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22
不不不不不不不 一、 不不不不不不 不不不不不不 不不不不不不 不 不不 不不不 不不不不不不

Upload: quinlan-carver

Post on 30-Dec-2015

14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 模型的假设条件. 1、劳动力市场有两类人,生产能力可分为高低两个档次。 2、生产能力强意味着做什么事情都轻松 。 3、 雇主根据生产能力支付工资,向高者支付2,向低者支付1。 4、信息不对称,雇主不能观察劳动者的能力,只能凭借可信的信号来识别劳动者的能力。. ●. 劳动者传递信号的成本. ( 0< k < 1). ●. 文凭的信号作用. 对于高能力者. 对于低能力者.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二、期望效用理论三、风险偏好理论四、逆向选择模型五、信号传递模型六、信息甄别模型

Page 2: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1 、劳动力市场有两类人,生产能力可分为高低两个档次。 2 、生产能力强意味着做什么事情都轻松。 3 、雇主根据生产能力支付工资,向高者支付 2 ,向低者支付 1 。 4 、信息不对称,雇主不能观察劳动者的能力,只能凭借可信的信号来识别劳动者的能力。

● 模型的假设条件

Page 3: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 劳动者传递信号的成本

( )C e e

( 0<k<1 )( )C e ke

Page 4: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 文凭的信号作用

2 * 1 0

1 0 2 *

ke k

e

对于高能力者对于低能力者

1 * 1/e k

Page 5: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C,w

2

1

O 1 1/ke* e

C(e)=e

C(e)=ke

Page 6: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1 、保险市场有两类投保人,高风险和低风险。出事故概率分别为q 和 r ,于是 0<r<q<1 。 2 、两类人都有财产 w ,发生事故都会损失 L 。保费为 P ,自赔为 D 。 3 、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不知道某个具体的投保人是高风险还是低风险。

● 模型的假设条件

Page 7: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 投保人的效用

财产财产概率概率

低风险投保人低风险投保人 高风险投保人高风险投保人

w-Pw-P 1-1-rr 1-q1-q

w-P-Dw-P-D rr qq

( , ) ( ) (1 ) ( )EU D P ru w P D r u w P

( , ) ( ) (1 ) ( )EU D P qu w P D q u w P 高风险投保人

低风险投保人

Page 8: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D

D1

O P2 P

D0

P1 P0

高风险投保人的无差异曲线

低风险投保人的无差异曲线

Page 9: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 保险政策的甄别功能

D

O P

高风险投保人的无差异曲线

低风险投保人的无差异曲线

AA

BB

Page 10: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8.2.1 委托——代理关系假设

8.2 委托——代理关系

8.2.2 委托——代理的均衡合同

Page 11: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8.2.1 委托——代理关系假设

● 委托人和代理人

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

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模式●

Page 12: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8.2.2 委托——代理均衡合同

● 建立和维持委托——代理关系的困难

达成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

Page 13: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参与约束

如果要一个理性的代理人有任何兴趣接受委托人设计的机制的话,代理人在该机制下得到的期望效用必须不小于他在不接受这个机制时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

激励相容约束

给定委托人不知道代理人的类型的情况下,代理人在所设计的机制下必须有积极性选择委托人希望他选择的行动。显然,只有当代理人选择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时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他选择其他行动时得到的期望效用时,代理人才有积极性选择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

Page 14: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8.3.1 激励机制的目标

8.3 激励机制与企业制度安排

8.3.2 激励机制的框架

Page 15: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8.3.1 激励机制的目标

Page 16: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8.3.2 激励机制的框架

Page 17: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道德风险模型

1 、委托人想让代理人按自己的利益选择行动,但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不能观测代理人选择了什么行动,只能观测到其它的一些变量。 2 、委托人所能观测到的一些变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它的外生随机因素共同决定。 3 、委托人为实现其目的只能是根据其观测到的变量对代理人进行奖惩,即找到一个最优的合同,以激励代理人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4 、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风险回避者或风险中立者。

● 模型的假设条件

Page 18: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 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函数

a A ( )g 为密度函数

( , )a 为产出

( )s 为合同

委托人的效用函数 ( ( ))v s ' 0, " 0v v 代理人的效用函数 ( ( ) ( ))u s c a ' 0, " 0u u 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函数

( ( , ) ( ( , ))) ( )v a s a g d

Page 19: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 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

( ( ( , ))) ( ) ( )u s a g d c a u

( ( ( , ))) ( ) ( ) ( ( ( ', ))) ( ) ( ')u s a g d c a u s a g d c a

( ( ( , ))) ( ) ( )u s a g d c a u ( ( ( , ))) ( ) ( ) ( ( ( ', ))) ( ) ( ')u s a g d c a u s a g d c a

, ( )max ( ( , ) ( ( , ))) ( )a s

v a s a g d

Page 20: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习题

不确定性 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 期望效用

一、名词

1 、简单表述期望效用和期望值的效用。2 、简述三种风险态度。(需画图说明)3 、简述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

二、简答

三、思考题1 、简述逆向选择模型的内容。2 、简述信号传递模型的内容。3 、简述信息甄别模型的内容。4 、简述道德风险模型的内容。

Page 21: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
Page 22: 一、不确定性与信息 二、期望效用理论 三、风险偏好理论 四、逆向选择模型 五、信号传递模型 六、信息甄别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