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83
1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2017.02.06

Upload: cettw

Post on 14-Feb-2017

60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1

地球公民基金會工作坊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2017.02.06

Page 2: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2

什麼是社會生態系統韌性(回復力) ?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Resilience

Page 3: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3

韌性城市韌性社區韌性國土

Page 4: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自然平衡? NATURE BALANCE ?

Page 5: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5

自然系統不斷變動NATURE in FLUX

( 社會系統亦然 )

Page 6: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6

社會系統

生態系統

Page 7: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Basin of Attraction (attractor), when the context changes the size of the basin also changes

catastrophic transition ,regime shift

Scheffer and Carpenter. 2003

Page 8: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多重系統狀態與轉型

Sources: Resilience Alliance, http://www.resalliance.org/index.php/resilience

Page 9: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多重系統狀態與轉型

Sources: Resilience Alliance, http://www.resalliance.org/index.php/resilience

Page 10: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10

韌性思考 Resilience Thinking韌性 :

在環境不斷變遷中,系統承受衝擊或擾動的能力 系統維繫且繼續發展類似的基本結構、功能、與反饋機制例如:調適、轉型

Page 11: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11

韌性思考 Resilience Thinking

強調在複雜、持續變動的世界中,應建立量能(capacities) ,以管理一般系統特質,而非聚焦在狹義的政策目標及尋找靜態的「最適方案」。Source: Chapin et al. (2009)

Page 12: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互相扣連的社會生態系統

Page 13: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13

社會系統與生態系統都很重要都需要關注需要瞭解兩者間的互動關係

Page 14: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14

?Manage for a single

resource or species?

Manage for fundamental

social-ecological

properties!

Page 15: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15

韌性思考 Resilience Thinking

傳統思維:降低不確定性 vs.韌性思維:強化韌性以適應不確定之未來

Page 16: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Panarchy 套疊層級系統

Source: Panarchy (Holling , 2001:398)

Page 17: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17

研究計畫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與慈濟大學生科系研究團隊所執行的科技部永續發展整合型研究計畫「社會 -生態系統韌性與調適性協同經營」焦點社會生態系統:花蓮縣大農大富平地造林區與周邊社區

Page 18: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大農大富平地造林區

照片: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Page 19: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照片:賴萌宏

Page 20: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研究區域圖

Page 21: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研究區域圖

Page 22: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22

十七世紀荷蘭時代的社會生態系統

Vatan: 馬太鞍Tavoran: 太巴塱Serus: 位於馬太鞍南邊不遠處,於 1644 年被馬太鞍所摧毀Ouro: 約在光復、瑞穗鄉交界處康培德 (1999), p.42-59.

Page 23: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Page 24: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Page 25: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25

十七世紀的社會生態系統 《台灣府志》, 1694

提及自南覓(卑南覓)北行至直腳宣(今花蓮市西北方),沿途深林障蔽、不見天日,應該是花東縱谷當時的景緻。康培德 (1999), p.27.

Page 26: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26

十八 - 十九世紀的社會生態系統

十八世紀已經有從太巴塱遷入之人口十九世紀初期馬太鞍人口開始遷入,還有周邊部落人口遷入,如 Lachihakan

Karowa

黃雅鴻 (2003), p.21-23.

Page 27: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27

1910 年代之前的社會生態系統 阿美族傳統社會系統:輪耕、採集、漁獵活動 ;共同的集體生活、規範、與儀式。多樣性的生態系與生物:溪流、濕地、樹林、竹林、水邊植物、野生動物 人類的社會經濟運作與相當程度的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服務間,發揮著互相維繫的功能。

Page 28: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日治時代:蔗園與糖業

Page 29: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29

第一次系統狀態改變 日治時代,土地被劃歸官有 ,在 1918 年,鹽糖會社取得大農大富地區土地之經營權,開發成甘蔗農場,並在 1921年完成建設大和工場(今花蓮糖場) 。治理系統的轉變,以及資本主義結合現代國家體制力量的介入,徹底改變了既有的社會生態系統。 原住民被迫遷離原居地,社群瓦解、土地流失,四散至花蓮中部的低生產力之邊際土地(包括河川地與海岸山脈、中央山脈的山坡地),使得這一群人們陷入長期的經濟困境 。

