當值,指導同學完成缺課當日之功課,並督促他們溫習,從

    而讓他們學曉感激每一個學習機會。

    加強早會之功能,星期一、三、五之早會由校長、老師、同學在台上分享品德之故事,分

    享如何能成為一個以禮相待、誠實之伯裘人,並透過對伯裘「拾傳十美」之演繹使學生能

    明白品德、素養之重要。

    星期二之早讀時段安排品德文章,文章主要以守禮和誠實為主題,同時,亦派發由同學所

    撰寫關於感恩之文章,加強同學對品德教育的認同感。

    每班之壁報設計比賽均以品德素養:有禮和誠實為主題,使學生能透過視覺感受到有禮和

    誠實之兩大品德基本。

    好心聆聽﹕逢星期四之午膳時段,透過伯裘電台,由老師、領袖生、禮貌大使作品德之教

    育及分享,使學生從大氣電波中反思有禮和誠實的重要性。

    初中、高中級均會舉辦全校辯論大賽,把品德素養:有禮、誠實,定為辯論之主題,加強

    全校學生對品格提升之重視。

    作文比賽:以「愛在伯裘 禮誠相待」為作文比賽之題目,使學生能自己用心感受、用筆

    寫出於伯裘生活中,以禮、以誠待人之重要,並讓學生表達對學校及老師感恩之情。

    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本年度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約十萬元,資助於初中推行「經驗學習法」,

    讓學生體驗自己的成長及改變,建立自信心及了解長處,鞏固學習成果。初中各級已完成

    一連串之小組活動,包括歷奇訓練、社交技巧訓練、情緒藝術治療等,藉此改善同學之溝

    通及表達能力,提升其自信心,並能學習以禮、以誠相處之道,明白團體合作的重要性。

    舉行「禮貌大使選舉運動」,由各班任教老師推薦一位同學成為禮貌大使。獲選之同學安

    排於早會分享禮貌之道,亦會協助拍攝宣傳短片,以推廣同學間禮誠相待的重要性。

    (b) 發掘學生才華 培育領袖才能

    強化課外活動之參與率,除了中一級同學須全線於課後參與課外活動外,中二級同學亦須

    每星期於課後選取一課外活動及制服團隊參與,而本年度所有插班生亦須每星期至少選取

    一課外活動參與。

    午間藝墟﹕每月安排一次午膳時段,讓各課外活動小組分別作不同項目之表演,讓同學透

    過合作的過程中,發掘和展現其才華。

    先後舉辦領袖生訓練宿營(11 月)、聯校領袖訓練日營(11 月)、各組領袖的訓練日營(4 月)及

    制服團隊訓練營(7 月),透過不同類型的訓練,使學生能培養及發揮其領導才能。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外比賽,提供機會讓他們展現才華,從而肯定他們的能力,建立其自

    信心。

    由領袖生協助處理學生的輕微違規行為,透過同儕間之互相提醒和感染力,不但能加強同

    學之自省能力,提升其品德素養。同時,亦可培育領袖生之領導才能。

    (c) 積極推動全校性獎勵計劃 鼓勵學生力爭上游

    推行全方位獎勵計劃,肯定學生於學業、服務、運動、活動、校外比賽的表現和成就。

    持續推行摘星獎勵計劃,鼓勵同學於德、智、體、群、美五方面的全人發展,並透過進階

    鼓勵同學力求進步。

    運用「伯裘大賞」作鼓勵,透過各班際項目的良性競爭,讓學生明白及領略到以禮、以誠

    相待之重要性,體現團結的力量,並能互相鼓勵,積極為班爭取殊榮。

    (d) 加強家校合作 鼓勵家長積極參與

    本年度家長參與度繼續有所提升,除了一班家教會執委積極推動會務外,我們亦招募了一

    批家長義工,積極協助籌備各種活動。

    本年度已舉辦的家長交流活動包括:暑期親子一日遊、中一適應課程結業禮家長會、中一

    新生家長會、家教會敬師活動、親子燒烤晚會、國內交流團及不同的籌款活動。

    持續推行「家訪」活動,透過與學生家長面談,加強彼此溝通和對學生成長之支援,展現

    關愛之文化。

  • 10

    (e) 鼓勵全校學生參與社會服務 建立學生自信和正面的形象

    成功申請 5 個外校義工服務資助津貼,總金額多達 $183,000.00。

    今年度獲各機構資助之社會服務計劃包括:領展「我不再孤單」- 長幼共融計劃、社會福

    利署「老有所為」計劃、愛心滿鄉郊大行動、有心計劃以及長者學苑計劃。另外, CIIF 晴

    天計劃第三期亦於本年度開展,而 CIIF「童心樂園」計劃亦於本年度繼續推行,為天水圍

    區內家庭提供快樂的遊玩平台,建構良好的親子關係。計劃又與跨界別協作夥伴合作,讓

    區內不同人士透過「玩樂」建立網絡,創建快樂和諧社區。

    由社會服務助理推行多元義工服務,鼓勵全校學生參與社會服務,讓學生從服務中學習。

    持續推行中小學義工合作計劃,與小學 / 社福機構合作成立義工隊,並於本學年四月舉行

    義工嘉許禮及義工繽紛嘉年華,展現學生服務成果。

    持續推行長者學苑計劃,鼓勵學生及長者終身學習。

    反思

    跟據學生生活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部份學生認同學校重視其品德之培養,可見學校培養學生

    品德之成效不俗。但於自律守規方面,約有兩成同學認為未能做到,故來年須投放更多資源於

    培育同學建立自律之行為。

    跟據KPM20參與全港性校際比賽的學生百分比顯示,參與數字已連續三年有所增長,反映課外

    活動能鼓勵更多同學發展其潛能。而本年度高中參與課外活動的人數亦有所提升,特別為插班

    生 (中二至中五) 之參與,不但能提升他們對學校之歸屬感,另一方面亦可加強高年級同學學習

    領袖才能。

    在生涯規劃方面,本年度曾為高中同學提供 YES 機構的問卷性向調查和及行業參觀,讓學生們

    更了解自己的性格及不同行業的工作要求及情況,於問卷調查和老師回應中反映同學對這些活

    動非常感興趣,故建議來年全人教育時段繼續安排這些活動。

    本年度於校內引入教育心理學家的支援,能加強對學生的支援,特別是有個別特殊學習需要之

    學生,透過學習上的調適以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此外,亦能為個別情緒有問題的同學作出輔

