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藝派對 artech

16

Upload: hkac-aata

Post on 27-Mar-2016

30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TRANSCRIPT

Page 1: 科藝派對 ARTECH
Page 2: 科藝派對 ARTECH

目錄

3 4-5 6-7

序幕:科.藝派對Are You Ready ?

9 件 關 於 藝術與科技你不知道的事 派對i-n-g

說到藝術與科技,你會想起:

派對時間表

8-9

12-13 14-15

10-11

狂歡過後After-party:生活科技 藝術日常

特別鳴謝 Apple Education Team

慷慨支持,以及香港藝術中心各

同事、義工導賞員、各參與學校

及老師對本計劃的協助。

項目統籌

梁偉然

王道顯

黎佩怡

李嘉欣

出版香港藝術中心

香港灣仔港灣道二號

www.hkac.org.hk

版次

2013 年 12 月

設計及承印

嘉昱有限公司

贊助

主辦

專題:

專題:

Art Available To All (AATA ) 為

香港藝術中心年度旗艦展覽延伸

之教育計劃,內容包括免費語音

導賞服務、為本地高中生提供的

展覽導賞及工作坊、以及此教育

刊物。

科.藝 派 對

ARTECH02

Page 3: 科藝派對 ARTECH

科.藝派對Are YouReady?

科技融於生活,與我們關係密切,不同時期都有藝術家結合科技

進行藝術創作,兩者互為影響。 「藝術」與「科技」就像在舉

行一場派對,於人群中互相對話。當派對愈來愈熱鬧,又會發生甚

麼事情?

以下幾條問題,你的答案是 A 還是 B ?

Cafe 最受歡迎的是甚麼?

A. 咖啡 B. 免費 Wi-Fi

你和朋友的老地方在哪裡?

A. 公園 / 餐廳 B. Facebook / Whatsapp

聚餐時誰先吃?

A. 長輩 B. 相機

03科.藝 派 對

ARTECH

Page 4: 科藝派對 ARTECH

蒙羅麗莎

靚內在探索

艾未未

空閒才會做的事

高尚情操

創造

抽象生活令人反思 右腦

想像力

奇奇怪怪

素描線條運用

彩色

不明白

隨心

感性

關於「藝術」?

密碼

文明用具

冷冰冰 理性

銀灰色

上網

智能電話

使人工作得更快更準確

改善生活

發明 左腦

科學

社會進步

實驗研究牛頓

愛因斯坦

數字

關於「科技」?

說到藝術

科技你會想起:

科.藝 派 對

ARTECH04

Page 5: 科藝派對 ARTECH

Kim Sin中學教師

「幾何圖形、程式、分子結構。在圖中,我嘗試用點、線、面來表達空間和不同的視角。」

Connie展覽策展人

「燈膽。因為很多藝術作品中都會看到光影。而且光暗的控制非常影響作品的展示。」

Seth藝術新聞記者

「電視機。因為科技可以傳遞藝術。」

Cynthia小四學生

「電視機。因為我很喜歡看電視,特別是卡通片。節目裡的演員都可以想出很多東西。」

Andy電子從業員

「科技與藝術都是沒有辦法解釋的。」 (編者問:你畫的是甚麼?) 「你覺得這是甚麼,就是甚麼。」

Kiwa畫廊助理

「火箭升空。因為科技本身已是一門藝術。而我們在宇宙和大自然裡都可以看到藝術的元素。」

Damien Javelle法國跨媒體藝術家

Siri人工智能助理軟體

「唔知呢?」

我們進行了小街訪,問問大家對「藝術」與「科技」的想法。

「說到藝術與科技,你會即時想起甚麼?請你用文字或圖畫表達你心中所想。」

「A web. Because art and technology are all interconnected.」

(譯:網絡。因為藝術與科技都是互相聯 繫的。)