Page 30: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30

第一次系統狀態改變 甘蔗農場的勞動力密集需求,很大程度改變了這個地區的人口組成:漢人或漢原混居社區。農場土地與周邊社區,則從原來具生物與生計多樣性特質的社會生態系統,轉變為種植單一作物的農場,與很大程度仰賴糖業的社會經濟體系。

Page 31: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31

第一次系統狀態改變 中華民國政府延續日治時期的以糖業為主之社會經濟結構,以及其背後相似的治理系統,亦即,在糖業公司背後,都有國家體制與政策力量的主導。 1952 年糖廠執行強制收回土地政策,許多在農場周邊開墾的原住民,遭到二次迫遷的命運,其中大多數遷居至山坡地與河川地,但由於這些邊際土地被劃設為國有地,因此他們又需向國家承租或價購,造成二次剝削。 邊際土地的災害特性,使得土地生產力時而遭到破壞,更嚴重的是災害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以上因素造成原住民的社會經濟困局(如桃芝颱風)。

Page 32: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原住民被迫搬遷

Page 33: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33

第二次系統狀態改變 1980 年代起,糖業逐漸萎縮, 1995 年我國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需撤除對糖業的部分保護措施,導致花蓮糖廠在2002 年停產。 政府 2002 年起推動「平地景觀造林及綠美化計畫」 。 2011 年,在政府「愛台十二項建設」政策的主導下,平地造林區成為「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以上政策脈絡,決定了這地區現今資源系統與治理系統的特質。

Page 34: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大農大富平地造林區

照片: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Page 35: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大農大富平地造林區→平地森林園區

照片: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Page 36: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36

第二次系統狀態改變 資源系統特質:生物多樣性改善,包括森林、野生動物、鳥類、昆蟲相→生態廊道的可能性治理系統:台糖擁有土地權與造林的管理權,林務局則在2011 年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成立後,掌理了園區的管理權。 ( 2011前之)治理系統特質: (1) 非參與式以及非審議式 ; (2) 一個單極的治理中心,亦即強勢主導的國家體制 ; (3)僅有單向的向上問責 ,且具有不正義本質(將遭遇轉型正義的議題)。

Page 37: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37

第二次系統狀態改變 在這個治理架構、與緩慢演變的資源系統背景下,是否有行動者產生,並逐漸涉入大農大富社會生態系統的治理?以及這些行動者如何回應系統內外的各種變化?

Page 38: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38

行動者與他們在行動情境中的互動 台糖停產與長期經濟結構轉變,導致青壯人口外流及人口老化。問卷調查分析顯示當地常住人口嚴重老化,所得也偏低。 這個社經脈絡,雖侷限著行動者發生、與其組織集體行動的可能性,但是,這絕非意味著集體行動無法發生,事實上,在各種脈絡條件與個人能動性的交錯影響下,不同型態的集體行動還是產生了,並持續進展中。

Page 39: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39

部落的集體行動 Karowa原住民運動:較聚焦大農大富土地議題Tafalong 與 Fata’an原住民族運動:更接近是一個全國性運動網絡的一部份,其目標不僅針對大農大富個別地區的土地議題,而是更廣泛的全國性原住民族土地與自治運動,在運動路線上更強調政治與法制化途徑,也因為這個路徑廣泛連結了台灣近年的社運議題與網絡,因此能持續至今在部落內外吸引更多族人(包括青年階層)的加入並壯大運動能量,尤其在 2016 年大選之後,來自體制內的政治能量支持更為明顯 。