    導及支援,故建議來年繼續引入教育心理學家的支援。

    安排成長導師於課餘時間集中處理行為、情緒有偏差之同學,有助舒緩這些同學之情緒及改善

    其行為表現,亦能為老師於教學上作出支援。來年可繼續此計劃,並可加強輔導老師之角色。

    家校合作漸見成效,特別家長參與學校之活動愈來愈積極。為了鼓勵更多家長參與本校活動和

    表達意見,建議來年將推行更多家長教育講座和親子體驗活動,強化彼此之溝通和合作。

    本年度學生於不同活動上的表現均有進步,來年繼續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對外比賽及校外表演,

    並安排獲獎的學生作經驗分享,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及成就感。

  • 11

    五、學生表現

    本校由創校至今,無論在學業方面,或是在學業以外的其他方面表現,都有卓越成就,現將本年度學生得

    獎紀錄列之如下:

    A. 學業相關獎項 / 表現 獎項名稱 得獎名單

    尤德爵士紀念獎學金 6A 曹思思

    上游獎學金 2015 4A 謝雨鑫、4A 關樂頌、6A 羅絢丹

    施彭年教聯獎學金(2015/16) 4A 關樂頌、5A 黃麗娜

    2015-2016 年元朗區「學生飛躍表現獎勵計劃」 1A 林燕璇 - 學業成績獎

    3B 袁海淋 - 勇於服務獎

    3B 鄧鵠耀 - 學業成績獎

    4A 關樂頌 - 學業成績獎

    4A 謝雨鑫 - 勇於服務獎

    5B 梁宇晴 - 體藝成就獎

    融和獎學金 2015-16 3B ANAM Altaf、4A 關樂頌、4A 梁志雄、

    5C 胡美華、5C 班 ALAM Tafail、

    6C MUHAMMAD Rohail Altaf

    元朗區新來港定居學生獎學金 2D 姚櫻諾、3D 郭海琪、4A 梁志雄

    晞望獎學金 3B 朱寶盈

    高中應用學習獎學金特別嘉許(2014-2015 學年)獎項 6A 曾令洋、6D 歐陽美欣、6D 黃秀雯

    B. 學業以外獎項 / 表現

    學術

    主辦機構/單位 得獎項目 得獎名單

    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香

    港天文台、香港氣象學會及社區

    天氣資訊網絡

    天氣觀測專題探究比賽 2016 報告書優異獎 4A 余翰仕、蘇秀芳、謝雨鑫、陳柏朗

    國際扶輪 3450 地區第八地域 「2015-16 年度扶輪盃中學校際辯論比賽(家庭和諧)」亞軍 2A 馬照之、陳卓霂、3B 郭子軒、

    4A 陳心怡、4B 鄧晶晶、4D 邱家威

    5A 文家名、5B 梁宇晴

    星島日報、The Standard、教育局 星島第三十一屆全港校際辯論比賽十六強 4D 邱家威、5A 文家名、5B 梁宇晴

    《亞洲週刊》、香港中華出入口

    商會、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優秀文章 2A 黎倩彤、2B 黎嘉晴、2C 周梓瑜、

    2C 關敏婷、2C 劉忠桓

    Hong Kong Scrabble Players

    Association

    2016 香港中學校際 Scrabble 比賽(初級組)亞軍 5A 張之玄、丁旻、陳靜雯、丁拓

    元朗區家庭生活教育宣傳運動

    工作小組與元朗區議會

    「JOY.滿愛」之創作及心聲表達比賽中學組優異獎 4C 曾楚惠

    新界校長會 「抗戰勝利 70 週年紀念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66 周年學

    生徵文比賽」 初中組亞軍

    3D 郭海琪

    元朗區文藝協進會 「元朗區文藝之星嘉許計劃 2015/16」中學組文藝之星 4A 陳心怡

  • 12

    藝術

    主辦機構/單位 得獎項目 得獎名單

    香港機電業推廣工作小組 機電生活小品-微電影比賽:機電人和事・生活趣味優異獎 3A 伍思浩、郭俊濠、李沛航、周立文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教育局 「全港中學社會資本微電影創作比賽」初中組優異獎 3A 伍思浩、郭俊濠、李沛航

    香港學界舞蹈協會 第五十二屆學校舞蹈節爵士舞 – 優等獎、編舞獎 1A 陳海童、 邱愛雯、1B 林楚翹、

    1D 林可欣、 吳泳嬉、2B 陳洛堯、

    2B 楊穎琳、3B 鄧鵠、3C 鄧嘉慧、

    3D 陳嘉敏、焦汶煒、周咏欣

    4A 陳心怡、4B 鄧晶晶、黃佩恩、

    4B 嚴麗敏、4D 李明莉、5D 郭紀延

    香港學界舞蹈協會 第五十二屆學校舞蹈節爵士舞 - 三人舞甲級獎 4A 陳心怡、4B 黃佩恩、4D 李明莉

    中國藝術家協會香港秘書處 第 12 屆《德藝雙馨》香港區賽少年組- 西方舞雙人或三人舞-冠

    3C 林煦齡

    觀塘區文娛康樂促進會、

    觀塘民政事務處

    第 43 屆全港公開舞蹈比賽銀獎 3C 林煦齡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 第 68 屆香港學校音樂節 分級鋼琴獨奏 (五級) – 優良獎 3D 徐欣琪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 第 68 屆香港學校音樂節 分級鋼琴獨奏 (四級) – 優良獎 4D 紀采沂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 第 68 屆香港學校音樂節 分級鋼琴獨奏 (一級) – 良好獎 4A 關樂頌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 第 68 屆香港學校音樂節 分級小提琴獨奏 (三級) – 優良獎 1A 周詠珊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 第 68 屆香港學校音樂節 長笛獨奏 (中學高級組) – 良好獎 5C 梁依婷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 第 68 屆香港學校音樂節 長笛獨奏 (中學初級組) – 良好獎 5B 鄧芷鈴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 第 68 屆香港學校音樂節 通利琴行獎學金

