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特刊 - 二十三週年

72
2012

Upload: wan-kin-man

Post on 11-Mar-2016

22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十九屆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臺灣學生促進中國民主化工作會

TRANSCRIPT

毋忘

二十三週年

六四特刊

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台灣學生促進中國民主化工作會

20

12

目錄序言

八九六四前的中國

六四時序

人物專訪

王 丹──談兩岸三地政治現象

王超華──看兩岸三地的發展

話說當年學運 談六四對香港後續的影響──莊耀洸專訪

堅決爭取平反 繼承司徒華遺志──張文光專訪

親赴北京 寄語未來──陶君行專訪

沒有新中國 只有共產黨

維權行動 另類延續

茉莉花 何日臨

「國民」還是「公民」?

中「聯」辦

我為何要紀念六四

關心中國不應只在六四

投稿

自由唱歌

八九 . 六四

救國圖存 繼承民運精神 始於足下

1

3

4

21

24

28

35

40

44

47

49

52

54

56

59

61

63

65

序言

「六四」,中國的悲哀;中共的禁忌。芸芸廿三載,民主隨著犧牲者而埋葬,呼喚平

反之聲不斷,中共卻始終未有首肯認錯,「六四」英魂還只能望著這個比當

年更腐敗的政權而嘆息。我們堅持喊著平反廿三年,未敢有片刻遺忘。八九往後幾年間,中共都強硬的指

出黨國已對「六四」有明確的評價,近年稍有改變,多稱「歷史自有公論」,或稱「六四」為風波,這些

似是而非的說話正就是中共的拿手把戲,實則只為意圖淡化中共的罪孽,含糊過去,我們卻不能稍有退卻,

誓要堅持到底。

其實歷史並不在意當權者如何判斷,「歷史自有公論」這句說話也彷彿是無礙,因為歷史總會被承認。我

們堅決要求平反,除因還犧牲者一個公道,更因中共的特性。在於特別喜歡先為事情定性與界定的中共,

他們堅拒平反代表這個政權拒絕承認當年血洗京城的「六四」屠殺行為。政府有甚麼大不了,錯自需要認,

錯更需要改,一個民族不願意面對歷史,這個民族就沒有未來。八九後每年的「六四」,也只是中共下一

輪罪惡的起點,我們堅決要求平反,正因為關心國家,看這個政府還是不是我們人民的政府。近年有些年

青一代認為「六四」有未明之處,懷疑其真實性,更有人將矛頭直指學生領袖,或許這就是時間的威力和

中共的功力。誠然,從來沒有一段歷史是百分百的肯定;細節全然無誤,然而經過綜合多方史料後必然理

出較清晰的輪廓。「六四」亦當如是,口述、筆錄、照片以至記者紀錄片俱在,只要持著人性的本能與良知,

該當明白箇中事實,又豈能因諸如歷史未明等原因而謬然質疑「六四」之可信性。

-1-

現時「六四」的倖存者都是親身經歷過此災劫,又或見證苦難的那一代,不論中共如何粉飾亦無法抹去他

們的記憶,當年的精神與血腥始終在他們身上留下烙印。諸如編者的這一代,大部份都將「六四」單視之

為近代的「歷史事件」,心態自有不同,加上當權者的刻意忽略淡化,質疑或忽視自會出現於這一代身上。

作為一個人,我們必須以惻隱良知去瞭解「六四」,認清事實真相;感受這段有血有肉的歷史;譴責中共

當年禽獸般的罪行,不受蒙蔽,這是人禽的基本分別。教育學院作為社會教師的最大輸出,肩負著授業解

惑的重任,未來的社會道德亦多源自教師的培育。故此作為教育學院的學生,我們必須履行人的基本責任,

更需要深思如何憑己之所知,將訊息傳承感染到下一代。此前,我們還是必須先認清事實,多了解,多思考,

這正是我們是次籌辦《六四特刊》的目的。

本會是次有幸與臺灣學生促進中國民主化工作會合作,攜手合辦出版實屬難得。除了因為部份八九學生領

袖流亡海外,更冀能打破多年局限於本地之成規,交流兩地意見。港臺兩地事隔廿三載仍然不忘「六四」,

皆因我們同屬華人血脈,雖身處不同地方,但仍關心相隔一河一岸的土地,於此先感謝台灣學生的熱忱。

屆時本刊將於港臺兩地同步派發,冀令更多人關注八九「六四」。

當禁忌與事實重疊的時候,是一種荒誕。你揭開的一頁叫中國,你眼看的土地叫荒誕,就讓我們清楚這歷

史如何將荒誕帶到當下。

第十九屆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總編輯 溫健民

-2-

八九六四前的中國談到六四,大眾多以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胡耀邦逝世為起始,卻稍有忽略當時社會潛在的問題。胡耀邦逝世實則為導火線,而社會積存已久的問題才是八九民運的誘因,當中主要圍繞經濟及政治改革兩方面:

一 . 經濟問題:

中國八十年代實行開放改革,經濟曾曇花一現令

人民生活稍有提升,然而其後因信貸發放過猛,造

成經濟過熱。此外又實行商品價格雙軌制,部分

商品價格由國家計劃控制,另一部分商品價格由

市場決定。重要物資會以特定低於市場價格提供

給指定企業,同一種物資,市場與計劃之間的

差價甚大。掌權者可利用他們可以調撥物資的特

權,佔有計劃物資轉到市場高價出售,從中獲利,稱

為「官倒」,構成不公與通貨膨脹。有鑑於此,政

府實行「價格闖關」,試

圖通過政府短期內提高

大部分商品的價格解決

價格雙軌制的問題,但

引發了嚴重通貨膨脹而

告終,這些都令民不聊

生,怨聲載道,加劇人

民與政府之間的矛盾。

二 . 政治改革

自一九七六年文革結束至一九八九年,政治與思想

相對開明。隨著改革開放,西方民主自由思想亦

相繼傳入,政治思想叢書大量湧現,知識分子開

始思考國家的未來,故有「北京之春」。人民於

西單民主牆上張貼大字報評論時政,其後雖隨著

魏京生被捕而結束,但人民的視野已有所擴闊。以

至一九八六年尾,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因

貪腐問題嚴重。學生要求政府民主化政治改革與

反貪腐,率先牽起學潮,亦即人稱的「八六學潮」,可

視之為八九民運的預演。

撰文 / 溫健民

-3-

1

2

3

1. 四月十六日 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被人民視為開放清廉的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病逝,

中共中央發表訃告。四月十六日,北京學生前往天安門廣場,於人民英雄紀念碑放置悼念花

圈追悼胡耀邦,揭開全國學潮、罷課、遊行的序幕。

2. 四月十七日 北京學生繼續追悼胡耀邦,舉行「悼胡大遊行」。

3. 四月十八日 學生及人群於人民大會堂前靜坐,向中央提出七項要求:

一 . 公正評價胡耀邦政績,肯定民主自由寬鬆觀點

二 . 徹底否定「清除精神污染」及「反資產階級自由化」,

並為在兩次運動中蒙受不白之冤的人平反

三 . 要求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其子女向全國人民公佈財產狀況

四 . 允許民辦報紙開放報禁

五 . 增加教育經費,提高知識分子待遇

六 . 取消北京人大常委會違反憲法的限制遊行十條

七 . 對此活動作明確報道,見諸黨政機構報-4-

四月十九日 學生於深夜到新華門外企圖衝進中南海,被守門軍警攔阻,雙方發生衝突。

四月二十日 北京、清華大學結盟組織委員會領導學運,發動罷課。南京、上海、天津、合肥、武漢等城市

均有遊行活動。

-5-

四月二十二日 胡耀邦官方追悼會於人民大會堂舉行,十萬北京大學生佔據天安門廣場,學

生代表跪呈請願書,無限期罷課。北京學生自治籌委會成立「首都高校學生聯合體籌備組」。

四月二十四日 北京三十五間大專院校發動罷課,晚上遊行往人民大學,譴責官方傳媒報道失實。

-6-

四月二十六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題為〈必須旗

幟鮮明地反對動亂〉,是為四二六社論,

將運動定性為動亂。

四月二十七日中共建政四十年來最大型示威,約

百萬名示威群眾遊行,衝破軍警阻

撓,但無流血事件發生。

-7-

1 和 2. 四月二十九日 國務員辦公室主任袁木、國家教委副主席何東昌與官方學生代表

「對話」,轉達李鵬話語,表示社論並非針對廣大同學。

3. 五月一日 「高校聯」發表《告香港同胞書》,呼籲香港人士聲援。

4. 五月四日 趙紫陽發表溫和講話,約十二萬大學生遊行,紀念五四和爭取民主自由,由「高校聯」

發表《五四宣言》,並宣佈高校學生將於五月五日復課,仍繼續要求對話。

1 2

3 4

-8-

五月十三日 數千名高校學生於天安門絕食,抗議政府拖延對話,要求肯定學生運動,推翻四二六社論。

-9-

五月十五日戈巴卓夫抵京,六十萬學生、教師、知識

分子到天安門聲援學生。絕食團指揮部成

立,柴玲任總指揮,近百名絕食示威者暈

倒送院( 香港大專生於新華社門外開始絕食

聲援北京學生 )。

-10-

「同學們,我們來得太晚了。對不起同學們了……我們已經老了,無所謂了……可是你們還年青啊﹐未來是你們的﹐你們要保重身體啊﹗」

五月十六日 天安門廣場近六百名絕食學生暈倒,鄧小平與趙紫陽先後會晤戈巴卓夫,趙紫陽稱重大問題仍需鄧

小平掌舵。

五月十九日 因絕食暈倒送院的學生逾千名,趙紫陽與李鵬於凌晏四時五十分到天安門慰問學生,李鵬僅逗留數

分鐘,而趙則對學生發表感人講話,勸說他們停止絕食,學生亦隨後宣佈復食。

-11-

五月二十日凌 晨時分,李鵬、楊尚昆在中央和北京市黨政軍幹部大會稱北京已處於無政府狀態,學生絕食行動

乃是動亂,十時起北京部份地區宣佈戒嚴,北京市民開始阻截軍車。

-12-

五月二十三日 掛於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遭破壞,香港約六十萬市民舉行環市大遊行。

五月二十五日 李鵬強調中國改革開放旗手是鄧小平而非別人,北京官方連串發表李鵬簽署的國務院給戒嚴

部隊官兵的慰問信,即再次強調運動為動亂。北高聯舉行全市環城大遊行,歡迎人大委員長萬里外訪歸來並

敦促罷免李鵬。

-13-

五月二十八日 北京學生呼籲的「全球華人大遊行」於是日舉行,香港有百多萬市民響應上街遊

行。首都各界聯席會議宣佈和平靜坐行動最少堅持至六月二十日人大常委會議為止。

-14-

五月二十九日 中央美術學院學生仿傚美國「自由神像」

而建成「民主女神」塑像傍晚運抵天安門廣場,約數十萬

群眾圍觀。

五月三十日

「民主女神」塑像正式豎立於天安門廣場正中央,發表民

主之神宣言。

六月一日群眾於北京公安局外抗

議當局拘禁三名工人領

袖。

-15-

六月二日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講師劉曉波、北京四通集團公司綜合計劃部部長周舵、歌手兼作詞人侯德健、

《師大周報》前主編高新,展開七十二小時接力絕食並發表絕食宣言,呼籲政府與學生冷靜自我反省,是為絕

食四君子。( 上圖左起:高新、周舵、劉曉波、侯德健 ) -16-

六月三日 凌晨有近萬名軍人沿長安東街前往天安門廣場,軍人帶有木棍而沒有配備槍械。軍隊遭到

北京市民的堵截而無法前進。下午,戒嚴部隊指揮部及北京市政府發出多次聲明,表示如軍隊再受阻攔,

軍方會取「一切手段,強行處置」。晚上,有北京市民和學生在北京市郊木樨地及復興門與進城的戒

嚴部隊發生衝突,有大量市民和學生傷亡。晚上十一時,第一輪裝甲車由長安街進入了天安門廣場,

中途被攔截,然後往西單方向駛去。政府最終決定派軍隊以真槍實彈在天安門進行清場。-17-

六月四日 戒嚴部隊從長安大街的各方面先後強行進入天安門廣場,戒嚴部隊指揮部及北京市政府發出《緊

急通告》指令在天安門廣場的公民及學生立即撤離。

凌晨二時,廣場多處已經入駐軍隊,在建國門、東單方向有密集的槍聲,歷史博物館北門外有手持棍棒和衝鋒

槍的軍人前往封鎖長安街以東的路段。

凌晨三時,天安門廣場上駛進坦克及裝甲車,軍隊迫近廣場紀念碑,期間軍隊向民眾開槍,不斷有死傷者送往

醫院。軍隊逐步向決定留守在紀念碑附近的幾千名學生推進。

-18-

凌晨四時,廣場上的燈突然全被熄滅,廣場上播出戒嚴部指揮部的清場通知及政府要恢復天安門廣場正常

秩序的通告,軍隊開始由北往南,分兩路向紀念碑方向推進,手持衝鋒槍的軍人把在紀念碑上的學生強行

移走,紀念碑上不斷傳出槍聲。

凌晨四時三十分,廣場上的燈重開,位於廣場北方的民主女神像被拆除,坦克及裝甲車繼續向前輾平廣場

上的帳篷及障礙物,期間不斷有死傷的民眾被送離廣場。

-19-

六月五日 北京市中心在廿七軍控制底下,軍隊繼續開槍射殺群眾。( 上圖:王維林隻身阻擋坦克 )