Page 41: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41

部落集體行動的影響 來自部落的集體行動,其對治理系統的影響是明顯的,雖然土地權屬與管理權屬的現況依舊不變,但林務局明顯地加強了與周邊部落的溝通工作,並試圖以一些措施,來加強森林園區與社區部落的連結,包括推動生態旅遊與社區參與等 。林務局這些態度與作法的改變,也來自於我國其他政策脈絡的影響(如社區林業政策)。

Page 42: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42

漢原混居社區的集體行動 社區對土地權議題並無特別主張,它們的主要期待是,在既有的經濟社會困局下,希望透過森林園區的規劃,能為社區帶來更多的經濟與就業機會。其集體行動,則主要源自於近年政府各類的社區型計畫。 社區總體營造、社區林業及農村再生計畫社區行動仍有很大侷限。在林務局這一方,則在推動社區參與大農大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發覺到社區缺乏人力與亟需整合的議題,因此推動了一些具體措施,目前已經有一定程度幅進展。

Page 43: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43

學術界的加入 多年以來,林試所團隊已經進行長期研究。自 2012 年起,東華大學環境學院研究團隊透過校內及科技部計畫,試圖在大農大富地區推動結合各方權益關係人的平台,以推動調適性共管。 2014 年開始公民科學家培訓計畫 2015 年 8月衍生出一個新的跨社區民間自主組織:水龍吟兩棲類調查隊 ,以公民科學家與社會學習精神,建立一個虛擬平台,以凝聚既有治理系統及多方權益關係人 。

Page 44: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部落社區參與

照片:郭乃禎

Page 45: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公民科學家計畫

照片:公民科學家計畫

Page 46: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水龍吟網絡

照片:張國政

Page 47: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照片:賴萌宏

Page 48: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照片:賴萌宏

Page 49: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照片:賴萌宏

Page 50: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對較大型哺乳類地景效應之初步探討

裴家騏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林柏源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Page 51: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以方格法將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分為 30格,每塊方格為640*640 平方公尺,平均分布自動相機進行資料收集。

15 台相機每 2 個月輪流在單數格與雙數格中收集各物種出現頻度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51

Page 52: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no.1no.3no.5no.7no.9no.11no.13no.15no.17no.19no.21no.23no.25no.27no.29

0

5

10

15

20

25

1

42

7

24

24

1 1 1

53

12

9

3

山羌 (隻次 )

結果與討論調查現況 -山羌 (廣泛分佈 )

52

Page 53: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no.1no.3no.5no.7no.9no.11no.13no.15no.17no.19no.21no.23no.25no.27no.29

0

2

4

6

8

10

12

14

2

4

12

13

2

4

1

鼬獾 (隻次 )

結果與討論調查現況 -鼬獾 ( 不常見 )

53

Page 54: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54

Sour

ce

Page 55: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結果與討論調查現況 討論 未來方向

55

Page 56: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土地利用變遷對區域碳收支與水文循環之影響 張世杰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Page 57: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1

2

3

4

5

6

7 8

6

5

1 09

1 . S o n ic a n e m o m e te r2 . C O /H O IR G A2 23 . A s p i re d te m p e ra tu r e /R H4 . A n e m o m e te r5 . D a ta lo g g e r6 . S o la r p a n e l7 . Q u a n tu m s e n s o r8 . N e t ra d io m e te r9 . S o i l h e a t ?u x s e n s o r1 0 . S o i l m o is tu re s e n s o r

Page 58: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樹幹生物

量 (M

g ha

-1)

林份年齡 (yr)

經營情境對樟樹林木產量的影響

Page 59: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0

10

20

30

40

GPP

NPP

SoilC s

tora

ge (k

g C

m-2)

Vegetation

0 20 40 60 80 1000

1

2

3

4

Prim

ary

prod

uctiv

ity(k

g C

m-2 y

-1)

Year of plantation

100 年樟樹林碳收支變化

Page 60: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20 40 60 80 1000

500

1000

1500

2000

Transpiration

Canopy evaporation

Soil evaporation

Tran

spira

tion

(mm

yr-1

)