    鋼琴獨奏 冠軍及優勝者

    5A 廖德豐

    青年事務委員會、民政事務總、

    DBC 數碼電台

    社企 Phone 拍一分鐘「全港中學生短片比賽」最高榮譽大獎 3A 伍思浩、郭俊濠、李沛航、周立文

    勞工及福利局

    社區投資共事基金

    全港中學社會資本微電影創作比賽 初中組優異獎 3A 伍思浩、郭俊濠、李沛航、周立文

    教育局 香港學校戲劇節 傑出劇本獎 5B 陳家淇

    教育局 香港學校戲劇節 傑出演員獎 1B 何星暉、3C 許歡歡、4A 陳銘

    恒、4D 李明莉、4E 孫玟

    教育局 香港學校戲劇節 傑出合作獎 伯裘書院

    教育局公益少年團元朗區委員

    「感恩惜福齊欣賞 分享回饋獻所長」專題活動「簡報設計

    比賽」中學組優異獎及表揚獎

    6A 謝宓豪、6B 王詠杰、6D 陳子

    聰、

    6D 王凱鋒

    教育局公益少年團元朗區委員

    「感恩惜福齊欣賞 分享回饋獻所長」專題活動「攝影比賽」

    初中組冠軍 3A 鄭凱鋒

    教育局公益少年團元朗區委員

    「感恩惜福齊欣賞 分享回饋獻所長」專題活動「攝影比賽」

    初中組亞軍 2C 周梓瑜

    教育局公益少年團元朗區委員

    「感恩惜福齊欣賞 分享回饋獻所長」專題活動「攝影比賽」

    初中組季軍 2B 陳洛堯

    教育局公益少年團元朗區委員

    「感恩惜福齊欣賞 分享回饋獻所長」專題活動「攝影比賽」

    初中組優異獎 1B 陳曉嵐、2B 吳倩妍、3B 郭嘉諾

    教育局公益少年團元朗區委員

    「感恩惜福齊欣賞 分享回饋獻所長」專題活動「攝影比賽」

    高中組冠軍 6D 王凱鋒

    教育局公益少年團元朗區委員

    「感恩惜福齊欣賞 分享回饋獻所長」專題活動「攝影比賽」

    高中組亞軍 4A 蘇秀芳

    教育局公益少年團元朗區委員

    「感恩惜福齊欣賞 分享回饋獻所長」專題活動「攝影比賽」

    高中組優異獎 4B 嚴麗敏、6A 阮智軒

    教育局公益少年團元朗區委員

    「感恩惜福齊欣賞 分享回饋獻所長」專題活動之

    「簡報設計比賽」及「攝影比賽」(2015-2016)「攝影比賽」(中

    學組)–最積極學校參與獎

    伯裘書院

    運動

    主辦機構/單位 得獎項目 得獎名單

    康文署/ 元朗區體育會 元朗區第四十屆田徑運動大會男子青少年 C 組 4X400 米接力冠

    4C 江 勁、4D 李志威、5B 何嘉明、

    5C 羅立勤

    康文署/ 元朗區體育會 元朗區第四十屆田徑運動大會男子公開組 5000 米季軍 5B 蘇家豪

    康文署/ 元朗區體育會 元朗區第四十屆田徑運動大會女子青少年 D 組 100 米欄亞軍 3D 范思敏

    康文署/ 元朗區體育會 元朗區第四十屆田徑運動大會女子青少年 E 組 100 米亞軍 2A 黎倩彤

    康文署/ 元朗區體育會 元朗區第四十屆田徑運動大會女子青少年 E 組 200 米亞軍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男子甲組團體賽第七名 伯裘書院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男子甲組 4X400 接力第一名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男子甲組 400 米第三名 5B 何嘉明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男子甲組 800 米第七名 4C 江勁

  • 13

    分會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男子甲組 200 米第八名 5B 何嘉明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男子乙組 1500 米第四名 3B 林仁博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女子甲組跳遠第七名 5E 林衍穎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女子乙組鉛球第四名 4A 趙潔泳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女子乙組 100 米欄第五名 4C 馬詠賢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女子乙組 100 米欄第六名 3D 范思敏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女子乙組鐵餅第七名 4C 吳穎琳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女子丙組 200 米第四名 2A 黎倩彤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女子丙組鐵餅第五名 1B 李穎雯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2015-2016 校際田徑比賽女子丙組 100 米第七名 2A 黎倩彤

    民政事務局、教育局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2015-2016」 5B 何嘉明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校際足球比賽男子甲組亞軍 4C 江 勁、5A 鄭焯曦、羅幃壕、

    5B 李廷鋒、黃進彥、5C 羅立勤、

    5C ALAM TAFAIL、5D 馬浩强、

    5E 周俊文、阮健、5E 胡漢標、

    6A 郭禹廷、6B 曾健朗、6C 郭家俊、

    6C 黃家朗、6D 陳家堯、6E 楊少煌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元朗區中學

    分會

    校際籃球比賽男子乙組第五名 3A 顏海南、潘頌軒、3B 謝智雄、

    3C 譚智健、3D 聶天行、4B 陳柏銘、

    4C 歐陽慶龍、4D 林沛恒、文毅飛

    4E 羅勁峰、吳禕騰

    萬鈞教育機構 聯校水運會 男子高級組亞軍 伯裘書院

    萬鈞教育機構 聯校水運會 男子初級組季軍 伯裘書院

    萬鈞教育機構 聯校水運會 女子組季軍 伯裘書院

    資訊科技

    主辦機構/單位 得獎項目 得獎名單

    香港青年協會創新科學中心 「香港 FLL 創意機械人大賽」 一等獎和最佳海報獎 2A 陳卓霂、林澤坤、馬照之、麥峻晞、

    2A 關偉傑、陳煒彥、李浚毅、

    2B 林軼軒、3B 洪曜津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

    香港電腦奧林匹克競賽 HKOI 2015/16 初級組銅獎 4A 關樂頌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科學創意中心

