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26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Upload: kamal-rosario

Post on 30-Dec-2015

5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第一节 分面类表 第二节 标记制度 第三节分面分类法与体系分类法的特点. 分面分类法的概念. 分面分类法( Facet Classification) 是依据概念的分析与综合原理,将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主题概念组成 “ 分面 — 亚面 — 类目 ” 的结构体系,通过各分面内类目之间的组配来表达文献主题的一种文献分类法。也叫做组配分类法、分析-综合分类法。. 举例. 冒号分类法 CC 布利斯书目分类法(第2版) BC2 国际十进分类法 UDC, 在详细列类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各种组配方式,叫做体系-组配分类法,也叫做半分面分类法。.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第一节 分面类表第二节 标记制度第三节分面分类法与体系分类法的特点

Page 2: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分面分类法的概念

分面分类法 (Facet Classification) 是依据概念的分析与综合原理,将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主题概念组成“分面—亚面—类目”的结构体系,通过各分面内类目之间的组配来表达文献主题的一种文献分类法。也叫做组配分类法、分析 - 综合分类法。

Page 3: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举例冒号分类法 CC布利斯书目分类法(第 2 版) BC2国际十进分类法 UDC ,在详细列类

的基础上,广泛采用各种组配方式,叫做体系 - 组配分类法,也叫做半分面分类法。

Page 4: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分面分类法就其组成部分而言,与体系分类法基本一样,但其类表结构与标记方法不同于体系分类法。

Page 5: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第一节 分面类表

也像体系分类法一样设置若干个基本大类,但其基本大类的展开不像体系分类法那样形成等级列举结构,而是在各基本大类下列出若干个分面、亚面,各面内类目相互组配,从而形成组配式结构。

Page 6: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CC 分类法大纲A 科学B 数学C 物理学D 工程E 化学F 工艺G 自然科学与生物学H 地质学I 植物学J 农业K 动物学L 医学

M 应用科学N 艺术O 文学P 语言学R 宗教S 心理学T 教育学U 地理学V 历史学W 政治学X 经济学Y 社会科学杂论包括社会学Z 法律

Page 7: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分面分析法 分面 / 组面 / 面:是按某种分类标准

(分类特征)产生出来的一组类目。 分面分析法:是将整个知识领域和

一个个知识领域按不同的属性分解为若干个不同的分面,每个分面再分解为若干个亚面,每个亚面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更小的子面,面内列出所属各子目的一种编制分类表的方法。

Page 8: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分面分析法建立的分面类表由两个层次的分面结构组成。第一层次的分面结构是对整个知识领域进行分面所形成的基本分面结构。第二层次的分面结构是以第一层次的分面结构为依据,对某一知识领域进行分解所形成的分面结构;每一分面内按一定的分类特征列出所属各类。

Page 9: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CC 举例

CC 第一层次归纳为五种基本范畴(基本分面):本体、物质、能量、空间、时间。

CC 图书馆学的第二层次分面:图书馆类型、图书馆材料、图书馆活动、空间、时间。

Page 10: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 所 属 各 类

本体 图书馆类型 国家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儿童图书馆

物质 图书馆材料 图书、期刊、档案

能量 图书馆活动 分类、编目、流通、馆际互借

空间 空 间 中国、辽宁等

时间 时 间 20 世纪 80 年代等

Page 11: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分面引用次序与分面排列次序

1. 分面引用次序,是指各种分面被引用的先后顺序。

例一, CC 依据具体性递减原则,五个基本范畴的引用次序为“本体→物质→ 能量→空间→ 时间”,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类情况又规定各类具体的分面引用次序。

Page 12: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例二, BC2 依据目的性原则与依存原则确定的基本引用次序为“终端产品 →种类 →部件 →材料 →性质 →过程 →操作 →施动者或工具→空间 →时间”。依据这一基本引用次序,各类又指定具体的分面引用次序。

Page 13: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2. 分面排列次序,是指分类表中各个分面以及面内各类目排列的次序。分面类表的排列次序与引用次序一致,称为分面排列次序的顺排法,如 CC ;而分面类表的排列次序和引用次序相反,叫做分面排列次序的倒排法,如 BC2 。

Page 14: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BC2 的倒排法举例BC2 教育类表中分面引用次序为“受

教育者→教什么(课程) → 怎么教(教学方法) → 教育施动者(教师) → 教育环境→ 共同操作及其施动者→ 被考察的教育主题的观点 →地点和时间→ 通用复分”,而分面排列次序正好相反。

Page 15: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至于分面内各类目的排列,则与体系分类法同位类的排列方法基本相同

Page 16: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第二节 分面分类法的标记制度

一、分面标记制。概念:分面标记制,也叫分段标记

制、多维标记制,是用分面符号把类号分成若干段,使每一段的号码代表主题的一个方面,以显示类目组配结构的一种标记制度。

Page 17: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优点:能显示类目的组配结构,提示复合主题中各个主题因素及其联系,表达性强;适应新学科、新主题不断出现的状况,容纳性强;分类号中每段号码局部调整,便于集中某些文献,并为读者提供多途径检。缺点:编号方法复杂;号码较长。

Page 18: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分面符号,指分面分类法中为区分不同分面而采用的专用符号。分面符号有两种基本形式:

Page 19: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1. 字母或数字。如《土壤科学分类表》将土壤学分为 8 个分面,即种类、结构、成分、性质、过程、操作、实验技术、总论等,分别用 9 、8 、 7 、 6 、 5 、 4 、 3 、 1作为分面符号;每个分面划分出的亚分面或亚亚分面用一位或两位小写字母作为分面符号。

Page 20: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2. 标点符号。如 CC 中五个基本范畴分别用,;: . ‘ 作为分面符号。“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儿童图书馆图书分类工作”的类号为 2 , 61 ;43 : 51. 41‘N9 。(基本类图书馆学 / 儿童图书馆 / 图书 / 分类 / 中国/20 世纪 90 年代)

Page 21: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二、回溯标记制。概念:回溯标记制,也叫回归标记

制,是通过直接将分类表中的类号与位于其前的组面的类号组合,以表达一个复杂概念的一种标记制度。BC2 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例如:

Page 22: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J 教育JB 教育管理JK 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JMD 初等学校“初等学校课程管理”类号为

JMD+JK+JB→JMKB

Page 23: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回溯标记优点:号码简短;表达性和容纳性较强。缺点:配号复杂,类号不能进行轮排,无法提供多途径检索。

Page 24: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第三节 面分类法与体系分类法特点

二者共同之处:1. 它们都依据概念逻辑原理与科学分

类原理编制。2. 它们有共同的编制原则:文献保证

原则、用户保证原则、科学和教育上一致原则、与知识发展同步原则、稳定性原则、兼容性原则。

Page 25: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各自特点体系分类法 分面分类法

便于从学科、专业角度按类检索;清晰显示类目体系层次等级关系;号码简单;编制方法相对简单。局限:不能揭示专深主题;多元检索困难;不利于随时修订。

准确揭示复杂主题因素;随时生成或增补新的主题概念;多面标引,提供多途径检索;类表便于修订和管理。局限:类目直观性差;标记方法复杂;不适合分类排架。

Page 26: 第四章 分面分类法

本章小结

掌握:分面分类法概念、分面标记制的定义及其优缺点

熟悉:分面分析法了解:分面引用与排列次序、回溯

标记制、体系分类法与分面分类法各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