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85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george

Post on 27-Jan-2016

20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DESCRIPTION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8. 第一章 概 述. 【 知识目标 】 理解物流和物流标准化的涵义以及我国物流的发展状况,掌握物流管理的流程和物流系统的构成及其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 【 技能目标 】 能够通过对企业物流系统进行分析,基本可提出可行企业物流合理化建议并能运用物流管理的流程对企业物流进行管理。 【 素质目标 】 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物流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发展的趋势与未来,能用系统与整体的观念理解物流业内部与外部的联系,物流业与各业的有机发展。.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8

Page 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一章 概 述 【知识目标】 理解物流和物流标准化的涵义以及我国物流的发展状况,掌握物流

管理的流程和物流系统的构成及其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 【技能目标】 能够通过对企业物流系统进行分析,基本可提出可行企业物流合理

化建议并能运用物流管理的流程对企业物流进行管理。 【素质目标】 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物流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发展的趋势与未来,能用系统与整体的观念理解物流业内部与外部的联系,物流业与各业的有机发展。

Page 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引入案例 】 世界商业巨头沃尔玛的成功之道 提起“沃尔玛”这个名字,我国的消费者并不陌生,它是美国著名的零售企业,

更是世界 500 强之首。其成功的重要奥秘之一在于它的物流管理体系:沃尔玛建立全球第一个物流数据的处理中心(其是全球第一个发射物流通信卫星的企业),通过卫星来快速传输市场信息;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 24 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做到了地上一张网——有一个便于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管理的采购供销网络;沃尔玛直接从工厂进货,与供应商形成送货一条龙,减少商品的中间环节,以确保沃尔玛的商品的“物美价廉”,而要做到“价廉”,就只有压低进货价格上下功夫;并实现了快速反应机制,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从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加快了物流的循环,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资料来源: http://www.sinoec.net/ 天一企业文化网 有删改) 思考题: 1. 沃尔玛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2. 现实生活中你对沃尔玛有哪些了解?

Page 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一节 物流的涵义及作用

一、物流的涵义和分类 那么何谓“物流”呢?这要首先从“商品流通”谈起,商品流通是指商

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其是是介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克服生产与消费之间距离的一各活动。相对于商业的概念而言,商品流通的概念有了很大延展,将其由过去的行业的概念上升为产业的概念,并成为第三产业的基础产业和主导构成部分,其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国内商业、对外贸易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仓储业等。而流通离不开经济活动,所谓经济活动是一个生产和消费的总的体系,基本上由生产和消费两种功能构成,而在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是社会间隔;二是场所间隔;三是时间间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间隔也逐渐增大。正是流通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这些社会的、场所的和时间的间隔联系起来。

Page 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一)物流的涵义 我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把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

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任何物流的形成,离不开四个要素:第一、物质的物质资料。第二、劳动组织。第三、载体。第四、定向移动。

Page 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的分类 1 、按照物流系统的作用划分 ( 1 )、供应物流。供应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

品的物流过程。其是物资生产者、持有者至使用者之间的物流。 ( 2 )、生产物流。生产物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到在制品、半成品等各道生产程序的加工,直至制成品进入仓库全过程的物流活动。生产物流和企业生产流程同步,是从原材料购进开始直到产成品发送为止的全过程的物流活动。如果生产物流中断,企业生产过程也将随之停顿。

( 3 )、销售物流。销售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其是物资的生产者或持有者与用户或消费者之间的物流。

( 4 )、回收物流。回收物流是指在生产、供应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边角余料、废料、残损品的处理等发生的物流活动。对回收物料的处理如果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或污染。

( 5 )、废弃物流。废弃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别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Page 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划分 ( 1 )、地区物流。地区物流是指某一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

的内部物流。 ( 2 )、国内物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国家自己的领

地范围内开展的物流活动称为国内物流,国内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内容。

( 3 )、国际物流。对国家之间和世界各大洲之间进行的原材料与产品的流通称为国际物流。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网络化,国际物流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Page 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可分为: ( 1 )、社会物流。社会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物流的业务活动以社会为范围,面向社会。社会物流涉及在商品的流通领域所发生的所有物流活动,因此社会物流带有宏观性和广泛性,所以也称之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

( 2 )、行业物流。行业物流是指在一个行业内部发生的物流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同一个行业的各个企业往往在经营上是竞争对手,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物流领域中却又常常互相协作,共同促进行业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 3 )、企业物流。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系统称为企业物流。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是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某些服务的。

Page 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 、按照从事物流的主体进行可分为: ( 1 )第一方物流。第一方物流是指需求方(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为满足自己企业在物流方面的需求,由自己完成或运作的物流业务。

( 2 )第二方物流。第二方物流是指供应方(生产厂家或原材料供应商)专业物流企业,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或某种物流服务的物流业务。

( 3 )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 TPL )是指由物流的供应方与需求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即由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以签订合同的方式为其委托人提供所有的或一部分的物流服务。

( 4 )第四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是供需双方及第三方的领导力量。它不是物流的利益方,而是通过拥有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资源提供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此获取一定的利润。它是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资源,并且依靠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Page 1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 2 、物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

重要因素。 3 、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又是实现上片流通的物质基础。 (二)物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物流是保证商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 2.物流是开拓市场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市场的发展广度、规模、方向。 3.物流直接制约社会生产力要素能否合理流动,直接制约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影响着社会资源的配置。

4.物流状况如何,还对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具有直接制约作用。

Page 1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企业物流结构及合理化途径 (一)企业物流结构 1 、企业物流水平结构:根据物流活动繁盛

先后次序,可将其分为四部分:( 1 )供应物流;( 2 )生产物流;( 3 )销售物流;( 4 )回收、废弃物物流。

Page 1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物流通过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三个层次的协调配合实现其总体功能。

Page 1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企业物流合理化就是企业通过优化管理,推动物流构成要素及其经营活动和谐一致、快速便捷,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物流过程。

Page 1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1 、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局; 2 、合理控制库存; 3 、是均衡生产; 4 、合理的培植和使用物流机械; 5 、健全物流信息系统。

Page 1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二节 我国物流的发展

一、我国物流的发展状况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迅速扩大 (二)全社会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 (三)物流市场潜力巨大 (四)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兴未艾 (五)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 (六)北京奥运会为物流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七)政府部门对现代物流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物

流要国家经济规划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Page 1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我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系统效率低、成本高; (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

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三)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 (四)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障碍。

Page 1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加快发展我国现代物流的措施 (一)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

机制; (二)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培育社会化的物

流市场; (四)抓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五)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作用; (六)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Page 1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三节 物流系统 一、系统概述 所谓系统是指“为达成某种共同的目的、若干构成

要素相互有机地结合成的复合体”。理解系统涵义时需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系统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第二,这些元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第三,由于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由此可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相关性;适应性。

Page 1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系统涵义与模式 (一)物流系统涵义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Page 2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系统的目标 1.服务目标。物流系统是“桥梁、纽带”作用的流通系统的一部分,它具体地联结着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因此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物流系统采取送货、配送等形式,就是其服务性的体现。

2.快速、及时目标。及时性不但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流通对物流提出的要求。快速、及时既是一个传统目标,更是一个现代目标。其原因是随社会大生产发展,这一要求更加强烈了。在物流领域采取的诸如直达物流、联合一贯运输、高速公路、时间表系统等管理和技术,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3.节约目标。节约是经济领域的重要规律,在物流领域中除流通时间的节约外,由于流通过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上不增加或提高商品使用价值,所以领先节约来降低投入,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

4.规模化目标。以物流规模做为物流系统的目标,是以此来追求“规模效益”。由于物流系统比生产系统的稳定性差,因而难以形成标准的规模化格式。在物流领域以分散或集中等不同方式建立物流系统,研究物流集约化的程度,就是规模优化这一目标的体现。

5.库存调节目标。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宏观调控的要求,当然,也涉及到物流系统本身的效益。在物流领域中正确确定库存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库存分布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Page 2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物流系统的模式 一般地,物流系统具有输入、处理 (转化 ) 、

输出、限制 ( 制约 ) 和反馈等功能,其具体内容因物流系统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图1 - 3所示。

Page 2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物流系统的构成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流通

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各子系统构成的。 (一)运输 1 、运输的涵义的地位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运输的定义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Page 2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运输方式及特点 ( 1 )公路运输:是最普及的一种运输方式,最大优点是空间和时间方面具有充分的自由性,投资少,

机动灵活,货物送达速度快,货物无需换装就可直达指定地点,不受线路和停车站的约束,可以门到门运输、灵活性强。只要没有特别的障碍,汽车都可以到达。但其成本高、载运量小、耗能大、劳动生产率低等不利方面。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一般在 200公里以内。

( 2 )铁路运输:是路地上长距离运输的主要方式。其运输量大、速度快、运距长、连续性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公害小、成本比较低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大“宗货物的长途运输主要依靠铁路。铁路运输车辆主要是机车和货车车厢。铁路运输一直是我国运输事业的骨干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经济里程一般在 200公里以上。

( 3 )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使用船舶及其它水上工具通过河道、海上航道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又可分海运和内河运输,海运又有沿海和远洋运输两种。水路运输上有运载量大、运费低、耗能少、投资省,可不占或少占农田等优越性,但受自然条件限制,水路运输又有连续性差、速度慢,联运货物要中转换装等不利因素,延缓了货物的送到速度,也增加了货损、货差。水路运输适用于承担运量大、运距长的大宗货物。

( 4 )航空运输:航空运输的运行速度最快,航线最直,但运费高、运量小、耗能大、受服务网点限制。我国目前的航空运输线只能负担各大城市和国际交流,旅客运输、报刊邮件和急迫、鲜活贵重物资的运输。适合长距离运输。航空运输速度一般可达 800左右千米 / 小时 , 是陆上运输速度的 10 倍 ,海上运输速度的 20倍左右。

( 5 )管道运输:具有大量不问断运送、安全可靠、运输能力大、维护比较容易、自动化水平高、投资省、占地少、经济合理、一般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等技术经济特点,在液体、气体运输中占有很大的优势。目前,我国的管道运输主要用于输送石油、天燃气、煤气等。成本低、维修易、只适于特定对象。

Page 2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仓储 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

的活动。其目的是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使物资产生时间效果,以实现其使用价值。

(三)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 , 以改变物品的有效形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具体说包括装上、卸下、移动、拣选分类、堆垛、入库、出库等活动。

装卸搬运作业是由堆放拆垛作业、配货作业、搬送、移送作业和其他作业构成。

搬运装卸作业合理化的原则主要有:省力化原则;消除无效搬运;提高搬运活性;合理利用机械; . 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集装单元化原则;人性化原则;提高综合效果。

Page 2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四)包装 包装是物流系统的环节之一,包装是指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以及辅助物的总体名称。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是生产的终点,流通的起点;二是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三是影响物流成本;四是方便消费。

包装按功能可把包装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工业包装是指以保护运输和保管过程中的物品为主要目的的包装,也称之为运输包装,相当于外装(包含内装);商业包装是以促进商品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包装,其本身构成商品的一部分,也称作零售包装或消费包装。

Page 2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五)流通加工 我国国家《物流术语》对流通加工下的定义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

地过程当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的特点是:

1 、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而生产加工对象是原材料、零配件及半成品。

2 、流通加工程度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 3 、从价值观点看,生产加工目的在于创造价值及使用价值,而流通加

工则在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改变情况下提高价值。 4 、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从事流通工作的人在流通企业完成,而生产加

工则由生产企业完成。

Page 2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六)配送与配送中心 1 、配送 我国国家《物流术语》对配送的定义是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

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其是拣选、包装、加工、组配、配置、配备、送货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有机组合,不是一般性的企业之间的供货和向用户的送货。与运输相比,更直接面向并靠近用户。配送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方便了用户,提高了供应保证程度和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并可使企业实现零库存。

2 、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指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其实质是集货中心、分

货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物流基地。配送中心的功能是集货、储存、分货和配货。

Page 2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七)物流信息 我国国家《物流术语》对物流信息的定义是指反映物流各种

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或者物流活动进行中必要的信息称为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它是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管理思想、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其具有集成化、模块化、实时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

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数据的收集和录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传播、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输出。

Page 2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四节 物流合理化

一、物流合理化涵义及其目标 (一)物流合理化涵义 所谓物流合理化就是通过优化管理,推动物流构成要素及其

经营活动和谐一致、快速便捷,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物流过程。物流合理化包括物流作业合理化、物流结构合理化和物流体制合理化。

(二)物流合理化的意义 1.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 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3.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4.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Page 3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物流合理化目标。 1.距离短。物流是物质资料的物理性移动。这种移动,即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

配送等活动,最理想的目标是“零”。因为凡是“移动”都要产生距离,距离移动得越长,费用越大,距离移动得越短,费用越小,所以物流合理化的目标,首先是距离短。

2.时间少。这里主要指的是产品从离开生产线算起至到达最终用户的时间,包括从原材料生产线到制造、加工生产线这段时间,也就是物品在途时间少。比如:运输时间少、保管时间少、装卸搬运时间少和包装时间少等。如果能尽量压缩保管时间,就能减少库存费用和占压资金,节约生产总成本;所以说,尽量减少物流时间,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3.整合好。物流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的统一体,是这几个功能的有机组合。物流是一个系统,强调的是综合性、整合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物流的作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单一发展、一枝独秀并不可取。

4.质量高。质量高是物流合理化目标的核心。物流质量高的内容有: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配送和信息各环节本身的质量要高;为客户服务的质量要高;物流管理的质量要高等。物流质量高的另一个方面是物流管理质量。没有高水平的物流管理就没有高水平的物流,物流合理化的目标也就变成一句空话。

5.费用省。费用省就是既要求距离短、时间少、质量高,又要求物流成本费用少。 6.安全、准确、环保。物流活动必须保证安全,物流过程中货物不能被盗、被抢、被冻、被晒、被雨淋,不能发生交通事故,确保货物准时、准地点、原封不动地送达,同时,诸如装卸、搬运、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各环节作业,不能给周围带来影响,尽量减少废气、噪音、震动等公害,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Page 3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一)加强宏观物流体系的布局规划,推进物流系统化。

(二)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物流的电子化。 (四)推进物流的社会化和共同化。 (五)加快物流产业化发展,加大物流服务市场的培育力度。

Page 3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五节 物流标准化

一、物流标准化的涵义和作用 (一)物流标准化的涵义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

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物流标准化具有以下特点:

1 、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面更为广泛,其对象也不像一般标准化系统那样单一;

2 、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或称为后标准化系统; 3 、物流标准化更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 4 、物流标准化有非常强的固定性。

Page 3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标准化作用 1 、是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加快流通速度的需要;

2 、是进行科学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 3 、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 4 、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 5 、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结。

Page 3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物流标准化基本原则 1 、市场导向原则; 2 、一致性和协调性原则; 3 、科学发展原则; 4 、推进企业创新原则。

Page 3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标准的种类 (一)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制定其他物流标准应遵循的、全国统一的标准,

是制定物流标准必须遵循的技术基础与方法的指南。主要包括专业计量单位标准、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物流专业名词标准、集装模数尺寸标准、物流建筑模数尺寸标准、物流核算、统计的标准和物流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等。

(二)分系统技术标准 分系统技术标准主要有运输车船标准、作业车辆标准、传输

机具标准、仓库技术标准、站台技术标准、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和货架、储罐标准。

(三)工作标准与作业规范

Page 3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物流标准化的方法和内容 (一)、物流标准化的形式 1 、简化。其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缩减物流标准化对象的类型

数目,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2 、统一化。其是指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

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3 、系列化。其是指对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

化的一种形式,其是按照用途和结构将同类产品归并在一起。 4 、通用化。其是指在相互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

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 5 、组合化。其是指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制造出若干组通

用性较强的单元,再根据需要进行拼合的标准化形式。

Page 3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 1 、物流标准化的基点 物流领域的产品可分为三类:零杂货物、散装货物和集装货物。前两种

在物流结点上一般很难实现标准化的处理,而后者确容易实现标准化的处理。所以,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联贯而建交标准化体系的基点。

2 、物流系统各环节标准化的配合 配合性是建立物流标准化必须体现的要求,其是衡量物流系统标准化的

重要标志。就物流系统而言 , 下述范围的配合性是很重要的。①集装与生产企业最后工序 (也是物流活动的初始环节 )包装环节的配合性。②集装与装卸机具 ,装卸场所 ,装卸小工具 (如吊索 ,跳板等 ) 的配合性。③集装与仓库站台 , 货架 ,搬运机械 , 保管设施乃至仓库建筑的配合性。集装与保管条件 , 工具 ,操作方式的配合性。⑤集装与运输设备 ,设施有效空间尺寸等的配合性。⑥集装与末端物流的配合性⑦集装与国际物流的配合性。

Page 3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物流标准化方法 从世界范围来看,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各个国家都还处于初始阶段,在这初始阶段,标准化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规

格尺寸来实现全物流系统的贯通,取得提高物流效率的初步成果。这里介绍标准化的一些方法,主要是初步的规格化的方法及做法。

1 、确定物流的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作用主要是简单化。基础模数尺寸一旦确定,设备的制造、设施的建设、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配合