    聯校科學創意比賽-“微型震動機械人大賽 2.0” 一等獎 2A 陳卓霂、林澤坤、馬照之、麥峻晞、

    2B 陳洛堯、葉穎康、2D 蔡朗培、

    2D 李駿霖、蔡威豪、姚櫻諾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電腦及資訊科技- 研究與發明

    (初中組) 二等獎

    4A 何啟睿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15-16」能源及環境科學 (高中組)

    二等獎

    4A 何啟睿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15-16」化學及材料 (高中組) 優異

    5A 張之玄、姚正諾、朱恆怡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15-16」電腦及資訊科技 (高中組)

    優異獎

    4A 何啟睿、趙煒鏗、陳栢朗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15-16」生物及健康 (初中組) 優異

    2A 麥峻晞、馬照之、2B 陳洛堯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第 14 屆廣東省兒童發明獎 - 港澳區特別獎 4A 陳栢朗、何啟睿

    香港工程師學會 「創意校園綠化工程比賽」冠軍 4A 蘇秀芳、謝雨鑫、陳柏朗、余翰仕、

    4A 杜俊晞、4C 李逸豪

    中華電力、香港工程師學會 智能都會創新能源比賽 2016 亞軍及創意獎 4A 謝雨鑫、蘇秀芳、杜俊晞

    4C 李逸豪

    香港數碼遊戲為本學習協會、明

    報教育出版有限公司、香港城市

    大學、睿智科技有限公司

    計算機科學大挑戰 2016 優異獎 4A 杜俊晞、4C 李逸豪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教育部、科

    學技術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

    境保護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

    團中央、全國婦聯、國家自然科

    第 30 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三

    等獎

    4A 何啟睿

  • 14

    學基金委和承辦地人民政府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教育部、科

    學技術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

    境保護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

    團中央、全國婦聯、國家自然科

    學基金委和承辦地人民政府

    第 30 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意作品項目三

    等獎

    4A 陳柏朗、3C 黃景軒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科普中國 2015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意大賽三等獎 4A 陳柏朗、何啟睿、3C 黃景軒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 GAME JAM JUNIOR 2015 優秀獎 3E 李逸豪、杜俊晞

    世界奧林匹克機械人競賽香港

    區組委會

    香港青少年機械人教育協會

    香港機械人挑戰賽 銀樂高獎 2A 林澤坤、關偉傑、3B 洪耀津

    香港青年協會 香港學生科學比賽

    「能源、工程及環境大賞」

    2A 林澤坤、2B 葉穎康、2D 李駿霖

    社會服務

    主辦機構/單位 得獎項目 得獎名單

    社會福利署「老有所為活動計

    劃」

    豐盛耆年顯姿采 2014-2015 年度「教育團體獎」 伯裘書院

    元朗區推廣義工服務協調委員

    會 社會福利署

    元朗區傑出義工選舉 2015 優異獎 2A 黎倩彤

    元朗區推廣義工服務協調委員

    會 社會福利署

    元朗區傑出義工選舉 2015 優異獎 3B 郭嘉諾

    六、學校發展 成就

    舉辦不同大型活動及工作坊,並與社區聯繫 (如天晴社區),加強中/小學生、老師、家長及社區人士對

    本校的認識,建立學校在天水圍區內的學術形象,使社區人士對學校之正面認同增加。活動包括:

    升中簡介會及選校策略工作坊 (12月 – 1月)

    參與直資中學巡禮 (11月)

    舉辦各類型工作坊,吸引小學生參加,藉此讓小學老師及學生參觀校園及設施

    做個立體設計師 (3D設計及打印工作坊)

    我的portfolio (製作升中面試portfolio工作坊)

    無人駕駛機械製作 (LEAD programme 機械設計工作坊)

    我創我APPS大挑戰 (iPad apps製作工作坊)

    易CODE童功大挑戰 (簡易編程軟件TOUCH DEVELOP遊戲創作工作坊)

    Kodu立體遊戲設計 (創作立體電腦遊戲工作坊)

    腦力急轉彎 (記憶法的學習及訓練工作坊)

    磁浮列車工作坊 (製作磁浮列車工作坊)

    ukulele音樂工作坊 (學習彈奏夏威夷的小結他工作坊)

    主題曲大放送 (樂曲創作工作坊)

    「中學生活知多少」中文話劇 (話劇演出工作坊)

    「New School‧Old School」英文話劇 (欣賞話劇演出工作坊)

    歷奇大作戰 (歷奇及團隊訓練)

    敢想敢做Dash & Dot’機械人編程小導師訓練班 (機械人編程設計工作坊)

    入小學推廣活動,藉以宣傳學校

    家長日攤位

    舉辦及協辦各項大型活動,增加學校正面能見度

    「卓越今天‧成就將來」青少年領袖獎勵計劃訓練日營 (19/9/2015)

    「卓越今天‧成就將來」青少年領袖獎勵計劃頒獎典禮 (10/10/2015)

    家長教師會就職典禮 暨 親子燒烤晚會 (30/10/2015)

    天水圍的孩子獎勵計劃面試日 (30/4/2016)

    「卓越今天,成就將來」青少年領袖獎勵計劃面試日 (28/5/2016)

    才藝薈萃菁英孩子頒獎典禮 (25/6/2016)

    教育增值系列(12月、3月、4月)

    伯裘盃全港小學數學比賽 (3 月)

    全年合共有四次之校訊、伯裘號外、‘直資的迷思’ 及‘wise choice, vital choice’等宣傳單張寄

    往中、小學及元朗、天水圍的住戶。

    與17間NGO有聯繫,定期把學校宣傳之小冊子、單張等擺放在社區中心讓更多社區人士認識本

    校之活動。

  • 15

    2015-2016 年度舉行三次升中簡介會,向區內家長及學生介紹學校課程特色、體驗學校設施及講解選

    校策略重點等等,合共 132 人參與,資料如下:

    舉行日期 題目 參加人數

    13/12/2015 升中選校全攻略 67 人

    18/12/2015 數碼學習 FunFunFun 15 人

    9/1/2016 升中面試技巧工作坊 暨 親子午餐小聚 50 人

    各小學生工作坊順利進行,吸引共超過一百名小學生到校參與活動,資料如下:

