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29
Fumie Shibata 柴柴柴柴 品品品 99230781 品品品

Upload: ling7415963

Post on 18-May-2015

2.126 views

Category:

Design


2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Fumie Shibata

柴田文江

品二乙99230781陳韋陵

Page 2: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柴田文江 Fumie Shibata

Page 3: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大師履歷 溫暖系設計獨樹一格

她的作品向以流露女性設計師的細膩,給人溫暖的感覺著稱。即便設計電子產品如手機,也都展露出圓潤、貼心、友善的設計風格。

設計,讓科技產品變成甜點 用女性的溫柔線條領導家電創意

不管使用前衛的金屬色澤,或者是甜美的繽紛粉色系,所有家電都包裹著渾圓光滑的厚實感。

以柔和親切的外觀設計廣為人知

Page 4: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設計時先講求功能性 「我的中心設計理念,就是像母親一般的愛。」而仔

細觀察柴田的設計作品,的確就像她本人一樣,沒有生硬的四角,只有圓潤的溫柔。都有一致的「柴田溫柔風」。

「設計產品一定要先講功能性,也就是產品和消費者的使用介面。然後再來想要怎樣讓產品看起來可愛一點,讓賣相更佳。把可愛和功能合併起來後,可愛的地方就是產品的機能,使用者覺得很可愛很喜歡用,卻不知道是因為機能和使用者的需要緊密連結了!」

Page 5: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講究慢工出細活 柴田溫柔風設計背後,其實有很厲害的人體工學研究基礎,這也是她

在商業市場廣受好評的關鍵。除此之外,她也提及慢工出細活的觀念,「其實最近開始有一些台灣和中國的廠商找我做設計,但時間都很趕。我的設計短一點要八個月、長一點要兩年半,必要的前置作業是做好設計的關鍵,」柴田認為。

柴田文江另一個秘密武器,是她在做案子時,就是有辦法把自己融入在該企業體系裡。常會說:『我們家的某某產品』,熟悉的程度常讓人誤以為我是客戶端的內部設計師。」柴田笑說。

從女性不能做工業設計的陳舊概念中,柴田文江打破要做女性生意就是要設計花花草草的舊習,開啟了符合女性現代生活的設計新頁。她接下來計畫將事業觸角伸展到兒童家具和汽車設計的領域。女性的溫柔中,有種堅強的毅力。

Page 6: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無印良品懶骨頭沙發 MUJI sofa

Page 7: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ZOJIRUSHI ZUTTO 系列/ 電飯鍋、電機熱水瓶、咖啡機日本 Good Design獎獲獎 不鏽鋼的質感和去掉光澤的黑色的廚房家電系列。貫穿了讓客戶「一直都會愛用」理念的實踐產品。應許多用戶的要求,新近增添了新顏色「珍珠白」。

Page 8: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Thermometor (けんおんくん溫計)/ OMRON 檢溫君/ 2004 年 11 月發售 2007德國 IF 設計獎最高位

金獎獲獎日本 Good Design獎獲獎德國 red dot獎獲獎 30秒預測式電子體溫計 一種家庭日用品的感覺。緩解患病時的苦痛,令人因此而聯想起母親親切的手,產生溫暖舒適心情的電子體溫計。據說由於它的普及,生了病也不哭的孩子增多了。

Page 9: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au by KDDI SWEET 系列手機日本 Good Design獎獲獎 KDDI au Sweets / 2005 年 3 月發售

Sweets: 女孩子就應該像砂糖點心一樣,搭配些果凍和水果。

KDDI au Sweets pure / 2006 年 2 月發售 這款手機既要讓父母可接受它定價,也能讓兒童

知道它不便宜 ,不像其他玩具那麼廉價,需好好愛護。

KDDI au Sweets cute / 2007 年3月發售 以「北歐的玩具」為創作思想的手機。據說是以餅乾和奶油為印象進行設計的。

Page 10: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au by KDDI SWEET 系列手機

Page 11: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BodyComposition monitors / OMRON 體重計德國 IF 設計獎獲獎日本 Good Design獎獲獎反覆使用雙曲面的造型語言,讓人感覺親切。

Page 12: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COMBI baby chair & toilet

幼兒訓練便器 (Toilet Training Goods)綠(藍)色把手部分是給小朋友握的,不需要太多言語小朋友應該就能輕易的知道如何使用,隨著年紀增長,還可把不需要的物件拆解下來,而目的自然是為了訓練小朋友能正確使用馬桶,小朋友也不會懼怕上廁所了

Page 13: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OPINI ball pen PREPARE Razor