协调、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的配合就有所依据。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 (1S0) 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已基本认定 600×400(毫米 )为基础模数尺寸,我国应当研究这个问题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由于物流标准化系统较之其它标准化系统建立较晚,所以,确定基础模数尺寸时应主要考虑目前对物流系统影响最大而又最难改变的事物,即输送设备。采取“逆推法”,由输送设备的尺寸来推算最佳的基础模数。当然,在确定基础模数尺寸时也考虑到了现在已通行的包装模数和已使用的集装设备,并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了人及社会的影响。从其与人的关系看,基础模数尺寸是适合人体操作的高限尺寸。

2 、确定物流模数 物流模数即集装基础模数尺寸。物流标准化的基点应建立在集装的基础上,所以,在基础模数尺寸之上,还要确定集装

的基础模数尺寸 (即最小的集装尺寸 ) 。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可以从 600×400(mm)按倍数系列推导出来,也可以在满足600×400 、 (mm) 的基础模数的前提下,从卡车或大型集装箱的分割系列推导出来。

3 、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 物流模数做为物流系统各环节的标准化的核心,是形成系列化的基础。依据物流模数进一步确定有关系列的大小及尺寸,

再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确定为定型的生产制造尺寸,这就完成了某一环节的标准系列。根据物流模数可以推导出大量的系列尺寸。和其它领域不同,我国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为全国习惯接受的标准化体系。

Page 3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互动地带 】 物流( physical distribution )这一名词最早在 1915年由美国学者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

题》一书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要不同的一个问题”,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这里,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指的是销售过程的物流。在 20 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正处于经济危机,存在较严重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的问题,企业界为了扩大销售,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着重研究在销售过程中的物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为了改善战争中的物资供应状况,研究和建立了“后勤( logistics )”理论,并在战争活动中加以实践和应用。 logistics 的核心是将战时物资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统一布置,以求对战略物资进行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实践证明,这一理论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战后“ logistics” 的理论被应用到企业界,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涵盖了整个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包括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与厂内物流到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

日本在 1964年开始使用物流这一概念。在使用物流这个术语以前,日本把与商品实体有关的各项业务,统称为“流通技术”。 1956年日本生产性本部派出“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由早稻田大学宇野正雄等一行 7人去美国考察,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术”的内容,相当于美国叫做“ physical distribution ” (实物分配)的内容,从此便把流通技术按照美国的简称,叫做“ PD” ,从而“ PD” 这个术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1964年,日本池田内阁中五年计划制定小组平原谈到“ PD” 这个术语时说,“比起来,叫做‘ PD’ 不如叫做“物的流通”更好“。 1965年,日本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物流”。

思考题: 1.为什么物流产生在美国? 2.为什么后来日本人把这种技术或业态称为物流?

Page 4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思考训练】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 1.什么是物流,我国物流发展的现况? 2.物流管理业务流程有哪些? 3.举例说明物流系统的构成? 4.实现物流标准化的意义? 5.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Page 4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实训模拟】实践训练——参观走访一个典型的物流企业 1.实训项目:参观走访一个典型的物流企业 2.实训目的:通过参观走访典型的物流企业,了解物流的涵义和作用,明确物流标准化的意义与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3.实训内容: ( 1 )要求学生物流的涵义和作用。 ( 2 )要求学生明确物流标准化的意义。 ( 3 )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 ( 4 )要求学生掌握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4.实训组织:把全班同学按 5人一组进行分组。 5.实训考核:要求每位学生写出访问报告或小结

Page 4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阅读分析以下案例: 2009年某百货公司通过网站的电子商务平台下达了 55台商用定单,定单号 5000571 。海尔物流采购

部门、生产制造部门同时接到定单信息。在计算机系统上显示出商用空调事业部的缺料情况;采购部门向压缩机供应商发布网上定单;配送部门根据配送单 4 小时送料到工位。海尔完成台商用空调的生产,并当天配送给用户。海尔完成客户定制定单只用了 5 天。试分析:( 1 )海尔企业内部物流的一体化运作情况;

( 2 )海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关系。 【实训模拟】实践训练——参观走访一个典型的物流企业 1.实训项目:参观走访一个典型的物流企业 2.实训目的:通过参观走访典型的物流企业,了解物流的涵义和作用,明确物流标准化的意义与实现

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3.实训内容: ( 1 )要求学生物流的涵义和作用。 ( 2 )要求学生明确物流标准化的意义。 ( 3 )要求学生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 ( 4 )要求学生掌握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4.实训组织:把全班同学按 5人一组进行分组。 5.实训考核:要求每位学生写出访问报告或小结

Page 4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知识目标】 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以及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原则。【能力目标】 能够站在单个企业的角度模拟供应链,通过供应链管理提出优化方案,加深对合作伙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素质目标】 要认识到现代物流企业的开放性,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企业都不能独立运作,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Page 4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引入案例 】 沃尔玛的供应链物流战略 在 1979年,凯玛特是零售业的巨头之一,拥有 1891家商店,平均每家商店的收入为 725万美元。当时的沃尔玛只是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零售商,只有 229家商店,每家商店的收入也只是凯玛特的一半。在十余年时间里,沃尔玛改变了自己。 1992年,沃尔玛的每平方英尺的销售额最高,并且在所有零售商中,其库存周转次数和运营利润都是最高的。如今,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利润最高的零售商。沃尔玛是如何成功的呢?其起点在于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满足顾客的需要。它的目标是保证顾客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买到所需的商品,以及优化成本结构,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定价。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使库存的连续补充成为其核心战略。通过直接转运技术,商品被源源不断地送达沃尔玛的仓库,在那里商品不作停留就被分送到各商店。这个战略大大降低了沃尔玛的销售成本,并使其向顾客提供天天低价成为可能。沃尔玛的物流战略是什么?以后如何转向或改变经营战略?

Page 4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一节 供应链概述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孤立地生存,它需要市

场、企业以及人的支持。这些市场、企业和人联系在一起,上下环节之间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供应链。事实上,供应链是早已客观存在的的事物。

Page 4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一、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

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即由原材料获取、物料加工和制造直至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完整过程所涉及的企业和企业部门组成的网络。这个概念强调了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能带来效益的价值。各种物料在供应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采用新技术投入劳动,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价值的过程,因此,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价值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关系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例如,一件产品,其原材料由供应商提供,运输到生产部门,在产品制成后,又被运送到配送中心,最终被卖给消费者。实际生活中的供应链往往涉及多种产品、多级生产和配送,并且不断处于变化中。

供应链具有如下的特征: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和交叉性。

Page 4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供应链结构模型根据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的结构可以用下图来表示,如图 5-1所示:

图 5-1 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从图 5-1 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 )。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 (生产、分销、零售等 ),以资金流、物流或 /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Page 4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供应链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将供应链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 根据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划分,可以将供应链分为稳定的和动态的供应链。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稳定性较强,而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动态性较高。在实际管理运作中,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相应地改变供应链的组成。

Page 4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 根据供应链容量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一个供应链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设备容量和生产能力(所有节点企业能力的综合,包括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但用户需求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当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供应链处于平衡状态,而当市场变化加剧,造成供应链成本增加、库存增加、浪费增加等现象时,企业不是在最优状态下运作,供应链则处于倾斜状态。

Page 5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用 户 需用 户 需求求

供应链的容供应链的容量量

用户需用户需求求 供应链的供应链的

容量容量

如图 5-2所示。

图 5-2 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

平衡的供应链可以实现各主要职能(采购 / 低采购成本、生产 / 规模效益、分销 / 低运输成本、市场 / 产品多样化和财务 / 资金运转快)之间的均衡。

Page 5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盟主型供应链和非盟主型供应链 根据供应链的主导主体控制能力可以将供应链分为盟主型供应链和非盟主型供应链。所谓盟主型供应链,即某一成员在供应链中占有主导地位,对其他成员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和吸引能力,通常称该企业为核心企业或主导企业。

盟主型供应链相对于非盟主型供应链,是比较典型的一种供应链类型。从供应链的主导主体分析,可以将供应链划分为制造企业主导供应链、商业企业主导供应链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供应链等形式。

Page 5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 .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根据供应链的功能模式(物理功能和市场中介功能)可以把供应链划分为两种:有效性供应链( Efficient Supply Chain )和反应性供应链( Responsive Supply Chain )。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的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两种类型的供应链的比较见表 5-1 。

  市场反应性供应链 物理有效性供应链

基本目标尽可能快地对不可预测的需求作出反应,使缺货、降价、库存最小化

以最低的成本供应可预测的需求

制造的核心 配置多余的缓冲库存 保持高的平均利用率

库存策略 安排好零部件和成品的缓冲库存

创造高收益而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最小化

提前期 大量投资以缩短提前期 尽可能缩短的提前期

供应商的标准 速度、质量、柔性 成本、质量

产品设计策略 采用模块化设计,尽可能差异化

绩效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Page 5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5 .推动型供应链和拉动型供应链 根据供应链上客户需求动力划分可以把供应链划

分为两种:推动型供应链是将商品有计划地推给用户。拉动型供应链是起源于客户需求,客户成为一切业务的源动力。

6 .企业、产品与合作伙伴关系型供应链 根据供应链管理对象划分可以把供应链划分为三种:企业供应链是占主导地位,拥有主导权,即为核心企业形成的供应链。产品供应链是与某一特定产品或项目相关,如纺织产品(衬衣厂)。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是针对成员合作进行管理,通过契约关系协调双方利益(如供应权或经销权买断)

Page 5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7 . V 型、 A 型与 T 型供应链 根据供应链网状结构划分可以把供应链划分为三种: V型供应链。即发散型供应链,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的客户多于供应商(如石油、化工、造纸等企业)。 A型供应链。即会聚型供应链,为少数客户需求和订单,需大量从供应商采购物料(如飞机、汽车等)。 T型供应链。以上两种之间。

Page 5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网络的构建

一、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和特征 1 .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管理( SCM )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Page 5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 1 )以顾客满意为最高目标,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

( 2 )企业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 3 )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 ( 4 )对工作流程、实物流程和资金流程进行设计、执

行、修正和不断改进; ( 5 )利用信息系统优化供应链的运作; ( 6 )缩短产品完成时间,是生产尽量贴近实时需求; ( 7 )减少采购、库存、运输等环节的成本。 以上特征中,( 1 )( 2 )( 3 )是供应链管理的实质,

( 4 )( 5 )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而( 6 )( 7 )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即从时间和成本两个方面为产品增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Page 5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1 .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管理本身属于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和参与供应链时,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它涉及企业经营思想,在企业经营思想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组织战略、技术开发与应用战略、绩效管理战略等,以及这些战略的具体实施。

2 .信息管理。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质量和速度是企业能否在供应链中获益大小的关键,也是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关键。因此,信息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3 .客户管理。客户管理是供应链的起点。如前所述,供应链源于客户需求,同时也终于客户需求,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来运作的。通过客户管理,详细地掌握客户信息,从而预先控制,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Page 5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 .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收集供应链各方以及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减少需求预测的误差,用实时、准确的信息控制物流,减少甚至取消库存(实现库存的“虚拟化”),从而降低库存的持有风险。

5 .关系管理。通过协调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改变传统的企业间进行交易时的“单向有利”意识,使节点企业在协调合作关系基础上进行交易,从而有效地降低供应链整体的交易成本,实现供应链的全局最优化,使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增加收益,进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6 .风险管理。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其他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导致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运作风险,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尽可能地规避这些风险。

Page 5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1.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采购、制造、零售等职能领域过程。

2.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供应”是整个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事实上共享的一个概念(任两节点之间都是供应和需求关系),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概念,因为它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场占有份额。

3.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库存和合作关系去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而不是仅仅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

Page 6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表 5-1 传统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对比

因素 传统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

库存控制 公司为主 管道协调

存货流 间断 平衡 /可见

成本 公司最小 最终客户成本

信息 公司控制 分享

风险 公司为主 共担

计划 公司内部 供应链团组

组织间关系 公司内降低成本 基于最终成本的合作

Page 6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强调通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和协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外部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进行管理,达到全局动态最优目标,最终实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供应链管理着重强调了三种思想:“系统”思想、“合作”思想和“双赢”思想。这是贯穿供应链管理始终的三个核心思想,也是其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根本所在。

Page 6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四)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原则。将消费者按照履约要求进行分类并努力调整业务运营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2.贸易伙伴之间密切合作、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的原则。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的一体化就难以实现。贸易伙伴之间应密切合作、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

3.促进信息充分流动的原则。整合销售与运营计划,确保企业内部销售部门和运营部门之间,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对于客户需求的信息的实时沟通。

4.制定客户驱动的绩效指标。引导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行为并对每个企业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跟踪。

Page 6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五)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供应链管理模式是顺应市场形势的必然结果,供应链管理能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同时又能避免自己投资带来的建设周期长、风险高等问题,赢得产品在成本、质量、市场响应、经营效率等各方面的优势,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1.供应链管理能提高企业间的合作效率; 2.供应链管理可提高客户满意度; 3.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新的利润源泉。

Page 6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供应链网络的构建 为了提高供应链管理的绩效,除了

必须有一个高效的运行机制外,建立一个高效精简的供应链及其管理系统,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供应链的构建问题。

Page 6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一)供应链设计的基本问题 1 .供应链设计的整体系统性问题 供应链本身是一系列独立的在业务上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网络,供应链管理的突出特点是系统性,它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有自己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技术体系。设计供应链必须从系统性角度考虑问题,保证在开放的动态环境中,供应链系统能够有序运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为供应链创造价值增值。

Page 6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供应链设计与物流系统设计问题 物流系统设计是供应链的物流通道,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物流系统设计是指原材料和为购件所经历的采购—存储—投料—加工制造—装配—包装—运输—分销—零售等一系列物流过程的设计,也称通道设计。设计一个结构合理的物流通道对于降低库存、减少成本、缩短提前期、实施 JIT 生产与供销、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是很重要的。

Page 6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供应链设计的环境因素问题 供应链环境建设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

境。硬件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支持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软件环境建设是指供应链经营主体提供运作良好的体制环境和规则环境。因此,供应链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其即将运行其中的环境因素,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保持一定的柔性,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

Page 6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 .供应链设计与企业再造工程问题 从企业运作的角度看,供应链的构建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企业流程的改造问题,这是分工和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供应链的设计或重构并不是彻底推翻现有的企业模型,而是从管理思想革新的角度出发,以创新的管理理念武装企业(如动态联盟与虚拟企业,精细生产),它是基于系统进化思想的企业再造。因此,在实施供应链的设计与重建时,需要用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和新的手段实施供应链管理。

Page 6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5 .供应链设计与先进制造模式的关系问题

供应链设计既是从管理新思维的角度去改造企

业,也是将先进制造模式有效的运用到企业和供应链的过程。如果没有全球制造、虚拟制造这些先进的出现,集成化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供应链的设计应把握这种内在的联系,使供应链管理成为适应先进制造模式发展的先进管理思想。

Page 7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供应链网的结构特性 1 .层次性。供应链网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的特征,从组织边界的角度看,供应链网的成员可以通过不同的组织边界体现出来。

2 .双向性。供应链的结构表现为双向性,从横向看,供应链成员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从纵向看,供应链网的结构就是供应链结构,反映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客户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过程。

Page 7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多级性。随着供应、生产和销售关系的复杂化,供应链网的成员越来越多,供应链网的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多级关系,涉及的供应商和购买商也是多个。这种多级结构增加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但也有利于供应链的优化与组合。

4 .动态性。供应链网的成员通过物流和信息流而联结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上不到顶的,某一成员在业务方面的细微调整都会引起供应链网结构的变动。

5 .跨地区性。供应链网中的业务实体超越了空间的限制,随着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被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全球供应链网( Global Supply Chain Network,GSCN )。

Page 7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供应链网结构模型 1 .集中型供应链网。在集中型供应链网中 ,公司完成将

零件和组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制造过程。因此在各个业务实体所建立的零件库存成本较高,但市场的需求不确定时,产品库存成为主要的库存。为了使业务双方减少库存,供应商与制造商必须紧密合作,采用 JIT技术。这种结构的供应链网要求供应商与制造商的距离较近,供应商和制造商紧密合作,共同控制最终产品的库存水平。集中型供应链网的突出特点是,制造过程和装配过程集中于某地完成,也就是说,在某一地点将许多独立的零件组装成少量的最终产品。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的供应链网就属于这种类型,其产品的生命周期长达数年。

Page 7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分散型供应链网。在分散型供应链网中,公司拥有最终产品的装配线和分销机构。装配分两步进行:首先在工厂完成通用产品的复杂装配过程,然后在分销地完成订货产品的简单装配过程。这里,库存对象主要是第一步装配出来的组件,半成品和组件要运送到不同的地点,装配成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半成品库存遍及分散型供应链网的每一处。这种供应链结构公司往往采用按订单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延长了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可能降低顾客的满意度。因此,处理分散型供应链网的主要问题是,设计出一种缩短这段时间的方法。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和计算机行业的供应链网属于这种类型,其产品生命周期为几个月到几年。