    工作坊主題 舉行次數

    做個立體設計師 2

    我的 portfolio 0

    無人駕駛機械製作 1

    我創我 APPS 大挑戰 0

    易 CODE 童功大挑戰 2

    Kodu 立體遊戲設計 1

    腦力急轉彎 0

    磁浮列車工作坊 1

    敢想敢做 Dash & Dot’機械人編程小導師訓練班 1

    復活節課程及暑期課程開放予區內學童參與,課程內容包括:3D 立體設計師、落手落腳科學家、立

    體新領域、科幻創作室多個不同類型的課程,加強對外聯繫及合作,讓區內小學生體驗本校設施及活

    動。總計參與復活節課程人數達 39 人,暑期班人數亦為 39 人。

    同學於‘創意校園綠化工程’比賽中,榮獲冠軍。一方面能使區外人士認識本校之特色,另一方面因

    著此比賽,我校同學能有機會到訪其他小學作參觀,以宣傳本校之特色。

    於西鐵及輕鐵站刊登廣告,推廣學校形象,並宣傳各升中簡介會場次及學校課程特色。西鐵及輕鐵站

    廣告於 2015 年 11 月及 2016 年 3 月登出,先後於西鐵元朗站、天水圍站及朗屏站,輕鐵天悅站、頌富

    站、銀座站、天恆站、康樂路站及大棠站展示,能廣泛向公眾推廣學校形象及資訊。

    在 6 月份,舉辦了第一次 High Table Dinner(高桌晚宴),藉此活動一方面表揚過往一年在品德、成績、

    比賽上有優良表現之同學外,亦使學生的自我形象、自信心及對學校之歸屬感加深。

    反思

    本學年三次的升中簡介會反應理想,參與人數與上年相若,可見西鐵及輕鐵廣告能有一定成效,來年

    亦可使用此做法,亦可繼續尋求其他吸引家長及學生報名的方法。

    今年加入新主題的小學生工作坊,吸引小學報名,報名人數亦見踴躍,反映小學生工作坊每年需加入

    新元素,亦可多向電子學習方向發展,而其他範疇的工作坊亦可繼續吸引不同興趣的對象。

    於對外展覽,除以往一直參與的直接推廣學校的直資中學巡禮外,今年亦嘗試與區內之小學合作,在

    其家長日擺放攤位,以吸引小學之家長及老師、同學,反應亦見理想,來年可繼續使用此做法。

    本年度分別於上下學期的兩個收生階段於西鐵及輕鐵多個站刊登廣告,能有效向區內家長展示學校形

    象及資訊,亦能提升正面能見度,使區內人士對本校之正面能見度增加。

    今年復活班及暑期班除加入新主題的課程之外,在編排時間上亦有所改變,同一班別由以往每星期一

    次上課改為於一星期內完成一個課程,此改變能方便家長安排子女的暑期時間,而今年暑期班的報名

    情況亦比以往人數增多,建議日後亦可參考這種課程設計。

    今年把寄往小學老師的信件擴充至寄回給小學五、六年級之學弟學妹,學生之反應積極,而當中亦有

    小六學生因收了本校學生的信件而至本校面試,可見此活動有其成效。

    今年把以往之校訊變成‘伯裘號外’、‘直資的迷思’及‘wise choice, vital choice’,用一個較軟性的

    宣傳手法及工具去宣傳學校,效果不俗。

    學校今年及來年之主題針對 I.T.教與學,故在對外宣傳時,本部亦會以此為主線,使學校 I.T.之元素加

    強,形象更見特出。

  • 16

    七、資訊與科技發展

    成就 iPad 電子學習班已擴展至中一和中二級,每位同學都以自攜方式(BYOD)使用 IPAD,同學大多能運用資

    訊科技技術於學習上,藉以進一步發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增加學

    生使用電腦學習的機會及鞏固學科知識。

    引入 eClass Power Flipped 系統,有效地於校內推行「反轉教室」。老師透過 eClass Power Flipped 有系統

    地紀錄,並安全地儲存親自製作的教學影片。學生亦可透過 eClass Power Flipped 觀看老師按時段發放的

    影片,於課堂前學習所需知識。全校老師更可利用此系統累積教學影片,於各級各課程使用,並與同級

    同科老師互相分享。

    於 2016 年 6 月 24 日舉辦「電子學習教育會議 2016」,是次會議共有 24 個團體協辦,當中包括香港大

    學、MICROSOFT、香港數碼遊戲為本學習協會等,亦邀請得香港中文大學卓敏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

    傑泰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座教授、芬蘭教育學者 Mr. Stuart Patton (Chairman,

    Education Committee, Finnish Chamber of Commerce in Hong Kong)作主講嘉賓,以及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郭

    予光教授擔任學者討論環節,及 37 位中小學老師及業界人員(包括 5 位本校老師)分享教學心得。當日有

    超過 200 位本地中小學校長及老師參加,並有超過 80 位知名資訊科技業界公司人員出席,此活動將進

    一步凝聚對資訊科技教學有興趣的老師,亦能正面推廣學校的資訊科技發展。

    今年開始舉辦為期八年的資訊科技增潤班,由政府資訊科技辦公室向全港八間中、小學撥款六百萬,第

    一年吸納中二同學參加,全年共編排四個資訊科技相關課程及多個活動和比賽予同學,進一步提升學生

    資訊科技能力。

    獲滙思科技機電有限公司謝德動先生捐款資助本校購置 Lego MindStorm EV3 套件及聘請香港機械人學

    院導師於校內開辦相關比賽課程,使學生於機械人製作項目有嶄新的體驗和認知,同學亦從比賽過程中

    體驗製作技巧與團隊合作。

    引入更多新穎的裝置及活動,讓學生探索並發掘新知,亦從活動中學習資訊科技知識,包括 Dash & Dot

    編程機械人、大型機械人製作及 Arduino 硬件控制及編程作業等等,使學生認識各種介面,從軟件到硬

    件各種控制,啟發學生潛能。

    本年度除帶領同學參與各項資訊科技比賽之外,更嘗試參與科研、科技相關的比賽,並能在各項比賽中

    獲得不俗成績。於資訊科技範疇中,本校同學曾參與香港 FLL 創意機械人大賽和聯校科學創意比賽“微

    型震動機械人大賽 2.0”均獲得一等獎;在計算機科學大挑戰及 GAME JAM JUNIOR 2015 獲得優異獎;