鄺芷晴中四學生

「繪畫板。因為繪畫板可以用來畫漫畫及插圖。」

05科.藝 派 對

ARTECH

Page 6: 科藝派對 ARTECH

1700

1800

1892Alfred Stieglitz

《The Terminal》 1950

1850

1900

1765蒸氣引擎

1834電動摩打

1843打字機

1876電話

1879電燈泡

1893無線電

1895可攜式電影

攝錄機

1895首場電影

放映

1900聲畫同步

1902彩色影片

19223D 電影

19223D 電影

《Power of Love》

1927有聲電影

《The Jazz Singer》

1927電視

1826第一張照片

1936Dali《Lobster Telephone》

1950類比電腦

1956卡式錄影帶

1895短片《Workers

Leaving The Lumiere Factory in Lyon》

歷史上,新發明不斷湧現,一再為藝術界帶來新靈感、新衝擊,有藝術家運用新技術創

作,有藝術家以科技作題材。上圖的虛線把藝術作品或事件(下方)與相關的科技發明(上方)連結起來,告訴你藝術與科技千絲萬縷的關係。

派對時間表

科.藝 派 對

ARTECH06

Page 7: 科藝派對 ARTECH

2000

1962卡式錄音帶

1965首個數位藝術展覽在德國

斯圖加特舉行

1973手提電話

1974個人電腦

1974光致發光物料

1984Macintosh 電腦

及打印機

1982CD 機

1986Bruce Nauman

《Violent Incident》

1990Jim Sanborn

《Kryptos》( 見 P.9)

1986白南準

《Family of Robot》

1989World Wide

Web

1992Richard Hamilton

《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

1994QR Code

1992IBM 智能電話

1996ICQ

1996微波國際

新媒體藝術節

1998MP3 機

1998Google

2004Facebook

2005Youtube

2005Google Map

2010Instagram

2008Doug Rickard

《A New American Picture》運用 Google Street View進行的攝影計劃

2010孫詠怡《Just Code》

( 見 P.11)

2013世界首個 Emoji

藝術設計展 ( 見 P.8)

2013Bruno Ribeiro《Real Life Instagram》( 見 P.11)

2013Ying Gao《(No)where (Now)here》( 見 P.9)

2012Ashley Zelinskie《Mona Lisa》

( 見 P.11)

07科.藝 派 對

ARTECH

Page 8: 科藝派對 ARTECH

9為甚麼 Instagram

的照片是正方形?

Instagram 為了讓大家

拍到好照片,方便 「呃

likes」,除了提供各

式各樣的濾鏡(filter),

另一個「秘密」就是

—— 1:1的照片比例,

即正方形。為甚麼是

正方形?因為當所有

東西都靠近中間,畫

面的重心和平衡就相

對沒那麼重要,使構

圖變得容易。

3蒙羅麗莎是太空人?當

然不是。但達文西的名

畫《蒙羅麗莎》倒是有

飛越過太空。美國太空

總 署 (NASA) 測 試 能 否

通過雷射傳送訊號到太

空時,將《蒙羅麗莎》

轉換成黑白圖像,再發

送到人造衛星作實驗。

《蒙羅麗莎》的魅力連

太空總署人員也無法抗

拒,未知外星人又會否

喜歡呢?

蒙羅麗莎,一飛衝天?

(  ̄▽ ̄〜 ) 繪文字 (Emoji) 大家不會陌

生,原來發展至今,繪文字已經有主題藝

術設計展。Emoji Art & Design Show 於美

國紐約舉行,是世界首個同類型展覽。主

辦單位指在今天視覺主導的社會,繪文字

成為一套「視覺方言」,並邀請公眾提交

作品參展。

Emoji Art & Design Show 官方網站http://www.emojishow.com/

世界首個 Emoji藝術設計展

(Source: http://ipadnotebook.wordpress.com/)

看上去舒服?感覺冷靜

理智?這些市場策略上

的考慮都不是真正的原

因。Facebook 的 主 題

顏色之所以是藍色,是

因為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是紅綠色盲的,這代表

藍色是他最能清楚辨認的顏色。在《紐

約客》(The New Yorker) 的訪問中,Mark

Zuckerberg 提到對他來說藍色是最豐富

的顏色,因為他可以看見藍色的全部。

(Blue is the richest colour for me. I can

see all of blue.)

(Source: Musée du Louvre)

為甚麼 Facebook 的主題顏色是藍色?