Page 14: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UNITEA NEST tableware

Page 15: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KOKUYO 【 IDeo 】 SMOOTH STYLE證件夾簡單俐落的外型 使用非接觸型 IC卡便利的伸縮式證件夾,只要輕拉吊帶,機器即可讀取,輕鬆又省力。

最多可收納 2 張證件 不易翻轉設計 意外防止設計,保障您的人身安全,遇強力拉扯即鬆脫的安全扣,避免突如其來的危險。

設計概念表現自我獨特風格,卻和人們認真工作時豐富的表情不產生衝突的 SMOOTH STYLE , 將多種功能集中於證件夾部份,並採用低存在感的纖細吊繩,呈現簡潔俐落的時尚感受。

Page 16: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KOKUYO 【 IDeo 】SMOOTH STYLE證件夾

Page 17: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9H Hotel (室內及配套產品設計) 「 9H 」,是 9 Hours(9小時 )的縮寫,意指過夜

所需的 9 個小時 (1小時洗漱+1小時休息+7小時睡眠 ),據說這就是商務人士在外過一夜的平均時間。

Page 18: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9H Hotel (室內及配套產品設計)

Page 19: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9H Hotel (室內及配套產品設計) 像蜂巢一樣整齊排列,艙體式外殼以加固的塑料製成,容積為 2.15x1.08x1.07米

房間內部安裝了人性化的操作系統,能夠調節溫度、光線、時鐘及音樂

床墊按照艙體形狀定製,具有高彈性、透氣性、易清潔等多重優勢

枕頭也大有學問,由四種不同材料組成並分為六塊區域,一切為了提高睡眠質量。

Page 20: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9H Hotel (室內及配套產品設計)

Page 21: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9H Hotel (室內及配套產品設計)由於服務員的人數遠遠少於普通酒店,客人在這裡是完全自由的狀態,因此旅館在儲物櫃、地板和牆面上都做了明確的標識,讓每一個環節都簡潔明了。

做了明確的男女區分,充分考慮到女性住客的安全及隱私。

9H 旅館提供了相當於四星級水準的設施及服務。從洗浴用品、拖鞋到飲用水都很有來頭:洗髮液和沐浴液採用植物原料製成;純淨水採自富士山山泉,含有豐富的礦物元素;毛巾用埃及棉製成,觸感柔軟且吸水性好;拖鞋每日更換一次,亮點是印在鞋套上的「居住 Tips 」;睡衣為彈性佳且吸汗的運動裝款式,按照尺碼整齊地陳列在貨架上,足以看出 9H 旅館濃縮自精品旅館標準的心思。

Page 22: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9H Hotel(室內及配套產品設計)

Page 23: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9H Hotel(室內及配套產品設計)

Page 24: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柴田訪談  出地鐵日比谷線廣尾車站,往青山方向步行不到 1 分鐘,便是 Design Studio S的事務所。窗臨聖心女子大學校園,有些家庭風格的潔淨辦公室。一頭俐落的短髮,引人注目的大耳環,柴田文江以和藹親切的笑容,迎接著我們的到來。「我覺得是這樣……」她喜歡用這樣的開場白,侃侃而談之中,不時加入些輕鬆愉快的笑話,完全感覺不到些微氣勢凌人的架子。多層次搭配的休閒裝,更是演繹出一副青春活潑的氣氛。  然而進入「工業設計」等正題,柴田文江便顯現出犀利的專業眼光,令人不由地驚嘆於她思路的清晰。 2007 年底,在第6屆香港商務設計週上,柴田文江的論點和笑靨,曾征服過所有到場的人們。如今,在青山這樣的時尚之街,事務所 5 位同仁,平日分頭負擔不同的工作,而碰到像開發手機一樣的大規模工程時,就齊心協力,集中智慧攻克難關。  柴田文江的父母是從事紡織業的,從小她就用學會如何用多餘的碎布製作 licca偶人。剛成立事務所時,對客戶談論自己的設計企劃,竟被人說過:「妳說得我聽不太明白,請帶妳們社長來吧……」之類的誤解。「其實,日常生活裡所使用的東西,有一半是以女性為目標而設計的」, 柴田文江如此說。「我希望能盡可能長久地做設計。前不久,一位尊敬的設計家去世,聽說他在病床上,仍一直堅持著做設計草圖。我希望自己也能夠那樣……」   2005 年 12 月日本專業設計師刊物《 AXIS》,創刊以來首次以女性做為封面人物,柴田文江當之無愧地被選中,由此可見她在日本設計圈中的地位。