-20-

談兩岸三地政治現象

王丹—

— 二 十 三 年 過 去, 昔 日 在 廣 場 上 帶 領 民 眾 和 學 子 們

走上街頭爭取民主、對抗腐敗政權的學生領袖們,

大 部 份 至 今 依 然 沒 有 忘 記 昔 日 信 念, 繼 續 為 人 民

發 聲, 對 社 會 不 公 義 控 訴, 就 算 早 已 流 亡 海 外,

仍 舊 心 繫 祖 國 的 民 主 發 展。 王 丹, 可 謂 就 是 當 中

的 表 表 者。 近 年 王 丹 除 了 在 台 灣 各 所 大 學 講 學,

並 時 常 對 兩 岸 三 地 的 政 治 事 件 發 表 評 論 之 外, 在

2011 年,他和多位學者合辦華人民主書院,透過

網 路 課 程, 把 民 主 的 星 星 之 火 傳 遞 給 世 界 各 地 的

華 人。 在 今 年, 他 更 會 推 出 六 四 回 憶 錄, 和 大 家

剖白當年點滴。

因 為 持 續 的 關 注, 所 以 有 深 入 的 瞭 解。 就 讓 我 們

看 看 王 丹 對 於 最 近 兩 岸 三 地 的 政 治 事 件, 像 是 中

共 內 部 的 權 力 鬥 爭, 以 及 香 港、 台 灣 言 論 自 由,

媒體尺度日漸收窄等現象的看法。

訪問 / 編輯:金昱、樊俊朗

專訪

-21-

所謂的不穩定其實不只是在民間

今年中國政壇投下的最大震撼彈,相信就是 2012

年上半年發生,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重

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因「嚴重違紀」,而被中共中

央免職的一系列事件。這事件對現今中國政治形

勢產生了重大影響,不少人更認為這意味著黨內

勢力重新分配,更延緩了中共政治改革的步伐。

對於薄熙來事件,王丹認為,這說明了「 外 界

原先以為中共內部在既得利益的基礎上,會

是團結一致的,這種看法已經被證明是錯誤

的」。透過「既得利益作為凝聚的基礎」的中共,

在王丹看來,其「分裂就是必然的,因為利益

一定會有衝突」。

近年,中共的「維穩」費用急增,加上對於維權

人士的各種打壓,顯然中國大陸民間社會的不穩

定。但從薄熙來事件當中,卻反映出「所謂的不

穩 定, 其 實 並 不 只 是 在 民 間, 而 且 還 在 中 共

統計集團的內部和高層」。王丹更指出,「因

為這樣的不穩定,中國政治發展的停滯局面,

就多了一份能夠 打破的可能性。這個顯現的

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不應指望美國會在中國人權問題上採取

強烈的立場

除了薄熙來事件引起中外軒然大波外,早前失明維權

律師──陳光誠的動態也引起了國內外不少人關注。

陳光誠成功逃離國安人員的重重監控,並逃到北京的

美國駐華使館,事件不僅引起媒體關注,更導致中美

兩國進行交涉。王丹指出,「陳光誠事件的處理過程,

讓我們看到,中美之間是有相當穩定成熟的溝通機制

的。雙方都不願意為了人權問題,去破壞這樣的默契。

所以雙方各自都有所退讓」。而陳光誠目前已抵達美

國,對此,王丹表示「這似乎令人鼓舞」。但他同

時也強調,「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應該指望美國

會在中國人權問題上會採取強烈的立場」。

-22-

壓力還是來自北京政府

中共政府的專橫霸道,不只在影響中國民間社會,

也影響到世界舞台。在其周邊的香港、台灣,更

是首當其衝,面臨中共的威脅。

從中國維權人士被拒絕入境、小圈子特首選舉、

到網路二十三條、立法會遞補方案等事件,我們

都目睹近年香港言論自由一步步收窄,政治改革

步伐更是在中共壓力下停滯不前,甚至是開始走

著倒退的路。

去年年初,王丹曾經希望來港參加司徒華喪禮。

後來卻被香港政府拒諸門外。被問到這種現象,

到底是中共的施壓,還是港府的自我審查,王丹

說道:「 華 叔 去 世, 我 不 能 來 港 悼 念, 我 相

信這最後的壓力還是來自北京政府的。但是,

香港當局本來是可以向北京政府去要求更多

一點的自主權的,但是顯然他們連這樣的要

求都放棄了」。

期待執政者抵制是不現實的

除了直接給予港府壓力外,北京當局還利用各種

手段去影響港、台兩地。最明顯的就是透過經濟

貿易等措施,例如香港的 CEPA、台灣的 ECFA,

企圖影響港台兩地政治,以至新聞媒體。例如近

日的「旺中事件」,外界質疑這是中共對於台灣

媒體的介入,也是台灣商人爲了利益,而對中共

勢力的妥協。

王丹表示,「台灣現在確實是面臨著中共滲透

的威脅」。然而近年馬英九政府的兩岸政策,加

上如「一國兩區」等言論,都備受外界批評,有

人認為台灣政府這些行為,形同討好中共。對此,

王丹認為「 期 待 執 政 者 抵 制 是 不 現 實 的, 真

正的希望還是在於人民自己」。

自 1980 年代至今,「 台 灣 畢 竟 已 經 有 了 多 年

爭取來的民主自由的空間」,因此王丹呼籲「大

家應當充分利用這些空間,而不要浪費這些

空 間, 台 灣 民 眾 應 該 勇 於 表 達 自 己 的 看 法,

來影響執政者的決策」。他更補充說,「民主

社 會 中, 人 民 才 是 頭 家, 問 題 是, 人 民, 真

的知道自己可以做頭家嗎?」。

-23-

王超華

看兩岸三地的發展

王超華,八九學運時她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在學運期

間她不遺餘力投身其中,可說是當時研究生界的學運領袖。王

丹也曾經說過,王超華在學運期間付出的心力,是遠遠超出常

人所認知的多。六四後,她也名列二十一位通緝學生名單其中。

眨眼二十三年,王超華流亡美國完成博士學位後,近年曾在台

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進行學術研究。目前在美國的她,一直

十分關注兩岸三地的政治、民主發展,對此她更是有不少獨到

精闢的看法。

專訪

訪問 / 編輯:樊俊朗

-24-

記: 中 共 快 將 換 屆, 而 習 近 平 和 李 克 強 幾 乎

肯定是下一任領 導人,你對兩人有什麼評價

呢? 他 們 上 台 以 後, 你 認 為 對 中 國 的 民 主、

政治發展有什麼影響?

王:習近平和李克強都是支持市場改革、與西方

大財團保持良好關係的人物。但是,從今年以來

重慶政局變動等情況觀察,他們兩人上任後,一

定和當初胡溫剛上台時的局面類似,首要問題就

是鞏固權力、建立黨內權威。習近平過去幾年,

數次高調附和民族主義排外情緒,應該都是為了

平衡內部派別關係,可知在政權穩定壓力下,他

們在政治上採取大動作的意願和客觀條件,都十

分有限。如今又面臨中國經濟受全球危機影響,

發展減緩,更加難以期待他們在政治改革方面有

重大作為。近來風傳廣東可能進行民主試點,我

們當然樂觀其成。但是,烏坎事件顯示,即使某

地試行民主選舉,在大多數地方當局壓力下,中

央也不會允許民眾舉一反三。

記: 你 如 何 評 價 陳 光 誠 事 件 中, 中 共 的 處 理

手 法? 而 陳 光 誠 為 失 明 人 士, 卻 能 從 重 重 監

視之中逃脫,從中又反映了中共維安手段背

後的甚麼問題呢?

王:陳光誠的逃脫,最重要的是他本人的堅定意

志和努力。據報道,他從翻牆離開自己家時摔傷,

經過十七個小時艱難曲折,才得到鄰縣西師古村

村民的幫助。他的逃離,將中共地方維穩體制的

層層黑幕,暴露於天下,也令世人反省前兩年甚

囂塵上的「中國崛起」、「中國模式」等論調。

憑甚麼為了大國的崛起,就必須要犧牲掉陳光誠

這樣為鄉親們爭取權益的有良心的公民?

  假如陳光誠沒有進入美國使館,且不說他的

傷病無法得到及時治療,他的家人還在重重監視

之下,就連他本人,也隨時可能會被山東警方綁架,

帶回山東。這種事以前已經發生過。所以,中共

這次最終允許陳光誠和妻小團聚並出國,並不代

表中央政府對維權人士的政策有所轉變。這主要

是外交壓力下的個案處理。

-25-

記:有人認為近年香港言論自由有倒退跡象,

例 如 有 警 員 阻 擋 記 者 拍 攝, 事 後 更 以「 有 黑

影」阻擋的歪論解釋。加上李克強訪港期間,

發 生 了 有 學 生 被 禁 錮、 市 民 因 身 穿「 平 反

六 四」T-SHIRT 而 被 帶 走。 還 有 政 治 檢 控、

網 絡 23 條 等 問 題, 請 問 你 如 何 評 價 近 來 香

港的整體言論自由狀況?

王:我對香港目前的狀況感到非常擔憂。香港言

論自由倒退,從當年幾位電台政治評論人被迫「封

咪」那時起,早有先兆。發展到現在,從你舉的

這幾個例子來看,當局顯然是希望瓦解「六四」

在香港社會的重要性,消減天安門對香港民眾的

感召力。我很關心香港的青年一代會怎樣反應。

在網絡時代,青年有了更多的表達渠道,但也很

容易流於發洩情緒,難以深入討論。以今年年初

的反蝗來說,影響所及,假如青年人以為重要的

事情是區分港人和大陸人,區分香港和大陸,我想,

這只會帶來自欺欺人的結果。蒙上眼睛,就以為

看不見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控制日益嚴厲;捂上耳

朵,就以為可以聽不到中聯辦教訓港人的聲音。

港人的自由價值,和天安門的追求一致,不應該

被深圳河分隔。

記: 去 年 司 徒 華 先 生 過 身 後, 您 曾 經 希 望 來

香港參加他的喪禮。後來卻被香港政府拒絕。

您認為這種現象,是中共對於香港政府的施

壓, 還 是 香 港 政 府 因 怕 得 罪 中 共 的 自 我 審

查?您怎麼看待這現象呢?

王:香港政府從來拒絕海外流亡人士參與香港的

公開活動,這是從來如此,並非自今日始。王丹

曾多次申請去香港,從來沒有成功過。我前幾年

進入香港,都是有人擔保,絕對不接受採訪,不

參與政治活動,才得以在港停留幾天。「六四」

二十週年時,香港學界人士曾邀請我參加專題研

討會,港府就曾表示不會允許我入境。去年司徒

華 先 生 追 思 會, 又 被 告 知「 因 治 安 原 因 」(for

security reasons) 拒 絕 入 境。 也 就 是 說, 無 論 是

參加學術會議。還是向友人致哀,祇要是公開活動,

就無法入境。毫無疑問,這是港府配合中央政府

實施黑名單的控制。這看起來是針對海外流亡人

士,但其實對香港的政治思想自由有直接的傷害。

-26-

記: 近 年 馬 英 九 政 府 的 兩 岸 政 策, 包 括

ECFA、「一國兩區」等言論,都受到外界批

評。 加 上 最 近 旺 中 事 件, 表 現 出 中 共 對 於 台

灣 媒 體 的 介 入。 您 怎 麼 看 待 這 些 事 件 呢? 您

認為這種現象會一直惡化下去嗎? 台灣民眾

對此,最好的應對方式是甚麼呢?

王:我對台灣的現狀也十分憂慮。去年競選期間,

馬英九忽然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議題,社會

反彈後,又忽然撤銷。今年當選連任後,吳伯雄

在北京向代馬英九向中共傳話提出「一國兩區」,

再次引起質疑。後來的解釋,包括就職演說中的

解釋,馬英九都強調這是台灣一貫的政策,一個

中華民國,分成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我的觀察是,

這兩次的主要動機都是要做給北京看的,而且更

重要的,都並非馬英九忽發奇想,要主動做給北

京看。兩次突如其來的表態之後,北京官方學者

都曾在或明或暗的發言中,有所呼應。整體衡量,

對岸的呼應頻率比島內要高。我以為,有理由懷疑,

馬英九是在北京壓力下,做出這些試探性的表演。

這是非常值得憂慮的動向。

中共對台滲透,早已不依賴十幾年前那種言辭強

硬的表態,也不是祇在政治人物身上下功夫。「旺

中事件」是介入媒體,引起相當關注。但媒體之外,

通過大財團和其他政商利益的滲透,也已經到了

非常嚴重的地步,卻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台灣民眾不但應該珍惜自己的民主制度和文明溫