Page 7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适应型供应链网。在适应型供应链网中,公司拥有最终产品的装配线和分销机构,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适应型供应链网必须对市场变化随时做出反应,这是适应动态环境的关键措施。为此,公司采用预测生产策略,要求供应链企业尽可能准确地估计出产品需求的变化趋势,然后根据预测安排生产。这种供应链网结构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最短的为几周到几个月,但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在缺乏长期历史数据作分析的条件下建立预测模型更加困难。因此,管理适应型供应链网的主要问题是,抓住机遇,满足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服装业、制鞋业的供应链网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Page 7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方法 一、有效客户反应( ECR )模式 (一) ECR 的含义 ECR 是以满足顾客要求和最大限度降低物流费用为原则,能及时做出准确反应,使提供的物品供应和服务流程最佳化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 ECR 通过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供应链组成各方相互协调和合作,实现以更好、更快、成本更低的服务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目的。

Page 7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ECR 的特征: 1 .管理意识创新。传统的产销双方的交易关系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对立型关系,简单地说,是一种赢—输型关系。 ECR 要求产销双方建立合作伙伴式的交易关系,即交易各方通过相互协调合作,实现以低的成本向消费者提供更高价值服务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追求双方的利益,简单地说,是一种双赢型关系。

Page 7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供应链整体协调。传统流通活动缺乏效率的原因主要在于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存在企业间联系的非效率性和企业内采购、生产、销售和物流等部门或职能之间存在部门间联系的非效率性。 ECR 要求各部门、各职能和各企业之间消除隔阂,进行跨部门、跨职能和跨企业的管理和协调,使商品流和信息流在企业内和供应链内顺畅地流动。

3 .涉及范围广。既然 ECR 要求对供应链整体进行管理和协调, ECR所涉及的范围必然包括零售业、批发业和制造业等相关的多个企业。为了发挥ECR所具有的优势,必须对相关联的行业进行分析,对组成供应链的各类企业进行管理和协调。

Page 7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 ECR 管理模式 ECR 以信任和合作为基础,以创造客户价值为理念,将零售业的精细化管理和供应链整体协调性管理相结合,力求达到满足客户需求和优化供应链的双重效果。供应链合作伙伴为了提高客户满意的共同目标,把以前处于分离状态的供应链联系在一起,在作业流程上密切合作,共同分享信息。这个过程主要由贯穿供应链各方的 4 个核心过程组成。

Page 7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1 .有效新产品投入。 ECR 的核心就是通过信息共享,及时准确地分析客户趋势,正确地把握市场定位,向市场导入有效的新产品。 ECR 能够帮助供应商和零售商最有效地开发新产品,进行产品的生产计划,降低成本。具体可采用 POS 系统、会员制和磁卡等技术,通过中央计算机处理系统,把各销售点上的信息即时汇总和处理,准确分析客户的有效需求,并向供应商传送信息或发出订单,从而大大提高供应链运作的准确性和整体效率。

Page 8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有效促销活动。 ECR 系统简化了厂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贸易关系,零售商将经营重点由采购专业到销售,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有效的促销活动中,客户可以获得更多的实惠。商品销售往往受到季节、气候和消费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在 ECR模式下,有两种更有效的客户促销方法:一是 POS机扫描兑付优惠券。厂商可直接根据 POS 数据向零售商返款,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兑付和验证费用;二是在货架上直接标明促销,如厂家打折、降价0.5元等。这样就不用优惠券了。这两种方法都非常有效,因为对客户的刺激物以最节约的方式送到了客户手中。

Page 8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有效商品补充。通过电子数据交换( EDI )和计算机辅助订货系统,实现小批量、即时补货,实现补货系统的时间和成本的优化组合。零售商根据 ECR 提供的信息,对销售量进行准确预测,并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向供应商发出订货指令;供应商根据订货指令,直接向零售店铺配送货物,或利用配送中心等共享资源进行转换配送,从而形成销售和配送同步运转。这样,既降低了配送成本,又实现了对零售商的小批量、即时补货。

Page 8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 .有效店铺空间安排。运用 ECR 系统,提高货物的分销效率,使库存和商店空间的使用率最优化。首先,通过区域经济、人口分布和商圈的研究,运用系统规划和方法,合理配置零售点和物流中心。其次,加强各零售点的商品品类管理和品质管理。在高效的连续补货前提下,各零售点的仓库可以减少或完全取消。这样既充分利用了零售店的营业面积,又降低了库存成本和经营成本。零售商可以专心于品类、品质、空间和促销管理上。在有限的店铺空间,选择最佳的陈列方式,增加畅销商品,减少滞销商品。

Page 8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 ECR 系统构建

作为一个供应链管理系统,构建 ECR需要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和组织革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 ECR目标。

Page 8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1 .营销技术。在 ECR 系统中采用的营销技术主要是商品的品类管理和店铺货架空间管理。商品品类管理上以商品类别为管理单位,需求整个商品类别全体收益最大化。具体来说企业对经营的所有商品按类别进行分类,确定或评价每一个类别商品的功能、收益性、成长性等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类商品的库存水平和货架展示的功能因素,制定商品品种计划,对整个商品类别进行管理,以便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增加企业的销售利润。

2 .物流技术。 ECR 系统要求及时配送( JIT )和顺畅流动。实现这一要求的方法有连续库存补充计划( CRP )、连续补充计划 (CRP) 、自动订货(CAO) 系统、供应商管理库存 (VMI )、交叉配送、预先发货通知 (ASN) 、低成本的物流等。

Page 8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信息技术。 ECR 系统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有:电子数据交换( EDI )和销售时点信息( POS )。许多零售企业把 POS 数据和客户卡和点数卡等结合起来使用。通过客户卡,可以知道每个客户的详细购买行动,这样有利于有效分析客户的购买需要,做好商品促销等方面的工作。

4 .组织革新技术。应用 ECR 系统不仅需要组成供应链的每一个成员紧密地协调和合作,还需要每一个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间紧密协调和合作,因此成功地应用 ECR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体系进行革新。

企业内部需要把采购、生产、物流和销售等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改变为基本职能的横断形的组织形式,在组成供应链的企业间需要建立双赢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Page 8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快速反应( QR )策略 (一)快速反应的含义 快速反应( Quick Response ,简称 QR )

就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相互配合,以最快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与地点为客户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即以最快的速度、最好地满足客户需要。

Page 8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 QR 的实施步骤

实施快速反应战略需要六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以前一个步骤为基础,并以前一个步骤有更高的回报,但同时也需要更高的投资。

1 .运用条形码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为了加快收款速度、获得更准确的销售数据,并使沟通信息更加通畅,零售商首先必须安装通用产品代码( UPC )码、 POS扫描和 EDI等技术设备。 POS扫描用于数据输入和数据采集,即在收款检查时用光学方式阅读条形码,然后将条形码转换成相应的商品代码。2 .建立固定周期的自动补货系统自动补货是指商品销售预测的自动化。自动补货在过去和目前销售数据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使用软件进行定期预测,同时考虑目前的存货情况和其他一些因素,确定订货数量。在仓库和店内自动补货,以保证销售的连续性。

3 .建立先进的预测和补货联盟为了保证补货业务的流畅,零售商和制造商需要联合起来检查销售数据,制定关于未来需求的计划和预测,在保证有货和减少缺货的情况下降低库存水平。还可以进一步由制造商管理零售商的存货和补货,以加快库存周转速度,提高投资毛利率。4 .进行零售空间管理根据每个店铺的需求模式来规定其经营商品的品种和补货业务。一般来说,对于品种、数量、店内陈列及培训或激励售货员等决策,消费品制造商也可以参与甚至制定决策。

5 .联合开发产品对于像服装等生命周期很短的商品,厂商和零售商联合开发产品,缩短从新产品概念到新产品上市的时间,并通过店内的新产品实时试销,根据客户需求及时调整设计和生产。联合开发产品,使厂商和零售商的关系更加紧密,提高了双方合作的效率。6 .快速反应集成以客户为中心,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将前期步骤和公司的整体业务结合起来,支持供应链的整体战略。通过集成的信息技术,可以使零售商和消费品制造商密切合作,加快完成产品从设计、生产、补货、采购和销售的整个业务流程。

Page 8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实施 QR 的前提 成功地实施 QR 必须具备几个重要的前提,这些前

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 要成功地实施快速反应,企业必须树立供应链合作

的意识,努力利用各方资源来提高经营效率;明确垂直型快速反应系统内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范围和形式,消除重复作业,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框架;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事务作业的无纸化和自动化;明确零售商在垂直型快速反应中的主导作用。

Page 8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上下游企业相关各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积极寻找和发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共同的战略目标基础上,与合作伙伴分工协作。合作的目标既要削减库存,又要避免缺货现象的发生,降低商品风险。

3 .开发利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 这是成功进行 QR 活动的前提条件,这些信息技术

有商品物流条形码技术、电子订货系统( EOS )、POS 数据读取系统、 EDI 系统、预先发货通知技术( ASN )、电子资金支付系统( EFT )、供应商管理库存( VMI )和连续补充计划( CRP )等。

Page 9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四)实施 QR 的效果 1.减少了削价损失,降低了流通费用。 2.降低了管理费用。 3.更好地计划生产,提高企业销售额。 4.降低了采购成本。 5.加快库存周转。 6.提高服务质量。

Page 9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 CPFR )系统

(一) CPFR 的含义 CPFR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的定义为: CPFR 提

供了一整套工作流程,该流程以提高客户价值为共同目标,通过供应链上企业的相互协作,共享标准化信息,制定有的放矢的计划,开展精确的市场预测,有效地管理库存,根据需求动态及时补货,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业绩和效率。

CPFR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系列活动和过程,它帮助合作伙伴建立准确预测和高效的补货计划,使得在高水平的服务上扩大销售并降低库存。

Page 9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 CPFR 的运作流程 CPFR 的运作流程可以划分为计划、预测和补货三个阶段,包括 9 个主要流程活动。第一个阶段为计划,包括第 1步和第 2步;第二个阶段为预测,包括第 3步~第 8步;第三个阶段为补货,包括第 9步。

第 1步,供应链达成前端协议。这一步是供应链合作伙伴包括零售商、分销商和制造商等为合作关系建立方针和规则,共同达成一个通用业务协议,包括合作的全面认识、合作目标、机密协议、资源授权、合作伙伴的任务和成绩的检测。

第 2步,创建联合业务计划。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相互交换战略和业务计划信息,以在联合业务计划上开展协作。合作伙伴首先创建合作伙伴战略,然后定义分类任务、目标和策略,并建立合作项目的项目管理框架(如订单最小批量、交货期、订单间隔等)。

Page 9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 3步,创建销售预测。用销售数据来创建和支持联合业务计划的销售预测。太消费数据依据产品、行业和贸易伙伴的不同而不同。

第 4步,确认销售预测的例外情形。识别分布在销售预测约束之外的项目,每个项目的例外准则需在第 1步中得到认同。

第 5步,销售预测例外的解决 /协作。通过查询共同数据库、E-mail 、电话、交谈、会议等,协商解决销售预测的例外情况,并将产生的变化提交给销售预测(第 3步)。

第 6步,创建订单预测。整合 POS 的数据、因果关系信息和库存策略,产生一个支持共享销售预测和共同业务计划的订单预测和联合业务计划的详细订单预测。提出时段性的实际需求数量,并通过产品接收地点反映库存策略。订单预测周期内的短期部分被用于产生订单,在冻结预测周期外的长期部分用于计划。

Page 9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 7步,确认订单预测例外情形。该步骤确定了什么项目落入由买卖双方联合制定的订单预测例外标准的约束之外。

第 8步,订单预测例外项目的解决 / 合作。通过查询共享数据、 E-mail 、电话、交谈、会议等调查研究订单预测例外情况,并将产生的变化提交给订单预测(第 6步)。

第 9步,订单产生。将订单预测转换为可承诺的订单,订单产生可由制造商或分销商根据能力、系统和资源来完成。

上面建立了一个贸易伙伴框架结构,可用于创建一个客户需求的单一预测、联合制造商和零售商的订单周期,最终建立一个企业间的价值链环境,在获得最大赢利和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减少浪费与成本。

Page 9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四节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选择 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概述 (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含义 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就是在供应链中企业及其

供应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它是在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导下,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建立、维持长期的亲密关系,以团队合作优于竞争为原则,保证最可能的商业利益,使有关双方都能在各方的成功中获得利益。

Page 9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

1.双方高度的信任机制。 2.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基于协议的合作关系。 3.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竞争性的合作关系。 4.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 5.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最本质的特征是运作协调性。

Page 9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意义 与精心挑选的少量供应商和分销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之后,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通过协商来解决产品设计、生产、零配件的供应以及销售和配送中的问题,将使各方受益。

1.从制造商的角度看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 1 )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 ( 2 )降低生产成本。 ( 3 )增加用户满意度。

Page 9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从供应商的角度看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当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之后,制造商可以向供应商进

行投资,以帮助其更新生产和配送设备,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入,提高配送质量。虽然,制造商往往会向供应商提出持续降低其供应价格的要求,但同时也会承诺持续增大对供应商的需求。这种要求虽然对供应商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但是增大的市场份额、稳定的市场需求,以及制造商的投资可使其改进技术,扩大规模效应。另外,合同期限的延长使供应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利润有了保证,将有利于供应商以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上去,而不至于为了企业的生存疲于奔命。

Page 9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实施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必须正确地评估合作伙伴关系带来的好处和潜在风险,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检验是否真的需要建立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另外,研究表明,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后,其优势一般要等到三年后才能显现。因此,将合作伙伴关系当作企业的短期行为或“救命稻草”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Page 10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及其制约因素 (一)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步骤 在一个企业能从实施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获

益之前 , 首先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建立不仅是企业结构上的变化 , 而且在观念上也必须有相应的改变。所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必须认真分析合作需求,严格选择供应商,以确保真正实现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利益。

Page 10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确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的需求分析。市场需求分析是企业一切活动的驱动力。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第一步必须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同时,企业还必须评估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后带来的利益与潜在的风险,以决定是否建立合作关系。

2 .确定标准,选择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因合作目标的差异及合作企业所处的供应链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企业的选择标准多集中在企业的产品质量、价格、柔性、交货准时性、提前期和批量等方面。核心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并依据标准对供应商或分销商进行评价和选择,确定合作伙伴。

Page 10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一旦供应商或合作伙伴选定后,必须让每一个合作伙伴都认识到相互参与、合作的重要性,真正建立合作关系。

4 .实施和加强战略合作关系,或者解除无益的合作关系。合作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合作伙伴关系带来的效益也是在长时间合作之后慢慢显现出来,因此,建立合作关系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合作中不断维护和加强这种伙伴关系,而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无益的合作关系需要解除。

Page 10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制约因素 1 .组织结构。良好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首先必须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和协商,并且企业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传统的垂直型的组织结构使得每一个职能部门都倾向于独立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独立评估,而不会去考虑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和整体的效益,也较少对企业外部流程和跨企业流程进行重组。而供应链管理的变革却是跨职能界限的,它要求企业交易伙伴开展广泛的合作,对供应链的整个流程进行重组,这就需要一个开放、精益、高效的组织与之相适应,传统的组织结构并不能做到这一点。

Page 10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企业文化。每个企业都会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建立供应链联盟时,企业文化的兼容性对联盟的成败具有深刻的影响,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与作风的指导思想,文化及战略的一致性越高,战略联盟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要求供应链联盟中的企业在战略分析阶段需要了解相互的企业文化,解决社会、文化和态度之间的障碍,并适当地改变企业的结构和文化,同时在企业之间建立统一一致的运作模式或体制,解决业务流程和结构上存在的障碍。在供应商评价和选择阶段,还需要增加与主要供应商和用户的联系,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对产品、工艺、组织、企业文化等),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一致性。

Page 10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个体理性。供应链成员是相互独立的经济实体,它们存在着个体理性,总是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趋向严重。个体理性与团体理性有时存在着十分尖锐的矛盾,还会造成企业合作的短期行为等。个体理性的种种表现成为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严重障碍,阻挠供应链管理协调运作。

Page 10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 .信息机制。企业间缺乏必要的信任、诚实和开放度,以及企业个体理性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它们不愿意与其他企业分享信息。一方面,他们把太多的信息作为私有信息或独家资料不愿意公开,同时他们也对来自其他企业的信息或资源持过分谨慎态度而有意曲解。另外,信息渠道不畅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成为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到了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实质阶段,需要进行期望和需求分析,相互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加强信息共享,相互进行技术交流和提供设计支持。在实施阶段,相互之间的信任最为重要,良好愿望、柔性、解决矛盾冲突的技能、业绩评价(评估)、有效的技术方法和资源支持等都很重要。

Page 10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选择(一)合作伙伴关系的类型 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由于短期成本最低化

的需要,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运作需要减少供应源的数量,但是供应链合作关系并不意味着单一的供应源,而紧密合作的需要使相互的连接变得更专有,制造商会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寻找最杰出的合作伙伴。重要合作伙伴是少而精的、与制造商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次要合作伙伴是相对多的、与制造商关系不很密切的合作伙伴。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变化主要影响重要合作伙伴,而对次要合作伙伴的影响较少。

Page 10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根据合作伙伴在供应链中的增值作用及其竞争实力,可将合作伙伴分为不同的类别,分为有战略性合作伙伴、影响力的合作伙伴、竞争性 / 技术性合作伙伴、普通合作伙伴四种。在实际运作中,应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对于长期需求而言,要求合作伙伴能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和增值率,因此最好选择战略性合作伙伴;对于短期或某一短暂市场需求而言,只需选择普通合作伙伴满足需求则可,以保证成本最小化;对于中期需求而言,可根据竞争力和增值率对供应链的重要程度的不同,选择有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