Year of plantation

Outflow

Hydr

olog

ical

flux

es (m

m y

r-1)

100 年樟樹林水文收支變化

Page 61: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公民科學及社會學習在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及鄰近社會生態韌性所扮演之角色

楊懿如、薛惠芳、張國政、吳居貞

61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兩棲類保育研究室

Page 62: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62 排名 103-104 年 104-105年12345678910

灰林鴿 (23%) 灰林鴿 (11%) 紅鳩 (7%) 紅鳩 (9%)綠繡眼 (7%) 綠繡眼 (8%)白尾八哥 (7%) 花嘴鴨 (8%)洋燕 (6%) 烏頭翁 (7%)烏頭翁 (4%) 紅冠水雞 (5%)花嘴鴨 (3%) 白尾八哥 (4%)紅嘴黑鵯 (3%) 環頸雉 (4%)棕背伯勞 (3%) 牛背鷺 (3%)紅冠水雞 (2%) 大捲尾 (3%)35 科 71 種 2029 隻次 31 科 70 種2189 隻次

平森優勢鳥種排名

Page 63: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結論 平森園區鳥種數量遠多於過去調查結果 → 隨著環境及管理方式的變遷產生變化有關 連續兩年調查前三名優勢鳥種皆為森林性鳥種 2015 年 -2016 年也以樹冠雜食者占 23.1%( 最多 ) → 表示園區森林食物足夠提供鳥類覓食

63

Page 64: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結論 經過長期培訓之後,可讓公民科學家具備調查能力,未來得以協助科學家進行調查的工作。 加強鳥類鳴唱辨識能力的相關課程。 辦理培訓課程有助提升公民科學家的參與度。

64

Page 65: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國立東華大學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森林與農業區域環境永續指標建構與管理策略探討

蘇銘千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2017 年 1月 9日

65

東華大學環境學院科技部研究計畫社區部落座談會

( 光復糖廠多功能會議室 )

Page 66: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66

近十年的水資源韌性指數 (Iri)與降雨量、地下水位成長率、農業人均 GDP 成長率變化

Page 67: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社區民眾對平地森林園區土地利用管理偏好與願付價值探討李俊鴻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2017.01.09

Page 68: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研究結論 ( 一 ) 增加有機耕作面積、增加地面水供應、增加民俗植物區、增加濕地面積、發展整合式生態旅遊,及較低的農業環境信託基金 ( 金錢與時間 ) ,可顯著地增加居民對平森土地利用管理的偏好。 然而增加物種數量以及增加天然林的面積在效用函數上則不具顯著性。

Page 69: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研究結論 ( 二 ) 社區居民在平森園區的土地利用管理偏好上,具有較高的願付金錢以及願付勞動時間。 反映出平森園區未來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仍有改善的潛力。

• 增加濕地面積,增加地面水供應,增加民俗植物區,增加有機耕作面積,以及發展整合式生態旅遊為平森園區土地利用管理的最佳方案。• 有助於平森園區決策制定者進行土地利用規劃之參考。

Page 70: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最佳土地利用管理方案( 基於居民的願付金錢與願付勞動 )

研究結論 ( 三 )

發展生態旅遊方案>自然保育方案>環境友善農業方案

Page 71: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研究結論 ( 四 ) 研究發現社區居民之間,存在不同的 ( 異質性 ) 平森園區土地利用管理偏好。 並得知這項差異 ( 異質性 ) 來自於居民間不同的社會經濟背景特徵及土地利用行為。

• 基於上述信息可知,詳細和全面地分析社區居民對於平森園區土地利用管理策略改變的偏好,將有助於社區未來參與平森園區保育工作之推動。• 通過結合定性和定量數據分析居民對平森園區土地利用規劃問題的異質偏好,將提供決策者之參考。