情的社會風尚,而且要珍惜從草根生長起來的社

會運動。大選前的總統候選人辯論,曾經有一場

是社會團體代表提問,雖然當時忽略了原住民代

表,是重大缺失,但這樣的大選辯論,在全世界

也是史無前例,值得台灣民眾驕傲並珍視。如今

選後不到半年,接連出現財團以及政府機構以法

律或行政名義打壓社會運動,媒體和當局卻沒有

多少反應,而且有反應的時候,也常常用簡單化

的藍綠之爭取代社會議題的重要性。這樣下去,

台灣民主前途堪憂。

-27-

專訪

莊耀洸律師

八九年中文大學學生會外務副會長

現任人權監察副主席

莊耀洸律師專訪 莊 律 師 八 九 年 時 恰 好 為 中 文 大 學 學 生 會 外 務 副 會 長, 曾 參 與 當 年 的 學 運。 他 指 出

六四是中國的一個大災難,對往後二十多年的中國有極大影響。領導人所謂「歷史

自有公論」,實乃迴避歷史真實的言論,譬如中國政府不會以「歷史自有公論」以

評價南京大屠殺。「任何歷史都不會全然呈現於我們眼前,歷史縱使不斷更新,但

箇中發生之事卻非常明白」,正如日本政府指南京大屠殺死亡人數並非如中方所言,

難道我們就可接受這種責任逃避?不論學生領袖有錯與否,清場、抬走學生,橡膠

子彈已是極限,絕不可開真槍,中共不可為血腥鎮壓有任何開脫。

話說當年學運

談六四對中港的後續影響

-28-

訪問 / 撰文︰溫健民 黃錦欣

六四的潛在含義及影響

政治改革停滯 國家道德淪陷

「六四令中共更不敢沾手中國的政治改革。」

中國於 1978 至 1989 年間實行開放改革,著重

經濟改革發展,其後發覺經濟與政治體制不相

符,於是嘗試政治改革,但當改革觸動既得利

益則立即叫停,從而繼續經濟改革,於六四前

夕循環不斷。莊律師指出即使根據馬克思,經

濟與政治架構亦需相互配合,然而當時兩者明

顯並不配合,故六四後中共即全面終止任何政

治改革。當政治制度浮現問題卻又不能郁動,

經濟卻不斷急速發展,兩者間的差距即大幅增

加,其政治體系更無法適應時代的政治環境與

管治。近年所謂的大國崛起,決策自需比較理

性,中共必須面對政治改革的問題,但政治改

革於六四後成為禁忌,二十多年亦未曾觸碰。

當中國於國際的決策被受關注時,不得不思考

改革,否則會衍生眾多問題。

其次,中共始終未能為自己當年所下的決定開

脫或公開表示正確,故只能隱晦的帶過或隻字

不提,這種做法只會令六四成為中國政府的一

個死結。縱然中共深知下令鎮壓實屬錯誤,仍

未有勇氣面對該問題,將影響政府的合法性及

失去道德權威,對政治發展構成極大障礙,更

甚者是帶來社會的道德敗壞。皆因知道某些

事情如鎮壓學生實非正確,仍未敢平反六四,

則會令人民意識到這就是政治現實,掌權者就

可至高無上,無須認錯;面對社會其他冤情時

亦如是,從而認為金錢可以解決一切,這樣對

社會將帶來深遠的遺害。故此「毒奶粉」等事

件,若從大背景而論,亦與六四後政府的取態

有關,社會就變得金錢掛帥,人民亦只懂想盡

辦法賺錢。

改革言論 或呈鬆動

溫家寶總理近日曾多番公開表示中共需要政治

改革,更有傳溫總於黨內提出平反六四,莊律

師指這仍存在一定意義,成功與否就需看中共

的自我修復能力。雖然溫總多於海外提出此等

言論而非於於國內或黨內,難免讓人猜測只屬

宣傳,向外表示中國亦有民主,然而最少他能

夠有所提出,較之以前亦有所進步。即使溫總

所言並非代表整個黨的意志,仍證明黨內出現

些微變化,呈現鬆動,短期內當然難以辦到,

但不排除過一段時間可以做出些成績。畢竟與

六四有關的領導人相繼退出權力核心,或相繼

逝世,改革與平反空間亦會隨之稍增。他續指

中國政治複雜,實在難以準備猜測,就現有資

料而言,相信難以平反。但有當權者提出有關

言論多少亦帶來希望,因為有些少輕微改革的

可能,因就中國政治而言,人是因素之一,故

存在一定變數。

-29-

平反意義何在 反有利掌權者

編者續問及平反六四真正意義何在,會否有廉

價平反等問題。莊指平反有多大意義則視乎中

共平反的意圖,若然出現於比較民主的政府而

言,理應比較真誠;若平反是用以應付當時政

治形勢以提高形象,則亦未可知,故中共的平

反究竟有多大意義則要視乎當時真實情況才能

斷定。平反六四最少是政府對一個問題的定性,

外國較少用「平反」。換個想法,每個人都對

這件事有不同立場,若人民強調其主體性,懶

理政府怎看,當整個社會或國際都認定此事錯

誤, 是 否 平 反 又 有 何 干? 政 府 怎 看 沒 相 干,

人民怎樣看待才是至為重要。

  是否平反的意義在於政府錯就需認,認錯

後政府往後政治發展才有轉機,故此平反六四

反而對其政權有好處,對中共的影響反比其他

人 為 大, 可 惜 中 共 卻 忽 略 這 一 點。 就 中 國 政

治而言,特別是共產黨喜歡對事情定性,因為

定性後的看法將影響之後怎樣施政及其方針路

線,故仍存在很大的意義。

六四精神延續 ─

維權運動

維權抗爭 延續六四

莊 指 出 六 四 學 生 的 精 神 並 未 消 失, 現 今 中 國

亦 有 所 謂 的 維 權。 需 知 八 九 民 運 初 期 並 非 要

求民主改革或推翻中共,而是反官倒、反貪腐,

現 今 的 維 權 性 質 亦 大 致 相 近, 如 土 地 徵 收 等

引 伸 的 問 題, 皆 是 維 護 與 生 活 貼 近 的 基 本 權

利。 兩 者 都 會 受 到 壓 迫 甚 至 鎮 壓, 故 六 四 的

其 一 精 神 是 維 護 自 身 權 利 或 抗 爭 精 神, 維 權

運動正好接捧。

兩 者 的 程 度 則 固 然 有 一 定 差 別, 六 四 因 當 時

的 政 治 形 勢 及 國 際 媒 體 皆 齊 集 北 京 故 令 運 動

後 期 較 為 激 烈。 再 者 一 個 運 動 需 多 方 因 素 配

合, 往 往 是 一 些 較 戲 劇 性 的 因 素 才 令 事 件 變

大。 六 四 之 後 基 本 上 再 無 這 樣 的 一 個 時 機,

更 無 場 合 可 言。 就 現 時 而 言, 國 內 的 土 壤 與

社 會 矛 盾 絕 對 有 足 夠 能 力 爆 發 新 一 場 運 動,

欠 的 是 一 個 與 六 四 一 般 的 環 境。 而 現 時 維 權

人 士 的 技 巧 亦 較 高, 更 非 六 四 般 的 學 生。 故

維 權 人 士 很 多 時 候 會 顧 及 領 導 人 的 顏 面, 較

有 分 寸 小 心。 而 中 共 對 社 會 及 維 權 的 監 控 亦

令維權運動難以合群。

法律程序 維權受阻

莊 同 時 指 出 維 權 律 師 多 受 國 內 法 律 而 有 所

制 肘, 因 國 內 刑 事 訴 訟 程 序 接 納 書 面 證

供, 故 審 訊 時 可 透 過 書 面 進 行, 程 序 時 間

可 非 常 短。 莊 續 指 這 會 影 響 判 決 與 審 訊 質

素, 很 多 時 候 書 寫 的 東 西 或 供 詞 需 要 透

過 口 頭 質 詢 才 可 衡 量 其 證 供 的 可 信 性,

-30-

透 過 不 同 人 盤 問, 才 可 尋 出 那 一 方 較 可 信。

而 當 中 有 可 能 控 方 指 不 信 任 被 告 人, 從 而 推

論 會 否 有 律 師 指 導 說 話, 於 是 維 權 律 師 即 有

機 會 被 控 方 指 控。 此 等 法 律 令 國 內 的 律 師 制

度、 辯 護 制 度 或 維 權 更 趨 艱 難, 導 致 律 師 少

接 官 司, 未 敢 放 膽 爭 拗。 若 依 靠 刑 事 完 善 發

展 以 維 護 人 權 等 則 可 謂 舉 步 為 艱, 令 維 權 難

以有較正常與健康的發展。

人大釋法 虛有法律

中 國 法 律 問 題 糾 結 有 二, 分 別 是 執 法 與 沒 有

獨 立 施 法。 假 若 國 家 沒 有 獨 立 施 法 卻 有 好 的

法 律 條 文, 該 法 律 應 如 何 解 釋, 假 若 法 律 解

釋 是 因 應 政 治 形 勢 而 定, 那 國 家 的 法 律 永 遠

也 不 會 穩 定。 另 人 大 常 委 可 解 釋 法 律, 亦 因

此 中 國 始 終 未 能 真 正 確 認 普 世 價 值 的 法 治 觀

念, 故 即 使 其 法 律 條 文 制 訂 多 好 也 無 法 真 正

體 驗 其 法 律 精 神 及 有 效 依 法 執 行。 此 實 乃 中

國 背 後 的 政 治 專 制 問 題 所 引 致, 若 無 法 治 文

化 則 難 實 行 法 治 模 式, 而 所 謂 的 法 治 文 化 需

逐步建立,非一朝一夕可言。故現時維權律師

或 維 權 運 動 呈 現 出 其 法 治 有 些 微 進 步, 但 同

時帶來打壓,實難斷定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

政 治 與 法 治 始 終 還 是 陷 入 拉 鋸 過 程。 莊 續 言

零 八 憲 章 的 失 敗 及 維 權 人 士 長 期 被 受 打 壓 標

誌 著 中 國 於 短 期 內 難 有 真 正 進 步, 於 十 八 大

前 就 必 然 盡 力「 維 穩」, 於 領 導 人 換 班 的 情

況下亦不會有任何大動作。即使換屆順利後,

新 一 屆 班 子 剛 剛 上 場 亦 未 必 會 就 六 四 這 些 大

的 政 治 議 題 有 任 何 表 示, 故 猜 測 短 期 內 不 會

有突然的轉向。

那年代參與學生運動的經歷

認中關社 難以割裂

作 為 曾 參 與 百 萬 大 遊 行 的 中 大 學 生 會 外 務 副

會 長, 莊 律 師 指 出 當 年 學 生 頗 為 關 注 內 地 問

題, 皆 因 香 港 學 界 有「 認 中 關 社」 的 傳 統,

所 謂「 認 中 關 社」 即 認 識 中 國 關 心 社 會。 這

個 現 象 自 六 十 年 代 末 至 七 十 年 代, 學 運 興 起

後 都 有 著 這 樣 的 色 彩, 屬 香 港 學 運 的 一 大 特

色。 八 十 年 代 學 運 稍 有 退 卻 之 時, 其 傳 統 依

然 存 在, 故 中 國 內 地 有 大 事 發 生 之 時, 香 港

學 生 大 多 感 關 注。 當 八 九 年 突 如 其 來 的 學 運

消息傳到香港,香港學生立即討論會否聲援,

會 否 對 事 態 作 出 回 應, 故 在 這 樣 的 氛 圍 裡,

會 自 然 感 到 留 意 國 內 學 運 乃 自 己 本 份, 必 須

要關心。

學界與新華社 關係割裂

莊 指 出 雖 大 部 份 學 生 都「 認 中 關 社」, 但 院

校 間 仍 存 在 一 定 分 歧, 其 分 歧 在 於 回 應 的 態

度。 部 份 院 校 的 學 生 會 代 表 自 七 十 年 代 始 與

中 國 政 府 關 係 親 密, 故 六 四 出 現 之 時, 亦 不

會 驟 然 切 斷 關 係。 直 至 五 月 十 三 日 北 京 學 生

絕 食 後 及 戒 嚴 後, 學 界 以 至 全 香 港 與 中 方 關

係 亦 趨 惡 劣。 當 年 的 國 慶 酒 會, 新 華 社 每 年

都 會 邀 請 每 間 院 校 出 席。 八 九 年 的 國 慶 酒 會

卻 無 邀 請 中 大 等, 但 某 些 院 校 如 理 工 等 卻 收

到邀請,於是就在學聯討論是否出席。

-31-

中大認為新華社只邀請個別院校的行舉有分化之嫌,

結果全部院校都沒有出席,而理工學生會代表則到

新華社門外當眾燒掉請柬,雖然我們認為無必要將

關係弄得太「僵」,但此舉正好形象化的代表學界

與中方的關係徹底割裂,十多年後雖重新接觸,卻

無復八九前的良好關係。

確立定位 分歧無礙

莊指於任何行動前必需先有明確定位及角色,是否

作為北京學生的支援,我們就只是支持他們所幹的

一切,不用持太多意見亦不應干預其行動。就中大

而言,其定位並不是支援,而是參與其中,屬於其

中的一份子,大家如對北京學生的行動有意見亦即

表達出來,認為不妥當之處亦直接表達。不過莊續

指每個運動都必然存在分歧,即使中大裡亦存在意

見分歧。當北京學生於五月十三日開始絕食,在天

安門廣場的中大學生代表認為若他們一直絕食不止,

將會有不少學生撐不住,於是中大學生代表即要到

新華社門外跪求當局結束是次絕食。當然他們亦有

致電回港詢問意見,我們當然反對此行為,人命固

然緊要但始終不能以跪求的方式處理。其後於北京

絕食中的學生,亦要費盡唇舌說服我們的代表。當

時中大與學聯對絕食持不同看法,故中大與學聯分

途上京;北京的形勢亦是北高聯一群與絕食團,絕

食開始後,柴玲等人即轉為主線,故兩面形勢都屬

較混亂。不論香港或國內學生內部一直都存在些微

分歧,然而這些分歧其實份屬正常,自然不過。普

通運動亦會有所爭執與分歧,何況如此大型的運動,

這是必然的,亦沒甚麼大不了。

抗爭精神 依舊堅持

編者續問及若比較當年與現時的學運,有何異同?

莊指出,一般而言同學的參與程度不高,雖有人說

現時的學生政治冷感,少有參與社會運動,實則當

年亦如是。學運之於六四實屬突殊,此外大部份時

間都與現況無異,學生會亦不多人參與。其次,學

聯的抗爭精神依舊,即自八九六四後絕不申請遊行

示威,至於其激烈程度與形式多少有變化,大概源

於次文化。這些傳統能維持到今天,已屬罕見。

其相異之處則要追溯數學聯於六四前後與中國政府

的關係,時至今天亦難看到有絲毫與中國政府有正

式的接觸聯繫。另外,警權議題於學聯為頗重要的

主題,當然其關注力度與範疇是更多更廣。

  

-32-

法治精神 仍感不足

莊指出香港的司法及執法等的確與內地日趨

貼近,並且非常擔憂這個趨勢。譬如過往香

港大多反對釋法,因為這是原則問題,絕不

應由政治機關解釋法律,而是應該由獨立的

司法機關處理,若言高度自治則更不應由國

內中央機關解釋法律。又如雙非問題,不少

港人認為只要將問題解決即可,無需理會採

用甚麼方法。就如同梁振英早前表明雙非嬰

兒日後將不會獲取居港權一般,但並未說明

採用甚麼方法,單說不會讓他們得到居港權,

這種手法正就是中央的模式。中央政府不希

望看到某些事情發生,總之就不要看見;某

句說話不願聽到,則不論用甚麼方法也好,

總之就不要讓中央聽到。是次梁特首這樣表

態卻沒多少港人指出問題所在,反而認為不

錯,更有些人贊成釋法,可見香港所謂的法治,

所謂的核心價值其實又有多深入民心,又有

多堅固呢?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百多年

殖民歷史,我們所講的法治可能只是一些非

常 基 本 的「 依 法 而 治」 而 已, 到 較 深 層 次 的

講求法治這種權利仍然嚴重不足,故演變成

為隱憂。香港越來越接近內地,文明的養份

較少,只重功利。

  

香港現時的政治生態及未來展望

存在隱憂 卻不足懼

莊續指朱育誠所言的一國大於兩制,基本法只

有行政主導而沒有三權分立的言論,國內一直

都是持著這樣的態度,只是視乎他們甚麼時候

說得強硬,說得坦白;甚麼時間講得隱悔,講

得開放而已。於八四簽署聯合聲明時就講得開

放,九七後已開始收緊,其後時鬆時緊,拉鋸

接近二十年。他們正在收買人心,改變港人思

想,然而這些都不能於旦夕之間完成。故香港

實有其隱憂,然而香港民間社會有一定的耐力

與抗爭精神,仍有股強勁的力量抗衡,故此作

為一個統治者擁有無上權力與金錢,以為香港

乃彈丸之地理應很容易收服,怎料到二十多年

仍「搞唔掂」,只是一個六四問題已諸多忌諱。

其實有很多事情並非政府說做就能做到,故不

用過份恐慌梁特首,不需自亂陣腳。雖然上述

提到港人權利意識並未足夠,但其思想仍有不

少比較進步之處,故未來發展則視乎究竟有多

少人會站出來付諸行動,若很多人恐懼新政府

而未敢站出來,則固然一直褪色,以現時情況

而言,香港並不會如此極端。

  

莊指六四對香港仍有深遠影響,簡而言之,六四展示中國毫無民主成分,

並且達不可理喻的地步,香港若希望有別於中國而得到較大的民主實非容

易。現時中港日漸同化已可見一斑。

-33-

爛船有三斤釘 教師仍重人權

教育是另一重要範疇,因其質素與觀念將直接

影響下一代,特別是通識教育與國民教育大行

其道之時。早前香港教育學院發表有關教師人

權法治觀的民調,結果教師的人權觀念不足,

當人權與利益有衝突之時,較容易傾向自身利

益。但莊續指,平心而論,台灣教師亦有做同

樣的問卷,將香港教師與台灣對比,香港教師

普遍的得分較台灣為高。需知台灣已推動人權

計劃達十年,亦屬一個民主社會,人民教育已

有相當不俗的成績,由此而見香港亦未算太差。

只要細心研究其報告,其意識亦是差得有譜,

較之國內仍有相當大的距離。故此中共若要香

港變成國內那種權利意識實在不易,因為這些

精神已植根於港人,並非如豆腐般一碰即散。

莊指出其不足實為大家提高警惕,改善其不足

之處,故莊稱國民教育仍「有得玩」。

香港角色 尤為重要

莊續指香港需存在隱憂,然而其擔當的角色仍

非常重要。皆因香港對近代中國的發展,於每

一關節處都發揮非常重大的影響,遠超於一般

城市的影響。於八九六四前後,香港與國內交

流甚密,會將訊息帶到內地,相互產生影響。

再者一些所謂軟性文化影響亦於八十年代影響

甚深。時至今日國內不少學生來港就讀,他們

都會潛移默化的受香港影響,我們可以鼓勵內

地學生參加六四晚會,即使政見有所不同亦可

感受一下,或有不同的結論。當他們接觸過後,

產生討論,這就會對中國的將來產生長遠的影

響。我們究竟有沒有把握著這樣的契機令更多

內地人了解六四的真相?而我們往往卻忽視了

這些最簡單而有作用的工作。

-34-

專訪

張文光

現任支聯會常委、立法會議員 ( 教育界 )

及教協副會長

張文光先生專訪

「『六四』後香港成為中國內爭取平反六四的地方,唯一堅持二十三年的地方。若香港有可愛的事,當首推平反六四,那是堅持二十三年而不息的力量,香港的驕傲。」華叔雖已離開人世,其弟子張文光則承繼其遺志,堅決爭取平反。

爭取平反

繼承司徒華的遺志

訪問︰溫健民 撰文︰黃錦欣

-35-

一 . 親歷「六四」的那一代,你怎看「六四」?

六四前後對中共的態度有何改變 ?

答: 當年我以教協副會長身份見證這樁悲劇發生,

支聯會還未成立。當時我與眾多民主派的朋友,組

織 起 來 支 持 當 年 的 北 京 學 生 運 動, 香 港 人 普 遍 對

六 四 感 悲 憤。 支 聯 會 的 前 身 為 民 促 會, 因 事 態 發

展 令 人 憤 怒 與 感 動, 故 我 們 相 信 若 堅 持 只 限 於 香

港民主運動而不予支持,其良心將永遠不得安寧,

故 決 定 參 加 支 援 並 組 織 支 聯 會, 帶 動 本 港 對 北 京

學生的聲援,如百萬大遊行等。

二 .「六四」前後對中國內地或共產黨當權者

的看法會否有甚麼轉變?