Page 10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选择战略合作伙伴的一般性原则 1 .核心能力原则。即要求参加供应链的合作伙伴,

必须具有并能为供应链贡献自己的资源优势或核心能力,而这一核心能力也正是供应链所确实需要的。

2 .总成本核算原则。即实现供应链总成本最小化,实现多赢的战略目标,这要求业务伙伴之间具有良好的信任关系,连接成本最小。

3 .敏捷性原则。供应链管理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会,因此要求各个伙伴企业具有较高的敏捷性,要求对来自供应链核心企业或其他合作伙伴的服务请求具有一定的快速响应能力。

Page 11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 .信用原则。也就是合作伙伴应当具有良好的信用和信誉。否则,供应链管理将难以协调,合作伙伴关系将很难保持稳定性,所有供应链成员将因此承担更大的风险。

(三)合作伙伴综合评价、选择的步骤 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企业必须确定各个步骤的开始时间,每一个步骤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动态的,并且每一个步骤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一次改善业务的过程。

1 .分析市场竞争环境。 2 .确立合作伙伴选择目标。 3 .制定合作伙伴评价标准。 4 .成立评价小组。 5 .合作伙伴参与。 6 .评价合作伙伴。 7 .实施供应链合作。

Page 11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四、合作伙伴选择方法概述

(一)直观判断法 直观判断法是根据征询和调查所得的资料并结合人的分析判断,对合作伙伴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倾听和采纳有经验的采购人员意见,或者直接由采购人员凭经验做出判断。常用于选择企业非主要原材料的合作伙伴。

Page 11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招标法 当订购数量大、合作伙伴竞争激烈时,可采用招标法来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它是由企业提出招标条件,各招标合作伙伴进行竟标,然后由企业决标,与提出最有利条件的合作伙伴签订合同或协议。招标法可以是公开招标,也可以是指定邀请招标。公开招标对投标者的资格不予限制;邀请招标则由企业预先选择若干个可能的合作伙伴,在进行竞标和决标。招标法竞争性强,企业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以获得供应条件有利的、便宜而适用的物资。但招标法手续较繁杂,时间长,不能适应紧急订购的需要;订购机动性差,有时订购者对投标者了解不够,双方未能充分协商,造成货不对路或不能按时到货。

Page 11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协商选择法 在供货方较多、企业难以抉择时,也可以采用协商选择的方法,即由企业先选出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合作伙伴 .同他们分别进行协商,在确定适当的合作伙伴。与招标法相比,协商法由于供需双方能充分协商,在物资质量、交货日期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较有保证。但由于选择范围有限,不一定能得到价格最合理、供应条件最有利的供应来源。当采购时间紧迫、投标单位少、订购物资规格和技术条件复杂时,协商选择法比招标法更为合适。

Page 11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四)采购成本比较法 对质量和交货期都能满足要求的合作伙伴,则需要通过计算采购成本进行比较分析。采购成本一般包括售价、采购费用、运输费用等各项支出的总和。采购成本比较法是通过计算分析针对各个不同合作伙伴的采购成本,选择采购成本较低的合作伙伴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固定订单,选择某一定时期内、某个产品的单一供应商,缺点是比较片面和静态。

Page 11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五) ABC 成本法 鲁德霍夫和科林斯在 1996年提出了用基于活动的

作业成本法来评价和选择供应商。他们将企业生产过程视为一个前后一贯、上下关联的各种作业构成的链状结构,并进一步假设企业所耗用的一切资源都是由作业的发生所导致的,而作业之所以发生是为了生产产品。在这种假设基础上,它找出了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因果联系,将间接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准确地归属于相关产品。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找出特定供应商导致采购企业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从而选择总成本最小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

Page 11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六)层次分析法 该方法是 20 世纪 70年代由著名运筹学家赛惕)提

出的,韦伯等据此提出利用该方法来选择合作伙伴。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有递阶结构的目标、子目标( 准则 ) 、约束条件、部门等来评价方案,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判断矩阵,然后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相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相应的系数,最后综合给出各方案的权重 (优先程度 ) 。由于该方法让评价者对照相对重要性函数表,给出因素两两比较的重要性等级,因而可靠性高、误差小。不足之处是遇到因素众多、规模较大的问题时,该方法容易出现问题。它作为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工具,目前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age 11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七)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简

称 ANN) 是 20 世纪 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ANN 可以模拟人脑的某些智能行为,如知觉、灵感和形象思维等,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和非线性动态处理等特征。将 ANN 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合作伙伴的综合评价选择,可再现评价专家的经验、知识、知觉思维,从而实现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效结合,也可以较好地保证合作伙伴综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Page 11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互动地带】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系统( CPFR )的产生

到货满足率低和库存量高是目前整个供应链体系所面临的一对矛盾,涉及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为了实现对供应链的有效运作和管理,以及对市场变化的科学预测和快速反应,一种面向供应链的策略—— CPFR 联合计划、预测与补货应运而生。

1995年,北美跨产业商务标准自发联合会( Voluntary Inter-industry Commerce Standards Association,简称VICSA )提出了“连续补货计划”( 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Program ),将经营视角从单一企业的库存,逐渐转移到如何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经营活动同步化的问题上来。

1996年,该联合会提出“协作预测和补货”的理念。 1997年,又将这一理念扩展到了CPFR ( Collaboration ,Planning,Forecasting,Replenishment,简称 CPFR )。在 VICSA 下,形成了 CPFR 工作委员会, 1998年颁布了 CPFR 的指导方针。

Page 11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1999年,开发了 CPFR伙伴关系协作模式。同年,支持 CPFR 应用软件产品也开始问世,试点企业从美国沃尔玛零售商等少数公司扩展到 Safeway(连锁超市 ) 、 Target(百货 ) 、 P & G(日用化学品制造和零售 ) 、 Sara Lee公司 (日用品制造和零售 ) 、安永咨询、全美体育监制委员会等大型机构。

2000年后, CPFR委员会在全球商业规划协会( GCI )的积极赞助下,召开了相关会议,进行了多次交流,吸收了促销计划、例外处理、多层协作和同步化等经营观念,借鉴了 100 多个实施CPFR项目的经验,于 2002 年 6月公布了 2.0 版的 CPFR 。该版本是北美 VICSA 与欧洲 ECR协会以及各国 ECR组织共同协作的结果。

思考题: 1.什么是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系统? 2. CPFR 的运作流程是什么?

Page 12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要点回放】

Page 12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思考训练】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 1.什么是供应链?如何分类?有哪些特征? 2.简述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及特征。 3.简述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4.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有哪些区别? 5.如何理解供应链设计的基本问题 ? 6.供应链网结构模型有哪几种类型? 7.供应链管理方法有哪些? 8.什么是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有哪几种类型? 9.合作伙伴选择方法有哪些?

Page 12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阅读分析以下案例 ----海尔集团构造“一流三网”

海尔集团自 1990年开始进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在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运动中,海尔集团通过对观念的创新与机制的再造,构筑起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其中在物流领域,海尔集团创新了一套富有特色的“一流三网”的同步流程模式。所谓“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订单信息流引导的价值增值过程提供支持。如果没有这“三网”,那么物流的改造也是不可能的。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的同步模式实现了四个目标:

Page 12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1 )进行为订单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海尔集团通过整合物流,呆滞物资降低 73.8% ,仓库面积减少50% ,库存资金减少 67% 。

( 2 )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由原来的2336家优化至 537家,而国际化供应商数量比年初增加了 2倍,建立了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目前可以参与产品开发的供应商比例已高达 90% 。

( 3 )以三个 JIT方式实现同步流程。所谓 3 个 JIT是指 JIT 采购、 JIT 物料配送和 JIT 分拨物流要实现同步流程。目前海尔在中心城市实现 8 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 24 小时配送到位,全国 4 天以内到位。

Page 12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4 )以计算机网络与新经济接轨。在企业外部,海尔 CRM (客户关系管理)和 DBP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架起了与全球用户资源网、全球供应链资源网沟通的桥梁,实现了与用户的零距离服务。

供应链物流给海尔带来了“三个零的目标”的实现,即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零库存,就是三个 JIT ,即 JIT 采购、 JIT 送料、 JIT 配送,配送中心只是为了下道工序配送而暂存在制品的一个地方,这使得海尔能实现零库存。零距离,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海尔拿到用户的订单,再以最快的速度满足用户有的需求。生产过程是柔性的生产线,都是为订单来进行生产的。在全国设有 42 个配送中心,这些配送中心可以及时地将产品送到用户手里去。零营运资本,就是零流动奖金占用。因为根据用户的订单来制造,加上“零库存”、“零距离”就可以做到现款现货,实现零营运资本占用。

Page 12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供应链物流带给海尔的不仅是达到三个“零”,而且给了海尔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是海尔在市场上获得用户忠诚度的能力。一只手抓信了用户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了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全球的供应链,把这两种能力结合在一起,就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思考题: 1.结合案例论述海尔构建供应链网络的基本理论。 2.谈谈你对海尔物流“一流三网”的理解与认识。

Page 12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实训模拟】实践训练——供应链管理 1.实训项目:模拟供应链管理 2.实训目的 :站在单个企业的角度,模拟供应链,

通过供应链管理进一步对其进行优化。 3.实训内容 ( 1 )在当地调查一个大中型企业,该企业看起来

各方面已经达到最好,但不一定没有改进的余地。选出该企业总成本最低的小组,并由小组成员总结原因。

( 2 )体会该企业单环节优化和通过供应链协作整体优化的不同之处,总结供应链管理的优点和缺点。

Page 12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实训组织 ( 1 )把学生分成两组,站在单个企业的角度,他们分别代表供应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老师扮演客户。

( 2 )每个小组根据调研的材料,模拟该企业供应链运作,对成本进行计算,总成本最小者获胜。

( 3 )通过零售商公布真实的需求信息,模拟供应链中需求信息的共享。

( 4 )为了使结果更具有可比性,两个小组的零售商接受的客户的订购数量都是相同的,变化幅度为0.68 。

Page 12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三章 物流组织与管理

【知识目标】了解物流管理组织结构类型及其设计;理解物流成本的构成,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了解物流质量的内涵及物流质量管理方法;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了解物流标准化的作业及方法。【能力目标】具备物流管理组织结构优化能力、物流成本分析和管理的能力、物流质量管理能力、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素质目标】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成本控制和管理意识、物流质量管理和提升意识;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利用系统导出的数据进行各类业务的关键指标分析问题,从而科学、客观、有效地解决问题。

Page 12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引入案例】Cardrops:送货到你的汽车后备箱便捷性是网购的一大优势,但现有的送货方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包裹可能被冒领,或者当快递员到达你的楼下时,你却已经出门在外了。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欧洲初创企业 Cardrops另辟蹊径,通过直接将货物送到顾客自家车的后备箱中来解决这一问题。 “把包裹放在汽车后备箱里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Cardrops 联合创始人尼克•德梅伊 (Nick De Mey)说。Cardrops 的运作方式听起来很简单:客户订购商品,然后Cardrops将商品放在客户的汽车后备箱中。但真正实行起来却要考虑很多问题: Cardrops需要知道你汽车的位置,你需要能够找到那些藏在汽车里的鞋子或搅拌机等。

Page 13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我们致力于为网购用户提供便利”,德梅伊说,“人们喜欢网购是因为它可以节约时间,到实体店去购物非常耗时。现在我们将包裹送到客户的汽车里,这样他们就不用担心快递的问题了”。 此项服务最初在比利时和德国试运行,“我们首先考虑一些特定的品牌,并把商品投递到他们员工放在停车场上的汽车里,这样我们的信任、隐私和安全问题会少一些,所以我们可以专注于开发技术。” Cardrops 的设计相当巧妙,它通过在顾客的车上预装定位设备,监测其运动轨迹。当快递人员找到你的汽车时,按下按钮就能够打开汽车后备箱放入你的包裹,然后客户会收到提醒通知,告知商品已经到达了。在电子商务不发达的国家,这就相当于自己开车去市区购物和坐在汽车里收货的区别。

Page 13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Cardrops由德梅伊和合伙人菲利普•德里德 (Philippe De Ridder) 联合创立,他们曾同大众汽车和 Ebay 有过合作,后来将汽车和快递融合到了 Cardropx 中,他们还成立了创新机构 Board of Innovation 。 “ 我们追踪客户和他们汽车的位置,并判断在哪一时段送货更合适,这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并且减少了重复投递的次数”。 Cardrops开创的快递模式非常有意义。想象一下如果你住在郊区,并且得每天去市区上班,那么相比把包裹递送到无人的家里,放在你的汽车后备箱显然更便捷和安全。 Cardrops 可以在营业时间范围内随时进行投递,这样客户再不用坐在房间里等快递到达了。(资料来源 : http://www.chinawuliu.com.cn/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思考题: 1. 送货到后备箱这种服务与传统快递服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这种模式实施过程中有哪些困难?2. 送货到后备箱模式的实施需要利用哪些物流信息技术?

Page 13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一节 物流管理组织一、物流管理组织的内涵及发展阶段物流管理组织,是指企业内部组织按分工协作关系和领导隶属关系有序结合的总体。它是指专门从事物流经营和管理活动的组织机构,既包括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和运作部门、企业间的物流联盟组织,也包括从事物流及其中介服务的部门、企业以及政府物流管理机构。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明确组织机构的部门划分和层次划分,以及各个机构的职能、权限和相互关系,由此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物流管理组织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合理安排企业里负责物流活动的人员, 以鼓励他们更好地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根据西方国家的实践,企业物流组织的演变经历了职能分离、职能聚合和过程整合三个阶段:

Page 13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一)职能分离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物流观念还处于萌芽阶段,此时的物流职能通常被视为是促进性或支持性的工作。物流的组织职能常常被分割到整个公司,即各物流职能分别分布在财务、制造和营销部门中,这种分割局面意味着在执行物流各方面的工作时缺乏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而经常导致重复和浪费。且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权力和责任界限是模糊的,信息经常会失真或者延迟。同时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导致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Page 13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职能聚合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社会开始盛行垂直一体化、命令和控制的企业管理模式。同时,物流职能分离的种种弊端逐渐显现,企业开始通过物流重组对总成本进行控制, 把具有物流职能的机构整合为单独的管理组织。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为物流职能整合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职能集合的动机是基于人们日益强化的信念——将所有物流职能聚合成一个单独的组织,可提高整个系统的绩效。即将传统的由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负责的物流工作跟制造的物流工作整合在一起,并成立专门的物流部门对其进行管理,此时物流部门和财务、营销等其他部门在组织结构中的地位相当。这种组织结构寻求将实际中所能操作的尽可能多的物流计划和运作职能归在一个权力和责任下运作,目的是对企业所有的材料和成品运输及存储进行战略管理,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Page 13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该阶段物流组织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 第一,通过这种组织将物流定位在一个更高更可见的组织层次上,增加了其战略影响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第二,物流部门下面又有各分部门的职能划分, 既保证了整个部门的命令和指挥的统一性又保证了各分部门的权力和责任的明确性。第三,由于物流活动可以在整合的基础上进行计划和协调,因此可以开发地区之间的协同运作。(三)过程整合阶段。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物流职能受到进一步重视,甚至被许多企业提到了战略的高度,认为它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同时,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灵活应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从传统的强调命令和控制的垂直一体化转向了强调过程效率和核心能力的水平一体化。而且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出现又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内部之间及内部与外部的联系方式。当企业最终认识到组织结构的传统演变不足以激发服务或者生产力领域的重大突破,且基于职能选择的组织分类会人为地分离自然工作流而造成瓶颈时,物流的重点开始从职能转换到过程上,并关注物流能力在创造客户价值的整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Page 13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这就引入了如何获得最佳的整合物流绩效的新思想——关键不在于如何组织个别的职能,而在于如何更好地管理整个物流过程。该阶段物流组织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可以针对不同物流绩效目标组成不同的过程整合工作小组,其组织结构和组织成员是根据需求而变的,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第二,基于过程整合的运作贯通了整个物流流程,各部门衔接紧密,加快了物流和信息流的流通速度,减少了信息失真和延误,从而最终降低物流成本。第三,由于职能聚集有建立权力集团的嫌疑而遭到众多反对,把重点转化到过程上来减少了将职能集聚到无所不包的组织单元中去的压力。

Page 13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管理组织结构的内涵

(一)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以企业的价值链和主导业务流程为基础,通过职能分解,建立各部门的协调关系,是承担各种责、权角色的人员有机结合的团体,是组织工作任务分派、编组、协调等的正式架构,目的是使组织的每个成员了解整个组织在权力、职责上的分配和上下级的协调关系。一般而言,组织的构成要素有两种:一是有形要素,包括人员即具有一定知识、经验、技能和行为能力的人;工作,即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具体工作;物质,即组织内部各部门、各个成员之间的一系列从属并列关系,是组织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二是无形要素,包括共同目标,这是组织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原因;人的积极性,组织成员只具有较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组织具有活力,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效配合的通力合作。