    在香港電腦奧林匹克競賽 HKOI 中獲得初級組銅獎。在科研及科技相關的比賽中,本校同學在香港青少

    年創新科技大賽中獲得一項二等獎及三項優異獎;於香港學科科學比賽中獲得「能源、工程及環境」大

    賞。於全國賽事中,同學獲得第 14 屆廣東省少年兒童發明獎港澳特別獎,與及第 30 屆全國青少年科技

    創新大賽三等獎。我們希望透過不同的比賽及活動,藉以培養同學不同的資訊科技、科技開發與及科研

    能力。

    順利舉辦不同工作坊及比賽,包括無人駕駛機械製作、我創我 APPS 大挑戰、易 CODE 童功大挑戰、做

    個立體設計師 (3D 設計及打印)及 Kodu 立體遊戲設計,為區內小學學生培養資訊科技的興趣及能力。

    優化學校中、英文網頁,好讓各界能多了解學校。

    反思

    統一使用 iPad 作教學途徑和自攜電子裝置已進入第二年,亦即全面電子化即將推廣至高中,來年亦會

    集中培訓老師於高中教學上使用電子化形式,提升教學效能,達至教學相長。

    本年度第一屆進行 EITP 課程,參與同學得益不少,從課程中、對外活動及參加比賽都能讓學生豐富資

    訊科技知識,來年將有升讀中三及新加入的中二同學參與,於老師課堂編排及學生管理上須作調整。

    在滙思科技機電有限公司謝德動先生捐款的項目上,同學獲益良多,學校亦能增加器材資源,來年會繼

    續與謝先生合作,延續此項機械人製作活動,並建立新構思項目,如進階機械人製作及實地參觀科技生

    產公司等等活動,讓學生更能擴闊視野,接觸業界最新科技資訊。

    引入各項新科技,使學生眼界更廣,老師亦從中可利用更多不同的技術作教材,最終能豐富學生涉獵範

    圍,擴闊學生資訊科技及科知識。來年亦會繼續引入更多新元素,包括:microbit、chromebook 於教學上

    的應用。

    本年度因著多讓同學參加不同種類的比賽,令同學視野更廣闊,比賽的經驗亦更豐富。從比賽過程中,

    同學亦見識到自己的能力,可以與其他學校的同學一併高低、互相參詳,使同學增加自信,來年目標會

    推動更多同學參與比賽項目,讓同學在比賽過程中學習和吸收知識。

    大型電子學習會議已舉辦第二屆,各校老師及資訊科技業界均有不俗的評價,惟活動當日的安排仍須改

    善,包括嘉賓演講及討論環節時段的時間控制,及老師預先報名參加分組時段的安排等等。

    本年度學校網頁更新進展及效能上仍有改善需要,包括各部活動預告及剪影能否及時更新,和英文版資料的更新情況,建議於新學年作管理上的統整安排。

  • 17

    八、質素保證

    成就

    (a) 深化自評機制 貫徹 PIE 工作模式 建立校內自評培訓,邀請主任和老師參與質檢會議,強化主任和老師的自評意識及技巧,檢視英

    文和數學兩個科目就 CR 報告的建議的回應和跟進情況。 配合學務發展部的觀課計劃,協調進行校董觀課、校長觀課、科主任觀課、同儕觀課,並進行觀

    課後之會議及面談,以改善教學質素及效能。 搜集 EDB 舉辦之相關講座,就科目需要,安排老師出席與「自評」有關的校外工作坊,鼓勵校外

    自評培訓,期望最終能促進學校各行政組別以至各科組的自我完善及持續發展,提升教育質素為依歸。

    (b) 強化數據分析 先後完成持分者問卷、APASO 問卷及學生生活問卷,所有問卷調查已完成數據分析及文字報告,

    並於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中向全體老師匯報。 於六月初向教育局呈交的學校表現評量(KPM)數據中,亦就着每個項目進行分析,並從數據中掌

    握學校發展及運作上的強弱機危,並交予有關部門了解及反思。

    (c) 加強持分者溝通 與持分者小聚﹕完成與持分者面談,收集他們對學校與三個關注事項相關的措施的意見。 完成與學生小聚,對象由新生(包括插班生及新來港學童)擴展至原校生,務求全方位收集同學意

    見。 與家長小聚方面,仍維持去年的模式,在家長日當日主動與家長接觸,家長均樂意與老師溝通,

    並提出意見,有效促進家校合作及了解。 完成與老師面談,收集老師對校政意見。

    反思 今年度順利完成所有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及報告,數據有助協助學校日後的規劃及發展,期望學校各部

    門及教師更能善用各項數據。 本年的關鍵工作在於如何有效並具體執行 「評估-回饋- 策劃」的工作模式,仍需加強老師於這一方面

    的培訓,讓學校及老師建立自評機制。 今年質檢能聚焦於重點項目關注事項的評估及跟進,先後完成了英文科和數學科的檢視,期望其他學科

    能對課程、外評意見上建立自評機制。 老師對個人專業發展時數的要求仍有進步的空間,建議學務發展部來年可每月提供老師專業發展記錄資

    料予老師,以便安排其參與專業培訓之安排。

  • 18

    九、財務報告

    1. 15-16 特別用途撥款運用

    項目 撥款機構 資助金額

    1 學校發展津貼 教育局 498,475.00

    2 綠化校園計劃 教育局 12,000.00

    3 新高中學生的多元學習津貼 (其他語言) 教育局 3,500.00

    4 新高中學生的多元學習津貼 (其他課程) 教育局 84,000.00

    5 新高中學生的多元學習津貼(2014-2016) 教育局 214,387.00

    6 新高中學生的多元學習津貼(2015-2017) 教育局 145,674.00

    7 國民教育組支援計劃 -

    「高中學生內地交流活動 2015」

    教育局 233,920.00

    8 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 教育局 283,800.00

    9 校本新來港學童支援計劃 教育局 26,030.00

    10 非華語學生教育支援計劃 教育局 950,000.00

    11 成立法團校董會專業責任保險津貼 教育局 3,925.00

    12 家校合作 教育局 15,129.00

    13 赤子情中國心 教育局 70,560.00

    14 加強學校行政管理津貼 教育局 250,000.00

    15 「家庭與學校合作活動計劃」特別津貼 教育局 5,000.00

    16 香港學校戲劇節 教育局 3,000.00

    17 促進香港與內地姊妹學校交流試辦計劃 教育局 120,000.00

    18 資訊科技增潤計劃資訊科技設備津貼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 594,000.00