答: 因 為 我 們 實 際 而 言 並 不 是 對 中 國 沒 有 認 識,

故六四前我們已清楚知道中國政府是個獨裁政府。

毛 澤 東 時 代 固 然 是 獨 裁 政 體, 即 使 鄧 小 平 時 代,

亦 鎮 壓 了 北 京 之 春、 八 六 年 學 生 運 動, 胡 耀 邦 亦

因 此 下 台, 故 六 四 前 中 國 本 身 是 個 非 常 獨 裁 的 政

府, 一 個 極 權 的 政 府。 六 四 前 夕, 或 因 國 內 的 知

識分子壓力下,當時中國政府卻算是相對地開明,

可 惜 中 國 政 府 不 幸 地 視 六 四 學 生 運 動 為 前 所 未 有

的挑戰,到最後中國政府終再次顯露其獨裁本質,

選擇以武力鎮壓學生運動,成為一場悲劇。

現時回顧當年下令鎮壓學生的應是鄧小平,只有鄧

小平才可以在當時決定鎮壓,以至決定學生命運,

而 我 亦 相 信 趙 紫 陽 反 對 鎮 壓 學 生, 直 至 領 導 層 出

現 分 裂。 固 然 趙 紫 陽 算 是 少 數 派 的 官 員, 他 的 餘

生 亦 在 軟 禁 下 渡 過, 這 就 是 中 國 的 悲 劇。 我 從 沒

有 想 像 過 會 是 以 強 硬 手 段 血 腥 鎮 壓, 以 為 只 不 過

將 學 生 驅 趕 出 天 安 門 廣 場, 驅 趕 他 們 回 校 園, 將

事情局限於校園民主運動,怎想得到是如此殘忍。

「 六 四」 亦 成 為 自 己 的 人 生 轉 捩 點, 因 為 當 時 從

未 想 過 沾 手 政 治, 更 沒 想 過 當 議 員, 亦 沒 有 想 過

組 織 支 聯 會, 更 沒 有 想 過 從 此 不 能 回 中 國, 至 此

二 十 三 年。「 六 四」 令 我 更 清 醒 認 識 自 己 國 家 的

殘暴,促使我一直參與民主運動。

三 . 當時有人歸咎於學生未夠成熟或處理突如

其來的混亂不妥當,亦有傳聞認為學生領袖

出賣學生,你對此說法有何看法?

答: 我認為並非屬實,當年學生運動當然不成熟。

第一,中國從來沒有民間學生組織或社會組織,故

從 來 未 曾 成 熟; 第 二, 即 使 他 們 成 熟, 其 成 熟 程

序 亦 難 以 與 一 個 政 權 抗 爭; 第 三, 學 生 領 袖 可 出

賣 甚 麼? 他 們 只 是 一 名 學 生, 他 們 只 是 要 求 國 家

走 向 民 主 自 由, 根 本 沒 有 甚 麼 可 以 出 賣。 故 極 其

量 也 只 可 以 說 學 生 犯 下 些 許 錯 誤, 但 政 府 以 機 關

槍和坦克車血腥鎮壓學生運動卻是個罪孽。罪孽、

犯 罪 與 犯 錯 是 不 可 比 擬。 學 生 犯 錯, 不 代 表 政 府

可以犯罪,而且犯的是人類的罪,殺人。

-36-

四 . 近年中國政府常以「歷史自有公論」回應,

態度似有轉變,你對這回應有何看法?

答: 歷史真相與是非本就已有公論,所謂公論並

不 如 他 們 所 說 的。 公 論 就 是 在 任 何 時 期, 學 生 爭

取 民 主 自 由 是 公 義 的 事 情, 以 機 關 槍 和 坦 克 車 令

多 人 流 血 犧 牲 是 罪 孽, 這 就 是 歷 史 已 有 的 結 論。

人民可以於生活、經濟、政治以至人權有所追求,

可 以 成、 可 以 敗; 但 絕 不 可 鎮 壓、 不 可 開 槍、 不

可 殺 人。 當 政 府 令 人 民 流 血, 這 個 歷 史 錯 誤 一 定

會被追究及平反。這只是時間問題,而非是非問題,

對錯實在太分明。

自將「六四」定性為反革命動亂,以至鎮壓「六四」,

再 把「 六 四」 定 性 為「 風 波」, 甚 至「 事 件」,

最 後 走 向 平 反, 這 是 個 漫 長 而 艱 難 的 過 程。 如 平

反 成 真, 中 國 政 府 會 否 仍 是 獨 裁 的 性 格? 我 想 也

有 可 能, 歷 史 有 機 會 倒 退 或 反 動, 但 並 不 代 表 不

需要平反或平反並非好事。

五 . 你認為現時中國政府的糾結是甚麼?何解

完善步伐如此緩慢?

答: 因為中國政府在「六四」後發展經濟,而成

就 各 個 經 濟 利 益 集 團, 實 則 只 是 把 國 家 所 有 的 財

富 利 益 進 行 分 贓。 於 此 情 況 而 言, 中 國 政 府 不 願

改 變 現 狀, 包 括 不 願 平 反 六 四, 不 論 擁 有 絕 對 權

力 或 絕 對 經 濟 力 量 都 是 對 中 共 最 為 有 利。 既 不 願

作 出 絲 毫 改 變, 自 亦 不 會 推 動 平 反「 六 四」, 對

他們而言無必要改變現象。

當 他 們 感 到 要 改 變 時, 定 然 是 他 們 的 利 益 不 能 維

持, 很 可 能 是 他 們 利 益 集 團 的 鬥 爭 而 藉 平 反 六 四

作 為 武 器, 又 或 是 各 地 方 的 人 民 反 抗 而 令 社 會 動

盪不安,帶來領導層內部的矛盾而促使改變。

自將「六四」定性為反革命動亂,以至鎮壓「六四」,

再 把「 六 四」 定 性 為「 風 波」, 甚 至「 事 件」,

最 後 走 向 平 反, 這 是 個 漫 長 而 艱 難 的 過 程。 如 平

反 成 真, 中 國 政 府 會 否 仍 是 獨 裁 的 性 格? 我 想 也

有 可 能, 歷 史 有 機 會 倒 退 或 反 動, 但 並 不 代 表 不

需要平反或平反並非好事。

六 . 中共正處於權力角力,溫家寶亦有傳提出

平反六四,但歷史讓我們知道稍有良心的官

員最後都是輸家,這是否真的絕望?

答: 的確頗為絕望,不過絕望仍需奮鬥,即使你

不 知 要 奮 鬥 多 久 才 見 光 明, 但 不 應 該 就 此 接 受 黑

暗, 特 別 是 國 內 有 很 多 人 在 孤 單 的 環 境 下 奮 鬥。

凡 是 奮 鬥、 抗 爭 或 對 光 明 的 追 求, 不 是 聖 經 裡 的

Promise Land。你喜愛堅持就堅持,你要放棄亦無

辦 法, 但 沒 人 能 保 證 你 能 得 到 光 明, 肯 定 的 是 你

不 作 改 變 則 黑 暗 如 故。 魯 迅 有 一 句 說 話「 絕 望 之

為 虛 妄, 正 與 希 望 相 同」 就 是 這 個 意 思, 即 是 絕

望 是 虛 妄, 但 希 望 又 是 虛 妄, 只 能 夠 奮 鬥 下 去,

去 追 尋 一 個 虛 妄 的 希 望, 但 你 不 能 說 這 個 希 望 是

渺 茫。 但 我 短 期 內 看 不 到 希 望, 很 多 年 前, 我 們

以 為「 六 四」 後 中 共 會 很 快 倒 台, 怎 料 二 十 三 年

後中國政府比過去更加強大。你要改變中國政府,

但他卻還在分贓,根本沒空理會。

-37-

七 . 中國內地人民會否長期受壓而感到害怕?

答: 我不認為,內地維權的數目係非常廣泛眾多。

當 中 共 挑 戰 他 們 的 財 產, 生 命 權 利 的 時 候, 人 民

亦 都 起 來 反 抗, 不 過 這 個 反 抗 跟 二 十 三 年 前 所 追

求 的 民 主 自 由, 目 標 上 好 像 較 現 實, 但 鬥 爭 卻 較

實 質。 如 烏 坎 村, 非 常 實 質, 它 並 不 是 一 種 虛 無

縹緲的民主自由,它實質上是不需要你這班貪官,

要 自 己 推 選。 又 或 陳 光 誠 反 對 強 迫 墮 胎 或 有 些 地

方 反 對 賤 賣 人 民 土 地; 又 或 反 對 興 建 具 輻 射 性 的

設 施。 亦 因 實 際 才 會 易 於 團 結 到 當 地 群 眾, 令 到

統治者不敢謬然鎮壓。你可能認為他們訴求過低,

可 不 能 動 搖 到 共 產 黨 的 統 治, 但 他 們 並 不 準 備 動

搖。這又有何稀奇呢?香港七十年代的學生運動,

亦是以切身為主。我相信他們會成熟起來,但如劉

曉波般簽署零八憲章,中共就會高度打壓,如果人

民 只 是 爭 取 地 區 權 益 或 撤 換 貪 官, 中 國 政 府 或 可

能會一時讓步,這明顯是可反貪官,但不能反皇帝,

不 能 反 中 央, 的 確 令 人 沮 喪。 你 不 能 夠 對 中 國 人

要求太高,他們只是地方裡維權,要去挑動中央,

他們擔當不起。維權何時維護到中國的人權,即這

個「權」,由土地生存權變成人權,這是很漫長的。

我們不知道,他們亦不知道。

八 . 最近開始有人批評支聯會每年的工作變得

形式化,你認為六四燭光晚會和遊行的象徵

性意義何在?

答:現今沒人阻止港人組織活動,支聯會亦無壟斷。

若 他 們 不 滿 大 可 自 己 做, 團 結 更 多 港 人。 香 港 支

持「 六 四」 的 運 動 最 重 要 是 堅 持, 二 十 三 年 來 有

那麼多支持,甚至年輕化趨勢,可看到其生命力。

若你認為支聯會並不妥當,又可以做得比我們更好

時,便請另外組織,但謹記不要光批評而沒有實際

行動,他們大可辦一個較現代,吸引更多人的活動。

我們這一代老矣,不會跟你們爭奪,亦不會嫉妒,

只 唯 恐 你 們 不 行 動。 然 而 每 年 大 肆 批 評 支 聯 會 的

人, 其 後 並 沒 有 準 備 行 動, 還 有 他 們 又 有 否 準 備

付 出 代 價? 我 二 十 三 年 來 不 能 踏 足 中 國, 若 果 他

們 能 組 織 一 個 有 聲 有 色 的 六 四 活 動, 可 能 結 局 會

與我相同。

再 者 大 家 可 看 到 燭 光 晚 會 的 參 加 者 並 沒 有 下 降,

八九後曾經有一段低潮,只得數萬人,但近兩年又

回升至十多萬人,你怎能夠說它沒有生命力呢?在

世 界 上 你 又 能 找 到 多 少 場 活 動 能 堅 持 二 十 三 年?

我認為在世界的範圍亦不多,批評的人要深思。

-38-

九 . 國民教育或通識教育這些科目都被人視為

洗腦科目,而中史科亦是近年才加入六四課

題,你如何看待現今香港教育發展?

答: 教 育 是 由 港 人 自 己 塑 造, 並 不 是 靠 政 府, 嚴

格 來 說 是 由 香 港 教 師 塑 造, 也 就 是 你 們 教 院 生。

我 固 然 反 對 所 謂 的 東 西 但 並 不 害 怕 亦 不 恐 懼, 你

看 二 十 三 年 來 的 六 四 燭 光 晚 會 都 看 到 這 些 難 以 改

變 港 人 的 心, 你 就 會 明 白 於 資 訊 自 由 的 社 會, 不

斷 有 陳 光 誠, 劉 曉 波 刺 激 他 們 思 考, 政 府 可 以 怎

洗 腦? 問 題 在 於 教 師 需 要 刺 激 學 生, 明 白 國 家 是

一 個 怎 樣 的 國 家, 這 不 是 你 說 我 要 把 你 洗 腦, 你

就 會 任 由 我 洗 腦。 洗 腦 是 建 基 於 對 外 界 資 訊 的 隔

絕, 但 連 古 巴 的 人 民 亦 難 被 洗 腦, 現 在 看 來 可 輕

易洗腦的地方就只剩北韓。這需要靠教師的努力,

正如你二十三年後,你還會來訪問我關於「六四」

的 問 題, 你 就 會 明 白 香 港 人 的 堅 持, 否 則 為 何 當

年一歲的人,於二十二年後會來找我? ( 編者按:

記者出生於 1988 年,故「六四」是恰好只有一歲 )

有 傳 國 民 教 育 交 予 內 地 教 育 部 擬 定, 但 我 們 需 仔

細 分 析 其 學 科 內 容, 個 別 內 容 如 有 關 民 族 服 裝,

到 內 地 找 有 關 專 家 是 屬 實, 沈 從 文 就 是 中 國 民 族

服裝專家,需看看是甚麼課題。

十 . 那你認為香港教育如通識科等應怎樣加強

其人權法治、民主自由思想?