Page 13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一般而言,组织结构的形式通常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为最高层,也称决策层。这个层次应该是简政而高效的。第二层是协调层。这个层次的人员从实际上说,就是决策者的参谋,其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类有效信息,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所起的是上传下达的作用。第三层是执行层。具体地组织各类人力、物力和财力执行上级下达的各种指令。第四层为操作层。现实中构成这四个层次的组织结构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见图 3 -1 )

图 3-1 组织结构形式以上四种组织结构形式中以正三角形的金字塔结构最为稳定。

Page 13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内涵

组织结构设计就是对构成企业组织的各要素进行排列、组合,明确管理层次,分清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协作关系,并使其在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工作业绩。采用什么形式的组织结构,是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活动特点等相关联的。对某一个特定企业而言,有利于实现其组织目标、实现组织效率,与内外环境适应的形式就是适合的、优秀的组织结构形式。 进行组织结构设计,企业需要考虑以下 9 项参数指标,如表 3 - 1 所示,这些指标基本上反映了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

Page 14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主要参数指标 简单描述

管理层次 即组织的纵向结构。如在大型企业中,从总经理到一般公司职员,中间可能有 5 - 6 个或更多的层次,而在小型企业中则可能仅有 3 - 3 个层次

管理跨度 指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数量。一般来讲,管理跨度越大,组织层次越少;反之,组织层次会多一些

专业化程度 指组织内各职能部门分工的精细程度,具体表现为部门数量的多少。如同样规划的企业,部门越多,则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

标准化与 规范化程度指组织的业务活动采用标准的程序和方法的程度。在高规范化企业中,相似的工作可以在各个部门以相同的方式进行

集权与分权程度

指组织的决策权和管理权在高层与较低层次分布的状态。若较多分布在高层,则集权程度较高;若较多分布于较低层次上,则分权程度较高

核心职能指组织基本职能中的关键职能,它对实现组织目标和战略起关键性作用。不同类型的组织可能有不同的核心职能,如有以生产为核心的,有以研发、营销为核心的

地区分布 该项指标反映了组织结构在空间上的复杂程度,如企业在多个地区设分公司、分厂等。企业的组织机构分布越广,则结构越复杂

分工形式 指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劳动分工与协作。常见的形式有职能制、产品制、地区制以及混合制等

人员结构 指组织中各层次、部门人员在企业员工总数中的比例情况。如管理人员比率、技术人员比率等

表 3 - 1 组织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指标

Page 14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组织是一个整体,是由许多要素按照一定的形式排列组合而成的。一个企业在考虑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的时候,必须明确 4 个基本问题: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能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组织形式与企业活动如何适应?组织与外部环境如何适应?那么,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呢?如表 3- 2 所示。

遵循原则 内容详解

目的性原则 即组织结构设计要为组织的发展服务,各职能部门的设立应以有效完成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活动为目的

明确性原则即组织结构设计时应清晰界定各层级的报告关系,明确各岗位的具体职责,避免出现“多头领导”的情况,这有利于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和提高效率

完整性原则组织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是纵向结构设计还是横向结构设计,都应以保证组织结构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为原则,以保证整个组织的顺利运转,同时处理好企业内部协作与外部沟通的关系

适应性原则任何组织的运营必然要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物流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力求使组织结构与内、外部环境处于“最佳适应状态”,并随着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不断优化与调整

适度分权原则

物流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权力的分配模式,要适度分权,将集权与分权控制在合适的基准之上,既不影响组织工作效率,又不影响管理层和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组织结构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协作性

Page 14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物流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除遵循上述一般原则外,还应遵循以流程为中心的原则,这是由物流企业的业务特点决定的。以整合交通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为一体的物流企业,其主导业务具有明确程序。因此,物流进行组织结构设计之前,首先应编制企业的主导业务流程,在对其主导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组织结构设计方案。

Page 14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四)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

1. 确定组织目标:分析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合理地确定组织的总体目标及各具体的派生目标。

2. 确定业务流程:明确组织的具体工作内容和主导业务流程,并对流程中各节点的工作内容

进行分工。

3.确定组织结构:根据行业特点、组织环境等因素,确定采用何种组织形式,应设置哪些部门,还要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内容进行优化组合。

4. 进行职能分解:对各部门职能确定后进行职能分解,明确每一部门的具体职能和应设岗位,明确各岗位需要的人员素质要求。

5. 确定岗位职责权限:规定各职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明确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和同级之间的职权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沟通方法与原则。6.配备职位人员:根据部门的工作性质和对职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为各个部门配备人员,并明确其职务和职称。

Page 14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物流管理组织结构形式 在当前的物流企业中,实行的组织结构形式

主要有职能式、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制、矩阵式等,每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均有其明显的优势与不足。不存在一种适合所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每一家物流企业因有其各自的实际情况,可依据本企业规模、业务状况、管理者能力等多种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组织结构模式。

Page 14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一)职能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的本质是将企业的主导业务

分解成各个环节,并由相应部门负责执行,即按照职能设置部门及各部门间的层级关系。当外界环境稳定、技术相对标准、不同职能部门间的协调相对简单时,这种结构形式是最有效的,如图 3 - 3所示。

Page 14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Page 14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在这种组织结构模式中,物流系统功能仍保持原状,由生产或销售部门的物流现场人员承担,而整个企业的物流问题的综合分析、计划和推进企业物流合理化的工作,由专门的物流的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职能式组织结构的优势和不足如表 3 - 3 所示:

表 3 - 3 职能式组织结构的优势与不足对比表

优势 不足

●促进深层次技能的提高

●促进组织实现职能目标

●在中、小型企业规模下最优

●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服务时最优

● 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较慢 ●可能引起高层决策堆积、层级负荷加重

●导致部门间缺少横向协调,对组织目标的共识有限

●导致缺乏创新

Page 14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制也称直线参谋制,是按经营活动的功能划分部门,各部门的独立性小,权力集中于高层管理者手中的一种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形式,其结构框架如图 3 - 4 所示。直线职能制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见图 3 -4 )

Page 14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的优势和不足如表 3 - 4 所示 表 3 - 4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的优势与不足对比表

优势 不足

●权力集中,强化高层主管人员对组织的控制,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发挥整体优势

●按功能划分部门,可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有利于专业化技能的不断提高和有效利用

●易导致有关人员重视方法和手段而忽视目的和成果

●集权式管理增加了高层领导的人协调工作,不能很好发挥中层管理者的积极性,易产生相互推诿的现象,减弱物流企业的效益和整体实力

Page 15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在物流企业中实行的一种分权式的多分支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公司按地区、业务形式等设立事业部,各事业部有相对的责任和权利,并作为利润中心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依据企业的战略方针和决策实行独立经营,但在人事政策、形象设计、投资决策等方面一般没有自主权。

Page 15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事业部组织结构的优势和不足如表 3 - 5 所示。 表 3 - 5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势与不足对比表

优 势 不 足

●各事业部实行统一管理,独立经营,调动了各经营部门的积极性,使统一管理与专业化分工有机结合,提高了经营管理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总经理可从具体的经营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对各个事业部门的经营管理着重放在事前的决策和事后的考核上,从而使企业最高领导层成为强有力的决策机构

●各事业部实行专业化,发挥各自优势,整体与局部效益都很显著

●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有时难以掌握,处理不好会削弱统一性,协调难度大

Page 15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图 3 - 6 所示的是某物流企业根据地区不同来设置事业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的具体应用。

Page 15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四)矩阵式物流组织结构 矩阵式物流组织结构是 1972年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它的设计原理是将物

流作为思考问题的一种角度和方法,而不是把它作为企业内的一个功能。 一个典型的物流业务活动所包含的内容见图 3 - 7

Page 15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矩阵式结构图

在矩阵式结构下,物流“项目”经理在一定时间、成本、数量和质量约束下,负责整个物流项目的实施(水平方向),传统部门(垂直方向)对物流项目起着支持作用。

Page 15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优势和不足如表 3 - 6 所示。 表 3 - 6 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优势与不足对比表

优 势 不 足

●有弹性●横向信息沟通容易●适应性强,协调配合好

●容易导致员工对双重领导的迷惑

●员工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获得培训

●为解决冲突,管理者将耗费较多时间

Page 15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五)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示例1. 中小型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示例某小型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示例如图 3 - 9 所示。

Page 15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大中型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示例某大型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图示例如图 3 - 10所示。

Page 15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二节 物流成本管理 一、物流成本的概念与特征 (一)物流成本的概念 物流成本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企业为了提供有关的物流服务,要占有和耗费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中必要劳动价值的表现,是物流服务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角度说,物流成本是指产品空间位移(包括静止)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的货币表现。它是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在商品经济中,物流活动是创造时间价值、空间价值的过程,要保证生产和物流活动有秩序、高效率、低消耗地进行,需要耗费一定的人才和物力,投人一定的劳动。

Page 15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物流成本具有隐含性。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物流成本学说权威西泽修教授将其描述“物流成本冰山”。“ 物流成本冰山说”的含义是说人们对物流成本中的内容不好掌握,提起物流成本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成本的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在企业的财务统计数据中,只能看到支付给外部运输和仓库企业的委托物流费用,而实际上,这些委托物流费用基础设施的折旧费、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卸等自家物流费用都计入了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科目中。一般来说,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大头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

Page 16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下面的图 3-11 反映的是我国当前会计核算制度下一个典型制造企业中物流成本的核算现状。

图 3 - 11

Page 16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物流成本冰山说”之所以成立,除了会计核算制度本身没有考虑到物流成本之外,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太大。包括:原材料物流、工厂内物流、从工厂到仓库和配送中心的物流、从配送中心到商店的物流、退货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等。这大的范围,涉及的单位非常多,牵涉的面也很广,很容易漏掉其中的某一部分,这样,物流费用的计算结果大小相差甚远。

Page 16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是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处理等各物流环节中,以哪几种环节作为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不明确。如果只计算运输和保管费用,不计其他费用,与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费用全部计算,两者的费用结果差别相当大。

三是选择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成本也不明确。比如,向外部支付的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等费用一般都容易列入物流成本,可是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如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物流设施建设费、设备购置费,以及折旧费、维修费、电费、燃料费等是否也列入物流成本中。此类问题都与物流费用的大小直接相关。因而我们说物流费用确实犹如一座海里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

Page 16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成本的特点长期以来物流一直被认为是企业的第三大利润源泉。因而加强对物流活动的管理关键是控制和降低企业各种物流费用。要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应先明确在当今企业活动中物流成本的特征与影响因素,使成本控制做到有的放矢。从当今企业物流实践中反映出来的物流成本的特征如下:

Page 16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1 .在通常的企业财务决算表中,物流成本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成本,对于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人员费、设备折旧费、固定资产税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他经营费用统一计算,因而,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难以正确把握实际的企业物流成本。先进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实际发生的物流成本往往要超过外部支付额的 5 倍以上。

2 .在一般的物流成本中,物流部门无法掌握的成本很多。例如,保管费中过量进货、过量生产、销售残次品的在库维持以及紧急输送等产生的费用都应纳入其中的,从而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

Page 16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物流成本削减具有乘数效果。例如,如果销售额 100万元,物流成本为 10万元,那么物流成本削减 1 万元,不仅直接产生了 1 万元的利润,而且因为物流成本占销售额 10%,所以间接增加了 10万元的利益,这就是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数效应。

4 .从销售关联的角度来看,物流成本中过量服务所产生的成本与标准服务所产生的成本是混合在一起的,例如,很多企业将销售促进费都算在物流成本中。

5 、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一般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成本作用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

Page 16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6 .对物流成本的计算与控制,各企业通常是分散进行的也就是说,各企业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来把握物流成本,这样就带来了一个管理上的问题,即企业间无法就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也无法得出产业平均物流成本值。例如,不同的企业外部委托物流的程度是不一致的,由于缺乏相互比较的基础,无法真正衡量各企业相对的物流绩效。

7 .由于物流成本是以物流活动全体为对象,所以,它是企业唯一的、基本的、共同的管理数据。

8 .各类物流成本之间具有悖反关系,一类物流成本的下降往往以其他物流成本的上升为代价。

Page 16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综合以上物流成本的特点可以看出,对于企业来讲,要实施现代化的物流管理,首要的是全面,正确地把握包括企业内外发生的所有物流成本,也就是说,要削减物流成本必须以整体成本为对象。另外,物流成本管理应注意不能因为降低物流成本而影响对客户的物流服务质量,特别是流通业中多频度、定时进货的要求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物流企业能够对应流通发展的新趋势。例如,为了符合客户的要求,及时、迅速地配送发货,企业需要进行物流中心等设施的投资,显然,如果仅仅为了减少物流成本而放弃这种投资,就会影响企业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

Page 16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分类 (一)物流成本的构成物流成本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物品实体与价值变化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它包括了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制造中的半成品、产成品的仓储、搬运、装卸、包装、运输以及在消费领域发生的验收、分类、仓储、保管、配送、废品回收等过程发生的所有成本。具体来讲物流成本由以几个部分构成:

Page 16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1.物流活动中的物料消耗,主要包括:电力、燃料、包装耗材,固定资产的损耗等;

2.企业为了开展物流活动的人力成本; 3.物料在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合理耗损; 4.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其他费用,包括:与

物流活动有关的办公、差旅支出; 5.用于保证物流系统运作顺畅的资金成本; 6.研究设计、重建与优化物流过程的费用。

Page 17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成本的分类 1 .按经济内容分类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也是物化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因而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归为劳动对象方面的成本、劳动手段方面的成本和活劳动方面的成本三大类。物流成本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如下:

( 1 )固定资产折旧费。包括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和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

( 2 )材料费。包括一切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 3 )燃料动力费。包括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燃料,水费、电费等。

( 4 )工资。包括职工工资和企业根据规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等。

Page 17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5 )利息支出。企业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借入款项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 6 )税金。应计入企业管理费用的各种税金,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 7 )其他支出。不属于以上各要素费用支出,如差旅费、租赁费、外部加工费以及保险费等。

2 .按物流功能分类 物流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为以下类别: ( 1 )运输成本。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人工费用,如工资、福利费、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营运费用,如营运车辆的燃料费、轮胎费、折旧费、维修费、租赁费、车辆牌照检查费、车辆清理费、养路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公路运输管理费等;其他费用,如差旅费、事故损失、相关税金等。

Page 17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2 )流通加工成本。流通加工成本主要有流通加工中的设备费用、材料费用、劳务费用以及流通加工的其他费用。除上述费用外,在流通加工中耗用的电力、燃料、油料以及车间经费等费用,也应列入流通加工费用之中去。

( 3 )配送成本。配送成本是企业的配送中心在进行分货、配货、送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总和,其成本由以下费用构成:配送运输费用、分拣费用、配装费用。

( 4 )包装成本。包装成本构成一般包括:包装材料费用、包装机械费用、包装技术费用、包装辅助费用、包装的人工费用。

( 5 )装卸与搬运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构成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工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能源消耗费、材料费、装卸搬运合理损耗费用以及其他如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相关税金等。

( 6 )仓储成本。仓储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仓储持有成本、订货或生产准备成本、缺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

成本按物流功能的分类,反映了企业不同职能的费用耗费。这种分类有利于成本的计划、控制和考核,便于对费用实行分部门管理和进行监督。

Page 17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按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分类 成本按其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

( 1 )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例如,按直线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机器设备的租金等。

为了更好地对固定成本进行规划和控制,对固定成本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约束性固定成本也叫“经营能力成本”,它是指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形成以及其正常维护相联系的固定成本,如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保险费、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等。这类成本有很大的约束性,一般在短期很难有重大改变。酌量性固定成本也叫“随意性固定成本”,它是指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按照经营方针的要求所确定的一定时期的预算固定成本,如广告费、研究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等。这类成本的发生及其数额的多少,服从于企业不同时期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取决于管理当局对不同费用项目所做的具体预算。因此,它可随经营方针的改变而改变,只能在某个特定的预算期内存在。

Page 17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2 )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其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的成本。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包装材料等都属于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的概念,也是就其总额而言的。若从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看,它又是固定的,即它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应当指出的是,变动成本也存在着相关范围问题。也就是说,在相关范围之内,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保持着完全的线性关系,在相关范围之外,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

变动成本还可以考察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即所谓成本习性(亦称成本性态)。研究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性,考察不同类型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特定数量关系,把握业务量变动为各类成本变动的影响,有利于进行本量利分析和短期决策,加强成本核算和科学地进行成本分析,可以简化成本的计算,对于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挖掘内部潜力,提高企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Page 17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 .根据物流成本计入营业成本的方式分类 物流成本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成本对象是指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定的一项活动。成本对象可以是一件产品、一项服务、一个客户、一种商标,或者一个部门等。这种分类目的是为了经济合理地把成本归属于不同的成本对象。

( 1 )直接成本。直接成本也称为可追溯成本,指与其一特定的成本对象存在直接关系,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或客观受益关系,它是为某一特定的成本对象所消耗,故可直接记入该成本对象的成本。一种成本是否属于直接成本,取决于它与成本对象是否存在直接关系,并且是否便于直接计入。因此,直接成本也可以说是与成本对象直接相关的成本中可以用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成本。大部分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属于直接成本。