    19 資訊科技增潤計劃班級補助金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 250,000.00

    20 課後支援區本計劃-閱讀計劃 元朗大會堂 70,600.00

    21 課後支援區本計劃-專科教室 元朗大會堂 56,250.00

    22 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 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 246,015.00

    23 經驗學習法 優質教育基金 83,700.00

    24 元朗區「愛心滿鄉郊」社會服務計劃 社會福利處 1,995.80

    25 智能都會創新能源 香港工程師學會 20,000.00

    26 香港青年協會「有心計劃」 香港青年協會 2,933.50

    27 學生運動員資助先導計劃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 11,997.00

    28 老有所為計劃 社會福利處 18,000.00

    29 2016 元朗區青少年暑期活動 元朗區青年活動委員會 10,000.00

    30 「胡氏基金」-非華語教學支援計劃 Ms Ginger Woo 50,000.00

    31 「我不再孤單」-長幼共融計劃 領展「愛·匯聚」地區項目 100,000.00

    32 賭博? 博不過 平和基金 3,000.00

  • 19

    2. 「 學 校 發 展 津 貼 」 報 告

    伯 裘 書 院 (2015-2016)

    運 用 「 學 校 發 展 津 貼 」 報 告

    項 目 關 注 重 點 推 行 計 劃 推 行 時 間 表 財 政 報 告 負 責 人

    1. 課程發展

    1. 協助老師準備及處理教學有關的工作,

    減輕老師的工作量。

    2. 協助老師運用資訊科技教學。

    聘用教學助理兩名

    1. 協助老師進行課程發展。

    2. 協助老師設計及準備資訊

    科技教材。

    9/2015-8/2016 教學助理兩名。

    $336,262.5

    歐海健主任

    2. 照顧學生

    不同和特

    殊的學習

    需要

    1. 協助老師處理非教學有關的工作,減輕

    老師的工作量。

    2. 協助統籌輔導學生的計劃,以解決學生

    在學業、感情與人際關係上遇到的難

    題。

    3. 協助老師及學生統籌社會服務工作。

    聘用教學助理一名

    1. 協助統籌「摘星獎勵計劃」

    (全校獎勵計劃)。

    2. 協助統籌「全校社會服務計

    劃」。

    9/2015-8/2016 教學助理一名

    $173,496.75

    李俊豪主任

    合共:$ 509,759.25

  • 20

    3 . 「 支 援 非 華 語 學 生 校 本 津 貼 」 報 告

    伯 裘 書 院 (2015– 2016)

    「 支 援 非 華 語 學 生 校 本 津 貼 」 報 告

    目 標 措 施 推 行 時 間 財 政 報 告 負 責 人

    1. 課程發展

    2. 提高學生

    的語文能

    3. 照顧學生

    不同和特

    殊的學習

    需要

    4. 幫助學生

    適應學校

    生活

    1. 安排主任負責統籌整個非華語學生支援計

    劃。

    2. 聘請專責中文老師以抽離形式為非華語學生

    進行中文課堂。

    3. 聘請教學助理 – 協助老師準備及處理教學

    及活動有關的工作,有助課程發展。

    4. 課外活動 - 透過舉辦不同的活動,讓非華語

    學生儘快融入適應生活,並透過各類型的參

    觀活動,讓他們認識香港文化,加強與本地

    學生的溝通。

    9/2015-8/2016 統籌主任一名。

    $223,445.7

    專責中文老師一名。

    $343,172.52

    專責中文老師一名。

    $264,942.51

    教學助理一名。

    $73,410.29

    課外活動及強化課程經費、購買教材及學習軟件

    $11,730.6

    歐海健主任

    合共:$916,701.62

  • 21

    4. 「 新 高 中 多 元 學 習 津 貼 」 報 告

    伯 裘 書 院 (2015– 2016)

    「 2013/14 至 2015/16 新 高 中 多 元 學 習 津 貼 - 聯 校 課 程 (體 育 ) /資 優 課 程 」 報 告

    「 2014/15 至 2016/17 新 高 中 多 元 學 習 津 貼 - 聯 校 課 程 (體 育 /音 樂 ) /資 優 課 程 」 報 告

    「 2015/16 至 2017/18 新 高 中 多 元 學 習 津 貼 - 聯 校 課 程 (體 育 ) /資 優 課 程 」 報 告

    目 標 措 施 推 行 時 間 所 需 資 源 負 責 人

    1. 課程發展

    2.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 照顧學生不同和特

    殊的學習需要

    4. 多元學習

    1. 推薦學生參與聯校音樂課程及聯校體育課

    程。

    2. 為資優學生提供資優課程,提供有系統的學

    習機會,考驗資優學生的能力。

    3. 製作及購買合適教材、學習軟件及課外讀

    物,幫助學生學習。

    4. 舉辦不同的課外活動及各類型的參觀活動,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擴闊視野。

    5. 支援學生參與應用學習課程,以照顧學生不

    同學習需要及興趣。

    9/2015-8/2016 聯校音樂課程

    $7,000

    聯校體育課程

    $3,396

    資優課程

    $8,800

    應用學習課程

    西式食品及室內設計:$31,645

    歐海健主任

    合共:$50,841

  • 22

    伯 裘 書 院 (2015– 2016)