答: 視乎教師的教學,通識問題豈能光跟著書本

而 教, 即 使 官 方 要 求 教 師 跟 著 書 本 教 學, 難 道 你

就 乖 乖 的 跟 隨 嗎? 如 他 朝 一 日 你 真 的 成 為 教 師,

你又是否願意教「六四」?支聯會可隨時提供一套

套有關「六四」的教材。如果你堅決要講及「六四」,

你 豈 會 只 是 教 導 書 本 上 的 數 十 句, 需 知 教 師 的 教

學 自 由 其 實 不 低, 課 室 就 是 你 的 天 地。 當 然 現 時

亦 有 不 少 教 師 的 確 避 談「 六 四」, 故 所 謂 自 由 可

以是爭取自由,亦都可以為恐懼自由。

我們亦無需過於擔憂中共滲透大專界,於我就讀大

學 的 年 代, 身 邊 亦 有 大 量 共 青 團 的 同 學, 更 有 共

產 黨 派 到 學 校 搞 滲 透 的 學 生, 當 然 會 有 一 批 左 傾

的 優 秀 同 學 成 為 現 時 的 地 下 黨 員。 但 我 們 必 須 要

相 信 自 己、 相 信 主 流、 相 信 是 非, 如 果 整 天 都 恐

懼中共滲透,真的會變傻。政治最熱烈的七十年代,

大 批 學 生 無 黨 無 派, 其 數 目 較 之 現 時 的 共 青 團 為

多,那些人更偏激;相對地亦有大批學生屬社會派,

堅 持 抗 爭, 現 時 部 份 的 立 法 會 議 員 正 是 那 個 時 代

訓練出來,所以堅持自己就無需害怕。

-39-

專訪

陶君行先生八九年學聯秘書長

前社民連主席

親赴北京  寄語未來

陶君行先生專訪

「沒有六四,我不會選擇從政,因為自己並不適合政治;因為六四,我希望透過政治平台,發揮些微影響力。」

親身赴京 調查研究

陶君行稱學聯乃最為留意內地民運的組織,不論學聯由

國粹派還是所謂反動分子主事都不改關心中國的傳統,

故內地有學運時,學聯多會北上了解或聲援。他適逢胡

耀邦逝世前後出任學聯秘書長,故領學聯第一團上京。

那時候運動雖仍未達風起雲湧,但天安門廣場已是萬人

空巷追悼胡耀邦。該次學聯赴京團則稱之為「調查研究

團」,皆因有部份院校代表認為並未清楚內地運動的真

確性質,亦未有親見,更未曾了解,故較適合以調查研

究而非聲援。

當 他 們 抵 達 北 京, 剛 下 飛 機 後 即「 打 的」 直 奔 天

安 門。 陶 感 到 那 時 候 的 北 京 學 生 對 中 國 民 主 仍 抱

希 望, 故 他 們 走 上 街 頭 要 求 政 府 給 予 言 論 自 由 與

民 主 等。 由 於 當 時 的 士 難 以 靠 近 天 安 門 中 心, 故

未 能 接 近 學 生 群 的 核 心 處。 途 中 有 一 名 來 自 廣 州

的 學 生 代 表, 理 性 指 出「 國 家 應 該 有 民 主, 那 時

候 我 們 將 可 以 自 由 選 擇 國 民 黨 還 是 共 產 黨」, 令

我難以忘懷。

訪問 / 撰文︰溫健民

-40-

四二六社論 局勢轉捩點

陶續指出他們那團正是四月二十六日《人民日報》

刊登「必須旗熾鮮明地反對動亂」的社論後離京返

港。當天社論宣佈後,他們趕到一所大學,不確實

是政法大學還是師範大學,於會議上清晰感到學生

的緊張,因他們正是熟悉中共運作的一群,明白《人

民日報》的社論正代表著黨中央的立場。而所謂「旗

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即已定性其學運為「動亂」,這

是整個學運的轉捩點,使學生們頓感絕望。

直 至 五 月 十 九 日 戒 嚴 前, 趙 紫 陽 與 溫 家 寶 等 人 到

天 安 門 廣 場 會 見 絕 食 學 生,「 同 學 們, 我 們 來 得

太晚了。對不起同學們了… …我們已經老了,無

所謂了… …可是你們還年青啊,未來是你們的,你

們 要 保 重 身 體 啊!」 陶 指 出 對 話 非 常 感 人, 雖 然

他已回港並不在北京現場,但於新華社門外看到這

個場面,感到趙紫陽每句說話的真誠,也不禁滴下

眼淚。事後回想起來,這個是與學生告別既宣言,於

當 晚 召 開 大 會 時 才 知 悉 趙 紫 陽 再 無 出 現, 後 期 才

確 定 他 被 充 禠 奪 總 書 記 的 權 力。 陶 續 稱 曾 有 一 段

時 間 局 勢 是 較 為 緩 和, 然 而 四 二 六 社 論 則 是 趙 紫

陽到外訪北韓時,由李鵬、楊尚昆請示鄧小平,以

鄧小平口述的道話筆錄成〈四二六社論〉。

千錯萬錯 仍非罪行

編者問及他們對北京學生領袖的決策有否異議,陶

明 確 指 出 沒 有。「 事 後 當 然 可 有 許 多 孔 明」, 但

學 生 即 使 有 錯 亦 只 限 於「 錯 誤」, 充 其 量 亦 只 是

策略上的錯誤,而非罪行。政府擁有國家機器,擁

有 武 器, 屠 殺 人 民 就 必 然 屬 於 罪 行。 罪 行 與 錯 誤

完 全 不 相 同, 有 明 確 的 分 別。「 錯」 可 以 屬 於 策

略上的失誤,如當時不應絕食、當時不應做甚麼、當

時 應 返 回 校 園 多 做 民 主 教 育 工 作 等。 我 們 卻 需 明

白,運動自有運動的邏輯,天安門廣場學生絕食至

中後期已非單指北京學生,而是全國學生。當時有

一 名 在 北 京 留 守 天 安 門 廣 場 直 至 六 月 七 日 的 樹 仁

大學女學生稱,有一名蒙古學生,長途跋涉到來北

京 就 是 為 了「 撐 場」 支 持 北 京 學 生, 難 道 剛 到 埗

悼念就要他走嗎?其實當時北京學生已經累透,需

知 由 四 月 開 始 已 有 個 多 月 時 間, 不 時 光 上 學 那 麼

簡單,而是搞運動,同時面對政治鬥爭的壓力。

歷史自有公論 或現一線曙光

陶指出近年中央領導層的所謂「歷史自有公論」,從

樂 觀 態 度 而 言, 或 代 表 存 在 改 寫 空 間, 因 為 中 共

於 字 眼 的 運 用 非 常 嚴 謹, 特 別 於 政 治 上 的 某 些 定

義。事實這個運動又怎可以不平反呢?即使當時不

單 學 生, 更 有 市 民 阻 攔 軍 車、 擲 石 頭 等, 那 也 沒

有必要開駛坦克車進天安門,更不用沿途開槍。除

非當局視該場學運為軍事政變,又或外國入侵,才

會用如此重型武器處理,否則怎說得過去?

-41-

陶相信始終有平反一天,否則共產黨會失去執政的

正 當 性。 故 此 有 分 析 指 當 年「 鄧 李 楊 集 團」 中 的

鄧 小 平 已 逝 世, 楊 尚 昆 亦 然, 剩 下 李 鵬, 而 既 得

利 益 者 江 澤 民 也 幾 乎 完 全 退 下 來, 假 設 你 們 是 第

三 代 或 第 四 代 領 導 人, 有 必 要 替 上 一 代 背 負 這 個

重 責 嗎? 實 在 無 必 要。 政 府 認 錯 賠 錢, 為 現 正 坐

牢的平反亦非難事,就如台灣「二二八事件」般,正

式 向 人 民 道 歉, 說 句 對 不 起, 當 年 政 府 的 決 定 是

錯 誤 的, 我 地 共 產 黨 願 意 承 擔 責 任, 那 就 皆 大 歡

喜,齊拍手掌。事隔二十多年,以前鄧小平未死,問

題 在 於 領 導 人 依 然 跟 六 四 有 千 絲 萬 縷 的 關 係, 故

此 他 們 不 敢 平 反, 但 近 期 溫 總 都 有 多 少 漏 風, 公

開 表 明 希 望 海 外 流 亡 的 可 以 回 家。 中 國 人 應 該 有

良知,不論經濟發展多好,多富有亦非「大晒」,有

錢 並 不 代 表 可 將 歷 史 事 實 忘 記, 並 不 代 表 可 以 泯

滅自己良心,這點至為重要。

社會矛盾惡化 將近爆發邊緣

六 四 無 疑 是 中 國 政 治 及 人 權 的 一 大 倒 退, 因 為 中

共 知 道 自 己 此 事 犯 錯, 亦 無 回 頭 路 可 走, 若 稍 有

放 鬆, 人 民 將 會 對 黨 窮 追 猛 打。 故 此 時 至 今 日 的

維 權 運 動, 六 四 後 的 十 多 年 間, 稍 有 異 見 聲 音 則

立 即 打 壓, 這 是 承 傳 六 四 的 手 段。 而 這 種 手 段 又

是 出 自 鄧 小 平,「 穩 定 壓 倒 一 切」, 要 於 萌 芽 階

段 將 其 熄 滅, 不 可 引 致 一 發 不 可 收 拾, 這 亦 令 中

國二十多年來趨向政治保守。

從 另 一 個 角 度 而 言, 政 治 保 守 則 令 開 放 加 速, 某

程 度 上 兩 者 並 不 配 套, 這 種 不 配 套 會 令 更 多 問 題

出 現, 例 如 貧 富 差 距、 農 村 城 市 之 間 的 矛 盾、 社

會 問 題 包 括 治 安、 道 德 問 題 等, 亦 令 人 民 於 共 產

社 會 主 義 轉 型 以 前 擁 有 的 福 利 消 失 殆 盡。 此 外 人

與 人 間 的 差 距 越 來 越 大, 現 時 普 遍 中 國 人 沒 甚 信

仰,以前相信共產主義可帶來美好將來與社會,現

時 全 無 信 仰 則 會 不 擇 手 段 地 賺 錢。 隨 著 政 治 的 封

閉,經濟就變成裙帶資本主義或官僚資本主義,人

們利用自己權位謀取利益,社會矛盾急速惡化,只

是看看甚麼時候到達邊緣,一發不可收拾的爆炸。

此 外 人 民 素 質 則 要 歸 咎 於 政 府 政 策, 當 政 府 以 硬

灌輸的方法教導年青一代,政府掌握整個教育,掌

控 話 語 權, 我 們 還 可 以 對 中 國 有 甚 麼 期 望? 再 者

現時部份內地同胞,於這樣的政府政策制度下,其

實亦頗為不文明,這也難怪他們,這樣的政策,於

虛 假 的 生 活 環 境 長 大, 實 自 然 不 過。 先 富 起 來 的

那批,則變成暴發戶;低下階層看到這種景況,則

不 擇 手 段 向 上 爬, 這 才 出 現 毒 奶 粉、 假 藥 等 的 道

德問題。

-42-

集體智慧 群眾醒覺

現 時 共 產 黨 已 變 成 整 個 既 得 利 益 集 團, 由 上 而

下, 由 下 而 上 都 在 貪, 瓜 藤 相 連。 不 是 只 佔 小 便

宜, 而 係 極 大 數 目, 自 然 想 其 利 益 繼 續 保 持, 既

得 利 益 者 通 常 保 守 不 思 改 變。 雖 然 政 府 是 如 此 的

不 堪, 人 民 亦 受 其 政 策 環 境 影 響, 但 陶 指 仍 非 絕

望, 因 為 人 民 有 集 體 智 慧。 我 們 應 該 對 群 眾 有 信

心,對群眾有期待,他們終有一天會覺醒。一九八九

年春夏之交,那時候既然都能夠有這樣的迴響,今

天 已 是 二 十 一 世 紀, 向 前 多 走 十 多 年, 人 民 要 覺

醒 自 更 容 易。 問 題 在 於 共 產 黨 的 炸 彈 甚 麼 時 候 才

爆 炸, 矛 盾 已 到 極 為 激 烈 的 階 段, 否 則 中 共 何 須

搞 維 權 運 動,「 看 住」 陳 光 誠。 一 年 的 維 穩 費 竟

同 軍 費 相 差 無 幾「 都 癲 既!」 這 正 表 現 中 共 知 道

這個壓力煲快要爆炸,故此才猛力加冰降溫。

六四影響 牽及香港

陶 指 出 六 四 對 香 港 亦 有 很 大 影 響, 我 們 可 從 中 尋

回中國人的身份,屬最好民族教育。他續指出,於

他那一代的角度而言,出生時已是英國殖民地,直

至 三 十 一 歲 仍 是 殖 民 地 子 民, 六 四 讓 他 尋 回 定 位

和 所 謂 的 的 根。 當 然 有 人 認 為 八 九 年 香 港 人 那 麼

積極參與是因為「今日的中國,明日的香港」,與

九七存在一定關係,聽到共產黨三個字就怕。

同時亦有後續的負面影響,香港於八四年簽訂中英

聯 合 聲 明 時, 普 遍 人 對 回 歸 都 是 有 所 保 留, 再 者

大部份香港人因害怕共產黨才到香港,故八、九十

年 代 湧 現 移 民 潮, 拿 個「 太 平 門」, 這 些 全 都 是

因 害 怕 香 港 的 核 心 價 值 信 念 受 到 內 地 感 染, 尤 以

官場一套為甚。

至 於 現 時 香 港 的 日 子 當 然 不 會 好 過, 香 港 過 往 屬

於 去 政 治 化 的 社 會, 很 大 程 度 因 上 一 代 都 是 來 自

內 地 有 關, 而 大 部 份 的 原 因 都 是 與 政 治 有 關, 故

此 留 下 陰 影。 存 在 反 共 情 結, 反 共 則 有 可 能 變 成

恐 共, 由 於 恐 懼 所 以 反 對, 到 最 後 搞 不 來 就 撒 手

不理。再者中共最擅長搞組織、搞分化、搞統戰、搞

滲透,香港一定難如往昔般開明,難有自由選擇。而

現 時 重 提 的 一 國 大 於 兩 制, 沒 有 三 權 分 立 等 其 實

早於八十年代已提出,中共最怕就是香港只顧「兩

制」,講高度自治,港人治港。 不過亦無需太過

絕 望, 中 國 的 壓 力 煲 已 快 爆 炸, 我 們 對 年 青 一 代

有信心有期待,不論中共手段多高,功夫多好,難

道你相信社會問題及政治矛盾,可單靠政治謀略就

可解決?這是不可能的,共產黨可以得逞一時,用

龐 大 資 源 收 買 人 心, 以 群 眾 工 作 滲 透 組 織, 但 這

些都是只是一時一刻,絕不永久。

-43-

沒有新中國 只有共產黨

他 們 的 政 治 思 維 與 統 治 性 質 已 再 無 任 何 包 裝 的 完

形畢露,所謂人民為基礎實則只為令自己權力登頂

的 工 具, 若 有 任 何 阻 礙 或 任 何 一 絲 動 搖 既 得 利 益

者 的 機 會, 必 定 清 除 掃 蕩, 不 惜 一 切 維 護 中 共 政

權, 僅 為 中 共 當 權 者 的 政 權。 因 此, 八 九 學 運 令

鄧 小 平 誤 以 為 聞 到 一 絲 危 機 的 味 道, 早 就 認 為 你

們 反 我 不 得, 亦 受 其 經 驗 影 響。 當 年 民 眾 悼 念 周

恩 來, 實 則 表 達 對 文 革 的 不 滿, 故 最 終 令 鄧 小 平

倒 台; 八 九 年 民 眾 又 大 規 模 悼 念 胡 耀 邦, 鄧 小 平

或許因此以防歷史重演,故早就定此為「動亂」,而

最後下令鎮壓的亦恰好是鄧小平,「人民國家」顯

然只是謊言一樁,主權在黨而不在民,更甚者是只

在一人。十億人的國家僅由一人操控一切話語、生

殺大權,這就是一黨專政的後遺。

撰文︰香港教育學院 溫健民

「六四」除了顯示出中共的殘暴,更讓人明白整個政體的荒誕,若不解開糾結,荒誕只

會帶到當下,甚至未來。溫家寶總理常言中國需要「政制改革」,更有傳黨內有「平反

六四」之音;姑勿論擁有「中國影帝」之稱,歷經四朝的溫總是真情還是假意,這些聲

音於一黨專政的中國而言注定被淹沒。因為我們要明白,這裡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

而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愚民說話正好體現中國的虛假本質。建國前中

共是以人民起家,以人民取勝,以人民立國,才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名,而其政治

架構幾乎全都以「人民」為名,諸如「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政治協

商會議」、「人民檢察院」,彷彿中共以「人民」為基礎。

謊言畢露 主權在黨

  八九學運之初,一眾學生上街遊行本為反官

倒、反貪腐以至要求民主化和政制改革 ( 並非要

求中共倒台 )。作為人民,以其和平理性非暴力的

方式有此等訴求實正常不過,更甚者能推動社會

進步。以人民為基本的政權理應從善如流,敢於

面對,以人民生活與權利為基礎。「六四」讓這

些謊言全被拆穿,武力殘暴鎮壓「六四」,出動

正規軍真槍實彈的鎮壓表示中共當權者僅視中國

為己之所國,人民卻猶如螻蟻。

-44-

遺害至今 死症難解

  古代君主專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君主,仍

有「罪己」之舉,中共的一黨專政卻連君主專制亦

不 如。「 六 四」 過 後, 戒 嚴 令 仍 長 逾 半 年, 窮 追

猛 打 的 追 捕 學 生 領 袖 及「 六 四」 的 參 與 者, 廿 三

載以來仍拒絕「罪己」承認錯誤,拒絕獨立調查,更

甚者將其家屬迫害軟禁。因為這片土地並非甚麼大

國崛起的新中國,而是獨裁極權的共產黨,這廿三

載 以 來 從 未 有 絲 毫 改 變, 與 其 說 中 共 政 制 停 滯 不

前,倒不如說連年倒退。早前人大委員長吳邦國「五

不搞」:「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

化、 不 搞 三 權 分 立 和 兩 院 制、 不 搞 聯 邦 制、 不 搞

私 有 化」, 簡 言 之 就 是 繼 續 一 黨 專 政, 不 容 共 產

黨 以 外 的 政 權 或 思 想,「 人 大」 獨 大。 此 等 言 論

較之北京之春、八六學潮以至「六四」亦有不如,顯

示自「六四」以後,中共專權已成其統治性質。縱

使有所謂「八大民主黨」,雖言實行多黨合作,實

則 只 屬 中 共 的 附 庸。 於 中 共 一 黨 專 政, 不 容 異 見

之 時, 每 粗 暴 壓 下 異 己 或 社 會 問 題 時, 其 問 題 並

沒 有 真 正 消 除, 而 會 如 雪 球 般 越 滾 越 大。 要 如 溫

總 般 所 言 的 平 反 六 四 或 政 制 改 革 嗎? 難 矣; 冀 政

權 交 接 換 班 可 帶 來 新 景 象 嗎? 非 也, 皆 因 其 非 人

民政體乃其癥結所在。

政權交接 瓜藤相連

  在這種政權裡,當權者已幾乎無視人民的存

在,只會謀求更多利益,再者分黨分派,權力鬥

爭本就是中共擅長。長久而來,自然會形成多個

所謂的「既得利益集團」,貪腐程度亦自隨其集

團快速擴張,若實行政治改革或平反六四等則必

定牽動所有集團,自難成事,動輒則被拉下台,所

以溫總之言論亦似不疾而終。至於所謂「換班」

亦難有大變動,就以毛澤東時代以言,先後欽點

劉少奇、林彪、鄧小平與華國鋒等人為接班人,及

至鄧小平掌權亦先後以胡耀邦、趙紫陽以至江澤

民 接 班, 但 當 胡 趙 二 人 不 合 其 意 則 可 斷 然 令 他

們 絕 跡 政 壇, 甚 至 其 後 可 隔 代 欽 點 現 任 主 席 胡

錦濤,可見掌權者的影響力不止於任內。再者換

屆換班後,新一代中共掌權者多為中共元老之後

代,黨派分明,舊人仍在,相互權鬥之下,政治

改革亦難以成事。故即使中共偶爾出了些好官如

胡趙二人,又或朱鎔基因打貪勉強計算在內,亦

難有作為。政權如是,軍隊亦然。中國人民解放

軍是中國唯一軍隊,然其軍權亦掌控於黨內少撮

人手上,可視為黨軍而難視之為國軍。因此鄧小

平能於「六四」私下從京外調動軍隊入城進行鎮

壓,可是別忘軍隊之名為人民解放軍,以人民之

軍將槍指向人民,進行屠殺,這正進一步體現其

主權在黨,人民於當權者眼中毫不重要,維穩 ( 限

於黨穩 ) 才至為重要。

-45-

經濟發展 難惠人民

政、軍皆讓人們看到其腐敗及專政,經濟又何如?