Page 17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2 )间接成本。同直接成本相反,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成本对象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它为几种成本对象所共同消耗,不能直接记入某一特定成本对象的成本。例如,厂房的折旧等大多属于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与成本对象相关联的成本中不能用一种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成本。所谓“不能用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能合理地追溯到成本对象,另一种是不能经济地追溯到成本对象。例如,总经理的工资很难分辨出每种成本对象应分担的数额,不能合理地追溯到个别成本对象,但是单独计量的成本较高,而其本身数额不大,更准确地分配实际意义不大,不如将其列入间接成本,统一进行分配更经济。

物流成本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种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经济合理地把成本归属于不同的成本对象。一项成本可能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要根据成本对象的选择而定。

Page 17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物流成本的计算 (一)按活动范围计算物流成本 供应物流费的计算:将原材料从供应商送到购买者手中的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工费、燃料费、损耗费、保险费、运输费、差旅费、包装费等费用的实际发生额的计算求得的总和为供应物流费。

生产物流费的计算:将整个生产过程中如原材料、半成品、制品、产成品等的运输、装卸搬运、储存、保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的实际发生额计算的总和为企业内物流费。

销售物流费的计算:将在产品确定向顾客销售之后,按照顾客的要求将产品送往顾客指定的地点的过程中支出的人工费、差旅费、搬运费、装车费、运输费、保险费等费用的实际发生额计算求得的总和为销售物流费。

Page 17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退货物流费的计算:将因产品的退货而产生的一系列的搬运费、储存费、退货商品损伤或滞销而产生的费用,实际发生额计算求得的总和为退货物流费。

废弃物流费的计算:将由于产品包装或运输容器、材料等废弃物的装卸、运输、进行废弃处理所需人工费、搬运费、运输费及其各种其他的费用的实际发生额计算求得的总和为废弃物流费。

(二)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 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是指按支付形态计算中所掌握的费用,以物流功能为依据进行分类、归集的方法。

物质流通费的计算是按每一种物流功能掌握属于本公司物流费的材料费、人工费、服务费、维持费、一般管理费和特殊经费,以及委托物流费等。同时要掌握所有的各种信息流通费和物流管理费。

Page 17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按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 财务部门必须首先按照支付形态的不同进行分类计算,也就是以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支付形态为基础进行物流成本计算。

(四)物流成本核算评价上的难度 (一)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而是与其他成本一起列在费用一栏中,因此很难做出准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

(二)物流成本计算的不完整、不全面。在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的物流费用项目,仅仅是部分物流费用,即向企业外部支付的物流费,所以它不是企业物流成本的全面。

Page 18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物流成本范围的边缘不清,难以掌握和比较。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各企业通常是分散进行的,无法进行物流成本的比较,所以无法真正衡量各企业相对的物流绩效,物流管理失去了依据。

(四)无法掌握和控制的物流成本较多,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在企业中,物流部门无法掌握和控制的物流成本较多,比如,由于过量进货、过量生产而产生的保管费,紧急运输产生的费用都包括在其中,从而增加了物流成本管理的难度,也是我国物流管理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Page 18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四、物流成本管理 (一)物流成本管理内容 物流成本管理是指对物流活动发生的相关费用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对物流成本进行物流管理,是物流合理化的基础,也是有效管理物流的一种新思路。通常,物流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物流成本预测 根据有关数据和企业具体的发展情况,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可以提高物流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Page 18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物流成本决策 从物流整个流程来说,物流成本决策主要有配送中心新建、改建、扩建的决策、装卸和搬运设备决策、装卸和搬运设施的决策、流通加工合理下料的决策等。进行成本决策、确定目标成本是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也是实现成本的事前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3.物流成本计划 即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方案、计划期的生产任务、降低成本的要求以及有关资料,通过一定程序,运用一定方法,以货币形式规定计划期物流各环节耗费水平和成本水平,并提出保证成本计划顺利实现所采取的措施。

Page 18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物流成本控制 根据物流计划的目标,对成本发生和形成过程以及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和条件施加主动的影响,以保证实现物流成本计划的一种行为。

5.物流成本核算 根据企业确定成本计算对象,采用一定的计算方法,按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一系列的物流费用汇集与分配,从而计算出各物流活动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通过计算,可以加强物流费用控制。

6.物流成本分析 即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一定方法,揭示物流成本水平变动,进一步查明影响物流成本变动的各种因素。通过分析,可以合理的控制成本和采取有效措施。

Page 18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成本管理实施步骤 要加强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总消耗,就必须把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落到实处,以发挥实效。

1.确定成本管理对象 物流成本与生产成本相比较具有连续性、不确定性、难以分解等特点,这就为物流成本管理与核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是确定成本管理对象,使得成本管理与核算有据可依。每一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性质和管理需要来确定物流成本管理对象。但企业一旦选用一种物流成本管理对象,就不要轻易改变,以保持前后各期的一致性与可比性。

Page 18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一般而言,以物流过程作为对象,可以计算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及废品物流成本;以物品实体作为对象,可以计算每一种物品在流通过程中(包括运输、验收、保管、维护、修理等)所发生的成本;以物流功能作为对象,可以计算运输、保管、包装、流通加工等诸种物流功能所发生的成本;以物流成本项目作为对象,可以计算各物流项目的成本,如运输费、保管费、折旧费、修理费、材料费及管理费等。

Page 18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制定成本标准 即是在确定物流成本管理对象的基础上,人为地把项目繁多、难以分离的物流成本作一个划分,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物流成本预算管理。其标准的制定有以下几种:

1 .按成本项目制定成本标准。企业内部每一物流成本项目,按其与物品流转额的关系,可以分为相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对于固定成本项目(如折旧费、办公费等),可以以本企业历年来成本水平或其他企业(能力及规模与本企业相当)的成本水平为依据,再结合本企业现在的状况和条件,确定合理的成本标准。而对于可变成本项目,则着重于考虑近期及长远和环境的变化(如运输能力、仓储能力、运输条件及国家的政策法令等),制定出成本标准。

Page 18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按物流功能制定成本标准。不论是运输、保管还是包装、装卸成本,其水平的高低均取决于物流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水平。因此,在制定物流成本标准时应结合企业的生产、流转流通数量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考虑。

3 .按物流过程制定成本标准。按物流过程制定成本标准,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要求全面考虑物流的每个过程。即要以历史成本水平为依据,同时又要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制定这种成本标准需要多种技能相结合。

Page 18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实行预算管理 成本标准确定后,企业应充分考虑其财力状况,制定出每一种成本的资金预算,以确保物流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按照成本标准,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评价与对比,以求控制物流活动和成本水平。

5.实行责任成本管理制度 物流成本遍布社会再生产的每一环节和过程,同样,企业的每一环节和过程也都要发生物流成本。要想管好物流成本,除了制定成本标准外,还需在物流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管理部门实行责任制,实行全过程、全人员成本控制,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

Page 18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6.合理进行技术改造合理进行技术改造是旨在进行技术及设备引起时要考虑其经济性。尽管先进的运输、包装、装卸技术必然能降低物流成本,但先进技术方法的运用也必然具有较高的成本。因此,以经济技术相结合来选择运输工具、包装材料及装卸工具,也是降低物流成本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Page 19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三节 物流质量管理一、物流质量与物流质量管理物流质量管理是指科学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手段,以质量为中心,对物流全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包括保证和提高物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各项工作。物流质量的概念既包含物流对象质量,又包含物流手段、物流方法的质量,还包含工作质量,因而是一种全面的质量观。

Page 19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一)物流质量的内涵 1 .物流流转质量经过一定的物流过程后物品在数量、质量、时间、地点上的正确评价。其核心是低货损率及低货差率或者无货损货差。作为物流对象的物品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实体,这些质量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流过程在于转移和保护这些质量,最后实现对顾客的质量保证。随着物流的不断发展,物流过程已不单是消极地保护和转移物流对象,还可以通过物流手段改善和提高物品质量。因此,物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物品质量的形成过程。

Page 19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物流业务质量物流业务在时间、数量上的正确性及工作上的完善性评价。物流业务是由物流过程中庞杂而细小的作业组成,物流业务质量则是物流各功能活动中每个环节、每个工种、每个岗位的具体运行质量。

物流业务质量和物流服务质量是两个有关联但又不大相同的部分。物流服务质量水平取决于各个工作质量的总和。所以,工作质量是物流服务质量的某种保证和基础。重点抓好工作质量,物流服务质量也就有了一定程度的保证。

Page 19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物流工程质量 在物流过程中,将对物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诸如人的因素、体制因素、设备因素、工艺方法因素、计量与测试因素、环境因素等统称为“工程”。那么物流工程质量就是指这些因素对物流设施及装备的质量保障程度,这是物流质量体系中的硬件措施。

物流工程是支撑物流活动的总体的工程系统 , 可以分成总体的网络工程系统和具体的技术工程系统两大类别。实际上,任何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接受外包的物流运作,不可能是空手运作,必须依靠依靠有效的工程系统来实现这种运作,当然,工程系统有可能是自建的,世界上很多大型物流公司都有自己的仓库、配送中心、机场、货机等等工程设施,有些则需要依靠组织的办法来利用别人提供的工程设施,国家建设的物流设施基础平台,就是这么一种基础的工程设施。

Page 19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很明显,工程设施的水平和质量,可以从根本上决定物流的水平和质量,采用大型集装箱联运系统之后,就基本杜绝了物流过程中单件货物的丢失,就是工程系统所起作用的实例。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其内部的物流很难利用国家提供的基础工程设施的平台,也很难利用社会上营业性的工程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自己建设一套工程系统。这一套物流工程系统将会是决定企业物流水平的非常重要的基本因素。

Page 19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 .物流服务质量物流产业是服务业,因此物流质量就是其服务质量,而且物流服务质量因不同顾客而要求各异,物流服务质量贯穿物流作业的全过程,该过程通常有订立物流服务合同、履行物流服务合同及物流合同完成后的售后服务三个阶段,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是通过顾客服务要素的控制而实现的。

Page 19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质量管理 所谓物流质量管理( logistics quality management)是指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基本标准,对物流活动实施的全对象、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过程,也称为物流全面质量管理。它是依据物流系统运动的客观规律,为了满足物流顾客的服务需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基本标准,运用经济办法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过程。实施物流质量管理时还应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满足生产者的要求,必须保护生产者的产品能保质保量地转移给用户;二是满足用户的要求,按用户的要求将其所需的商品交给用户。

Page 19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物流质量管理主要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的内容。

1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企业对用户来说的,就是要对用户实行质量保证,包括物流活动本身的质量管理、物流服务质量保证、物流工作质量保证和物流工程质量保证。其中,物流活动本身的质量管理,即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信息等各物流环节的质量管理。

2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对企业内部来说的,是为保证某一工作、过程和服务的质量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标准和有关活动。质量控制是测量实际的质量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对某些差异采取措施的调节管理过程。它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Page 19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物流质量的衡量如何衡量物流质量是物流管理的重点。物流质量的保证首先建立在准确有效的质量衡量上。大致说来,物流质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衡量:

1.物流时间时间价值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越来越凸显出来,谁能保证时间的准确性,谁就能获得客户。由于物流的重要目标是保证商品送交的及时,因此时间成为衡量物流质量的重要因素。

Page 19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的降低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源泉。 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 9.4万亿元,同比增长 11.4%;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的比率为 1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运输费用 4.9万亿元,同比增长 10.7%,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 52.5%,同比回落 0.3个百分点;保管费用 3.3万亿元,同比增长 11.9%,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5.2%,同比提高 0.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 1.2万亿元,同比增长 13.1%,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 12.3%,同比提高 0.1个百分点。如果从物流业总体费用考虑,有关资料显示,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帐面反映已超过 40%。由此可见,物流成本的降低也是节约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

Page 20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物流效率物流质量直接影响了物流效率,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物流流转、物流业务、物流工程和物流服务等质量都在作用于物流效率。如物流流转质量,关系到物流包装、装卸及配送等物流功能活动,也就影响到物流效率提高。

Page 20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物流质量管理方法 (一)物流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是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不断循环运转。由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第一个字母是 PDCA,故称 PDCA循环。它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首先提出来的,也称戴明循环。它既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又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科学程序。

Page 20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1.PDCA循环的阶段和工作步骤 PDCA循环法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

( 1 ) PDCA循环法的四阶段八个步骤 PDCA循环法的四阶段八个步骤,如图 3-12和图 3-13所示。

图 3-12 PDCA循环四个阶段 图 3-13 PDCA循环八个工作步骤

Page 20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一阶段( P )是计划,它包括: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其中主要原因;拟订措施计划,预计效果等四个步骤。

第二阶段( D )是实施执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第三阶段( C )是检查,把执行的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阶段( A )是处理,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对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 PDCA循环去解决。

Page 20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2 ) PDCA循环法的特点 ①环环相扣,层层解决问题。企业每个科室、车间、工段、

班组,直至个人的工作,均有一个 PDCA循环,这样一层一层地解决问题,而且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如图 3-14所示。

图 3-14 大环套小环

Page 20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这里大环与小环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质量计划指标连接起来,上一级的管理循环是下一级管理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管理循环又是上一级管理循环的组成部分的具体保证。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转动,推动上一级循环,以至整个企业循环不停转动。通过各方面的循环,把企业各项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纳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总的预定质量目标。因此, PDCA循环的转动,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组织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是整个企业全体职工推动的结果。

Page 20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②及时总结,循环向前。每通过一次 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使质量管理的车轮循环向前。 PDCA每循环一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一步,如图 3-15所示。

③按顺序循环进行。 PDCA循环一定要按顺序进行,它靠组织的力量来推动,像车轮一样向前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

图 3-15质量水平逐步上升

Page 20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问题诊断 ] 如何进行物流质量管理 某货运公司,多年经营业绩良好,虽然其间也有过几次经济纠纷和诉讼,但因标的不大,妥善处理后没有引起公司足够的重视。公司管理管理层面临着持续增长的经营业绩的压力,业务增长成为公司考核业绩的最重要的指标,对风险防范意识渐渐让位于市场的压力,对部分重要客户,无单放货也成了业务员维系客户关系的常用方法。 2003年,公司突然接到法院传票,因无单放货被收货人告上法庭,最终被赔偿超过 1000万元,数年心血付诸东流。

讨论:公司要如何进行质量管理才能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Page 20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质量管理统计方法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局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局部质量变化的规律性,并据此预测和推断总体的质量,从而进行质量控制。采用统计方法的程序是:( 1 )收集与整理数据;( 2 )依据已整理好的数据统计图表进行统计分析,若发现异常,需找出其影响因素,以便消除;( 3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总体质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Page 20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1.排列图法 排列图又称为巴雷特图,是 ABC分析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其作用是寻找影响质量问题的主次因素,以图形或曲线方式将这些因素表示出来。

一个质量问题往往有许多有关的影响因素,这些存在着关键的少数和次数的多数的规律,应用排列图法就是要找出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以便采取措施,给予控制。

Page 21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排列图的做法: ( 1 )收集一定期间的资料和数据,如造成废次品的因素和废次品的统计数字等。

( 2 )将各个质量影响因素造成的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率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在坐标轴上画出直方图,然后将累计点连接起来,即可形成所谓 ABC曲线或巴雷特曲线。 A 类占总影响因素的 20%以内,但造成不合格品率高达 70%左右; B 类占总影响因素的20%左右,造成的不合格率在 20%左右; C 类占总影响因素的 60%-80%,而造成的不合格品率则在10%以内。显然,如果能够解决 A 类影响因素,那么质量管理状况就会大为改观。

Page 21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3 )依上列资料绘制直角坐标,以左边的纵坐标表示数量;以右边的纵坐标表示频率(百分数,即各因素的数量在全部数据中的百分比);再将各影响因素按影响性质的数量排列在横坐标上,画出排列图。

举例说明如下: 某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质量管理时,依据一定时间内质量问题统计资料,如下所述。

装卸操作 4 次,损坏 78件;搬运操作 1 次,损坏4 件;包装操作 2 次,损坏 28件;火车运输 1 次,损坏 17件;汽车运输 1 次,损坏 3 件;入库操作1 次,损坏 21件;暂时堆存 2 天,损坏 4 件;情况不明的损失 1 件。试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改进措施。

Page 21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一: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各种影响因素,计算其损失比率和累计比率,如表 12-2所示。

表 3-7 某物流企业质量问题统计表

因素 损坏因素 损失数量 损失比率( % )

累计比率( % )

1装卸操作( 4

次) 78 50.00 50.00

2包装操作( 2

次) 28 17.95 67.95

3入库操作( 1

次) 21 13.46 81.41

4火车运输( 1

次) 17 10.90 92.31

5暂时堆存( 2

天) 4 2.56 94.87

6搬运操作( 1

次) 4 2.56 97.44

7汽车运输( 1

次) 3 1.92 99.36

8 其他 1 0.64 100.00

Page 21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二:依据表 3-7画出直方图,如图 3-16所示。

图 3-16损坏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图表,确定影响因素 1 、 2 为 A 类因素;因素

3 、 4 为 B 类因素;其余的 5 、 6 、 7 、 8 因素为 C 类。首先应该对A 类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找出解决的对策并付诸实施。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损失因素

