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学校活动管理 第九章 教学工作管理 第一节 教学管理的思想基础...

26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1 第第 2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教教教 教教教 教教教 教 ;体

Upload: geneva

Post on 04-Jan-2016

1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7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四编 学校活动管理 第九章 教学工作管理 第一节 教学管理的思想基础 一、教学及师生关系的历史考察 1 、教学 2 、师生关系的历史考察 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 论 杜威先生为代表的“学生中心” 论 我国关于教学主体问题的讨论 教师主体观 ;学生主体观 ;双主体观. 二、师生关系的再认识 —— 派生主体观 1 、派生质量观 2 、派生主体观 三、教学思想要点 1 、教书与育人统一 2 、知识、能力和素质统一 3 、教师和学生的统一 4 、内容和方法的统一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编 学校活动管理 第九章 教学工作管理

第一节 教学管理的思想基础 一、教学及师生关系的历史考察 1 、教学 2 、师生关系的历史考察 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 论 杜威先生为代表的“学生中心” 论 我国关于教学主体问题的讨论 教师主体观 ;学生主体观 ;双主体观

二、师生关系的再认识——派生主体观 1 、派生质量观 2 、派生主体观 三、教学思想要点 1 、教书与育人统一 2 、知识、能力和素质统一 3 、教师和学生的统一 4 、内容和方法的统一 5 、课堂和生活的统一 6 、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统一 四、教学管理的任务和组织系统 1 、教学管理

2 、教学管理的任务 3 、教学管理组织机构 五、教学管理的依据 1 、坚守教学思想 2 、执行教学文件 3 、遵循教学规律 4 、参照教学诊断 六、教学管理制度及组织方式 1 、教学管理制度 学年制;学分制 2 、教学组织方式 个别教学制 ;班级教学制 ;小班化教学

第二节 教学行政管理 一、教学计划管理二、教学常规管理 教的常规 学的常规 课堂常规 教务行政常规 三、教学例行检查 开学初 学期中 学期末

四、教学资料归档 1 、教学资料归档的重要性 2 、归档的内容五、教学行政管理中的问题 1 、经验主义盛行 2 、管理人员素质 3 、信息化程度 4 、制度群建设

第三节 教学质量管理 一、教育(教学)质量 1 、教育(教学)质量

2 、教学质量的特征 教学质量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教学质量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教学质量是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统一 教学质量是长效性和短效性的统一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提出 1 、竞争加剧 2 、质量不尽人意 3 、质量管理面对多重挑战 4 、质量意识、观念有待于加强 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1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整体质量观 发展质量观 适应质量观 全体质量观 多元质量观 2 、建立质量标准 要不要确立标准? 谁来确定标准? 3 、检查教学质量 4 、教学质量的评价 5 、教学质量控制 控制什么? 谁来控制? 效果如何?

第四节 决战课堂——听课与评课一、听课与评课的理论基础 教育评价学基础 主体交往理论 他者;交往(异化);主体间性;话语伦理(学);共识 二、听课的原则、类型和技术 (一)为什么听颗 1 、听课的目的 2 、如何做合格的听众 (二)听课的原则 目的清晰 有所选择 谋取进步 避免干扰 转化角色 量力而为

(三)听课的类型 第一,检查性听课 第二,指导型听课 第三,交流性听课 第四,研究型听课 第五,选优型听课 (四)听课的技术 1 、作好听课准备 2 、进入角色 3 、把握要领

三、评课的形式和方法 (一)评课 1 、评课必须回答的问题 2 、对评课应有如下共识 3 、评课的认识误区 (二)评课的形式 个别交流式 集体讨论式 书面式 学生评教式 自我评价式 (三)评课方法(四)评价结果及其运用方式 1 、回到起点--为什么评价? 2 、评价信息的运用 3 、对评课结果的评价

第五节 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思想一、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思想方法(一) 1 、普遍可接受的质量标准是质量管理的起点而非终点 2 、教学质量管理是学校的组织责任,是学校管理独立

的职能 3 、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通过组织学习不断改进的过程 4 、学生是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关注的核心,他们是学校

教学活动主动的参与者,对教学质量进步承担特殊责任

5 、教学质量管理是系统性、结构化工程,与每个成员的每项工作相关

6 、教师的地位不可替代 7 、教学质量管理的重点是教学活动过程质量的

持续改进 8 、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是评价 9 、来自学校外部的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和支持是

必要条件 10 、教学质量管理不仅关心“做什么”,而且

关心“做的如何”,更强调“如何做的更好”

一、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思想方法(二)

二、建立以评价为手段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 、作为控制手段的评价——识别问题,纠正偏差 2 、作为政策依据的评价——引导、激励 3 、作为管理职能的评价——自我检查反思 4 、作为学习工具的评价——组织进化,成员专业化 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方法 1 、明确组织的使命和途径、标准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使命是什么? 学校的组织目标是否反映了社会需要?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各级组织需要完成哪些任务? 学校通过何种方式完成这些任务? 如何衡量具体工作和任务的完成情况?