中共現時常以大國自居,經濟急速發展,有言中

國經濟已晉身世界第二。故每當有人提出「平反

六 四」, 總 有 人 以 國 家 二 十 年 來 的「 輝 煌 經 濟」

為中共的暴行開脫,其九流道德於此先不談,所

謂經濟起飛真的能夠惠及民眾還是只脹了黨的「荷

包」?「六四」前,中共於 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

會明確表示開放改革政府,人民生活於往後幾年

間稍有提高,卻立即出現個官倒,令人民生活苦

不 堪 言, 錢 歸 何 處, 貪 官 手 裡。「 六 四」 後, 中

共為了洗刷京華的血跡,轉移人民視線,鄧小平

即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經濟,力推「發展才是硬

道 理」。 誠 然, 就 帳 面 而 言, 國 家 經 濟 實 形 成 高

增長格局,然而貧富懸殊問題卻日益嚴重,社會

經濟結構矛盾深化,正代表其經濟發展未必能夠

實在的惠及人民。再者現時國有企業亦有增加之

趨勢,而大企業亦大多是由中共幹部子弟所持有

及 控 制, 可 見 中 共 除 政、 軍 以 外, 財 亦 要 收 歸 國

家所有。

於政治極度腐敗而漠視人民底下,當權者只會竭

力榨取人民而養肥自己,其落差自亦更大。就以

早前「網通」對外公佈盈利不俗,然而經過調查

後卻驚覺存在巨大的虛報業績行為,實際虧損可

能達 200 億元,而當中虛報者則為中移動集團前

黨組書記、副總經理張春江,這些例子只屬冰山

一角,國家的經濟多屬「虛假」,最後也自苦了

人民。

  

  當政權、軍權、財權全歸中共所有,主權在

黨,想依靠不屬於人民的政府內部自我完善實屬

艱難。反之,中共現時不斷加大維穩力度,其維

穩之源,實乃黨之封閉,民之消音。「六四」產

生的荒誕,當下只有更荒誕,這是中國特色一黨

專政的必然結果。

-46-

維權運動 另類延續

六四事隔廿三載,中共對待異見分子亦無大異,維

權人士仍需面對當年的危機,被受打壓。早前陳

光誠與妻兒同被中共拘禁,雖幸得外交斡旋成功

而舉家遷往美國,最後得以逃過大劫,但中共對

待陳光誠及其妻兒的手段實在令人咋舌;諸如趙

連海、高智晟等維權人士俱被逮捕,不禁令人想

到「六四」民運人士的下場。

維權人士 有欠保障

  這邊廂維權運動較之早年大增,偏布各地,人

民開始認識到自己應有的權利,那邊廂中共政府

卻不斷加大「維穩」力度,兩者自然少不了產生

磨擦。姑勿論其他界別的維權人士,即使是維權

律師亦未能從法律途徑保障自身。北京市司法局

為首的司法早前實行律師「年度考核登記」,全

市所有律師均須接受其年度執業考核,不合格的

律師則須將律師執業證交回北京市司法局並且撤

銷其執業資格。如是者國家司法機關則有可能因

政治因素考慮而藉此「釘牌」。

撰文︰香港教育學院 溫健民

維權六四 精神延續

  社會普遍認為維權是六四的一種延續,誠

然,兩者並非全然相同,「六四」主要是希望國

家政治上的改革,參與者主要為學生;而維權則

不然,其抗爭一般沒有明顯的政治訴求,以維護

切身權益為主,多以法律為依歸,其參與者則來

自社會不同階層,有農民、工人、律師、記者

等。縱然維權與六四有著質性的差別,其本體精

神卻是如出一徹。當年「六四」學生原本的訴求

就是反官倒等不公;維權則多集中為社會不公義

作出申訴,幫助人民對抗不公,爭取合理權益,兩

者皆屬不畏強權,由下而上爭取的抗爭精神。

「六四」可謂是國家步向絕對高壓管治

的分水嶺,於粗暴血腥鎮壓後,戒嚴仍

長達半年,期間不斷追捕民運人士,造

成白色恐怖,長年的政治打壓令人民噤

聲不敢言。加上經濟發展壓倒一切,政

治民主等裹足不前,社會問題自不斷積

壓,近年部份人民終有醒覺,故有所謂

維權運動。

-47-

  再者,於維權律師處理案件之時亦存在一定

風險,皆因刑事訴訟程序不健全,控方只需提供

證物即可,而控訪證人則可以拒絕出庭審訊,辯

護律師亦不可盤問證人。此外律師亦需擔任調查

之角,自行取證以證明當事人無罪,然而《刑法》

第 306 條又限制了律師取證的權利,皆因取證過

程容易觸犯「偽證罪」,所謂「偽證罪」即當事

人無法證實其真確性。於過去十多年,已有百多

名維權律師因而被檢控變成被告,更有身陷牢獄

之險。

體制以內 終有局限

  中國領導人現時常言要依法治國,故此法律

例文頗為健全,而維權人士亦多以此作為維權的

基礎,循法律途徑申訴。但是,在人治、一黨專

政的中國,就是人說了算;黨說了算,故法律需

在,卻有法不依。黨才是最終決議者,可任意解

釋法律,甚至於「特別情況」可忽視法律。簡而

言之,黨就是法律,無法無天。故此,不論何種

維權,都無法超越「至高無上」的黨權。雖有言

現時維權人士分散各地,以點連地,中共難以集

中打壓肅清;亦有言維權人士行事技巧較高,總

會留幾分「面子」予黨,故中共並未傾力打壓維

權。但是若維權一旦對中共政權構成衝擊,或觸

動了掌權者的神經,則不論其維權合法與否亦會

被視作非法維權行動,立刻進行打壓或整肅。

上海維權律師鄭恩寵一案正是最佳例子,當時他

接手處理了人民控訴周正毅以零地價取得上海市

靜安區東的土地開發權,揭發周正毅涉嫌勾結黃

菊、陳良宇及韓正等中共官員,故觸動某些官員

神經,即被打壓判刑。換言之,維權成功與否要

視乎該次維權事件是否涉及「不該涉及」的人,故

維權運動雖似主動,實則為被動。因此維權運動

雖與六四精神如出一徹,其性質卻有所不同。

維權運動 旨在解禁

人民固應向維權人士致以敬意,為國民的醒覺而

高興。然而,鑑於維權的被動本質,仍受制於中

共意志,故不應視維權為終點,反應視之為基礎,抓

緊時機向人民展示社會的公義,團結群眾。於中

共長期的高壓管治,打壓異見的情況下,人民都

是敢怒而不敢言,有冤而無路訴。需知所有民主

運動的基礎俱為人民大眾,維權人士即使未能讓

受害者取回公道,也可透過這些嘗試,把中共當

局的黑暗顯露於人前,讓人民明白他們理應擁有

的權利,讓他們明白主權應在人民而非在黨。由

維護人民切身權益為起點,解開人民對中共政府

的恐懼,解開對政權的禁忌,重拾「六四」精神。這

才能真正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維權人士的冤獄

才不致白費。

-48-

茉莉花 何日臨

撰文︰香港教育學院 溫健民

1989 年我國發生殘暴不仁的「六四」鎮壓;

1989 年波蘭推翻親蘇的共產黨;1989 年東

德爆發大規模反政府遊行,總統辭職,柏林

圍牆倒塌;1989 年捷克發生天鵝絨革命;

1989 年「六四」的學生喚醒東歐人民,整

個東歐大變天,促成蘇聯衛星國解體,其源

亦自於國家的獨裁統治、人權被踐踏、人民

生活貧苦。事隔廿三載,上述的仍是今日中

國的實況,如同倒模。於中東茉莉花革命倒

個頭來在呼喚中國人民前,國內已有一群知

識份子提出關於人權、民主與憲政的建議。

和平理性 零八憲章

  早於 2008 年,適逢中國立憲百年、世界人權

宣言公布 60 年、北京西單民主牆誕生 30 週年、中

國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10 週年,一

群知識份子提出民主憲政的主張,以確保人權、自

由與平等。此本為針對中國有法律而無法治,有

憲法而無憲政的和平理性聯署行動,當中強調的

都是基本普世價值。這些所謂的普世價值於中共

眼中卻成「眼中釘」,如第二條要求分權制衡,保

證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防止行政權力過

擴張;又如第五條公器公用,要求實現軍隊國家化;

另十三條公民教育,要求取消服務於一黨統治、帶

有濃厚意識形態的政治教育等,都與中共的一黨

專政相違背。故此嚴重觸動了早成驚弓之鳥的中

共神經,故大舉打壓,軟禁其起草人張祖樺,囚

禁劉曉波,劉雖獲諾貝爾和平獎而不得領取,呈

空櫈現象,成世界笑話。故零八憲章的意義在於

顯示中國政府無視基本人權,更無意下放權力,所

謂的民主化亦只是紙上談民主,哄人的謊言。絕

對容不下絲毫的「衝擊」,「維穩」至上,人民

想從法制憲政令改變中國並非容易之事。

-49-

中東變天 茉莉啟示

  若一個政權難於在體制內自我改變或完善,則

只可訴諸於體制外,2010 末至 11 年初中東正向中

國人民帶來體制以外的啟示。中東茉莉花革命潮

始於突尼西亞,源於一名失業大學生抗議警察執

法而自焚,此事牽連極廣,導致一連串反政府示

威,迫使長期執政的獨裁總統本阿里解散政府。此

次人民勝利導致中東其他國家紛紛效尤,埃及民

眾亦爆發一系列遊行集會與罷工等抗議活動,超

過一百萬人參與了此次抗議,最終穆巴拉克亦辭

去總統職務,此乃中東近三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民

主化運動,並以勝利告終,對中國實不乏潛在啟示。

若將中東茉莉花變天與「六四」比較,就可得出

「六四」學生與群眾的要求非常單純,絕不苛

刻。「六四」的訴求僅為國家民主化、整肅黨內

貪腐、反官倒等,人民始終承認黨的正統性,並

未提出任何中共倒台的要求。反之中東茉莉花運

動開宗明義要求政府下台,兩者有著本質的分

別,結果亦截然不同。突尼西亞與埃及避免流血

衝突,總統黯然下台,反之中共面對僅為自我完

善的訴求卻採取強硬手段血腥鎮壓,可見中共的

殘暴與容不下任何異見。

政局民生 模式無異

  結局雖有異,其根本政治、發展模式與人民

生活卻不謀而合。突尼西亞與埃及同搞一黨專政

獨裁政體,並且保證該總統能長久執政,埃及總

統穆巴拉克任期已長達 30 年之久,還部署讓兒

子接班。與此同時,兩國亦大搞改革開放,突

尼西亞於 2009 年世界經濟論壇被評為非洲最具

競爭力的經濟體,屬高增長格局;埃及亦不遑

多讓,強力發展經濟,意圖以經濟發展掩蓋了

獨裁管治及政治問題。此等手段於中共而言可

謂似曾相識,因「六四」後中共就大力發展經

濟,「發展才是硬道理」以經濟「輝煌」成果壓

下「六四」的暴行,政治的黑暗腐敗。然而即使

經濟發展如何快速,貧富懸殊是貪腐政治底下

的必然產物,經濟分配嚴重不均,只養肥了掌

權的一群。突尼西亞經濟雖呈高增長格局,每

年經濟增長達 5%,但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卻高

達 20%,某些地域甚至達 60%,更有傳總統本

阿里與黑幫頭子全然掌控全國經濟。埃及幾乎

半數人民都未達聯合國定下每天 2 美元的最低標

準,可見所謂的經濟增長大多未能惠及人民。

-50-

中國又何如?「六四」乃反官倒,反貪腐,可見

情況大致與中東無異。現在情況亦未見好轉,已

有超過半數人民未達聯合國標準;鄉村人口佔全

國人口的 57%,然而中國為打造強國之表,實行

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與農村包圍城市推動經濟。於

一黨專政獨裁國家裡,諸國所行的政策自大同小

異,中共媒體就曾大肆吹捧本阿里,認為突尼西

亞走出有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根本是一丘之

貉。中東人民終不再忍受,走出街頭謀求自己的

未來,中國的未來呢?

茉莉花 何日綻放

  中國早前亦受中東政局的啟發承勢而起,於

網上召集群眾大搞所謂中國茉莉花革命,但政府

乘其仍處於萌芽階段,極速將運動壓下來,更大

肆拘捕「滋事分子」。何以中東能一鼓作氣的闖

出另片天,中國受到如此的啟示與示範仍只有零

星運動,歸根究底中國人民仍懾於中共的鎮壓手

段,上一輩對「六四」仍然歷歷在目,新一代亦

同樣面臨打壓維權的局面。中共的維穩費用僅次

於軍費,可見其控制網絡何等廣闊。再者城市人

不能缺少的就是「關係」,關係網越廣,牽涉的

利益就越大,既得利益者亦不大理會佔絕大多數

的窮苦百姓,自也不願冒險打破現有格局,故才

有「中國沒有共產黨還行嗎」這樣的疑問。茉莉

花,何日才能綻放;當年影響東歐的「六四」精

神,又何日才能重現?

-51-

「國民」還是「公民」?