数量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损失数量损失比率

Page 21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检查法检查是对物流质量和工作、工作质量进行判断,为质量管理提供数据的重要工作。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决定是否进行质量检查一般按以下情况做出是否检查的判断: ⑴上一环节有可靠的质量管理系统和符合要求的工程能力(工程能力大于 1 ),则可完全信赖,决定免检。这样既对到货的质量有充分把握,又可节省检查费用、人力和时间,简化验收程度。

Page 21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⑵到货中有不合格品存在,使用时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在对损失的程度和费用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如果检查费用大于使用不合格品所造成的费用,则可决定免检。但是,如果检查费用不大于损失费,而是低一些,则一般以检查为好。

第二,决定检查方式 一般来说,检查分为全检和抽检两种,决定选择检查方式依据如下:

⑴全检。当混入不合格品会对使用造成极大的危害或异常贵重的物资时;当检查费用很低时;当货物批量小,没有抽样检查价值,应决定全检。

Page 21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⑵抽检。需要破坏被检物或降低其使用价值时;检查费用高,耗费大时;时间紧迫,力量不足时。到货批量太大,无法进行抽检时;检查项目太多,不可能全部实施检查时;全数检查的结果,会形成供货单位的依赖情绪,不利于促进供货单位质量系统的改进时,可决定抽检。

第三,决定抽样方式。确定进行抽样检查后,还要决定如何抽样,采取何种抽取层次及数量等问题。一般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次、二次、多次和连续抽样方式。

Page 21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四,检查结果的处理。 对合格与否进行判断后,需对到货进行整批处理。其中的重要方法是根据预先确定的不合格率界限或不合格率范围,进行整批验收、整批退货和进行其他处理。

3.分层法 分层法又称为分类法,是将零乱的质量数据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并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原因的一种方法。它可使杂乱的数据和错综复杂的因素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找出主要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分层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通常有以下几种:按操作者的年龄、技术等标志分;按材料的产地、制造厂、成分、 尺寸、批量、型号等标志分;按设备的日期、班次等标志分。另外还可以按操作方法、环境、工序、测量方法等标志分。分层法常与质量管理的其他方法结合使用,经过分层整理的数据,再利用其他方法整理成图表,更便于进行质量分析。

Page 21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四节 物流信息管理 一、物流信息及分类信息是具有价值性、实效性、经济性,可以减少或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信息、情报、资料和知识。物流信息指的是在物流活动中产生和使用的必要信息,是由物流活动引起并能反映物流活动实际状况、特征及发展变化,并被人们处理了的对物流有用的数据、情报、指令、消息的统称。

Page 21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一)按广义和狭义分类 从狭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如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有关的信息。

从广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含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它与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消息相互交融密切关系。

物流信息概括说是由包括伴随物流活动而发生的系统内部信息(包括物流流转信息、物流作业信息、物流控制层信息和物流管理层信息)和在物流互动以外发生的但提供给物流活动使用的信息(包括供货人信息、客户信息、订货合同信息、交通运输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以及来自有关企业内部生产、财务等部门与物流有关的信息)组成。

Page 22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按信息的作用不同分类 1 .计划信息。指尚未实现的,但已当作目标确认的一类信息,如物流量计划、仓库吞吐量计划、与物流活动有关的国民经济计划、工农业产品产量。

2 .控制及作业信息。指物流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信息,如库存种类、库存量、在运量、运输工具状况、物价、运费等。这类信息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动态性,更新速度快,并且富有时效性,即只有得到信息才有用,否则将变得毫无价值。

Page 22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统计信息。指在物流活动结束后,对整个物流活动进行总结、归纳的信息。已产生的统计信息都是一个历史性的结论,是恒定不变的。但新的统计结果不断出现,从而从总体看来具有动态性。统计信息的作用是用以正确掌握过去的物流活动及规律,以指导物流战略发展和制定计划。物流统计信息也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信息。

4 .支持信息。指能对物流计划、业务、操作有影响或有关的文化、科技、产品、法律、教育、民俗等方面的信息,如物流技术的革新、物流人才需求等。这类信息不仅对物流战略发展有价值,而且也能对控制、操作起到指导、启发的作用,是可以从整体上提高物流水平的一类信息。

Page 22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按信息的加工程度不同分类 信息按加工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信息分成如下两类: 1.原始信息。原始信息是指未加工的信息,它是信息工作的基础,也是最有权威性的凭证性信息,一旦有需要,可从原始信息中找到真正的依据。原始信息是加工信息可靠性的保证。

2 .加工信息。加工信息是对原始信息进行各种形式和各个层次处理后的信息。这种信息是原始信息的提炼、简化和综合,它可以大大缩小信息存量,并将信息整理成有使用价值的数据和资料。

Page 22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四)按活动领域分类物流各个分系统、各不同功能要素领域,由于物流活动性质有区分,信息也有所不同。按这些领域分类,有运输信息、仓储信息、装卸信息等,甚至更细化分成集装箱信息、托盘交换信息、库存量信息、汽车运输信息等。

Page 22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条码技术当今,条码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馆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管理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它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率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Page 22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一)条码的概念 条码( Bar Code)是“由一组排列规则的条、空以及字符组成的,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代码。(国标)主要用以表示物品的名称、产地、价格、种类等。它是全世界通用的商品代码表示方法。条码的结构是由若干个黑色的“条”和白色的“空”所组合成的一个单元。这个条码单元中黑色条对光线的反射率低,而白色空对光线的反射率高,再加上条与空格宽度不同。就能使扫描光线产生不同的反射接收效果,在光电转换成不同的电脉冲。这些电脉冲就是信息。电脉冲通过网络即可传输其含有的信息。

Page 22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条码的种类 条码的分类方法有多种,若根据条和空的排列方式不同,条码可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若根据应用的领域不同,又可分为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等。常见的码制有如下几种。

1 .一维条码 ( 1 ) EAN 条码。它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的一种条码,即国际通用商品条码。主要用于商品识别。

( 2 ) UPC 条码。它是一种长度固定、连续的条码,即统一产品条码,它由美国统一编码委员会制定,主要用于美国和加拿大地区。

Page 22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3 )标准 39码。为目前国内企业内部自定义码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条码的长度和信息,编码的信息可以是数字,也可以包含字母,主要用于工业、图书以及票据的自动化管理。

( 4 )库得巴码。主要用于血库、图书馆、包裹等的跟踪管理。

( 5 )交叉二五码( ITF25码)。它是一种用条与条之间的间隔(即空)表示信息的连续、非定长、具有自动校验功能的双向条码,主要用于包裹、仓储、运输和国际航空机票编号等物流管理。

Page 22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二维条码。二维条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的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条、空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一种条码。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另外,它还具有对不同的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

就本质而言,二维条码是一种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能表示信息的高密度、高信息质量的数据文件,国外称之为便携式数据文件、自备式数据库或纸上网络等。它在一平方英寸内可记录高达 2000个字符信息,是各种大量且高可靠性信息实现存储、携带并自动识别的技术手段。如图 3-17所示,是 PDF417二维条码。

Page 22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商品条码。商品条码是以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的商品为对象,以单个商品为单位使用的条码,主要有EAN和 UPC两种码制。我国通用商品条码标准采用EAN条码。 EAN商品条码包括标准版商品条码和缩短版商品条码。

( 1 ) EAN标准版商品条码。它由 13位数字码及相应的条码符号组成,如图 11-2所示。图由左侧空白区、起始符、左侧数据符、中间分隔符、校验符、终止符、右侧空白区及供人识别字符组成。 13位数字码的构成如表 3-18所示。 X13 X 12 X 11 X 10 X 9 X 8 X 7 X 6 X 5 X 4 X 3 X 2 X 1

图 3-18 EAN 标准版商品条码

Page 23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表 3-8 EAN-13条码的数字码三种结构

结构种类 厂商识别代码 商品项目代码 校验码

结构一X13 X 12 X 11 X 10

X 9 X 8 X 7

X 6 X 5 X 4 X

3 X 2

X 1

结构二X13 X 12 X 11 X 10

X 9 X 8 X 7

X 5 X 4 X 3 X

2

X 1

结构三X13 X 12 X 11 X 10 X 9 X 8 X 7 X 6

X 5

X 4 X 3 X 2 X 1

Ⅰ. 前缀码由 2 ~ 3 位数字( N13N12或N13N12N11)组成,是 EAN分配给国家(或地区)编码组织的代码。前缀码并不代表产品的原产地,而只能说明分配和管理有关厂商识别代码的国家(或地区)编码组织。

Page 23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EAN将“ 690 ~ 695”分配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使用。当 N13N12N11 为 690 、 691时,EAN/UCC-13代码采用“结构一”;当N13N12N11 为 692 、 693时,采用“结构二”;“结构三”暂未采用。

Ⅱ.厂商识别代码由 7 ~ 9 位数字组成,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分配和管理。

Ⅲ.商品项目代码由 3 ~ 5 位数字组成,由厂商负责编制。

Ⅳ.校验码为 1 位数字,用来校验 N13 ~ N2的编码正确性。

Page 23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2 ) EAN缩短版商品条码。它由 8 位数字码及相应的条码符号组成,如图 3-19所示。 8 位数字码是由前缀码、商品代码和校验码组成。

图 3-19 EAN-8 条码

Page 23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 .物流条码。物流条码是物流过程中的以商品为对象、以集合包装商品为单位使用的条码。目前现存的条码码制多种多样,但国际上通用、公认的物流条码码制只有以下三种。

( 1 ) ITF-14条码是一种连续、长度固定、具有自校验功能并且条、空均表示信息的双向条码:ITF-14条码的字符集、字符的组成与交叉二五码相同,它由矩形保护框、左侧空白区、条码字符、右侧空白区组成,如图 3-20所示。

图 3-20 ITF-14 条码

Page 23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2 ) UCC/EAN-128条码是一种连续型、非定长、有含义的高密度条码,由双字符起始符号、数据号、校验符、终止符及左、右侧空白区组成,如图 3-21所示。它能跟多地标示贸易单元中需要表示的信息,如产品批号、数量、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和交货地点等,是物流条码实施的关键,是使信息伴随着货物流动的全面、系统、通用的重要商业手段。

图 3-21 UCC/EAN-128 条码

Page 23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3 )物流 EAN-13条码。结构与商品 EAN-13条码无异。

在物流供应链中选用条码时,要根据货物和商品包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条码码制。一般而言,单个大件商品,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商品的包装箱常采用 EAN-13条码;定量储运包装箱常采用 ITF-14或 UCC/EAN-128条码,包装箱内可以是单一商品,也可以是不同的或多件拥有小包装的商品。

Page 23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物流条码与商品条码的区别。如表 3-9所示。 表 3-9 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的区别

应用对象 包装形状 应用领域

商品条码向消费者销售的商品 单个商品包装 POS系统、补充

订货管理

物流条码物流过程中的商品

集合包装 ( 纸箱、集装箱等 )

出入库、拣选、运输等管理

Page 23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1 .标志意义不同。商品条码是最终消费品的消费单元上的标识,通常是单个商品的唯一标识,用于零售业现代化的管理;物流条码是储运单元(或称贸易单元)的唯一标识,通常标识多个或多种商品的集合,它标贴于商品的外包装(又称大包装或运输包装)上,以供物流过程中的收发货、运输、装卸、仓储、分拣及配送等环节识别,用于物流的现代化管理。

Page 23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服务领域不同。商品条码服务于供应链中的消费环节。商品一经出售到最终用户手中,商品条码就完成了其存在的价值,商品条码在零售业的POS系统中起着单件商品的自动识别、自动寻址、自动结账等作用,是零售业实施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基础。物流条码服务于供应链中除消费环节之外的所有环节。生产厂家生产出产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分拣、配送直至零售商店,物流条码是这些众多环节中的唯一标识,因此它涉及面更广,是多种行业共享的通用数据,实现了对产品的跟踪管理。

Page 23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 .信息容量不同。商品条码采用 EAN/UPC码制。由一个 13位或 8 位数字以及条码符号组成,其长度固定,信息容量少;物流条码主要采用 UCC/EAN-128码制,是一个可变长度,可表示多种含义、多种信息的条码,是货运包装的唯一标识,可表示货物的体积、重量、生产日期及批号等信息,是贸易伙伴根据贸易活动中共同的需求,结过协商统一制订的。

Page 24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 .标准维护不同。商品条码是一个国际化、通用化、标准化商品的唯一标识,是零售业的国际化语言,其标准无需增减更新,便于维护;物流条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伙伴对各种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应运而生的,其应用不断扩大,内容也不断丰富,条码的内容可适时增减,维护条码标准的难度也增大。因此,及时沟通用户需求,传达标准化机构有关条码应用的变更内容,是确保国际贸易中物流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障之一。

Page 24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物流单元条码放置的位置原则,在相邻的面上放置两个标签:一个放在短面的右边,一个放在长面的右边,如图 3-22所示。

图 3-22 物流单元条码放置的位置

Page 24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四)条码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 1 .库存管理。通过对条码的识别,掌握入库、出库、库存数量、库内位置的信息,以支持库存管理和库内作业。

2 .物品的重点管理。根据条码信息,可以通过相关软件自动生成 ABC的分类,从而支持了重点管理。

3 .配送领域。在配送工作时,根据条码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拣选或分货,实现配货作业。

4 .电子数据交换。作为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基础数据。

Page 24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5 .供应链管理。通过对条码的识别,企业可以随时了解有关物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并且及时做出反应。当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的 ECR(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有效客户反应 ) 、 QR(Quick Response,快速反应 ) 、 CRP(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Program,连续库存补充计划 ) 等供应链管理策略,都离不开条码技术的支持。条码是实现 POS系统(Point of Sale,销售时点信息系统 ) 、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 ) 、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

Page 24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6 .物流管理。通过条码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统计、结算、分析等管理活动。

7 .沟通国际物流。现代物流的趋势国际化,条码实际上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商品语言,通过对条码的识别,可以进行国际间的沟通,就省却了不同国家语言文字的转换问题,有力地支持了物流的国际化。

Page 24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问题诊断 ] 夏普仓库管理系统的条码化 日本夏普电子公司多年来采用条码化的仓库管理系统。过去以纸为基础的作业方式,在发货和入库方面,每月约有 200个错误发生,错误发生后,往往需要几个月来跟踪这些差异,以免扩大其影响。现在每一件货物出入库时,操作员马上把货物上的条码用手持式激光数据采集器识读,通过数据采集器把数据及时地送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和管理。仓库作业数呈二位数字增加,人员数却没有增加,且库存精度达到百分之百;发货和进货作业的差异率降为零,而且一些劳动量大的工作也压缩了。 仓库管理实现现代化管理手段,条码技术是保证仓库作业优化,充分利用仓库空间,快速便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创汇增值的优先手段。

Page 24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条码阅读器是条码应用系统的数据采集设备,它可以快速、准确的采集到条码表示的数据源,并将这一数据送给计算机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运行速度、存储能力有了极大提高,而计算机的数据输入却成了影响计算机发挥潜力的一个重要障碍。便携式数据采集器很好的解决了计算机数据输入中的“瓶颈”问题,大大提高了整个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实用性,使计算机系统的普遍使用成为可能。

计算机是条码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存储与处理设备。由于计算机的存储量大,运行速度快,使许多繁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方便。迅速、准确,大幅度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在商业的应用,使得整个商场的进、销、存等各项业务构成了一个强大、协调的体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讨论:  ( 1 )仓库管理条码化,为夏普带来了哪些进步?  ( 2 )条码系统有哪些组成?