1

2 4

件關於藝術

科 技與

科.藝 派 對

ARTECH08

Page 9: 科藝派對 ARTECH

不知道的事:

歷史上無數的人像畫和人像雕塑,不

一定每位人物你都認識。其實何止

你,有部分連學者亦未能辨認,至今

仍是身分不明。加州大學 (California

University) 就開發出一套軟件程式,

將人臉辨認技術應用於研究意大利文

藝復興時期的油畫和雕塑上,嘗試找

出人像的身分。

人臉辨認技術用於藝術史研究

5

6《反斗奇兵》(Toy Story)、《沖天救兵》(Up)、

《 怪 獸 大 學 》(Monster University), 彼 思

(Pixar) 的動畫你喜歡哪套?別以為這些動畫

深受小朋友歡迎,製作就流於兒戲,相反,

認真程度是小至一條毛都非常講究。Pixar

有專責毛髮的特效師,而製作《冰河世紀》

的 藍 天 工 作 室 (Blue Sky

Studios) 更 設 有 一 個

Fur Department。

看輕一條毛別

7美 國 中 央 情 報

局 (CIA) 總 部 門

外有一件雕塑,

它是藝術家 Jim

Sanborn 的 作 品

《Kryptos》。

雕塑包含四組密

碼,雖然 CIA 職

員花了不少時間嘗試拆解,但只成功破解了

其中三組,二十年過去,剩下的一組至今依

然是一個謎。Sanborn 更說希望把這個謎帶

進墳墓。

8

9有否留意到從 Microsoft Office 2007 開始,Times New Roman 預設字型的地位已經被Calibri 取代?兩者的分別在於「襯線」,即

筆畫末端的細節部分。Times New Roman 屬

襯線體 (Serif),較適合打印;而 Calibri 則屬

無襯線體 (Sans-serif),在顯示屏上較容易閱

讀。這個轉變是否暗示電腦文件已經愈來

愈少被打印出來,更多直接在電腦上被查閱

呢?

科 技 「他是否看著我?」你對別人

的目光敏感嗎?穿上時裝設

計 師 Ying Gao《(No)where

(Now)here》系列的兩條裙,

你自然會得到答案。用上光

致發光 (photoluminescence)

和 夜 光 (glow-in-the-dark) 物

料,加上眼球追蹤技術 (eye-

tracking technology), 當 裙

探測到人的視線,裙身會發

光,上面的絲線會扭動,活

像在水中發光的水母。

Yin Gao 個人網站http://yinggao.ca/

倒CIA的藝術品

目光敏感的裙

Times New Roman 到Calibri

Jim Sanborn 個人網站http://jimsanborn.net/

(Source:

http://yinggao.ca/)

(No)where (Now)here 短片http://vimeo.com/68293670#

09科.藝 派 對

ARTECH

Page 10: 科藝派對 ARTECH

藝術與科技互相注入新可能,如果藝術是個舞台,

科技可以在上面扮演甚麼角色?

謝曬皮的成名作 (Source: 謝曬皮 Tse Sai Pei)

牌檔老闆娘與 iBand 合唱《海闊天空》

(Source: 蘋果日報 )

科技是平台

Facebook、Twitter、YouTube、Flickr、Pinterest、

Behance 這些網上平台,隨時可以讓你一舉成名,

開展你的藝術事業。《謝曬皮》的作者 Jasmine Tse,

正是其中一位於 Facebook 冒起的本地插畫家。一次

無心插柳,把中學時代上課偷聽 mp3 的回憶繪畫出來,

作品上載到其 Facebook 專頁後被瘋傳,專頁的粉絲人

數迅速上升。其後她受多個媒體邀請合作,畫作見於

多個專欄,並結集成書,又舉行了個人展覽。

當人人都可以擁有一個私人「畫廊」或「舞台」,人

人都可以是藝術家的時候,究竟甚麼是藝術?

謝曬皮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sesaipei

科技是工具

讓我來為你介紹樂隊 iband 的成員 —— iphone 和

ipad。

科技可以是創作的工具。近年以 iphone 和 ipad 演

奏的 iband 文化愈來愈流行,並已傳至香港。本地

樂隊歌手馬嘉均邀請兩位志同道合的樂手,組成

「iBand」,一行三人在中環邊走邊「奏」,用 iPad

打鼓、彈琴,用 iPhone 彈結他,吸引不少途人駐足

欣賞。樂器應用程式使人不再受樂器大小限制,可以

隨時隨地,即興演奏,擴闊了音樂表演的可能性。

有了樂器應用程式,我們拿著 ipad 跟著指示按便可

彈奏一曲,那還有需要學習樂器和樂理嗎?