人性醜惡的黑暗面,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共產主義的理想,本來就是中國人的桃花

源,西方人的烏托邦。把資源平均攤分,無階級、國

家和社會,集體生產,按著人的自由而發展。偏

偏,人類是一種犯賤的動物,太過自由,個人私

心因而興起,為求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千方百

計地去侵略別人,穩固自己所擁有的,這全因為「人

不為己,天誅地滅」。而這種「弱肉強食」的論調,一

直都在中國這片神州大地上上演,只是欠缺合適

的詞彙表達,直至清末年間,英國生物學家達爾

文的「進化論」在西方興起,傳入中國,再由嚴

復翻譯成「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曠世名句。對

於「槍桿子裏出政權」、打游擊戰起家的中共政

權,自然深明此理。從此,社會主義開始出現質

變,淪為共產黨操控中國政權的機器。

       

撰文︰香港教育學院 思瑤

  自 1949 年建國以來,中共政權便開始對人

民進行思想上的改造,教導他們愛黨等於愛國

家、高唱紅歌「社會主義好」、大演樣板戲、黨

是至高無上、「爹親娘親不及毛主席親」等洗

腦式教育,而違背黨的下場只有一條,就是遭到

批判,被列為反對派,結果「五反」、「鎮壓反

革命」、「反右運動」、「文化大革命」以至於

「八九六四民運」,多次肅清運動所針對的,皆

是反對中共政權之人,而「文革」對文化的摧

毀,「六四民運」開槍射殺學生,製造赤色恐

怖,恰如當年德軍在納粹集中營屠殺猶太人一

樣。歷史大抵如癌症病,只會遺傳擴散,難以醫

治。中國對人民的監控、教育卻始終如此,只教

導「國民教育」,而欠「公民教育」。何為「國

民教育」?當然包括著紅色意識形態,也就是愛

黨愛國,不搞分裂也不搞反對,社會主義萬歲

之類的論調,其餘則只著重在國民的責任和義

務,即納稅、遵守法紀、服兵役等,而這種所謂

的「國民教育」,更嚴格來說,只是一種「品格

教育」,他只能用來培養「順民」,卻無法培養

出有個人思考,具獨立批判思考能力的人民。

  

-52-

  法國作家伏爾泰的話,到今天也錯不了: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擁護

你表達觀點的權利」,敢否定昨天的自

己,完全割除中國史上的腫瘤,雖然留下疤痕,但

心靈卻得以平衡,免除未來百年的鬼影幢幢,大

開殺戒。敢抵抗專制,就是一門最有效的國民教

育,「六四」,終得也要平反的。

真正的「國民教育」,除了「品格教育」外,當

中 至 為 重 要 的, 其 實 是「 公 民 教 育」, 亦 即

是 教 導 公 民 的 權 利, 包 括 言 論、 集 會、 結 社

自 由 以 至 於 選 舉 的 權 利 等。 但 顯 然, 這 一 切

一切都不會在中共政權下出現,因為對他們

而言,「國民教育」不過是一種工具,幫助他

們達到鞏固政權,壓止人民反對聲音的目的。

  要控制人民,毛澤東很清楚,也看通了知識

份子的弊病:「書讀得越多越蠢」。自古到今,閉

固性人格,依靠背誦八股文,一成不變的科舉,到

今天的考試制度,他都不要求你作第一人,但卻

要求你作多數人。近年,香港也開始推行所謂的「國

民教育」,原因不是培育批判性思考,而是因為

港人國民身份低落。「國民教育」和「公民教育」,一

個是主觀、單元、單向的灌輸;另一個,是客觀、多

元、多維,是靠「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

討論。時至今日,竟然還要討論應否「講中國不

講缺點」、「六四不提」這樣的辯題,多少有點

悲哀。需知道,從小培養小孩「是其是,非其非」

的精神,小孩長大了,討厭毛澤東,但熱愛詩詞

佛道、文物國畫,這就是國民教育了。

-53-

中「聯」辦

撰文︰香港教育學院 思瑤

  人生在世,最怕是在夢醒時份,驚而發現,過

往種種,全屬南柯一夢,自然不禁悲涼;當一個

政權忽然醒覺:原來最需要認識的,叫恐懼。那

麼,它不但沒有未來,而且過去,就猶如末日前

來臨的那種悽惶恐怖。

  假如,記憶對中國歷史還有印象,就會明白永何

中國從未擺脫黑暗。二次大戰結束後,國民黨貪污腐

敗 愈 趨 嚴 重, 共 產 黨 乘 時 而 起, 大 肆 宣 揚 其 貪 污 腐

化、官僚主義,實行「統一戰線」的策略,「聯合次

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國民黨在面對內憂外患的

情況,節節敗退,逐令共產黨得以統一中國,建立中

共政權。八九民運,持續數月的反官倒、反腐敗、爭

取自由,民主的學生運動,在六月四日軍警開槍鎮壓

下而結束。時至今日,中共一直不肯為「八九六四」

平反,一直採取封鎖消息,監禁異見人士,藉以穩著

政權。然而,歷史卻早告訴你,「掩耳盜鈴」是最愚

昧 的 行 徑。 被 當 局 指 摘 為「 六 四 民 運」 幕 後 黑 手 的

包 遵 信, 於 1996 年 在 台 灣 出 版 了 回 憶 錄《 六 四 的 內

情》,記述了當年許多參與的知識份子,是中共統戰

部的「志願人員」,他們的角色是幫助「黨和政府」

做學生的工作,要他們聽政府的話。自此,「統戰」、「搞

滲透」就成為中共最常用的戰略,但對象往往卻是手

無寸鐵的人民。

最須要恐懼的

是恐懼的本身

-54-

而這一切一切,只要仔細留意,便知道是經過精

心的策劃,因為中聯辦中的「聯」字,早已表明

中共要與香港「聯」合起來,要「統一戰線」,甚

至要同化香港人,中共要干預香港事務,又有何

驚奇?

   美 國 前 總 統 羅 斯 福 在 1993 年 的 就 職 演 說 曾

言:「 最 須 要 恐 懼 的, 是 恐 懼 的 本 身。」(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一個人,以

至 於 一 個 政 權, 假 如 不 認 清 他 心 底 裡 真 正 的 陰

霾,總以為自己的命運是掌握在別人手,生怕有

獨立和主見後,就會遭到報復,永遠活於黑暗中,但

他們卻不知,這才是死到臨頭,是真正的處身於

黑暗之中。「八九六四」,中共政權一天不平反,它

都會成為中共的心魔,而「維穩」和「統戰」終

究會有失效的一天,一生也只可仰人鼻息,而只

有敢於面對,孤獨而拋開包袱的人,才可嚐到獨

立自主所帶來的快樂,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看看,歐

洲大陸上的德意志民族,正是一大證明。

  回歸十五年,號稱「五十年不變」、擁「高

度自治」的香港,說到底,不過是一句口號,「一

國兩制」下,更多時候體現出只有「一國」,而

並無「兩制」,尤以近年愈趨嚴重。上年度港澳

辦 主 任 王 光 亞 訪 港 數 天, 多 次 評 論 香 港 房 屋 政

策、施政、經濟和政治,又「借澳諷港」,說澳

門 解 決 房 屋 問 題 比 香 港 快, 惟 此 等 政 策 以 及 民

生問題,皆為香港內政,作為中央任命官員,並

無 權 力 點 評, 而 特 區 政 府 幾 個 月 後 主 動 宣 佈 復

建居屋,實為中央干預香港事務的一大證明。而

本 屆 特 首 選 舉, 自 由 黨 榮 譽 主 席 田 北 俊 在 電 台

中表示,許多選舉委員收到中聯辦官員的游說電

話, 要 求 他 們 支 持 特 首 候 選 人 梁 振 英, 是 次 明

確 挺 梁, 強 行 介 入 小 圈 子 選 舉, 公 然 漠 視「 高

度 自 治, 港 人 治 港 」 的 核 心 理 念, 都 在 不 斷 挑

戰 港 人 的 底 線, 而 近 日 國 務 院 發 展 研 究 中 心 港

澳 研 究 所 所 長 朱 育 誠 甚 至 公 開 表 明, 應 以「 一

國 」 為 前 提, 而 非 強 調「 兩 制 」, 不 是「 三 權

分立」而是「行政主導」,種種跡象表明,中共

有意令香港變成「一國一制」,「西環治港」似

乎已近在咫尺。上至特首選舉、行政政策、香港

內 部 事 務, 下 至 中 聯 辦 宣 傳 文 體 部 部 長 郝 鐵 川

批 評 鐘 庭 耀 的 國 民 身 份 認 同 民 調「 不 科 學 」 和

「 不 合 邏 輯 」, 都 被 中 聯 辦 無 形 地 伸 手 干 預。

-55-

《我為何紀念六四》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號凌晨,北京天安門廣場前面傳出槍響,隱約見到熊熊火光,

空氣中瀰漫火焰的味道。轟隆隆的軍車、坦克、槍彈,軍人的怒罵、嚇阻,學生

的呼喊、哀號,劃破北京灰濛的夜色,擾醒熟睡的人們的夢。在廣場周遭,許多

懷抱理想,熱愛國家的年輕人倒下、倒下、倒下。而因為時代洪流和廣大民意,

好不容易又開始緩緩啟動,中國民主化的齒輪,硬是在這個悶熱的夜晚,被中共

血淋淋地擋了下來。一個月後,我在南方兩千公里的台灣出生。

    

撰文︰台灣六四二十三周年晚會負責人 蔡佳勳

  但是台灣內部在民主化過程中所伴隨而來的

「本土化」運動,在國家和族群認同急劇變動的

年代,「中國」的身影,離台灣人越來越遠。雖

然在歷史教科書中有提及「八九民運」「六四事

件」,但也僅僅是粗淺的介紹,許多學生也只有

「哦~我好像知道」,可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

說不清楚。台灣政府不得不沖淡中國的影子,加

上台灣人終於有機會,便開始忙著認識自己生長

的台灣,島內社會也面臨許多司法、政治、社會、

環境、經濟的激烈變化,使得「中國」在台灣人,

尤其是年輕人心中的模樣越顯模糊。但是在兩岸

開始交流之後,視野終於越來越清晰,終於可以

用比較正常的方式看待對岸的中國。

  

  六月四號在天安門廣場發生的事件,是人類歷

史上的一個悲劇。當時的台灣,我尚未懂事的年代,

台灣人秉持著「同是中國人」的信念和認同,隔海

聲援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幾乎全國總動員:新聞

媒體隨時播報最新消息。台灣的四大唱片公司,找

了當時台灣歌壇最紅的一群男女歌手,一起唱了〈歷

史的傷口〉這首歌曲。希望給予「祖國的同胞」鼓

勵和支持。這些可能就是四十歲以上的台灣人,對

於「六四天安門事件」,最直接的感官經驗。

-56-

  中國崛起,全世界都得仰賴中國強大的生產

力和消費能力,舉手投足之間都讓全球國家屏息

以待,幾乎揭示了「中國世紀」來臨。歐美國家

莫不極力獲得中國青睞,而過去台灣就被視為中

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更是集中國「三千

寵愛」。當世界各國莫不想和中國勾肩搭背,攀

親帶故,希望得到好處。台灣更因為地緣關係、

經貿發展和政治企圖,跟中國如膠似漆,密不可分。

  兩岸語言可通、文化相近,台灣幾乎比其他

國家離中國更近。台灣目前的經濟依賴大陸極

深,每年有上百萬的台灣人到大陸工作、求學、交

流、旅遊。民進黨政府不管對支持者怎麼說他「反

中」、「恐中」,事實上還是著手兩岸之間的交流,大

小三通,包機直航,貿易往來,比過去揭櫫「反共」

大旗的國民黨,加深了兩岸之間的交流和依賴。國

民黨政府更是在執政之後,基於「大一統」的國

家未來選項,以及增加國內政局籌碼的考量,與

中國的關係更是友好。從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

協議(ECFA)、開放陸客來台、陸生來台,以及

越顯頻繁的知識界、文化界甚至軍政界的交流,在

在看出台灣與中國在經貿和政治上幾乎不可逆的

緊密關係。

  

  但是當今的台灣人,除了享受中國所帶來的

好處,但仍然得面對中國明白宣示的「統一」目

標。對於台灣的文攻武嚇和經濟誘惑,讓台灣人

想拿紅蘿蔔,又怕棍棒。這時的台灣人認同自己

是「台灣人」的比例已經超過一半,甚至到達七成。

  「台灣人」的國族認同,在兩岸交流越加密

切之時,乘著噴射機,背對中國揚長而去。但是「被

統一」的焦慮仍然盤踞在大多數台灣人心中。但「被

統一」是可以避免的嗎?許多台灣人,即使心裡

不願意,但也無法輕易放棄中國所帶來甜美的經

濟果實和虛幻的大國榮光。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我的國家,我的祖國。

我希望台灣可以成為全球的正式成員。讓台灣人

在國際上有地位,有尊嚴。但是現實情況很嚴厲

地喝斥我,讓我清醒過來。台灣的國家地位,未

來會怎麼樣,依然焦慮,混沌未明。但是,大部

分的台灣人,都認同台灣身為一個民主國家的珍

貴之處,在於「民主自由」和「保障人權」。民

主自由,是台灣人可以抬頭挺胸,在世界上被尊

敬的原因,是台灣人自以為傲的重要資產,也是

所有台灣人所信奉的價值和生活方式。

  

-57-

  未來不管統一或獨立,台灣人都必須要堅守

民主,維護自由,保障人權,這是台灣人的底線。

但是在強大鄰居中國的影響之下,在統獨未決之

時,台灣內部的自由民主就已經受到威脅。因為

不敢得罪或是要討好中國,台灣的商人,甚至政

府機構,開始噤聲,不敢說真話。阿諛奉承甚至

自我審查,使得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開始動搖。

上至政府下至人民,人人莫不擔心中國「生氣」,

擔心台灣的經貿和安全受到影響,進而影響了台

灣人的抉擇。台灣人可以自己做決定嗎?在做任

何政治決定之前,有哪個人腦中沒想過「如果我

這樣做,最後中國會怎樣對台灣?」

  因此,不管或統或獨,台灣都必須讓中國這

個鄰居變得更加民主、自由。唯有如此,即使台

灣在未來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也能保有民主自由

和人權,如果獲得獨立,也能讓中國變成一個民

主自由、保障人權的國家,讓中國人民能夠抒發

己見,保護自己的權益並且當家做主。眼看著一

部部記錄中國社會問題的紀錄片,看這那些苦難

的中國人,或許我們都無法想像,「為什麼他還

活得下去?要是我們早就受不了了。」因為台灣

人已經習慣了民主土壤和自由空氣。讓中國人也

可以享有我們深愛的民主自由和人權,這是一種

朋友之間的分享。

  

  在同樣的信仰上,民主自由、保障人權的中

國,必定能讓人民有更好的生活和尊嚴,而且在

國際間獲得尊重。同時,讓台灣減少許多威脅和

不可預測的風險,減少兩岸的政治紛爭,降低兩

岸爆發軍事衝突的機會。如此一來,台海局勢穩

定,東亞少了一個不定時炸彈,全世界不至於陷

入戰爭的陰影當中,而世界和平,才有可能。

  我們認知到,必須讓更多台灣人知道中國的

人權狀況,並一起要求中國政府,向其施加壓

力,讓中國政府逐漸民主化,並且保護人權。而

二十三年前的六四事件,作為一個中國民主化軋

然而止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要讓更多台灣人知

道六四,認識六四,並且看清中共的真面目,進

而重啟中國民主化的火車頭,帶動二十三年來,

大大小小的維權事件和人權運動,讓中國往民主

自由的光明未來,疾駛而去。

-58-

《關心中國,不應只在六四》

撰文︰臺大政治系香港學生 樊俊朗

每年六四,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始終如一,數

以萬計(近年甚至以十萬計)市民手持燭

光,一同悼念當年的血腥鎮壓。而去年在台北自

由廣場,也有近千名民眾參與六四悼念晚會。

  中共在八九年的暴行,絕對是應該受到譴

責,面對手無寸鐵的學生和市民,竟要動用到坦

克鎮壓,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而我們每年在悼

念六四的同時,也應當多加關注今日中國的各種

問題,如人權、民主、社會、文化等各方面。

  即如最近陳光誠事件,一個失明的維權律

師,竟遭到中共的禁錮與虐打,引起國際關注。再

回顧過去幾年,也有胡佳、劉曉波、譚作人、趙

連海等維權人士,為了爭取公民應有的權利,換

來牢獄之災。各種對反對聲音的打壓,反映出中

共政府在過去廿多年來也一直保留其高壓獨裁本

性。

  

  中國一方面進行打壓,另一方面加緊經濟發

展,以圖掩蓋其罪行。北京、上海、重慶、廣州

等大城市有着繁華的表像。在這個打著「共產主義」

旗號的政府統治下,中國實際上已成為一個資本

主義化經濟體系。資本家與官員勾結,透過破壞

環境、剝削工人等方式去聚集財富。在繁華背後,則

是數以億計的工人、農民,即使放下尊嚴,也連

基本生活也維持不了。大城市的富二代可以開名

車撞死人,農村農民子女連最應有的教育也得不

到保障。可想而知,所謂的「發展就是硬道理」,不

過是官商勾結、破壞環境、財富不均、打壓自由

的代名詞。

  而身在香港、台灣的朋友,對於中國各種問

題的關心,理由可以簡單得只為「公義」兩個字。任

何一個有良知的人,也不忍看見人民為了爭取應

有的權利,而遭到各種形式的打壓,也不忍看見

數以億計流落異鄉的農民工,只能在「歌舞昇平」

的大城市背後,沒有尊嚴地過着被剝削的日子。

  