Page 25: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Q:從你的作品中感受到的一點,就是步論與廠商的合作,或是細節部份都完成的非常細緻,而且總覺得在作品的工序與密實的部份上和其他的產品設計有所不同。

A :雖然我對其他人的製作方法不是很了解,但我認為自身內在的個性的東西很重要。即使是製作方法也與心意有關。例如,職業設計師為某企業做新的系列產品的時候,有時會做出與那個企業原有產品完全不同的產品群。當然,由於這個新系列產品的誕生,企業的形象和價值可能會隨之上升,如果沒有新產品的話,就會回到原來的樣子。舉個例子來說,就像我接下了歐姆龍公司的一個系列設計,在這個過程中,我就完成了「電子體溫計」的設計,然後把它作為一個契機,進一步在整體的設計上有所提高。不要一下子去做完全不一樣的產品,在自己的心中慢慢體會什麼樣的產品才是「像歐姆龍這樣企業」會有的產品,熱鬧後去探求在不久的未來更廣闊的領域。我的觀點是,如果要進歐姆龍公司的話就把自己當成歐姆龍的人,要是進別的公司就把自己當別的公司的人。不要事先商量說「貴公司的這種產品……」這就是我認識到的一種「內在個性」的說法。

Page 26: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Q:「普通」是一個經常被使用的詞語。請就有關融入普通生活的設計來談談你的想法。 A:舉個例子來說,以前的體溫計,它是以水銀體溫計為基礎來設計的。因為檢測體溫

的一端很細,所以考慮或許可以改成電子體溫計這個想法不錯,至少應該有這樣的電子體溫計,所以專注於從體溫計的本質入手開始考慮如何來設計。大概這就是融入普通的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地方吧。

工業產品只在乎銷量是不行的,因為它最後始終要融入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去,如果沒有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價值,那麼產品就失去了意義。所以,在以前的作品中,我優先考慮的是產品之於用戶的使用價值和用戶對產品的信賴感。不是有因為經常被使用,從而構成生活一部份的產品嗎?那就是我的理想。我也有非常熱衷但又很困擾的時候,就是異常的設計或者沒有目標的實驗設計往往更勝於計畫好的設計。我發現被一些雜誌寫成「久盛不衰的設計師」的人,都是因為他們讓產品與人們的生活緊貼在一起,並且與人們的生活緊密交融的關係。

產品的對象是人們的生活,為了讓人們深刻感受到這一點,不用去做過多的調查,只要每天都認真地體會生活就對了。設計就是你不能馬上就辦得到,必須要慢慢的體會、了解每天的生活。要去思考,漸漸地就會看的見方向。做出來的產品能夠體現出最終經手的設計師是一個怎樣的人。就我的設計來看,讓人感到柔和的氣氛或者容易讓人親近。很高興能被人理解為「製作得非常用心的東西」。溫柔和用心,雖然詞語不一樣但是對於設計而言卻非常相近。

Page 27: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Q:在妳設計的那麼多經久不衰的產品中, au 的“ Sweets” 手機好像有那麼一點不同。

A :這是決定面向孩子推出的一款手機。我與 au 的負責人談過,他說女孩子手上拿的手機不是銀色就是黑色,就像世界了爸爸的東西一樣,跟女孩子一點都不相稱,聽了這樣的話,讓我動了心。但是,最初老實說,對於十三四歲的少女我還不是那麼了解,所以沒什麼信心。可是,在調查的時候我發現我遇到的女孩們,個個都是皮膚閃果凍閃發亮,光滑柔嫩,給人一種水靈的感覺。同樣是少年,有拿著麵包單純天真的小孩,也有抹著指甲裝大人的小孩,但是,她們都有共同的一點就是全都很喜歡點心。女孩子就應該像砂糖點心一樣,搭配一些果凍和水果。憑借這種印象羅列出關鍵詞,就是“ Sweets” 。

還有最近深刻感受到的一點是,設計雖然說是一種樣式但又不僅僅是一種樣式,應該說是一種理想的狀態。堅持做這種理想的狀態這個意識,最近,在腦子裡非常清楚地冒出來。

Page 28: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參考資料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4313 h

ttp://www.forgemind.net/phpbb/viewtopic.php?f=24&t=18019

http://www.books.com.tw/books/series/series9789866555749-4.php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ser=13792

http://blog.roodo.com/peishian/archives/2493236.html h

ttp://buy.yahoo.com.tw/gdsale/gdsale.asp?gdid=1579407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4313 http://www.ad110.com/hi/blogview.asp?logID=186 http://www.design4bread.com/?p=153

Page 29: Fumie shibata柴田文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