    「 2014/15 至 2016/17 新 高 中 多 元 學 習 津 貼 - 其 他 語 言 」 報 告

    目 標 措 施 推 行 時 間 所 需 資 源 負 責 人

    1. 課程發展

    2. 提 高 學 生 的 日

    語能力

    3. 照 顧 學 生 不 同

    和 特 殊 的 學 習

    需要

    1. .學生參加聯校日語課程,讓學生掌握日語知識。

    2. 透過舉辦不同的課外活動及各類型的參觀活動,讓他們認

    識日本文化。

    3. 購買合適教材、學習軟件及課外讀物,幫助學生學習。

    9/2015-8/2016 聯校日語課程費用

    $3,400

    課外活動經費、購置教材及學習軟件

    $0

    梁翠雲主任

    合共:$3,400

  • 23

    5. 「 生 涯 規 劃 津 貼 」 報 告

    伯 裘 書 院 (2015-2016)

    「 生 涯 規 劃 津 貼 」 報 告

    目 標 措 施 推 行 時 間 所 需 資 源 負 責 人

    1. 計劃統整

    及發展

    1. 成立生涯規劃專責小組,統整各發展部有關學生

    生涯規劃及升學就業活動計劃。

    2. 加聘老師,騰出生涯規劃專責小組老師空間,進

    行學生生涯規劃及升學就業輔導活動計劃。

    3. 聘用成長導師及教學助理,協助老師準備及處理

    相關生涯規劃及升學就業的準備工作,為學生提

    供生涯規劃及升學就業輔導,並以資訊科技完善

    生涯規劃及升學就業的準備及評估工作。

    9/2015-8/2016 老師一名。

    $344,079.75

    成長導師一名。

    $155,943.38

    教學助理一名。

    $65,405.27

    歐海健主任

    李俊豪主任

    2. 老師培訓 1. 透過老師培訓日、校務會議、行政會議等場合,

    提供升學就業輔導技巧訓練,發放相關資訊,提

    昇老師對學生生涯規劃及升學就業的認知及參

    與。

    2. 推薦老師出席相關生涯規劃及升學就業課程(3 年

    2 位老師)及研討會。

    3. 印製相關課程資訊予老師作參考。

    9/2015-8/2016 工作坊活動經費

    $0

    歐海健主任

    李俊豪主任

    3. 照 顧 學

    生 不 同

    學 習 需

    1. 引入外界資源,舉辦不同類型的生涯規劃及升學

    就業講座。

    2. 印製相關課程資訊予老師與同學作參考

    3. 舉辦不同大專院校及機構參觀,開闊學生視野,

    定立生涯規劃及升學就業目標。

    4. 舉辦不同海外大學交流團,開闊學生視野,定立

    生涯規劃及升學就業目標。

    9/2015-8/2016 講座、工作坊、參觀活動、考察體驗活動、交流團經費

    $32,132

    歐海健主任

    李俊豪主任

    合共:$597,560.4

  • 24

    6.「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報告

    伯 裘 書 院 (2015-2016)

    「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報告

    A. 本計劃受惠學生人數(人頭)共 367 名(包括 A. 領取綜援人數: 112 名,B. 學生資助計劃全額津貼人數: 120 名及,C. 學校使用 10%酌情權的清貧學生人數: 135

    名)

    B. 計劃的各項活動資料

    *活動名稱/類別 參加合資格學生人數# 平均出

    席率

    活動舉辦時期

    /日期 實際開支

    ($)

    評估方法

    (例如:測驗, 問卷等)

    合辦機構/

    服務供應機構名稱

    (如適用)

    備註(例如:學生

    的學習及情意

    成果) A B C

    1. 合唱團迪士尼演藝日表演活動 5 11 17 100% 1-9-2015 $12,720.00 學生表演

    2. 「型格舞台-從音樂中尋找身體」Hip Hop/爵士舞培訓計劃 3 5 15 100% 9/2015-6/2016 $5,888.00 學生問卷

    3. 香港青年音樂訓練-管弦樂團樂器班 0 4 2 99% 9/2015-8/2016 $17,088.00 學生表演

    4. 書法興趣班(中一級) 21 16 10 100% 25/9/2015-27/5/2016 $12,800.00 學生作品

    5. 日語興趣班(中一級) 21 16 10 100% 25/9/2015-27/5/2016 $9,600.00 測驗及考試成績

    6. 遊戲創作班(中一級) 21 16 10 100% 25/9/2015-27/5/2016 $29,600.00 學生作品

    7. S.6 級歷史科試題練習及輔導班 2 4 6 100% 10/2015-3/2016 $5,100.00 測驗及考試成績

    8. 企業會計及財務管理科(分組輔導班及試題練習班) 8 9 19 99% 11/2015-3/2016 $33,830.00 測驗及考試成績

    9. 課後支援-功課輔導計劃 24 29 38 99% 9/2015-6/2016 $58,692.00 測驗及考試成績

    10. 學習效能及讀寫能力提昇課程 4 4 3 100% 15/3/2016-31/5/2016 $17,100.00 測驗及考試成績

    11. 舞蹈訓練班 3 6 5 100% 21/9/2015-4/6/2016 $68,727.00 學生演出及校外比賽成績

    活動項目總數: 11 @學生人次 112 120 135

    總開支 $271,145.00

    **總學生人次 367

    備註:*活動名稱/類別如下:功課輔導、學習技巧訓練、語文訓練、參觀/戶外活動、文化藝術、體育活動、自信心訓練、義工服務、歷奇活動、領袖訓練及社交/溝通技

    巧訓練

    @學生人次:上列參加各項活動的受惠學生人數的總和

    **總學生人次:指 (A) + (B) + (C) 的總和

    # 合資格學生: 指領取綜援/學生資助計劃全額津貼及學校使用 10%酌情權的清貧學生

  • 25

    7. 「2014/2015 學校財務報告」 (已核數)

  • 26

    十、未來工作重點

    1. 培育同學具備廿一世紀的人才素質 - 以資訊科技為基礎,全面實踐 STEM,培育學生學習能力。

    (邏輯思維、研究自學、創意思維)

    2. 提升同學的語文表達能力 - 以全校參與的寫作模式,提升學生中英文的表達能力,改善校園學習氛

    圍。(從量到質)

    3. 關注同學之品德及全人發展 - 從感恩開始, 達致自尊尊人的品德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