-59-

  就在八九年中共使用武力鎮壓之後,當時香

港許多「親中派」亦有譴責北京當局,例如候任

香港特首梁振英,當年就曾在報章上刊登聲明,表

示「強烈譴責中共當權血腥屠殺中國人民」。時

至今日,當時的「良心」早已埋沒於利益之中。即

使那些打着「民主」旗號的政黨,也在關鍵時刻

走入中聯辦,支持香港政府的政改方案。

  說穿了,這些政客都會為政治利益而見風轉

舵,挾着「民意代表」的旗號去撈「政治油水」。受

篇幅所限,這問題未能在此詳述。簡而言之,政

客是不可靠的。

  今年六四,我們一眾留學台灣的港澳學生,聯

同台灣本地同學,繼續在自由廣場舉辦晚會,就

是希望透過群眾力量,讓兩岸的當權者知道,人

民除了關心兩岸經濟交流之外,還會關心中國的

民主、自由、人權問題。當然,我們的參與不能

只局限於每年六四。說到底,也要靠大家一同坐

言起行,關心中共的各種問題,以及對香港、台

灣的影響,才可以避免港台兩地如「溫水煮蛙」

一樣受到中共的箝制。

  但即使我們選擇沉默,對中國不公義的事情

不聞不問,也不代表這與我們無關。

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環境下,作為全球最

大經濟體,中國的一舉一動也切身地影響周邊地

區,以至世界各地。透過低廉的勞動力,港商台

商也紛紛走到中國投資。這些商人回到香港、台

灣以後,皆在不同層面上控制當地的政治。例如

來自工商界的香港立法會議員,很多時也以投票

支持中共 / 港府的法案,換取在中國做生意的特

殊利益。

  同時,香港的 CEPA、台灣的 ECFA,更是中

國透過經濟貿易等方法,試圖直接控制港台兩地

政治。可悲的是,港台兩地政府,也沒有對這種

糖衣毒藥有所戒心,為了眼前短期的利益,出賣

了香港,出賣了台灣。事實上這種來自中國的所

謂「利益」,最終大部份也只會落在少數資本家

手中。一般勞動群眾所得到的只是少得可憐的好

處,甚至還要承擔這些經貿框架下的不良後果。

對抗中共的專橫霸權,避免其影響香港和台灣,最

重要的還是每個香港人、台灣人,一同關心中國

的民主、人權、社會、文化等各方面。而這種「關

心」,絕不是僅在立法會選舉、總統選舉時出來

投個票就足夠。

-60-

  在宿舍的浴間裏唱歌,是我第一年大學生活其中

一塊美好的記憶。

  我沒有在搞笑話,我是認真的。當我讀了幾節《1984》,合上

書,悻悻然從喬治.歐威爾描繪的充斥「老大哥在看着你」標語及

幾近無處不在的話筒螢光幕的國家中逃出來後,自在的洗澡,自由

的唱歌,尤其自由的唱《自由花》,真的很美好。

  「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着吧,無論雨怎麼打,自由仍是會

開花•••」浴間通室光亮,但用點記憶力和想像力,還是可以將

自己帶回一片黑—舊年的六四維園燭光晚會。晚會被夜幕緊緊覆

蓋,之所以緊,不光是晚上,也因為支聯會刻意不開燈。位位參與

者頭朝向民主烈士紀念碑,那漫着慘白的光和載着六四死難卻能昂

然矗立的民主烈士紀念碑。參與者和着悲戚的二胡音聲起伏而低

頭,默哀,鞠躬,人聲沉落,蟬聲升起,代替我們在靜謐中呼喊「平

反六四,建設民主中國」。

  手中的一根蠟燭,燭光忽明忽滅,我看不見多遠,目力僅及周

遭幾個人,要不是與他們同心同意同唱同一首歌,表達同一份對民

主自由的渴求,那些掩映在火光中的陌生面孔,就只是陌生面孔。我

唱着唱着,瞧見坐在右前方的一雙青年男女,直盯着場刊上的句句

歌詞看,嘴巴卻一動也不動。儘管歌曲一首一首接續不斷—激昂的

《為自由》、一字一頓的《祭英烈》、叫你「不要悲哀」卻最是悲

哀的《血染的風采》,他們嘴巴依然一動也不動。

自由唱歌

投稿

-61-

  所謂三個超級國家,是《1984》的概念。在

(永遠的)未來,世界劃分成三個國家-東亞國,歐

亞國和大洋國。三國以拉鋸不斷的戰爭維持「和

平」,所謂「和平」是一種嘔心的利己的平衡。我

想,香港渾在強權的爭戰中,縱不得安寧,卻因

此並未落入任何大國的控制,算不算保着一方自

由土地?噯,這說法也終究說不過去。

  香港於小說中是受害的,被動的,沒能吭聲

的,只有說不過去的自由。香港在現實裏是殘喘

的,無奈的,得過且過的,只有洶湧翻來的國民

教育科和紅歌?還有一朵自由花。香港人,不能

任自由沒入過去成為一塊美好的記憶。我們要自

由,要自由的唱歌,便要走出浴間。

   我 不 禁 有 點 輕 視 他 們, 心 裏 想「 我 們

有 言 論 自 由, 有 訴 求 要 說 出 來 才 是 啊」,

嘴邊唱「悠悠長長繼續前航不懂去驚怕……」。突

然,一轉念發現我這樣想是很不要得的。我既在

嘴邊唱《自由花》,又在心中剝奪那雙男女用甚

麼方式爭取民主、歌唱自由的自由!如此在心中

(或兼在行動上)強令別人與自己齊一,就好像

一些最初打著「民主」的旗幟但到後來卻建立起

不折不扣獨裁政權的領導者,或像一些以為站在

「民主」這絕對對的立場便可肆意用任何方式表

達訴求的示威者。這兩派每天活脫脫在香港上演。

  「在三個超級國家之間,大體上有一塊四

方形的地區,以丹吉爾、布拉柴維爾、達爾文

港和香港(香港!)為四個角,在這個地區裏

人口佔全世界大約五分之一,這個地區從來沒

有屬於任何一國。(香港!)就是為了爭奪這

人口稠密的地區和北極的冰雪地帶,三個國家

不斷地在角逐。實際上從來沒有一個大國曾

經控制過這個爭奪地區的全部。(香港!)」

香港教育學院

創意藝術及文化學系一年級 何敏慧

-62-

八九

‧六四

  「一年容易又中秋」代表我們對與家人團聚重逢的期待。而「一年容

易又六四」則是我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更代表我對平反八九民運的期

待。

  在善忘的世代,作為九零年生的我,從根本上對六四全無回憶。但慶

幸一百個善忘人中,總存活一兩個記憶守護者,讓六四與我建起關連。在

六四屠城發生二十年之後,我終於與那群守護者於維園裏「中秋式」的相

聚了。這種相聚,並不出於濃於水的血緣;這種相聚,只因心藏同一信念。

  第一年參加六四燭光晚會,聽著「自由花」,眼淚終於奪眶而出。莫

說六四,連小小風浪都不曾遇過的小伙子,從歌詞中嗅到血與汗的堅持。手

執著由旁邊伯伯傳來的燭火,讓我首次明暸「薪火相傳」的意義。或者因

為眼淚如豆大,伯伯不消半秒就察覺小伙子感觸萬分,他問:「你邊年出

世?做咩咁感觸嘅 ?」,小伙子答曰:「九零年,車邊都掹唔上。但年輕

人嘅熱情,係代代都咁火熱嘅!」然後四目交投,會心微笑。第一年的參

與,我看到的不止執著,還有烈士們和上一輩守護者傳承予年輕人的使命。

自此之後,「反高鐵」的集會、「五區公投」自行製作傳單推動投票、聲

援「茉莉花革命」、「七一」遊行、「三二三、三二四全民投票」街坊式

宣傳、包圍會展,甚至捍衛南生圍遊行等等,我漸漸成為很多人眼中不和

諧的份子。但有趣的是,當中共政府的和諧是零反對聲音;香港政府的和

諧是中共政府想要的和諧;而原居民的和諧則是拒拆僭建,那麼我揹上「不

和諧」的罪名又有何所謂呢?

投稿

-63-

  除遊行、示威和集會之外,音樂亦是我抗爭

的工具。自第一年參與六四燭光晚會之後,我決

定每一年都寫一首新的六四歌曲,直至八九民運

得以平反。這是一種屬於我個人的堅持。而每個

人,對於自身所執著的,都可以選擇用自己的方

式展示心志。有的朋友,忙於工作,於是單純以

參與的方式成為記憶守護者;有的朋友,熱誠

滿腔,在參與時便會走到最前,用最直接的行

動發表訴求。在我看來,這就是爭取民主的過程

中,最可貴的一環。「大佬式」的民主運動早已

不合事宜,我們都不需要領袖,不需要組織。猶

記得二零一零年,當時仍是「社民連三子」的時

候,社民連與公民黨以補選變相舉行公投,讓爭

取「廢除功能組別」和「二零一二雙普選」的

義務歸於受者(即人民本身),可謂民主運動

的一大進程。此後,我和友人們更多以個人身

份用自己的方法介入一場又一場的社會運動。

在 這 些 社 運 經 歷 當 中, 雖 然 角 色 卑 微, 但 既

不 需 怕 被 騎 劫, 又 能 直 接 表 達 訴 求, 都 使

我 們 更 樂 於 參 與 下 一 次 的 行 動。 其 實, 當

代 表 自 己 意 願, 而 意 願 又 以 民 主 自 由 為 依

歸,這種爭取民主自由的運動才是最健康的。

  有位老師曾對我說:「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

當英雄。」這句話我極之認同,然而由「基本責

任」到「英雄」,還是有一段距離的。每一次看

到身邊朋友在臉書上提出社會的不公,卻無一次

願意花幾個小時到街上表達訴求,都叫我難過。

喜歡到南生圍拍照留倩影的,又有幾個走出

來抗爭過?當自己喜愛的地方將要淪陷仍不

站出來捍衛;當應有的權利被剝削仍不願當

面給上位者臭罵半句,那麼活著只是等待生命

終 結。 捍 衛 喜 愛 的, 爭 取 應 有 的, 說 穿 了 得

益的都是自己,因此兩者都是「基本責任」!

八九民運期間,每一位站出來的,都在履行自

身基本責任;同時他們每一位,在我眼中,在

被 抹 黑 的 歷 史 筆 觸 下, 統 統 都 是「 英 雄」。

  今天,我誠意邀請你參與六四燭光晚會。或

許,你像我一樣討厭政黨和組織,但本著紀念

的心,對烈士的尊重,我始終希望我們能「中

秋式」的相聚。希望每一位不曾參與的人,在

六四的燭光下感受上一輩傳承下來的使命。

香港教育學院

二年制幼兒教育高級文憑一年級 陳嘉亮

-64-

救國圖存

繼承民運精神,始於足下寸土

中共倒行逆施,喪失改革良機

  八九民運,這場浩大的愛國民主運動,是在

洋溢自由氣息的「黃金一九八○年代」中醞釀,始

於學生紀念自由派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之逝,終

於中共強硬派出兵天安門廣場、血腥鎮壓學生民

眾。除了民運被鎮壓外,中國大陸在一九八○年

代走向思想多元以及社會自由化的黃金契機,亦

在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凌晨被機鎗和坦克所破

滅。天安門屠殺後,中共的秋後算帳,不單殘害

參與民運的中國同胞,更以收緊《基本法》來懲

罰香港的華人,因為香港華人在愛國民主運動中

出錢出力出人,與大陸同胞同悲同喜。

政治大倒退下的大白象強國

  從更廣闊的歷史眼光來看,中共在和平時期

以戰爭手段屠殺民眾的暴行,更毀掉了海內外華

人對中共的期盼,自此對中共離心離德,甚至憤

恨和唾棄中國。中共則我行我素,以極權維持統

治,逼害國內的異議人士,但另一方面勾結香港、台

灣為首的資本家,以延續「改革開放」。

  二十餘年後的今日,中國大陸在極權下所發

展出的驚世經濟成就,的確有一小群人富起來,但

這種「成就」是在全國農民流離失所、民工在血

汗工廠犧牲健康、血煤礦工喪失生命、生態環境

遭嚴重破壞的代價下達致的。而中國政府的腐

敗,亦是國史所無的,黨政人員貪腐嚴重,許多

黨官把財產和子女送往外國;在亂政底下,中共

的「維穩經費」與社會動亂事件,都是史上新高。

中國拉美化

  客觀的、非擁護中國民族主義的觀察者亦會

承認,中國更面臨亡國、四分五裂之禍。除了外

國的推波助瀾外,各少數民族在中共六四之後變

本加厲的、大漢族主義的暴政下,本已離心離德。除

了國內的分裂危機,更存在外國宰割中國領土領

海的危機,中共若繼續倒行逆施,不但會亡國,更

會令中華民族喪失生存空間,淪為拉丁美洲化的

次殖民地。

-65-

投稿

繼承民運精神

  六四屠城裡,死亡的民運英靈已矣!但我們

回顧八九民運裡的主要訴求:反貪腐、要自由、爭

民主;這些訴求,到了今日,已成沉痛的救亡呼聲。

  不分海內外,對中華文化、對中國有感情的

華人,都不希望中國亡國,都不希望中國大陸人

民繼續在不同的暴夫虐政下沉淪,都不希望中國

的大好河山遭宰割分裂。八九民運繼承了百年華

人憂國與愛國的情感,我們在悠久的愛國傳統

下,清楚辨別出,我們愛的是中華文化、中國同

胞,而非狹義的統治中國的政權,而六四事件中

的民運英靈更告訴我們,愛國是需要以良心和行

動,將之付諸實行。

  讓我們重讀六四學生的《絕食書》,「當我

們挨著餓時,爸爸媽媽們,你不要悲哀;當我們

告別生命時,叔叔阿姨們,請不要傷心,我們只

有一個希望,那就是讓我們能更好地活著,我們

只有一個請求,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追求的絕

不是死亡!因為民主不是幾個人的事情,民主事

業也絕不是一代能夠完成的。我們用生命寫成的

誓言,必將晴朗共和國的天空!」

始於足下寸土

  世界上十五億華人,遍及海內外,我們要以

「愛」出發,繼承先烈志,救國(而非中共政權)

於危急存亡之秋;我們以各自的身份和處境,要

在生活裡活出堂堂正正、追求自由民主的、愛國

的中國人的榜樣,傳揚六四事件的真相,並積極

討論國家走向民主自由的路途應當如何。

  但除了「傳揚」和「討論」之外,更重要的是「行

動」,我們要知道,國家的根本正是我們人民,改

革是要從根部改變由上而下的不公,而不是靠某

些精英就可能達致「民主事業」的。亦如前面所

述,今日的中國已至危急存亡之秋,包括嚴重政

治腐敗、經濟不公、黎民生計難謀。在香港的華

人,面臨的情況也類同但未有中國大陸華人所面

對的嚴重。筆者不才,但仍大膽建議:例如身在

香港的華人,要行動起來,為香港爭取公平的社

會經濟政策;身在大陸的華人,要行動起來,爭

取改善底層農民工的工作處境和待遇;愛國同胞

以愛國心驅動的行動,要讓中共統治者知道:人

民仍然沒有放棄這個國家,人民仍然繼承並實踐

八九民運的「民主事業」。

我們盼望一個美好的中國會在我們的今生得以透

露曙光。

-66-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香港學生 梁玉熹

工作小組成員名單

總 編 輯︰溫健民 香港教育學院通識教育

採訪及編輯:黃錦欣 香港教育學院通識教育

      嚴思宇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

      樊俊朗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

      金 昱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葉浩良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余子豪 輔仁大學新聞系

蔡佳勳 台灣六四二十三週年晚會負責人

美 術 編 輯:江南星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

督印:第十九屆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印刷商 :陳湘記圖書有限公司

第十九屆香港教育學院學生會編輯委員會

地址:香港大埔露屏路十號 D1-P-01H

電話:2948 1071

電郵:[email protected]

台灣學生促進中國民主化工作會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china-democratization.blogspot.com

圖片來源︰蔡淑芳女士

六四檔案 64memo.com

廣場活碑 64wiki.com

鳴  謝︰王 丹

  王超華

  莊耀洸

  張文光

  陶君行 ( 排名不分先後 )

《六四特刊──二十三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