Page 24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无线电频率识别的简称。它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与一般的接触式识别技术 POS条码系统不同,射频识别属于非接触式识别技术,是对条码技术的补充和发展。它避免了条码技术的一些局限性,可实现非接触目标、多目标和运动目标识别,为大量信息的储存、改写和远距离识别奠定了基础,在物流、交通运输、证照防伪、电子支付、出入控制等行业显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1 .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 1 ) 射频识别技术的概念。射频 (Radio Frequency, RF)技术是一种无线电通信技术,具有不局限于视频、更宽的覆盖面和低成本的优点。

Page 24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射频识别技术主要用于对运动或静止的标签进行不接触的识别,其技术基础是射频技术,通过在物流主体(如货架、汽车、自动导向车辆、宠物等)上贴置电子标签(又称“标签”),用射频技术进行电磁波射频扫描,就可以从标签上识别物流对象的有关信息,以进行直接读写或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信息传输。

射频识别的距离可达几十厘米至几米,根据读写方式的不同,可输入数千字节的信息,而且保密性好。射频识别系统的传输距离取决于许多因素,如传输频率、天线设计等。运用 RFID还应考虑反射距离、工作频率、标签的数据容量、尺寸、重量、定位、响应速度和选择能力等。

Page 24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2 )射频识别技术同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的比较。自动识别技术是信息数据自动识读、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近几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条码技术、磁条(卡)技术、光学字符识别、射频识别、 IC卡识别和声音识别等集计算机、光、机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比较。

光学字符识别由于首读率(即一次性识读成功的概率)不高,输入速度和可靠性不如条码,正逐步被条码技术所取代;视觉和声音识别目前还没有被很好地推广应用。以下就条码技术、磁条(卡)技术、IC卡识别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做一简单比较。

Page 25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①条码技术。条码成本最低,适用于大量需求,而且数据不必更改的场合。多数条码采用纸制材料,较易磨损,而且数字量小。

②磁条(卡)技术。磁条(卡),如信用卡、银行ATM卡、电话磁卡等,其数据可读写,即具有现场改造数据的能力,且成本低廉,但易被伪造。

③IC卡识别技术。 IC卡具有独立的运算和存储能力,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好,但价格稍高。

④射频识别技术。其最大的优点是具有非接触式识读能力,射频标签要比条码标签具有放置方面的灵活性,允许“在飞行中识别”物品,且能同时识别多个物品,射频标签是封装式的,不易损坏,适合于恶劣环境下使用,故而几乎不需要任何保养工作。

Page 25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 RFID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鉴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优势, RFID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物流、交通运输、工业自动化、安全认证、身份识别等众多领域。最流行的应用是在交通运输管理(汽车和货箱身份鉴别)、路桥收费、门禁保安、自动化生产和货物标签等方面。其他运用包括工具识别、人员监控、包裹和行李分类、车辆监控、物料跟踪和货架识别等。

Page 25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1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及交通管理。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但是人工收费系统常造成交通堵塞。在高速公路中运用 RFID技术,可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在携带标签的车辆高速通过收费站的同时自动完成收费。如,香港的车辆自动识别系统——驾易通,采用的主要技术就是射频识别技术。目前香港已经有约 8 万辆汽车装上了电子标签,装有电子标签的车辆通过装有射频扫描器的专用隧道、停车场或高速公路路口时,无需停车缴费,大大提高了行车速度。广东佛山市 1996年安装了RFID系统用于自动收取路桥费,车辆可在每小时250千米的速度下用少于 0.5毫秒的时间被识别,正确率高达 100%,从而提高了车辆通过率,缓解了公路交通的拥挤。

Page 25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2 )生产线自动化。在生产流水线上应用 RFID技术可实现自动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改进了生产方式,节约了成本。例如,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在装配流水线上应用射频技术,实现了由用户定制产品的生产方式。他们在装配流水线上安装 RFID系统,使用可重复使用带有详细的汽车定制要求的标签,在每个工作点都设有读写器,以保证汽车在每个流水线工作站上都能按定制要求完成装配任务,从而得以在装配出上百种不同款式和风格的宝马汽车。

Page 25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3 )仓储管理。在仓储管理中应用 RFID系统,实现了实时货位查询和货位动态分配功能,大幅度减少了查找货位信息的时间,提高了查询和盘点精度,大大加快了出、入库单的流转速度,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仓储运作与管理的工作效率,增强最信息处理能力,满足了现代物流管理模式下仓储管理系统的要求。

Page 25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四、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是一种在公司与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商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处理。 EDI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计算机应用、通信网络和数据标准化。其中计算机应用是 EDI的条件,通信环境是 EDI应用的基础,标准化是 EDI的特征,这三个要素互相衔接、互相依存,构成了EDI的基础框架。

Page 25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1 . EDI概述 EDI是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国际)。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了企业之间及时的数据交换和数据资源共享。对于物流领域而言,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已经成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的运用大大地提升了物流管理水平,在物流国际化趋势下,这个系统又成为支撑经济全球化和物流国际化的重要手段。

Page 25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 . EDI应用的领域 在 EDI应用 20多年来,使用 EDI较多的产业可划分为以下四类。

( 1 )制造业。准时生产( JIT)以减少库存量及生产线待料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 2 )贸易运输业。快递通关报检、经济利用运输资源,降低贸易运输空间、成本与时间的浪费。

( 3 )流通业。快递反应( QR),减少商场库存量与空架率,以加速商品资金周转、降低成本。建立物品配送体系,以完成产、存、运,销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

( 4 )金融业。 EFT电子转账支付,减少金融单位与其用户之间交通往返的时间与现金流动风险,并缩短资金流动所需的处理时间,提高用户资金调度的弹性,在跨行服务方面,更可使用户享受到不同金融单位所提供的服务,以提高金融业的服务质量。

Page 25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 知识扩展 ] 智能物流的主要支撑技术智能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中某些问题的能力。智能物流的未来发展将会体现出四个特点:智能化,一体化和层次化,柔性化与社会化。

Page 25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1.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光、机、电、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技术。它通过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体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它能够帮助人们快速而又准确地进行海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输入,目前在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自动识别技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步形成规模,经过近30年的发展,自动识别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由条码识别技术、智能卡识别技术、光字符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组成的综合技术,并正在向集成应用的方向发展。

Page 26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它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时变的数据集合,数据仓库的目标是把来源不同的、结构相异的数据经加工后在数据仓库中存储、提取和维护,它支持全面的、大量的复杂数据的分析处理和高层次的决策支持。数据仓库使用户拥有任意提取数据的自由,而不干扰业务数据库的正常运行。

Page 26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3.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就是探索研究用各种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途径,使人类的智能得以物化与延伸的一门学科。它借鉴仿生学思想,用数学语言抽象描述知识,用以模仿生物体系和人类的智能机制,目前主要的方法有神经网络、进化计算和粒度计算三种。

Page 26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五、销售时点信息系统 (一)销售时点信息系统概述 销售时点信息系统( Point of Sale, POS),是指通过能够自动读取信息的设备,如收银机又称POS机,在销售商品时,直接读取和采集商品销售的各种信息,如商品名称、单价、销售数量、销售时时、销售的店铺和购买的顾客等,然后通过通信网络或计算机系统将读取的信息,传输至管理中心进行数据的处理和使用。 POS系统是信息采集的基础系统,是整个商品交易活动或物流活动的信息传输的最基本的环节。 POS系统最早应用于零售业,现在其应用范围从企业内部扩展到整个供应链。 POS系统的结构如图 3-24所示。

Page 26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 POS系统的运行 POS系统的运行由以下 5 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店铺销售商品都贴有表示该商品信息的条码

或 OCR(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标签。

第二步,在顾客购买商品结账时,收银员使用扫描读数仪自动读取商品条码标签或 OCR标签上的信息,通过店铺内的微型计算机确认商品的单价,计算顾客购买总金额等,同时反馈给收银机,打印出顾客购买清单和付款总金额。

第三步,各个店铺的销售时点信息,通过 VAN以在线联结方式即时传送给总部或物流中心。

Page 26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第四步,在总部、物流中心和店铺利用销售时点信息,进行库存调整、配送管理、商品订货等作业。通过对销售时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来掌握消费者购买动向,找出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品种配置、商品陈列、价格设置等方面的作业。

第五步,在零售商与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批发商、生产厂家、物流业者等)结成协作伙伴关系(也称为战略联盟)的条件下,零售商利用 VAN以在线联结的方式,把销售时点信息及进传送给上游企业。这样,上游企业可以利用销售现场最及时准确的销售信息制订经营计划,进行决策。例如,生产厂家利用销售时点信息进行销售预测,掌握消费者购买动向,找出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把销售时点信息和订货信息进行比较分析来把握零售商的库存水平,以此为基础制订生产计划和零售商库存连续补充计划( Continuous Replenishment Program, CRP)。

Page 26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 POS系统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1.单品管理、职工管理和顾客管理。零售业的单品管理,是指对店铺陈列、展示、销售的商品,以单个商品为单位进行销售跟踪和管理的方法。由于POS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了单个商品的销售信息,因此, POS系统的应用使高效率的单品管理成为可能。

职工管理是指通过 POS终端机上的计时器的记录,依据每个职工的出勤状况、销售状况(以月、周、日甚至时间段为单位)进行考核管理。

顾客管理是指在顾客购买商品结账时,通过收银机自动读取零售商发行的顾客 ID卡或顾客信用卡,来把握每个顾客的购买品种和购买额,从而对顾客进行分类管理。

Page 26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2.自动读取销售时点的信息。在顾客购买商品结账时, POS系统通过扫描读数仪自动读取商品条码标签或 OCR标签上的信息,在销售商品的同时获得实时的销售信息,这是 POS系统的最大特征。

3.信息的集中管理。在各个 POS终端获得的销售时点信息,以在线联结方式汇总到企业总部,与其他部门发送的有关信息一起由总部的信息系统加以集中,并进行分析加工,如,把握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以及新商品的销售动向,对商品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销售量和销售时间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对商品店铺陈列方式、促销方法、促销期间、竞争商品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等。

Page 26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4.连接供应链的有力工具。供应链上参与各方合作的主要领域之一是信息共享,而销售时点信息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通过它能及时把握顾客的需要信息,供应链的参与各方可以利用销售时点售时点信息并结合其他的信息,来制订企业的经营计划和市场营销计划。目前,领先的零售商正在与制造商共同开发一个整合的物流系统CFAR( Collaboration Forecasting and Peplenishment,整合预测和库存补充系统),该系统不仅分享 POS信息,而且一起联合进行市场预测,分享预测信息。

Page 26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六、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 20世纪 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学研究新成果,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GIS应用于物流分析,主要是指利用 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国外公司已经开发出利用 GIS为物流分析提供专门的工具软件。完整的 GIS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

Page 26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七、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是利用多颗通信卫星对地面目标的状况进行精确测定的系统。可以实现运行车辆的全程跟踪监视,并通过相关的数据和输入的其他系统相关数据进行交通管理。

GPS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导航。三维导航既是 GPS的首要功能,也是它的基本功能。飞机、船舶、火车、汽车以及步行者都可以利用 GPS导航接收器进行导航。

车辆跟踪。利用 GPS和电子地图可以实时显示出车辆的实际位置,并任意放大、缩小、还原、换图;可以随目标移动,使目标始终保持在屏幕上;还可实现多窗口、多车辆、多屏幕同时跟踪。利用该功能可对重要车辆和货物进行跟踪运输。

Page 27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提供出行路线。提供出行路线规划是汽车导航系统的一项重要辅助功能,它包括自动线路规划和人工线路设计。自动线路规划是由驾驶者确定起点和目的地,由计算机软件按要求自动设计最佳行驶路线,包括最快的路线、最简单的路线、通过高速公路段次数最少的路线等的计算。人工线路设计是由驾驶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地设计起点、终点和途径点等,自动建立线路库。线路规划完毕后,显示器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设计线路,并同时显示汽车运行路径和运行方法。

Page 27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信息查询。为用户提供主要物标,例如旅游景点、宾馆、医院等数据库,用户能够在电子地图上根据需要进行查询。查询资料可以文字、语言及图像的形式显示,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其位置。同时,监测中心可以利用监控锻台,对区域内的任意目标所在位置进行查询,车辆信息将以数字形式在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

交通指挥。交通指挥中心可以监测区域内车辆运行状况,对被监控车辆进行合理调度。指挥中心也可随时与被跟踪目标通话,实行管理。

紧急援助。通过 GPS定位和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对遇有险情或发生事故的车辆进行紧急援助;监控台的电子地图显示求助信息和报警目标,规划最优援助方案,并以报警声光提醒值班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Page 27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互动地带】 1.当前我国民营快递领域有两类组织方式,一类是直营式网络组织,如顺丰速运;另一类是加盟式网络组织,如申通。

你认为这两种方式各有什么优劣势? 2.你认为生产企业、零售企业和物流企业在控制物流成本方面的侧重点有什么异同?

3.你认为该如何提高物流服务的满意度?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应包括哪些?

Page 27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Page 27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思考训练】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 1.目前物流企业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有哪些? 2.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3.物流服务质量的内涵是什么 ? 4.物流信息分为哪几类 ?

Page 27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阅读分析以下案例:上海通用汽车物流成本管理案例分析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运行: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树立物流总成本观念,增强全员的物流成本意识;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寻找降低成本的切入点。以上海通用公司为例,来看看他们是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的?

Page 276: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一、精益生产及时供货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汽车制造厂商采取了价格竞争的方式来应战。在这个背景下,大家都不得不降低成本。而要降低成本,很多厂家都从物流这个被视作“第三大利润”的源泉入手。有资料显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一般的物流成本起码占整个生产成本的 20%以上,差的公司基本在30%到 40%,而国际上物流做得比较好的公司,物流的成本都控制在 15%以内。上海通用在合资当初就决定,要用一种新的模式,建立一个在“精益生产”方式指导下的全新理念的工厂,而不想再重复建造一个中国式的汽车厂,也不想重复建造一个美国式的汽车厂。

Page 277: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精益生产的思想内涵很丰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像丰田一样――即时供货 (JIT, JustInTime),即时供货的外延就是缩短交货期。所以上海通用在成立初期,就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支撑下,运用现代的物流观念做到交货期短、柔性化和敏捷化。从这几年的生产实践来说,上海通用每年都有一个或以上新产品下线上市,这是敏捷化的一个反映。而物流最根本的思想就是怎样缩短供货周期来达到低成本、高效率。这个交货周期包括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再从零部件到整车,每一段都有一个交货期,这是敏捷化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Page 278: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二、循环取货驱除库存“魔鬼” 上海通用目前有四种车型,不包括其中一种刚刚上市的车型在内,另外三种车型零部件总量有 5400多种。上海通用在国内外还拥有 180家供应商,拥有北美和巴西两大进口零部件基地。那么,上海通用是怎么提高供应链效率、减少新产品的导入和上市时间并降低库存成本的呢?为了把库存这个“魔鬼”赶出自己的供应链,通用的部分零件例如有些是本地供应商所生产的,会根据生产的要求在指定的时间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去生产。这样,因为不进入原材料库,所以保持了很低或接近于“零”的库存,省去大量的资金占用。

Page 279: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有些用量很少的零部件,为了不浪费运输车辆的运能,充分节约运输成本,上海通用使用了叫做“牛奶圈”的小技巧:每天早晨,上海通用的汽车从厂家出发,到第一个供应商那里装上准备好的原材料,然后到第二家、第三家,依次类推,直到装上所有的材料,然后再返回。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所有供应商空车返回的浪费。前两年还很少有人关注汽车物流,可现在它俨然成了汽车业的香饽饽,很多公司都希望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来提高竞争力。作为国内最大的中美合资汽车企业,上海通用是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的?而且,不同供应商的送货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在信息交流、运输安全等方面,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要想管好它,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很大的人力资源。所以

Page 280: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上海通用改变了这种做法。上海通用聘请一家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由他们来设计配送路线,然后到不同的供应商处取货,再直接送到上海通用,利用“牛奶取货”或者叫“循环取货”的方式解决了这些难题。通过循环取货,上海通用的零部件运输成本下降了30%以上。这种做法体现了上海通用的一贯思想:把低附加价值的东西外包出去,集中精力做好制造、销售汽车的主营业务,即精干主业。

Page 281: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三、建立供应链预警机制追求共赢 上海通用所有的车型国产化都达到了 40%以上,有些车型已达到 60%甚至更高。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资源优势,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海通用也因此非常注意协调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上海通用采取的是“柔性化生产”,即一条生产流水线可以生产不同平台多个型号的产品,如同时生产别克标准型、较大的别克商务旅行型和较小的赛欧。这种生产方式对供应商的要求极高,即供应商必须处于“时刻供货”的状态,会产生很高的存货成本。而供应商一般不愿意独自承担这些成本,就会把部分成本打在给通用供货的价格中。如此一来,最多

Page 282: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也就是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了上游供应商那里,并没有真正降低整条供应链的成本。为克服这个问题,上海通用与供应商时刻保持着信息沟通。公司有一年的生产预测,也有半年的生产预测,生产计划是滚动式的,基本上每星期都有一次滚动,在此前提下不断调整产能。这个运行机制的核心是要让供应商也看到公司的计划,让他们能根据通用的生产计划安排自己的存货和生产计划,减少对存货资金的占用。如果供应商在原材料、零部件方面出现问题,也要给上海通用提供预警,这是一种双向的信息沟通。万一某个零件预测出现了问题,在什么时候跟不上需求了,公司就会利用上海通用的资源甚至全球的资源来做出响应。新产品的推出涉及到

Page 283: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整个供应链,需要国内所涉及到的零部件供应商能同时提供新的零部件,而不仅仅是整车厂家推出一个产品这么简单。作为整车生产的龙头企业,上海通用建立了供应商联合发展中心,在物流方面也制作了很多标准流程,使供应商随着上海通用产量的调整来调整他们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变化很大,某一产品现在很热销,但几个月后就可能需求量不大了。上海通用敏捷化的要求就是在柔性化共线生产前提下能够及时进行调整。但这种调整不是整车厂自己调整,而是让零部件供应商一起来做调整。市场千变万化,供应链也是千变万化的,对突发事件的应变也是如此。某段时间上海通用在北美

Page 284: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的进口零部件出现了问题,就启动了“应急计划”,不用海运而改用空运。再比如考虑到世界某个地区存在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将对供应链产生影响,上海通用就尽可能增加零部件的库存,而且也预警所有的供应商,让他们对有可能受影响的原材料进行库存。供应链归根结底就是要贯彻一个共赢的概念。

分组讨论下列问题:上海通用汽车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能用在其他行业吗?

Page 285: 物 流 基 础 崔国成  主编

【实训模拟】实践训练 -----快递服务 1 .实训项目:模拟快递企业收派服务 2 .实训目的:通过模拟快递企业收派服务,树立物流服务意识和质量控制意识。

3 .实训内容: ( 1 )模拟快递收件操作。 ( 2 )模拟快递派件操作。 ( 3 )模拟快递客服操作。 4 .实训组织:把全班同学按 5 人一组进行分组。 5 .实训考核:要求每位学生写出访问报告或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