Page 72: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72

結論:大農大富社會生態系統狀態示意圖

Page 73: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73

結論( 1 ) 第一次系統狀態的改變,來自於政治政權更替與國際市場力量、以及接續而來的國家政策與治理系統變動。第二次系統狀態的改變,乃由於國際市場力量與經貿體系變動引發國家政策改變,並導致治理系統的部分變化。兩次背後的共通點是,具國家中心 (state-centric) 特質的治理系統,以獨大的力量主導系統轉型,並導致社會系統與生態系統的重大轉變,在過程中,地方社會系統不被允許參與轉型的決策,事實上也無力抵擋或回應。當時系統狀態很容易因單一重大擾動影響而導致徹底改變,就大農大富這個系統本身而言,這是韌性低的表徵。

Page 74: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74

結論( 2 )

當時系統韌性的特徵 :

脆弱度 : 社會系統脆弱度高,因無參與權、經濟多元程度低調適力 : 調適力低,被動因應外在變化、相對較無主動調適 作為

Page 75: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75

結論( 3 ) 從 2002 年至今,情況已經有重大轉變。部落的原住民族運動,以及個別社區、以及跨社區的集體行動,已經形成兩個逐漸堅實的、超越部落 / 社區層級的社會網絡。這源自於整體政治社會環境的變動、國家相因應的制度與政策變革、以及眾多行動者在較開放環境中所發展出的集體行動。時至今日,任何一個將較大程度影響大農大富的倡議,都會引起各方行動者嚴密的注意與回應(某種程度的參與治理) 。而在各方力量的參與及抗衡下,要將當前系統轉型至新狀態將非常不容易。以上事實代表著,目前系統狀態內的韌性的確是逐漸增長的。

Page 76: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76

結論( 4 ) 更細部而言,目前系統韌性之提升來自於以下的努力:部落、社區、公部門、 NGO 、學術界的投入,雖然彼此間的行動仍未非常整合協調提升生物、生計、文化的多樣性提倡參與、社會學習與調適建立社會網絡,促進信任與溝通孕育跨尺度與跨層級互動之制度

Page 77: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77

仍待觀察的議題 部落網絡希望追求轉型後新的系統狀態,尤其涉及治理系統背後的土地權、資源權、及相關的治理制度(如追求自治),同時,部落也追求不一樣的土地利用型態,包括回復阿美族的食物森林,以及更大程度的農業利用。漢原混居的社區網絡認為目前以平地森林為主的生態系狀態是值得維繫的,它們也無意改變既有的治理系統架構,雖然它們也認為,的確需要在目前狀態內進行調整,包括治理上更納入社區、經濟上讓社區能獲益、生態上更具生物多樣性。 這兩大行動者網絡間,因為對主要議題認知的差異,到目前為止還無法直接對話。這一點,可能是影響未來系統是否轉型、以及系統韌性的一大變因,是否有新的擾動會促成對話或衝突,還尚待觀察。

Page 78: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78

仍待觀察的議題 未來可能主要擾動 :

平地造林二十年到期轉型正義 :原住民族自治法、原住民族土地與海域法立法進程

Page 79: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79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思考的好處 整全性、系統性的思考,長期的動態觀點科際整合、不同權益關係人的整合對變動的態度對於「永續性」的新想像

Page 80: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80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思考的好處 在不同的脈絡下,社會生態系統有多面向的特質與複雜性。瞭解這些面向,將使人們更能用深層的理解與尊重去看待不同的觀點,這是單一面向、本質主義思維永遠無法給予我們的胸襟。那樣的理解與尊重是正面關係的基礎,可以引領台灣社會走出對峙僵局,轉型走向永續型社會生態系統。

Page 81: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81

Coral reef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under environmental change: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Worst Ecosystem

Overfishing Pollution

Page 82: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coral reef ecosystem

Living Coral Coverage(%)

BiodiversityNumber of Visitors

Coral reefs welfare

foundation

Water quality levels

Marine ecological protective area(%)

82

The framework of conservation of coral reef ecosystem in Kenting area

Page 83: 社會生態系統韌性 戴興盛

謝謝,並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