《拎住 iPad 四圍 jam 中環友讚好聽》http://youtu.be/lVAzAjxNOG

專題:

科.藝 派 對

ARTECH10

Page 11: 科藝派對 ARTECH

Real Life Instagram(Source: http://reallifeinstagram.com/)

Mona Lisa(Source: http://www.ashleyzelinskie.com/)

Just Code(Source: http://www.siusoon.com/)

科技是藝術家?

科技是議題

科技 可 以 是 藝 術 創 作 所 探 討 的 議 題。 美 圖 秀 秀、

Instagram、 Line Camera,哪個攝影手機應用程式

最深得你心?這些應用程式以五花八門的後製功能、濾鏡

和貼紙等吸引用家。用手機拍照後,順手加上濾鏡,成為

不少人的習慣。藝術家 Bruno Ribeiro 的作品《Real Life

Instagram》,直接把濾鏡加到現實世界:一張張玻璃紙,

模仿 Instagram 的版面設計,張貼於城市的角落,諷刺人

們慣性使用濾鏡。

試想像換你來為現實世界加上濾鏡和貼紙,這樣你是否也

成為了一位藝術家?

Real Life Instagram 官方網站http://reallifeinstagram.com/

科技是藝術

QR Code 今天被廣泛應用,原來 QR Code 本身就

可以是藝術。本地藝術家孫詠怡創作的互動裝置

《Just Code》,邀請現場參與者以智能手機,解讀電腦

從 Twitter 搜尋回來並即時翻譯成 QR Code 的訊息,探

索文字在語言轉換(電腦和人類語言)過程中的變化。

世界各地的 QR Code 藝術創作層出不窮,有的將 QR

Code 拼貼成大型畫作,有的則把 QR Code 融於畫作當

中,QR Code 的應用已經不單純是實用功能。

孫詠怡個人網站 http://www.siusoon.com/

科技是觀眾

科技 是 觀 眾? 機 械 懂 得 欣 賞 藝 術 嗎? 藝 術 家

Ashley Zelinskie 將藝術品轉化成十六進制碼,

讓電腦可以閱讀,然後把編碼製成實物或雕塑。例

如她將達文西的名畫《蒙羅麗莎》轉換成電腦編碼,

再排列在與原作大小相同的畫布上。姑勿論機械人

是否真的會從藝術角度欣賞,至少藝術家的出發點

確實是創造出給未來和機械人的藝術。

Ashley Zelinskie 個人網站http://www.ashleyzelinskie.com/

11科.藝 派 對

ARTECH

Page 12: 科藝派對 ARTECH

傳統媒介的沒落?

隨着科技媒介的出現,創作變得愈來愈方便。正正因為任何事都方便了,一些傳統媒介好像受到時間洪流的沖洗,日益沒落。出版業就

是其中影響深遠的媒介。電子書的興起彷彿在挑戰傳統紙印書籍。你可以隨便走到車裡,有多少人還會拿着書本閱讀呢?沙田一間漫畫店更因為顧客閱讀習慣的改變而需要結業。大眾很容易在網上看到漫畫創作,甚至有人會不知道看漫畫需要付款的呢。

書寫的人甚少會拿起筆桿,打字可能比寫字更快;繪畫的人以電腦輔助,很少人鑽研工筆畫;攝影的人可以隨意「執相」,誰都可以 改造賞心悅目的照片。觀看這個趨勢,是否意味着舊有的技術正在沒落呢?

延伸閱讀:

1.《不敵網上盜看 龍城漫畫店結業》,蘋果日報,2013 年 11 月 7 日,http://hk.apple.nextmedia. com/news/art/20131107/18497289

2.《新世代:睇漫畫要畀錢㗎?》,蘋果日報,2013 年 11 月 7 日,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1107/18497292

對 於不少人來說,科

技的出現等同社會文

明的一大躍進。藝術與科技的

相融,讓無限可能相繼誕生。可

是,究竟科技是叫人進步,還

是退步呢?科技狂歡過後,

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另一

面嗎?

