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34
第 13 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 一、,、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 …… ,,, 編編2009

Upload: hasad-perkins

Post on 31-Dec-2015

4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地理實察的重點不在於一定要印證什麼、或者獲得絕對的是非對錯,而是跳脫既定成見或主觀意識、容許自己以新的視野與思維方式,重新審視我們可能早已知道的世界,原來存有著人與地的特定脈絡關係,…… 編者,2009. 學習目標. 認識地理實察的意義與規劃 了解地理資料蒐集的方法.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第一節.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規劃. 資料的蒐集. 第二節. 第一節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規劃. 1.1.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目的. 1.2. 地理實察的規劃. 1.1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目的.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地理實察的重點不在於一定要印證什麼、或者獲得絕對的是非對錯,而是跳脫既定成見或主觀意識、容許自己以新的視野與思維方式,重新審視我們可能早已知道的世界,原來存有著人與地的特定脈絡關係,……

編者, 2009

Page 2: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學習目標

認識地理實察的意義與規劃

了解地理資料蒐集的方法

Page 3: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規劃第一節

資料的蒐集第二節

Page 4: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第一節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規劃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目的1.1

地理實察的規劃1.2

Page 5: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1.1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目的

定義:地理環境的實地調查和觀測工作,通稱為地理實察,也稱為地理野外考察、田調工作目的:在於印證、解決及探索地理議題意義:當對研究問題的認知不夠明確,或掌握的資料不夠完整時,藉由實察活動,使我們能對於事實有更完整、多元的了解

Page 6: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1.1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目的類型:依進行方式與目的分

• 由教師安排路線與對象,帶領學生到戶外說明或印證• 為中學生常實行的類型

學習性實察

• 有預定目標或假設的進行一地資料的蒐集• 如論文研究的實察活動

研究性實察

• 不限主題、不預設目標與立場進行實察,最終發現問題• 實察者需要具有敏銳觀察力、充足的地理知識

探索式實察

Page 7: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1.1 地理實察的意義與目的

圖 13-1  參與觀察法示意圖

Page 8: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1.2 地理實察的規劃

11 確定實察主題及實察地區確定實察主題及實察地區

22 蒐集並研讀資料蒐集並研讀資料

33 準備底圖準備底圖

44 實察計畫的擬定實察計畫的擬定

55 實察活動中的安全考量與準備實察活動中的安全考量與準備

Page 9: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1. 確定實察主題及實察地區

地理實察前,首先要確定實察的主題,以免到了目的地後,不知從何蒐集資料。

實察的主題若屬普遍的地理現象,考量時間與經費可選擇較近的地點

Page 10: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2. 蒐集並研讀資料

蒐集資料:包括期刊、論文、統計圖表、地圖、照片及歷史文獻等

研讀資料:將資料加以研讀、比較、綜合分析或製成圖表,並羅列資料的缺漏及需再補足的部分

Page 11: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3. 準備底圖

實察前須事先確立研究區域的範圍大小,選擇恰當比例尺的地圖

包括:經建版地形圖、像片基本圖、衛星影像圖、地籍圖、行政區域圖及交通路線圖等

Page 12: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4. 實察計畫的擬定

適當的實察計畫可提高實察效率包含:活動的時間、路線、交通工具、住宿地點、經費預算、地圖的選定、量測工具以及簡單的記錄工具,並確定沿線的觀測、停留點與預估停留時間,實察過程中也要依氣候、路況等條件機動調整

為了使實察過程安全且順利,周全的行前準備工作是相當重要的

Page 13: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5. 實察活動中的安全考量與準備

實察前:建立緊急聯絡系統,以因應危機發生時的緊急處理

實察中: 注意突發狀況的處理及野外安全 進行任務分組以節省時間、物力

Page 14: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學生活動 13-1 Are You Ready ?

Page 15: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學生活動 13-1 Are You Ready ?

Page 16: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第二節 資料的蒐集

二手資料的蒐集2.1

一手資料的蒐集方法2.2

Page 17: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2.1 二手資料的蒐集

定義:指從各種研究期刊、論文、統計年報、方誌和地圖等,獲取他人研究成果,並加以整理、分析這些間接資料特徵: 可事先規劃實察路線和對象 找出待釐清或可繼續發展研究的主題 二手資料的使用要注意資料的正確性和嚴

謹度

Page 18: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2.1 二手資料的蒐集應用: 從不同時期的地圖

比對可發現臺灣西南海岸的地形、水文、聚落等變化

進一步從文獻中找尋相關的水文、氣候、行政沿革、產業變遷等資料,了解海岸變遷、河川改道、及當地居民生活調適的歷程

Page 19: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2.2 一手資料的蒐集方法

定義:親身經由實驗分析、野外考察、訪談或問卷調查等方式取得的原始資料蒐集方法與工具

2.2.1 實察工具

2.2.2 調查訪問與紀錄

2.2.3 問卷調查

Page 20: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2.2.1 實察工具

1. 方位測量工具 羅盤傾斜儀 全球定位系統 (GPS)

2. 地圖3. 相機4. 測距儀器

皮尺 捲尺 雷射測距儀

Page 21: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學生活動 13-2 大家來找碴 ~ 看見不同時期的差異與變化

試觀察這三張不同年代的屏東縣隘寮溪中游地形圖,你發現了什麼?