2 、明确教学活动努力的方向 教学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有什么证据来证明教学目标在实现中? 各级组织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何种程度的

支持? 衡量教学目标的最后参照是什么?3 、评价组织活动效果,找到改进措施 具体教学活动成效如何? 如何有效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如何使学校目标更好反映社会需要? 如何更有效履行组织的使命?

4 、学校组织及所有成员必须经常自问的问题 你为什么做这些事情? 你如何做这些事情? 为什么你认为这种方式最佳? 难道没有改进的必要? 我们学校应该成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我们的工作是否有目标? 我们为了目标作出了哪些努力? 我们真的在进步吗? 有什么证据来证明我们的进步? 我们怎么能比过去和现在做锝更好?

第六节 研究性学习的有关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是 80 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普遍推崇实施的新课程模式

1 、研究性学习在外国2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背景 二、研究性学习在我国 1 、个别尝试 2 、国家实验 3 、全面推行 三、研究性学习特征 1 、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和探询组织学习活动 2 、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学习 3 、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由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负责完成的课

4 、研究性学习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 四、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 第一,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 第二,教学资源开发的困难 第三,有效管理上的困难 第四,评价上的问题 第五,研究性学习与升学的关系 第六,实践中有把研究性教学孤立起来的趋向

第七,教师态度的转变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五、研究性教学初探

第十章 德育工作管理一、德育1 、外来语 2 、我国的传统 3 、基本内涵和构成 4 、德育管理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全员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体验性原则

二、新时期德育管理问题的提出1 、恶化的社会道德风尚 2 、学校教育乏力,德育目标没有充分实现 3 、德育目标不断丰富,传统的德育和管理模式受到挑战

4 、方法有了改进的必要和可能 5 、国际学校教育的共同趋势 三、德育及管理工作陷入困境的原因 1 、外部刺激多元化 2 、社会行为失范 3 、简单的重复难以引起积极的反应 4 、教育的分割与无序5 、对教育成效的短期追求6 、德育评估上的困难

四、德育及管理工作中的问题1 、缺乏必要的目标分解2 、知识化明显(课程化) “德行即知识”(苏格拉底) “知识对德行很少帮助,或者甚至毫无帮助”(亚里士

多德) 知识是不能传递的3 、理论化,缺乏道德体验 4 、内容重复明显 5 、暴力化倾向严重 6 、意识形态化(政治化)

五、学校教育如何加强德育工作1 、确立合适的目标2 、组建互通的德育网络 3 、建立优良的德育及管理队伍 4 、加强制度建设5 、拓展德育渠道 6 、多样化

第十一章 健康管理一、健康——发展中的概念 没有生理缺陷和疾病 心理和谐 心灵(灵魂)安逸 二、健康——一个凝重的话题 1 、不(亚)健康主要表现身体方面肥胖;近视;矮小;营养不良;体质下降心理方面过于自我(垮掉的一代);心理脆弱;失衡;早衰心灵方面躁动不安;失去精神家园 2 、主要原因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社会进步中的竞争加剧

健康观念及健康教育落后三、“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蒋南

翔四、学校健康管理要面对的问题 1 、倡导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2 、坚持必要的卫生和体育标准 3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4 、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5 、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6 、引导个体的锻炼与心理调试

第十二章 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管理 一、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1 、必要性时代特征在变社会在变教学资料在变学生在变各种关系在变2 、重要性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学校管理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二、教师要不要搞科研一个真实的假问题1 、休谟难题 “ 是”(事实)与“应当”(价值) 2 、行动研究( Action Research)为行动而研究( Research for Action )对行动的研究( Research of Action )在行动中研究( Research in Action )3 、院校研究( Institutional Research)

三、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管理的主要目标 1 、推动科研创新2 、深化教学改革3 、促进教师专业化

四、教育科研管理的基本内容计划管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五、教育科研项目申报

案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