科.藝 派 對

ARTECH12

Page 13: 科藝派對 ARTECH

科技讓我們清楚世界嗎?資訊科技的發達,為城市帶來更廣泛的接觸。拿起智能手機,你已經可以知道天下大小事。你亦

無需刻意飛往世界各地欣賞藝術作品。無可否認,科技幫助我們創造、記錄和溝通,亦提供更多機會接觸不同的知識。可是科技漸漸改變了我們的認知習慣。我們很多時候依靠科技,從遠距離 「觀看」 事物。當我們習以為常,科技成為「人」和「事物」兩者中間的連接渠道時,這是否意味着科技分隔了人和世界呢?

更重要的是科技的出現,彷彿挑戰了我們直接感受事物的必要。我們可以透過網上平台,走到各大美術館欣賞畫作雕塑;很容易找到不同演奏樂器的程式。這樣,我們還需要玩真實的樂器嗎?我們求知的本能會否日益減退呢?

延伸閱讀:

1.《巨變 1000 天的大預言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趨勢大師 凱文.凱利新觀點》,林宏文,2012 年 5 月 2 日,http://owenlin.pixnet.net/blog/post/37385700

人可以直接接觸或認識世界。

人需要通過科技才認識或接觸外界。

你知道自己在「Like」什麼嗎?

資訊科技的蓬勃帶來很多強烈的感官刺激。我們借助很多網上平台交流對「美」的看法。然而,急促的步伐迫使大家快速地回應所有四方八面而來的資訊。以前空閒的時間會互相聊天,現

在就拼命刷手機了。感覺開始麻木,眼前的事物都沒什麼特別,好像理所當然一樣。按下一個「Like」就可能輕輕地略過了。我們還需要細緻地解釋自己喜歡什麼,為何喜歡嗎?

太多太快太強烈的感官刺激,讓大家欣賞的集中力減低。對於怎樣表達和欣賞「美」愈來愈隨意,這亦促使很多「呃 like」的 Post 出現。曾幾何時流行過的偽文青相機,一句隨機百搭的詩意句子,即使你拍攝的東西有多無聊,迎合大眾口味的話便多一個讚好。觀者細緻地看,你理解到那個「分享」與你何干嗎?我們究竟在「分享」什麼呢?

LIKE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LIKE

延伸閱讀:

1.《【國際】真正的呃 like — 孟加拉的 click like 工場 ?》,中大學生報 :: 川,2013 年 9 月,http://cusp.hk/?p=3575

2.《堅系呃 like 同盟陣線後援會》,2013 年 11 月,https://www.facebook.com/givemelikex200

真實價值的挑戰!

13科.藝 派 對

ARTECH

Page 14: 科藝派對 ARTECH

After-pArty:生活科技 藝術日常「點解啲人咁鍾意挨住地鐵嘅扶手? - feeling annoyed 」

則選擇了以聲音紀錄它的平凡。在他的作品《感知音景》中,觀

者站於兩個特製的透明喇叭之間,聆聽藝術家在一百天乘坐同一

條捷運路線,於車廂內收集的聲音 —

「持續、紛雜、模糊、

重覆、機械的聲音。」

這個聲音裝置系列名為《靜噪》,我們似乎聽見很多聲音,

但好像什麼聲音都聽不進,既喧鬧又相對平靜,呈現都市生活一

幀獨特的聲音風景。

學或回家的路,重覆走過上百遍,你可能會以文字或照片

紀錄這段路偶爾帶給你的「刺激」,而台灣藝術家王福瑞

(Source: http://soundwatchtw.blogspot.hk/)

科.藝 派 對

ARTECH14

Page 15: 科藝派對 ARTECH

從日常生活出發透過藝術創作拉闊

對科技與生活的想像

情境 紀錄生活Update

Facebook Status

唱 K 自拍

媒介/

工具聲音裝置 實體媒介,

如紙作、雕塑 繪畫 錄音

過程/

結果

像《感知音景》一樣

以一百天為限,每天錄下乘坐捷運時,車廂內的聲音,再設計一個空間播放,展示城市的某種聲

音狀態

製作立體Facebook

Status,放在桌上,不定期更新。更新時以 Memo 紙作

Notification,貼到同學的桌面,

或自己身上

用線條、色彩,嘗試即時回應朋

友的歌聲、MV 或歌詞

錄下自己當下的心情,可以不用言語,發出不同聲音,亦可以是周遭的環境聲,

隨興所至

15科.藝 派 對

ARTECH

Page 16: 科藝派對 ARTECH