1993 年1928 年1923 年

Page 22: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學生活動 13-2 大家來找碴 ~ 看見不同時期的差異與變化

1. 根據地形圖的等高線判斷,該地的河流地形是

什麼?

2. 從 1923~ 1993 年的隘寮溪河道有何變化?為什

麼?

山麓沖積扇

整治工程完工,河道改道向西北,堤防南側留下大片空地 (沖積扇扇央 )

Page 23: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學生活動 13-2 大家來找碴 ~ 看見不同時期的差異與變化

3. 這地區的聚落有什麼變化(除了大小範圍、聚落名稱(地名))?多了哪些?少了哪些?有哪些是擴大?

4. 在這些變化中,你最想了解哪一項目的變化過程及原因?試著去圖書館翻閱 1923~ 1993 年間隘寮溪附近的二手資料蒐集,並到當地現場展開訪談,便能找到你要的答案。

Page 24: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2.2.2 調查訪問與紀錄

1. 調查訪問的意義 利用訪問補足無法由現場觀察獲知所有的資訊,

又稱訪談或面談 多用在人文地理的調查上,藉以說明居民對環

境的認識、生活情境與調適、地方認同等內容 在自然地理的地形調查中,有時也可透過訪問

來佐證實察的內容,

Page 25: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2.2.2 調查訪問與紀錄

2. 調查訪問應注意的事項

訪談前 • 針對主題內容設計問題與觀察重點,稱之為「訪問大綱」

訪談中

• 營造自然的氣氛,注意發問的措辭,最好由受訪者負責大部分的談話

• 訪談過程中適時調整發問的順序、形式及加深訪談內容• 若要採取錄音的方式記錄,必須事先徵得對方同意• 進行電話訪問,可避免尷尬場面,亦可突破空間距離的障礙,但無法得知受訪者的表情心態,缺乏面對面的信任感

Page 26: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2.2.2 調查訪問與紀錄3. 調查訪問的步驟

1) 自我介紹2) 說明訪問目的3) 掌握主題與議題焦點4) 確實記錄5) 現場記錄① 實察地點的景觀、地形,可用素描、相機

或錄影機拍攝② 依照原先設計好的調查表格,利用輔助工

具量測、採樣與記錄6) 將實察資料帶回室內進行歸納、整理與分析7) 田野調查後一定要在當天完成文字整理

Page 27: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2.2.2 調查訪問與紀錄

野外河階地形實察調查表

Page 28: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2.3.3 問卷調查

1. 問卷的意義與類別 意義:是一系列標準化的問題或表格,利用問

卷進行資料蒐集,再透過統計分析獲得結果 進行方式:郵寄問卷、電話訪問與親自填寫 問卷類型:

開放式 封閉式意義 受訪者自由回答 預先提供答案讓受訪者勾選優點 獲得深入了解的資料 易於量化分析

缺點問卷回覆率低 ;難以量

化不易獲得深入了解之資料

Page 29: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2.3.3 問卷調查

2. 問卷設計原則• 問卷內容

1. 問卷說明

• 表達問卷的調查議題、目的與意義;表明研究者的身分

2. 受訪者 基本資料 • 便於研究者的歸類與分析

3. 問題提問 • 填表說明、題目

Page 30: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2.3.3 問卷調查

2. 問卷設計原則 問題設計原則

① 不能隱含有價值優劣的判斷

② 問題的精確性

③ 問題答案選項要周延

④ 問題答案選項要互斥

⑤ 受訪者能勝任且願意回答

⑥ 問題要簡短易懂

Page 31: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學生活動 13-3 老師、同學我有問題 !

學校裡頭有所謂的「黑暗空間」,是同學祕密集會的地點、是老師們最不容易發現的地點,對有些同學來說,這裡是既隱密、安全又可放鬆心情的空間,相對的,對某些同學而言這裡是最不安全、最想遠離的空間,另一方面,這些地方也是學校教官或學務處老師、導師經常留意、巡視之處,你真的了解這些空間存在校園的哪裡嗎?請依據你已經學會的問卷設計技巧,擬定一份問卷,進行校園「黑暗空間」大調查,針對不同年級、性別學生、學校教官、教師等對象進行普查或抽查,最後將結果統計、分析,以一張校園平面圖標示出這些空間!

Page 32: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學生活動 13-3 老師、同學我有問題 !

Page 33: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大綱

意義 .規劃

地理實察與方法 二手資料

實察的規劃

實察的意義

實察的目的

資料蒐集

地理環境的實地調查與觀測

學習性、研究性、探索式

一手資料

1. 確定主題與區域 2. 蒐集、研讀資料3. 準備底圖4. 擬定實察計畫5. 安全考量與準備

• 他人的研究成果• 期刊、論文、統計年報、方誌、地圖

1. 實察工具 ( 測量、地圖、相機、測距儀 )2. 調查訪問與紀錄3. 問卷調查 ( 開放式 v.s 封閉式 )

Page 34: 第 13 章  地理實察與方法

THE END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